Ⅰ 我国主要的铜矿资源的所在地,主要产地是在哪
铜陵,因产铜而命名。今天内蒙是不是有铜矿啊?外蒙古很多,南美洲的智利。
Ⅱ 当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在哪里
油气资源西多东少,煤炭资源北多南少,水资源南多北少
Ⅲ 中国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哪
东南流水 青藏高原冰雪冻水
Ⅳ 如何免费获取中国知网上面的一些数据可资源
在学校用校园网一般可以用;如果不是学生,可以到当地的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下载,或者找他们的工作人员帮你下载;或者上网找知网账号←不过这个貌似管的很严吧,基本是过期的……;或者不厌其烦地到网络知道来问咯,有很多学生会帮你下载的
Ⅳ 中国的资源有哪些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约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陆生生态系统类型有599类。中国不但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而且具有繁多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此外,中国生物特有属、特有种多,动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种丰富。 中国具有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它有如下特点: (1)物种丰富。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在全世界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中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上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种数近14%。 (2)特有属、种繁多。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3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7%以上。6347种脊椎动物中,特有种667种,占10.5%。 (3)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保留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部分。如松杉类世界现存7个科中,中国有6个科。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中国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牧草4215种,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30属2238种。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品种和类群。 (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分各种亚类型599种。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目前尚无统计数据。
Ⅵ 中国资源丰富(各种资源)的地方是哪里
新疆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 青海柴达木盆地(多种) 长江中上游地区(多种)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等多种) 青藏高原(水能,太阳能,地热能) 南海(石油天然气) 黄土高原(煤矿) 东北和横断山脉(森林) 等等
Ⅶ 中国的进口与出口主要资源为哪些分别流向哪些国家
科技产品进口,如精密仪器、药物、技术等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西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与此同时,向这些国家出口初级产品,或者初级工业制成品,例如纺织品、家具、儿童玩具、五金工具等等等等,主要是科技含量比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当然,不排除向战略国家出口歼10等高科技产品,如巴基斯坦。能源、矿产主要动中东、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南美洲进口。例如;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伊朗、安哥拉、尼日尔爾利亚的石油、赞比亚、刚果等国家钴、铜矿、巴西铁矿、木材等等等等,总之,只要有并且能够向中国出口能源矿产类产品,中国一般来者不拒,因为我们太需要了。
Ⅷ 中国目前主要的稀缺资源有哪些
对于我国而言,稀缺资源就是那些在国民建设中国内的资源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建设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需要进口。如稀土,铁矿,金矿,石油等。
Ⅸ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Ⅹ 中国的资源有哪些
最佳答案检举 从自然资源来说:我国有土地、水、森林、矿产、能源、草原、海洋、内陆水产、野生动物等等多种。可是由于我国人口太多, 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 水资源为1/4, 森林资源为1/10, 耕地资源为1/5 (为美国的1/10),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2。
国际上已把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核算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的内容之一。 去年,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公布了世界各国人均财富的报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人均财富被列为世界的第1、2位, 分别为90万和84万美元。而中国的人均财富很少,只有6千多美元, 列于世界的第163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墨西哥为8万美元, 高出我们12倍, 巴西为5万美元, 高出我们7.5倍, 我们甚至低于菲律宾, 仅比印度稍高出一点儿。
中国没有实力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 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比如, 美国的人均用水量是中国人的100倍, 而我们的现代化刚起步, 黄河却出现长时间断流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消耗着地球上75%的能源和资源。发达国家以雄厚的资金和不平等的交换方式从不发达国家进口能源和资源来维持自己的消费水平。
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 能源和资源不可能靠进口, 一切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土地。如果我们现在去盲目追求浮华的高消费, 只能以提前支取子孙们的资源为代价, 受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
事实上, 发达国家的广大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强烈批评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认为这是不能持续下去的模式, 是将人类和地球引向死亡的道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