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宁夏贺兰山的矿产资源
宁夏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山前冲积平原上草场辽阔,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所产滩羊二毛皮古称“千金裘”,毛 色细润,卷曲如云。山区富含煤炭,有石嘴山等10座大型矿区。另外还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粘土岩等矿产,其中小滚钟口生产粘板岩质地细润,清雅莹柔,用它雕成贺兰石砚是宁夏“五宝”之一。
⑵ 宁夏地区自古以来就为中华名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及生活资源,试分析宁夏地
宁夏文化旅游资源涵盖了人文旅游资源景系的几乎所有景型,按照所反映文化的差异性可分为西夏文化、回族文化、黄河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六盘山文化、建筑文化、考古文化、岩窟文化、影视文化等。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已经逐渐成为宁夏独特的品位极高的多元文化旅游资源。
西夏文化
西夏是公元11至13世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联合我国西部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共同创建的一个比较强大而有影响的封建割据政权。从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汗国所灭,共在位10位君主,疆域广时包括今宁夏、甘肃,以及内蒙古、陕西、青海部分地区,方圆达2万余里。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鼎足而立,称雄一方。尽管西夏文化散落于西北地区大部分省区,但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却在宁夏。由于实物缺乏、史料缺载,一度曾使西夏蒙上层层神秘的面纱,但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给人们带来一次又一次惊喜,揭示了西夏那令人心驰神往的面目,西夏文明正被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在党项族建国的190年时间里,党项族一方面充分保持了本民族固有的、世代因袭、独特的民族习俗,构筑了民族文化的基础,一方面又积极吸收先进的中原文化,开创了不朽的西夏文明,为西夏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发展现代旅游产业提供了高品位的旅游资源。
回族文化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被誉为中国的“穆斯林省”,有着丰富的回族文化旅游资源,这种独有的民族魅力和风情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回族在民族大融合中,始终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其风俗习惯深受伊斯兰思想影响。同时,其他民族的某些风俗也不断融入回民的社会文化中。从而使回族在宗教建筑、饮食礼仪、服饰、文娱以及婚丧习俗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宁夏回族人民的独特风俗、多彩生活、肃穆的清真寺、虔诚的穆斯林、传统节日为“塞上回乡”增添了特色独具的塞上风情。也为宁夏开展民俗风情旅游,开拓国际、国内穆斯林旅游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河文化
黄河在宁夏的流程达397公里,历史上的黄河在中国其他地区均造成灾害,唯独“天下黄河富宁夏”,形成了人与黄河融洽相处的“塞上江南”的文化现象与奇异景观。秦汉时代中央王朝就开始在此设置郡县,并移民屯垦,开创了举世闻名的引黄灌溉事业。在宁夏黄河与长城、大漠、丝路、绿洲等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形成组合景观,其磅礴的气势是其他任何省份无以相比的。
边塞文化
宁夏南接关陇,北接朔漠,西通西域,北、东、南三个方向与游牧民族活动局域接壤,成为游牧民族南下的必经之路。同时,富饶的宁夏平原是西北为数不多的粮食生产基地,物产丰富,具有盐池这一重要的战略物资出产,就成为西北少数民族猎取和控制的首选之地,也是中原王朝拓境斥地、巩固政权的用兵前沿。因此,边塞文化也是宁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路文化
丝绸之路东段分为南、中、北三道,宁夏的南部正处于东段北道的交通要道上,在古丝绸之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战国至唐宋,这条道路上的文化传播与交汇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址。
长城文化
宁夏自古就是祖国西北的边防战略要地,境内修有1500多公里长的各朝各代和各种类型的长城,这些长城是经过几百年至两千多年大自然洗礼的古长城,因此宁夏素有“天然长城博物馆”之称。长城文化是宁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长城文化是北方农耕与畜牧两种文化冲突、传播、交流、变迁与融合的历史。长城,也是多元文化的载体,从审美的角度,体现了长城雄伟、宏大而粗犷的壮美,也体现了长城的崇高美,涌动着生命的节奏。
六盘山文化
六盘山是西北名山,具有文化与生态旅游价值。它地势高耸,松柏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夏季凉爽宜人,是生态旅游的天然蕴藏。同时它与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忽必烈、林则徐、毛泽东、王洛宾等历史巨人和文化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又是文化旅游的好地方。
建筑文化
建筑形式有反映民族风情的,如回族民居、拱北。有历朝历代的建筑遗址,如西夏离宫、西夏寺塔。有体现不同宗教风格的,如清真寺、佛教寺庙。以各类塔、阁、庙、寺为代表的古建筑,反映了宁夏历史文化的久远和先民们的聪明才智。
考古文化
宁夏境内的古人类遗迹、历史文化遗存古生物化石为考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众多的场地,考古学与考古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考古水平的提高。因此开展考古文化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将吸引更多考古爱好者的眼球。
岩窟文化
宁夏是中国岩画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的重要图画材料,现已发现上万幅岩画,为古代活动在贺兰山东麓的游牧民族所做。1991年10月在银川召开的国际岩画研讨会更使贺兰山岩画名震海外。
宁夏石窟分布是以自然地理及其所形成的交通路线而相辅相成的,全区石窟遗址20处,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重要汇聚地。
影视文化
一部《红高粱》让中国电影走上了世界,文化名流张贤亮先生精心打造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是运用现代思维改造古军驻址,充分体现了现代思想理解的古朴、原始、荒凉、粗犷,是中国西北最大最着名的影视基地。在此设置的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众、获得国际和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故被誉为“中国一绝”。镇北堡影视城保留和复制了在此拍摄电影电视剧的场景,拥有电影资料陈列馆,并有录像厅、餐厅、导游、摄影、马队、骆驼队等娱乐设施,现已成为自治区着名的人文景观。一部《贺兰雪》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和了解了曾经灿烂辉煌过的西夏王朝,也使西夏皇城成为宁夏又一处影视文化基地。2005年中国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在银川召开,将宁夏影视文化旅游又推向了一个高潮。
除此之外,首府银川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和全区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现代城市的时尚元素不断富集,都市文化特色也日益鲜明。融历史、传统、民俗、工业、科技、会展、文艺等文化形态于一体,成为一座现代气息浓厚的历史文化名城。
⑶ 宁夏有什么特产
除原来的五宝外,黑宝还增加了宁夏的无烟煤.另外就是下面这些.还有很特色小吃!
宁夏地毯
以宁夏盛产的羊毛原料编织而成,色泽鲜艳,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最有名的仿古地毯和美术地毯。宁夏传统的纬密107道仿古地毯,采用优质毛做原料,特殊植色染色,手工制做,经化学洗制而成。图案及配方仿照我国历代古老的地毯制做,外观古香古色,素雅大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美术地毯,做工精细,结构严谨。图案四面对称,中央图形丰满,富有立体感,用仙鹤、花卉和神话中的龙凤、膜磷等为图饰,象征吉祥如意,具有浓郁的东方民族艺术特色。宁夏地毯从明、清时期就逐渐发展起来,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青铜峡柳编
宁夏着名的土特产品之一。用青铜峡柳条编织的菜篮、酒瓶筐、水果提篮、面包碟等制品。青铜峡柳树品种很多,有河柳、沙柳、毛柳、垂柳、黑皮柳等,发展柳编工艺的资源十分丰富,制品具有编工精细、品种繁多、造型新颖、耐磨耐用、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客户争购的对象。每年出口柳编制品40万件,远销美、英、法、日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西夏贡米
西夏贡米为宁夏五宝之一,历史悠久,其质地纯正、洁白晶莹、油润柔软、香甜爽口。用西夏贡米蒸饭香味飘逸、沁人心脾。同时,该产品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美价值明显高于一般大米。
石咀山“迎春壶”
特种产品之一。参照西夏瓷器珍品玉春壶设计而成,同时又有创新,迎春壶胸宽腰细,壶形修长优美。在洁白晶莹的壶身表面绘有飘然欲飞的“嫦娥奔月”图案。这种瓷壶不仅晶莹优美,而且盛上水烧煮至沸点仍然完好如初,在全国“瓷展”中获得好评。
银川滩羊牌提花毛毯
系宁夏银川毛纺织厂生产。以当地所产上好的滩羊毛为原料,经选毛、洗毛、纺纱、整染、织坯、梳毛整理等多道工序精织而成,并经特殊烫花工艺展现原材料的天然水浪波纹,追求原始、自然之美感。
⑷ 银川都有哪些土特产
1、灵武长枣
灵武长枣,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特有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所产鲜食果味鲜美,质地酥脆,汁液多,果肉白绿色,可食率和营养价值高。灵武长枣又名“马牙枣”,本地优良品种,树势强壮,树姿直立,发枝力强,易萌发枣头。
果实中大,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8.1g,最大单果重26.8g,果梗长。梗洼深广,果肩平整。果皮紫红色,果点红褐色,不太明显。果皮薄,肉绿白色,质致密酥脆、汁液多、酸甜适口、品质极上。
2、贺兰砚
贺兰砚是宁夏五宝之一,因其砚石产自银川市区以西40公里处的贺兰山小滚钟口而得名。早在清干隆45年(公元1780年)编撰的《宁夏府志》地理山川部中就有记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
自清朝干隆年间被发现后,一直开采至今。贺兰石是水成岩,形成于13亿年前,在古贺兰海中沉淀形成,后经造山运动而推出。
3、贺兰螺丝菜
螺丝菜为唇形科草石蚕的块茎,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肉质脆嫩,可制蜜饯、酱渍、腌渍品,十分可口。食用时,以凉拌为主,还可加工成咸菜、罐头、甜果等,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之上品。螺丝菜是多年生草本。
4、银川鲤鱼
宁夏淡水养鱼业历史悠久,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水利资源丰富,加之日照充足,热量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水域内水草茂盛,饵料生物丰富,具备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越条件,为银川鲤鱼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此地鲤鱼肉鲜味美,肉质细腻而有弹性,且无腥味,口感较好。
5、张亮香瓜
果肉厚而细腻,干脆香甜,果糖、蔗糖比例适中,这些特点让位于贺兰县张亮村的香瓜远近闻名。一时间张亮香瓜同灵武长枣、中宁枸杞一样成为宁夏地理标志之一,也让位于贺兰县东南方这个小村子成为香瓜的代名词。
⑸ 宁夏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是什么
宁夏五大支柱产业:冶金、医药、机电、建材和煤炭产业。
主导产业——宁夏马铃薯产业。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368.2万吨,比上年减产2.4万吨,减少0.7%,实现连续十四年丰收。其中,夏粮产量42.4万吨,增产0.1%;秋粮产量325.8万吨,减产0.8%。全年全区小麦产量40.9万吨,与上年持平;水稻产量63.9万吨,增产1.5%;玉米产量214.9万吨,减产3.0%;马铃薯产量(折粮)36.6万吨,增产3.5%。
(5)宁夏的什么资源丰富扩展阅读: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工业增加值1096.30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8%,重工业增长9.9%。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8.7%;股份制企业增长9.7%,国有企业增长8.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8%;私营企业增长4.0%;非公有制工业增长6.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0%,制造业增长8.4%,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6%。
截至2017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电装机容量4187.6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4.0%。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583.2万千瓦,增长19.3%;水电装机容量42.6万千瓦,与上年持平;风电装机容量941.6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620.2万千瓦,增长17.9%。
⑹ 为什么说宁夏矿产资源丰富
最大的几种矿产都有。最多的是煤,煤的储量占地区比大
⑺ 宁夏有什么好的景点,有什么特产,有什么特点
银川市自然景观独特, 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务院公布的62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有被誉为“中国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主要名胜古迹有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的海宝塔、建于1050年的承天寺塔,明清建筑的钟鼓楼、玉皇阁、南门楼。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南关清真寺等。远郊还有风景迷人的贺兰山苏峪口原始森林保护区、沙湖旅游区,以及引人入胜的镇北堡电影城。
宁夏特产有宁夏五宝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宁夏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农副畜产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被誉为“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的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
“红宝”枸杞:木本植物,浆里呈鲜红色,形似纺锤,更似红玛瑙坠,是宁夏的传统名牌出口商品,以皮薄、肉厚、籽少、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历史上是皇室贡品。枸杞是一种名贵中药,营养成份十分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物价值,不仅含铁、磷、钙等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质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维生素、甾醇、甙类等,有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祛风、明目、强筋骨的功能。现应市者多为经过脱水处理的干果,用法主要有三:入药、泡酒泡茶、做菜。它的系列产品有:干鲜枸杞、枸杞菜、枸杞酒、枸杞水晶糖、鲜枸杞罐头等。
“黄宝“甘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宁夏甘草以骨重粉足、条干顺直、口面新鲜、加工精细着称。出口叫“西正甘草”或“西正草”。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抗癌等功能,并有补脾益气、滋阴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的效果。
“蓝宝”贺兰石:产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贺兰山悬崖上,石料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用它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等优点。贺兰石天然形成深紫绿两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紫底绿彩,形态繁多奇妙,好像平柔绒上镶嵌着各式各样的翡翠。除两彩、三彩、多彩外,还有“石眼”、“玉带”、“银线”、“云纹”等特殊结构,妙不可言。雕刻艺人因石制宜,精心用料,雕出千姿百态的贺兰砚。历史上贺兰砚曾与端砚、歙砚齐名,素有“一端二歙三贺兰”之说。它不仅是“文房四宝”的实用品,而且是珍贵的工艺收藏品。除刻制砚台外,贺兰石还被用来刻制成印章、镇纸、笔架等,都是雅致的文房贵品。
“白宝”滩羊皮:宁夏滩羊属羊尾脂、粗毛型。裘皮用绵羊品种,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有二毛、沙毛之分,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色几种,多为纯白色。黑色皮又叫紫羔皮,因其少而贵。白色皮张毛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厚纸,但质地坚韧,柔软丰匀。毛穗呈现出特有的波浪弯,好像一湖涟漪、轻盈柔软,美观大方,保温性极佳,实为各类裘皮中之佼佼者,很早以来就是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富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等装饰品的高级原料。宁夏产的提花毛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
“黑宝”发菜:在植物分类学中,属兰藻门,含珠藻的一种。生长在荒漠、半荒漠地区,逢雨萌发,深秋早春时节采收。制作过程是将采回的带杂质的“毛菜”拣选,去杂质,润湿晒干包装。新鲜发菜呈蓝绿色或褐色,风干后乌黑,形态酷似东方女子的秀发,故得名。它是一种高档食品,与海参、鱼肚、燕窝、鱿鱼、猴头、鱼翅、熊掌合称“美味八珍”,是喜庆筵宴必不可少的山珍。发菜的营养十分丰富,而且极易被人体吸收。其蛋白质含量为鸡蛋的20倍,含糖类、脂肪、钙质也较多,更富磷、铁等矿物质。在医学上有助消化、解积腻、清胃肠、降血压等功能,手术后的病人吃发菜,还能促使伤口愈合。
⑻ 宁夏矿产资源有多少分布具体位置有哪些
宁夏的地质构造情况表明,有利于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形成。宁夏已经发现各类有用矿藏资源近50种,产地近千处。D级以上储量的矿产地110余处,这些矿产储量大、品质好、易开采。储量丰富的有煤、石膏、石灰岩、硅石等。
一、煤炭资源
煤炭是宁夏的优势矿产资源。全区含煤地层分布面积17000平方公里,占宁夏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强。全区19个县市中,就有10个县分布有煤炭资源。划分为贺兰山、宁东、宁甫和香山4个含煤区。前三个含煤区有厚度大、层位稳定、煤质优良且储量丰富的特点,是宁夏煤炭资源的主要分布区,香山含煤区则稍次之。宁夏煤炭预测储量2027亿吨,居全国第5位。已探明储量316.5亿吨(不含预测储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仅灵武煤田探明储量270多亿吨,相当于东北三省探明储量的总和。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大型矿区5个,分布在汝箕沟、横山堡、碎石井、金家渠、萌城和韦州,1~20亿吨的中型矿区20个,小于1亿吨的小型矿区21个。
宁夏煤种齐全,16类煤炭皆有。焦性煤,如气煤、肥煤、焦煤、廋煤等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宁东(横山堡、韦州)两个含煤区,香山亦有分布;低变质烟煤(不粘结煤、长焰煤)大部分集中在宁东、宁南两个含煤区;无烟煤和贫煤多分布于贺兰山和宁东含煤区,香山含煤区亦有分布;弱粘结煤分布于香山含煤区下流水、校育川、麻黄沟等地;褐煤主要产于彭阳王洼矿区。宁夏煤品质优良。除石炭井、石嘴山是西北重要的焦煤基地外,贺兰山汝箕沟无烟煤,出口"太西煤",素有"三低、六高"之盛名,为国内之冠。三低,即灰分低、硫分低、磷分低。六高,即原煤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原煤块煤率高、化学性高,与冶金焦炭相差无几。汝箕沟"太西煤"自1964年进入国际市场后,畅销比利时、日本、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质量可与越南鸿基烟煤相媲美。
宁夏探明环保型煤炭(环保型煤炭也叫绿色煤炭,是指对生物圈、大气层及各工业生产无(低)污染、无(低)危害、高发热量煤炭资源,具体指标要求灰分小于15%,硫分小于1%,发热量大于21兆/焦)164.5亿吨,占全区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的51.88%。环保煤炭产地共有6处:汝箕沟矿区、碎石井矿区、鸳鸯湖勘探区为最有利开发区,碱沟山矿区、马家滩—萌城矿区为有利开发区。
二、石膏
宁夏石膏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储量为24.64亿吨,保有储量12.1亿吨,预测储量3000多亿吨。膏盐地层分布面积广泛,资源量可观,仅同心--海原地区分布面积可达1600多平方公里,预测石膏地质储量超过100亿吨,其特点是量多质佳,开采的技术、经济和交通条件均较优越。尤其是中卫县甘塘、小红山规模大,储量丰富,质地优良,矿体裸露地表,矿区靠近铁路,采运十分方便。畅销国内,并出口朝鲜和东南亚等国。
三、粘土矿
宁夏粘土矿种类齐全,分布面广,按性质和用途可分为陶瓷粘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和水泥粘土。宁夏陶瓷粘土主要分布在呼鲁斯太、中宁、中卫、海原等地。矿层主要是硬质粘土(厚0.5~0.6m)、白色软质粘土(厚1.5~3.7米)和半硬质粘土组成。仅对中宁和海原部份矿点进行了评价,其远景储量为44万吨。砖瓦粘土全区各地皆有,尤以固原市为佳,其特点是土层厚、塑性好、储量大、青铜峡大泉矿已探明储量为222万吨,目前正在开采利用。水泥粘土在宁夏分布极广,各地都有贮存,资源丰富。仅石嘴山和青铜峡两处矿点,其探明储量为2700万吨。
四、石灰岩和白云岩
宁夏石灰岩储量大,质量佳,种类有水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化工大理岩。主要分布在六盘山、云雾山、天景山、牛首山、马鞍山、宁卫北山、贺兰山等地。矿区特点是厚度大,矿体裸露,层位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好。现已对四个矿区进行了勘探,其探明储量为3.9亿吨。白云岩与磷矿共生,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中段,矿层累计厚度80余米,矿层稳定,矿石质佳,出露较好。已探明储量1.42亿吨,品位很高。
五、石英砂
宁夏石英砂矿层稳定,厚度巨大,一般厚度在50-80米之间,局部可达200米。出露好,纯度高。主要产在银川、石嘴山等地。已探明储量4900万吨,远景储量约1亿吨,品位为C+D级。
六、磷矿和硅
宁夏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磷矿位于贺兰山下的苏峪口、矿区南北长40余公里,东西宽10~15公里,面积400余平方公里,矿区特点属主矿层厚而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矿石可选性较强,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已探明储量1354万吨,品位中等。宁夏已在大口子探明硅的储量1000万吨,纯度约98.5%以上。
另外,宁夏的黄金资源远景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地质局已初步探明固原、同心有大型盐矿.
⑼ 宁夏哪个县煤矿产资源最丰富
灵武市,古称灵州,西汉惠帝四年置县。总面积3626平方公里,现总人口24万,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3%。黄河流经境内47公里,远在秦代这里就是引黄灌溉区,现有自流灌溉农田30万亩。灵武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是宁夏重要的商品粮水果、蔬菜、芦笋和淡水鱼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又是宁夏滩羊二毛皮、枸杞、发菜、甘草、啤酒花等土特产品的主要产地。灵武矿产资源丰富,含煤区域达821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273亿吨,占宁夏探明储量的80%。灵武市的工业已形成了以煤炭、石油、轻纺、建材、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等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l1997年,自治区政府决定在灵武临黄河一带建设金水旅游区,这里将成为宁夏新兴的旅游胜地 灵武市,古称灵州,西汉惠帝四年置县。总面积3626平方公里,现总人口24万,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3%。黄河流经境内47公里,远在秦代这里就是引黄灌溉区,现有自流灌溉农田30万亩。灵武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是宁夏重要的商品粮水果、蔬菜、芦笋和淡水鱼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又是宁夏滩羊二毛皮、枸杞、发菜、甘草、啤酒花等土特产品的主要产地。灵武矿产资源丰富,含煤区域达821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273亿吨,占宁夏探明储量的80%。灵武市的工业已形成了以煤炭、石油、轻纺、建材、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等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l1997年,自治区政府决定在灵武临黄河一带建设金水旅游区,这里将成为宁夏新兴的旅游胜地
⑽ 宁夏有哪些有名的特产
宁夏枸杞 地理标志产品
杞属茄科,落叶小灌木。茎丛生,有短刺。叶卵状披针形。夏秋开花,淡紫色。浆果卵圆形,红色,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枸宁夏栽培枸杞已有四、五百年历史,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枸杞生长,所产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味正、质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润肺、……
2.灵武长枣 地理标志产品
灵武长枣,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特有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所产鲜食果味鲜美,质地酥脆,汁液多,果肉白绿色,可食率和营养价值高。灵武长枣又名“马牙枣”,本地优良品种,树势强壮,树姿直立,发枝力强,易萌发枣头。果实中大,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8.1……
3.中宁枸杞 地理标志产品
中宁县是枸杞的原产地,也是中国枸杞主产区和新品种选育、新科技研究推广开发区,有600余年的枸杞栽种历史。近年来,全县各级政府和农户共同努力,以民营企业深加工为载体,充分挖掘中宁枸杞的品牌优势、产品数量的比较优势、加工转化的潜在优势和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
4.盐池滩羊 地理标志产品
滩羊是一种多用途的尤以生产轻裘皮着称的地方优良绵羊品种,2000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我国独特的绵羊品种。宁夏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有适于滩羊生长特定自然条件。日照长,热量资源丰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牧草营养物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