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怎么样考古专业主要是学什么的
我觉得考古学还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北京大学的考古学,那就更值得学习了。
因为考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因为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有5000年的历史,所以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印记。而这些时代印记只有通过考古来发现。所以说,考古学要重要的。因为通过考古,我们可以考察到古代某个时期的特点,有很多东西是传统的史料中很难记载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之见,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关注留言,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
‘贰’ 请问北大考古系的具体状况,以及就业状况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最好是学这个系的学长学姐们根据自身实际帮我
一般都承认北大是国内考古的第一高校。但出去之后大多数转行了,读个北大,学考古?还要读硕士才有资格参加招聘,一个月2000来块钱,你不觉得难受你爹妈朋友都受不了,考古本科99%转行,剩下几个偏执的坚守阵地。
‘叁’ 你觉得北大考古学这个专业怎么样
首先我认为专业没有好坏高低贵贱之分,单方面从考古学这个专业而言是一个比较有研究型的一个专业,对于钟爱历史和乐于探索奥秘的同学来说是一件很有兴趣和意义的事情,通过考古研究,你可以揭示出不同的历史奥妙,了解与我们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获取他们那一个时期的信息,甚至可以对我们现代产生不一样的启示和影响。
最后祝那些喜欢考古的同学都能有机会到北大深造啊!努力吧少年。
‘肆’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如何毕业后就业方向以及薪酬情况
摘要 根据个人能力毕业薪资在4千到2万之间。
‘伍’ 北大的考古系怎么样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学科体系和优势
学科的优势以及教学的软、硬环境,是一个专业吸引力所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培养文物考古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经由几代考古人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拥有了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优秀的教学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科的建设,最能体现一个专业的传统和创新。结合传统与考古学的发展趋势,现学院设立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古代建筑四个本科生专业及方向。其中文物保护专业方向和古代建筑专业方向为1998年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办学后,根据国家需要分别于1998年、1999年开始招生。
考古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专业1个,即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包括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含动物考古)、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汉唐宋元考古、佛教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陶瓷考古、田野考古学、博物馆学、博物馆藏品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科学等12个研究方向。现有博士研究生专业1个,即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陶瓷考古、宗教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科技考古、古代建筑、文物保护科学、古代文物研究等13个研究方向。考古专业设有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与北京大学历史系共有)。1个博士点中所能招生的研究方向及博士生导师的数量,在全国高校考古专业中也是仅有的。其中旧石器考古教学与科研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在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及微痕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属国内一流。新石器考古、商周考古、汉唐考古、佛教考古,是学院考古教学和科研的特色之所在。目前,国内外高校的许多教师,都曾在学院进修过上述相关方向的课程。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学院在上述教学和研究领域中的优势。目前上述方向在师资力量及学术水平方面仍属国内一流,学术队伍的梯次配备,也较合理。
博物馆学专业是1988年组建的,1998年设立博物馆学方向硕士点,依托考古专业扎实的教学和科研基础及其雄厚的师资力量,现其课程已经比较完善(图06)。
文物保护专业方向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教师由考古文博学院及北京大学相关院系的教师和国家文物局系统有关专家担任。国家文物局直属院所及北京大学有关院系,将为学生的实习提供必要条件,现发展趋势看好。该专业还拥有一个文物保护实验室(图07-08)。
古代建筑专业方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教师由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及国家文物局系统专家担任。自该专业成立以来,学院对它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外聘一流专家长期兼任导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课程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充实。同时,在山西、浙江等省筹建专业实习基地(图09)。
考古教学除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外,还要进行实地的考察与发掘。这是考古教学中富有魅力的环节。北大考古专业成立伊始,便兼顾教学与田野考古。田野考古实习,是将教学、研究和考古发掘紧密结合的主要途径(图10-17)。考古文博学院长期坚持本科教学与田野考古实习紧密结合的方针,田野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以及田野考古技术水平均属一流。经过长期的积累,学院现有7个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即辽宁营口金牛山、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窑、湖北天门市石河镇、山西曲沃县曲村、河南邓州八里岗、四川忠县干井沟和陕西扶风歧山周原。这些田野实习基地都是各个时段的重要遗址,对重大问题的解决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选择它们作为长久的实习基地,一方面是为了能更持久地、更为全面地发掘遗址,以深入地认识遗址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实习条件。
除了优秀的师资、合理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方法外,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学还赖以优秀的外部条件保障。
首先,学院拥有亚洲高校最大的博物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图18-20)。该馆由北京大学和美国阿瑟•赛克勒博士合作建立,1993年5月落成。它坐落于北京大学校园西北的鸣鹤园中,现有万余件馆藏文物,馆藏陈列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时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固定展览内容不仅得到不断充实、更新与完善,而且不时有定期、不定期的特展,不仅充实了博物馆的陈列,也丰富了北大的校园生活。总之,学院正在加强博物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备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参观场所,专业学生实习的良好基地。
其次,学院拥有高精度的科技考古实验室(图21-32)。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教学、科研方面的作用,这是学院的一项工作重心。学院科技考古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从1973年开始建立科技考古实验室,20世纪90年代又获世行贷款资助,逐渐发展和完善了各种测年手段及相关的科技考古研究手段,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定量考古学”、“第四纪年代学”等课程。其师资力量与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目前,科技考古实验室中的第四纪年代学测定实验室测量精度位居世界前十位,它先后承担“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项目的测年工作,对夏商周年代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院致力于田野考古设备与技术的现代化建设,努力构筑了一个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研究平台。同时,注意考古研究领域的多样化,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已开展了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盐业考古、环境考古和冶金考古等领域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学院又迅速地重新与世界考古学的发展接轨,继续保持在中国考古学等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并稳步开拓一些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西方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前沿领域。如,学院完善了田野考古数字化、科技考古、动物考古实验室。这些举措使得学院的科研手段大为提高,而且也能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
再次,学院的多个研究中心也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的平台。200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落户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这是对学院教学科研综合水平肯定的结果。2003年12月,考古文博学院与伦敦大学合作成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国际中心”(图33),迈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一步。此外,学院还有古代文明中心、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陶瓷考古研究所、宗教考古研究所、玉器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分别进行各种专门研究。这些机构的建立和运行使得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一直保持着上升的强劲势头。它们也带动了学生尽早参与考古前沿课题。
学术刊物是研究实力的体现。考古文博学院现拥有两个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考古学研究》、《古代文明》。此外,尚有《古代文明研究通讯》和《青年考古学家》两个内部刊物。《青年考古学家》是学院学生团体文物爱好者协会的内部刊物,该协会多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十大优秀学生社团。以上四种刊物在国内外考古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不同层次的展示学院师生研究风采的重要平台。
而学院资料室和标本室则是教学、科研的保障(图34)。今资料室藏书10多万册,其中中、外文期刊各90多种,中文期刊基本涵盖了国内所有的专业杂志。除了学院多年购置的图书之外,资料室还得到3位着名学者的捐献。着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将所有藏书2056册捐给资料室,是为苏秉琦图书室。国学大家张政烺先生捐献了13861册图书,其中有不少是善本的线装书,是为张政烺文库。着名考古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先生将所藏外文书700册捐给学院,是为张光直文库。目前资料室正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进行分管建设工作。现有藏书都已经实现了网络检索。此外,资料室还与波士顿大学合作,共同建立亚洲地区图书资料数据库。同时,资料室跟国内外多家相关考古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都有交流,互相交换图书,成为学院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标本室也初步建设和完善了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及陶瓷考古等教学标本。这都极大地方便了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陆’ 来北大读考古专业,前途怎么样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考古专业甚至还远不如历史专业
历史和考古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学好考古的前提是历史一定要好。我觉得兴趣最重要,你可以先看看一些考古基础方面的书,看看自己是否是真的有兴趣可以学下去,考古除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比如地层学,还有各个文化形态以及出土文物的特点也要记牢,等等。从事这个专业还要有一定的胆量,因为发掘的现场不只有我们通常见到的陶器、瓷器之类的,骸骨也是常见的,野外考古中的古墓发掘最为经常。
现在考大学多数要考虑到就业问题,考古学的就业主要是一些研究机构如考古所、文物研究所,另外主要是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博机构,如各类的历史博物馆等。
学这个专业将来工作的话,如果是野外考古是相当辛苦的,而且从体力上和在野外生活的方便上来讲确实是男生较女生更适合,另外现在这个专业读到研究生要比本科生好就业些,一些大的省市级单位现在一般只招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男生也比女生也好就业些。现状基本是这样,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兴趣,并且最好有信心读下硕士。
‘柒’ 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引争议,该专业真的这么没前景吗
考古学专业有前景,没有读过考古专业的人,不能切实地体验此专业确切情况是无法去理解。这么说的人可能是对考古这个专业不是很了解,甚至只看到了表面。
考古这个专业为什么说是冷门?在广大人民群众印象里,考古专业就是挖墓的,工作岗位少,工作专业性强,那么考古专业学生的就业就成了问题,薪资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全国所需的考古专业人才比学生基数不成正新人就高额薪资呢,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有能力者优先,知识掌握得越深厚,无论是哪一个专业都越受欢迎。
冷门的说法大多是因为就业岗位少,积累时间长,但是只要有能力者,是金子总会发光,冷门不冷门,掌握权在你自己手里。现在即将开展电子博物馆项目,这些项目的撰写和完善还需要这些考古学的专业人士来完成。
‘捌’ 北大考古系就业
考古学的基本课程有,考古学概论、通论、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和宋元明考古。除此之外,还有田野考古、文物学概论、古文字学、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外国考古、文化地理学、科技考古学概论、文物保护概论。这些都是接触的。看《考古学通论》(南京出版社)和《田野考古方法论》,你应该先看看是否喜欢。
个人觉得性格活泼不太适合搞考古什么的,当然进了北大以后看看是否喜欢也很重要,毕竟现在还不甚了解。考古系保研率很高,60%以上吧,读个研究生出来的话还可以,就业方向一般博物馆或考古所之类的比较窄,也可以进高校,但要进好点的大学得读个博士,你要是喜欢研究的话应该还不错。
实在不行,你可以考虑考虑转行啊,考公务员什么的。
总的来说,北大的每个专业都是王牌的,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