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我认为,如下原则需遵守:
1、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以不影响该类资源的再生为准则。
2、尊重原则,尊重同时养育其他生命的自然,等于尊重自己。
3、共生原则,人类和各种生命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因此,利用自然发展生长的时候要注意到是在共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暂时想到这么多,仅供参考。
B. 应用自然资源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应用自然资源的三大原则是“充分使用,永续利用,环境友好”。
(1)充分利用
就是要充分发挥所拥有自然资源的作用,让这些自然资源能够通过生产者的劳动,变成受市场欢迎的商品。需要说明的是,要对拥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如果创业者的土地资源比较多,就应该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上狠下功夫,将土地开发利用作为主攻方向,生产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如果创业者山场资源比较多,就应该在山场资源的开发上狠下功夫,将山场的开发利用作为主攻方向;如果创业者的淡水资源比较多,就应该在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上狠下功夫,发展与淡水资源相匹配的生产。
(2)永续利用
永续利用指的是不能够搞掠夺式生产,要维护资源的长期开发功能。比如土地资源,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比较少(不到1.4亩,只有世界平均面积的1/3左右),必须进行保护性利用。这就要求在开垦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在土地的生产利用上,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土地多施用农家肥,农家肥是动物的排泄物、植物残体以及一些可降解的生活垃圾。追索起来,都可以从土地产出上找到其源头。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粮食、蔬菜以及畜牧业上所需要的饲料,很多就是来自于土壤。从化学元素的角度上说,本身就是各种各样的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以粮食、蔬菜等多种形式离开土地,流向农家、小城镇、大城市,诸多的营养元素并没有回到起源地——农田,而是在人群较多的地方变成了垃圾,还污染环境,变成了一害。与此同时,其原产地的土地,却慢慢地变瘠薄,生产力有所下降。笔者曾在江汉平原的长江边一个乡镇调查,当地农民向笔者请教如何施肥,并且说施肥的成本越来越高。调查表明,当地农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用农家肥,麦子收获之后种植一季中稻商品肥的货币需求已经从100多元升至400多元人民币,并且中稻的效果还赶不上以前。那可是在江汉平原上长江边的土壤,原本十分肥沃。这就说明,即使再好的土壤,如果不进行保护性使用,同样会受到影响。
(3)环境友好
环境友好指的是不能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掠夺式开发。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农业生产上,有些地方曾一度滥用商品肥和化学农药,严重影响了其农产品的品质。一些人们将禁用农药施用在农作物上,农药的超标、超量现象严重,一些化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排放在农田,这不仅破坏了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这些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绝不能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掠夺式生产。
C. 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应坚持哪些原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威信县是农业县,目前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经营粗放,农业发展经济条件比较差;二是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在这两大难题双重挤压下,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艰难的战略选择。我认为,解决这两大难题,是威信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着眼点。 一、坚持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其中,一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地,努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造中低产田地的关键是治水改土,要针对中低产田地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在25度以下坡耕地上,继续抓好成效显着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土壤的改良治理要注意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同时改变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二是要积极发展水利产业的多种经营,搞好水产养殖业,提高水域生产力和水的综合经济效益。 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立足地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不断拓展农业功能,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开发与农业相关的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新产品新产业。当前,要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结合退耕还林,努力发展林果、蔬菜、园艺、中药材、山嵛菜等高附加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加快名、优、新、特农产品基地开发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水平。要树立“以生猪生产为主导,草食畜禽为补充,突出特色产品开发,积极发展健康养殖业”的畜牧产业发展思路。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黄牛为主的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和以乌骨鸡为主的名优畜禽,发展畜产品加工,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畜牧生产品质和效益,使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大上升。 依靠科技和教育,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以点带面。为此,必须稳定农村科技队伍和加快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继续建设好县内育种基地;深入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密切“农科教”结合,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和促进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技农户的发展,以推广丰产技术为中心,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搞好服务。真正把农业的增长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农业从粗放型索取性开发经营向集约型保护性开发经营转变。 二、以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 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建立具有保护环境和较高经济生产功能的农业体系。总体上,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农、林、牧、副、渔全面安排。在山顶建设林牧生态系统,实现林牧协调发展;在山腰建设果园生态系统,实行果粮、果肥间套种;在山脚建设农田生态系统,推广立体高效栽培的地埂农业、田埂农业;在农户庭院形成“种植-加工-养殖-沼气”的良性循环。达到生态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建设目标。 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要坚持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节约并举的方针,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按照地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行农业林牧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方向各有侧重。要保护好基本农田,培育土壤地力;要通过增加复种、立体种植、带状种植等形式,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要建立科学的灌溉制度和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地域性的农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规划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结构体系。总的原则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两个中心,从资源状况和经济目标出发,在较大范围内,结合各地的气候、水利、农田、山地等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着力搞好农业区域性开发规划,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小范围内,以建立良性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调整种植、养殖结构。 以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林体系、水土保持林体系为重点,以改善中小气候为中心,建立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系统,同时结合经济林、草山、草坡建设进行。一是认真实施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工程、长治工程、长防工程、绿色扶贫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搞好封山绿化、封山育林,减少水土流失,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二是要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抓好生态管理。一是注意在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特点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二是按所采取的生态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要摆正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降低各类灾害对
D.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基本原则应当是:1?保护第一原则;2?合理开发利用原则:3?开源与节约原则;4?自然资源产权化与有偿使用原则;5?可持续发展原则。
E. 自然资源利用的原则是什么
必须遵循”自然和谐“原则。也就是要保持自然(自然按照自身规律正常有序地运转),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地发展。
F. 自然资源法 原则
自然资源法的原则指我国自然资源法确认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政策,为国家资源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含:
(1) 重要自然资源属于国家即全民所有的原则;
(2)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
(3) 统一规划,综合利用,科学开发,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则;
(4)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5) 开源节流,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
G.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什么的规定
新环境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
《物权法》第120条规定:“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定。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我国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都有一些开发利用资源的具体规定,以这三种资源的保护为例,将有关规定介绍如下:
(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二) 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以下保护性措施:
(1)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2)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
(3)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
(4)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5)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6)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三)开采下列矿产资源的,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1)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内的矿产资源;
(2)前项规定区域以外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规模在大型以上的矿产资源;
(3)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4)领海及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矿产资源;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矿产资源。
在其他一些单行法律中,也有对于开发利用资源的具体规定。用益物权人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定。
H. 人类的生产活动及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遵循什么,也就是要保持什么
人类的生产活动无论怎样克制,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所以我认为,遵循的原则不是不开发利用,而是放慢开发的速度。至于多快的速度是合适的,应该看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能以人类的需求或者贫困来决定开采的速度。当人的欲望和贫困与环境发生冲突时,应该人类给环境让路,人类的经济活动这时可以停止,这需要全人类的努力。
好像历史学家说过,贵州黄土高坡曾经不是黄土,是森林,至于什么时候森林被砍伐光了没有记载。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曾经肥沃的地方,如果遭到了环境的破坏,会变成最贫穷的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的意思是,靠山水给当地的人提供可再生的食物链,不是指靠水就把水吃光了、靠山就把山吃光了。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埃及的金字塔。我想,不排除金字塔是破坏环境建造的。它的那些石头从那里来?是不是把山给劈了,破坏了环境。为什么金字塔周围是大沙漠?当初建造的时候,金字塔周围是大沙漠吗。中国古代皇上的墓都是依山而建,由此联想金字塔是不是也是依山而建。这可能是古代埃及灭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