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医疗资源少怎么办
扩展阅读
石油里有什么臭味 2025-05-17 22:48:05
脱发产品多久见效 2025-05-17 22:43:02

医疗资源少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2-08-01 20:00:26

Ⅰ 稀缺医疗资源的首要标准是

稀缺医疗资源的首要标准数量很少,需求量很大。

疗资源是指提供医疗服务的生产要素的总称,通常包括人员、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医疗床位、医疗设施和装备、知识技能和信息等。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医疗卫生资源在医疗卫生行业(或部门)内的分配和流动,它包括了卫生资源两方面的分配,即增量分配与存量调整,又称“初配置”与“再配置”。

医疗资源是指提供医疗服务的生产要素的总称,通常包括人员、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医疗床位、医疗设施和装备、知识技能和信息等。政府行政部门通过直接控制医院,间接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医疗资源,从而织成了一张医疗资源行政化垄断的天罗地网。

同时也是一张千丝万缕交织的利益大网。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行政化垄断的关系网和利益网中。医院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医疗资源,从而将医院、医生、药品和检查这四个重要的医疗资源捆绑在一起,同时隶属于一个所有者主体。

Ⅱ 疫情下医疗资源如何分配

1.在疫情流行期间,将稀缺资源分配给第一线的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和基本社会服务人员(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必需的人员),不但将使人员个体受益,而且使病人、其他社会成员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大为受益。否则就没有人去做疫情引起的治疗、护理...
2.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冠病毒肺炎安全而有效的特效药,大多数治疗用药仅是支持性和缓解症状的,但呼吸器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设备,往往在疫情暴发时特别稀缺。有时也会产生肺移植手术的需要,对这些药物和疗法的分配和使用,则必须根据该病人...

Ⅲ 稀缺医疗资源的首要标准是什么

稀缺医疗资源的首要标准数量很少,需求量很大。

医疗资源是指提供医疗服务的生产要素的总称,通常包括人员、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医疗床位、医疗设施和装备、知识技能和信息等。

政府行政部门通过直接控制医院,间接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医疗资源,从而织成了一张医疗资源行政化垄断的天罗地网,同时也是一张千丝万缕交织的利益大网。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行政化垄断的关系网和利益网中。

医院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医疗资源,从而将医院、医生、药品和检查这四个重要的医疗资源捆绑在一起,同时隶属于一个所有者主体。

现状:

在基本满足医院人员配置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县级综合医院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保持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骨干队伍的稳定,建立活力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医院人力资源的作用,为县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

在保障制度与政策的引导下,缩小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差距,改善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分布不公与不均等情况,推进城乡之间卫生服务体系的均衡性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Ⅳ 中国医疗资源该如何优化配置

第一个方面是,医疗资源的分配在城乡之间差距极大。城乡居民在保健服务利用和健康水平方面存在的差距。据调查,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配置,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享有20%的卫生资源配置,87%的农民是完全靠自费医疗的。据卫生部基层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农村36%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去就诊,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去住院,这种情况比往年都有所增加。在农民陷于贫困的几种原因中,生病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一个农民得了重病,则不但使全家债台高筑,沦为绝对贫困,甚至连累相关的亲戚都受到影响。因此,有不少农民一旦有病,就只有听天由命,自生自灭。原因不用说,一是农民没有医疗保障,全靠自费,二是农村没有像样的医疗机构和人员,三是药费和治疗费用太高。

第二个方面是,医疗资源的分配,在阶层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享有医疗卫生保障的人只占15%,85%的人没有医疗卫生保障。这85%没有保障的人群中,主要就是处于社会贫困阶层的人。国家公务人员都有公费医疗,尤其是,国家还有一个庞大的高干特殊保健群体。这个高干医疗保健,更是耗费是社会巨大的医疗资源。公费医疗制度对各类职工拨款标准不一,差异巨大,全国政协委员郑楚光2000年在两会提案中以湖北的例子说,湖北省公费医疗拨款省市机关部600元/人·年,正厅以上干部8000元/人·年。而据监察部,审计署、卫生部于去年3月中旬的统计报告披露:地厅级干部年公费医疗保健开支中,整容、美容、保健仪容,占65%以上。目前,享有省部级医疗保健的高干及其配偶也利用便利条件享受高干医疗保健。这样又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有些地方如甘肃和江苏,为了表示对优秀私人企业家的关怀,把一些私人企业家也纳入享受高干医疗保健的行列。

Ⅳ 为什么中国的医院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而外国人的医院里面人很少

医疗体制不一样。
国外看病是需要预约的。
跟我国的挂号就诊不是一回事。
国外有社区医院,然后有家庭医生。
一般小情小病的只要看社区医院里的家庭医生就可以了。
但不管医院大小,都是要预约的。
你预约了以后,医院会给你安排时间。
所以你只要在约好的时间过去就行了。
跟我国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国是你只要挂上号了就可以看。
但你要在国外直接去医院,如果没有预约的话,是看不了病的。

去也白去。
然后就是它医院的级别分的很细,分布也很合理。
把人都分流了。
大家不用挤在一个地方。

Ⅵ 缺少医疗资源的地区是如何判定的

面对突发性的公共健康危机,集中、统一的数据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能准确地判断疫情.

Ⅶ 新诊所患者少该怎么办

1、先降低收费
其实对于创办诊所初期要尽可能的降低药品和服务资费,人们都希望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所以,这些就权当给患者的优惠和做广告投入了。只有从换位思考、从患者利益出发、以患者所想为中心才能换来的口口相传,也比自我宣传更有效。
2、开展便民服务
另外,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义诊活动,如测血压,血糖,甚至包括一些简单的伤口包扎,帮助患者免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痛小伤。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口碑,需要让患者体会到诊所不仅仅是为了盈利,还有一些人情味在其中。况且这些项目开支并不大,只需要爱心和积极工作的热情。但这却是提升门诊率,赢得回头客的有效手段,也能进一步提高诊所的知名度。
3、提供增值服务
现在微信是个不错的工作助手。每次诊断结束后,让顾客添加诊所微信,以便给患者提供更多医疗服务,包括药品介绍和健康咨询,这也便于进一步拉近和患者关系,成为患者真正的健康帮手。例如因季节变化经常出现一些多发疾病,我可以及时通过微信提醒患者注意预防以及如何预防。
4、注意用药安全
当然,诊所能够真正立足的条件是切实有效的医疗服务,解决患者的病痛,这才是工作的核心。作为医生,对工作敬业,坚持业务学习,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严格严谨,认真细致,是医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所以,在用药安全上,同样品种的药,要进大厂家的。这样一来,效果和安全指数也是最高的。不进来路不明的药品,给患者用药把关,其实是给自己的诊所未来把关。总之,保证患者的健康是门诊立足的根本。
5、诊所管理互联网化
这里小编推荐新开的个体诊所使用欣九康诊疗系统做诊所管理,不仅为诊所提高管理、经营效率,还为诊所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真正解决诊所发展的痛点问题。
欣九康诊疗系统以诊所日常诊疗业务为基础,以医患需求为中心融汇了中医诊疗特点和中医诊所的经营特点,系统核心功能囊括了人员管理、门诊管理、药房管理、患者档案信息管理等。从日常诊疗问诊开方到远程问诊线上药房的一站式支持,无死角多纬度覆盖个体诊所运营的方方面面。不仅可以提高诊所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还能够帮助诊所管理者随时性了解诊所当前的经营状况,便于精准决策。所有注册欣九康诊疗系统的会员用户可享有欣九康诊疗系统中的患者资源,配合远程问诊功能对经营范围的拓宽,从一定程度帮助新开诊所缓解患者少的难题。

Ⅷ 在中国看病到底是“难”还是“贵”

在今天的中国,普通人看病的困局实际在哪?

一、看病一定要贵吗?
没钱,可能只是最基础也是最纠结的痛。知乎上,曾有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在众多回答中,获赞最多的就是一个小康家庭因病致贫的例子,表面安稳光鲜的日子,随着岳父患癌发生了变化,夫妻二人倾尽全力,用过百万的治疗费,维持了岳父18个月的生命。
这笔钱想必对普通家庭来说,是笔巨额支出,卖房举债,耗尽积蓄或许才能勉强负荷,但换做是你,在钱与生命之间,你也许也会做同样的选择。
下面是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公布的数据,从2012年城镇职工的住院费用可以看出,除去医保报销的部分,每次住院最低的个人平均支出也要921元。如果不幸遭遇大病,个人花费更高达5位数。如果是需要多次住院的严重慢性疾病(例如癌症),负担将更高。和大多数普通二三线城市脆弱的人均收入比起来,看病确实不便宜。

生活中也不乏感冒就医,花费七八百的例子,但看病贵,只有在中国才有吗?确实并非如此,在全球看病都不便宜。
在世界银行给出的全球卫生支出数据中,2014年中国的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为419.73美元,美国为9402.53美元,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丹麦,人均也需要约6463美元,就连全民医保的日本,这个数字也为3702.95美元。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与上述国家医疗水平的差异,但也不得不承认,无论在什么样的国家,医疗始终是“贵”的。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以中国与发达国家收入存在差异,提出质疑。这个方面,知乎上一位颇具名气的医生,曾按照购买力平价的原理,将中日的医疗价格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即使扣除收入水平差距,粗略的比较,日本的医疗费用仍然是中国的5~10倍。
医疗费用是贵,但并不代表没人看得起病,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医疗制度,这个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究竟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在需要时得到救治。
在这个大而复杂的医疗制度中,虽然可以感受到政府的善意,更大的报销范围正在惠及更多人,但还是抵不住大家普遍觉得看病贵的事实,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包括了以下几点:
a. 医疗本身属于高度严谨的行为,国内多采用“防御性治疗”的方式,以周全的检查来确诊结果,也许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医生是按程序收费,也不排除这样的制度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医生给病人多检查的情况。
b. 医疗费用受政府调控,保证了就诊的低价,人人看得起专家号。但政府给到医院的财政补贴不足,使得医院也可能存在依赖药品加成、医疗服务维持医院运营的现象,也就是常说到的以药养医。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是,普通人为专业的医疗服务买单的意愿仍然偏低。过去习惯了在城镇诊所、卫生室就医,偏低的价格,使人对医疗成本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当我们遇到大病,需要更专业和高水平的治疗时,过去的消费习惯,让不少人觉得现在看病还是太贵了。
我们必须要承认在医改的路上,政府和企业做的还可以更多,现行的医保制度可以更加完善,但医保的改进,最大程度上也只能解决钱的问题,有了钱,看病就不会难了吗?在追求公平,人人看得起病的现在,钱是不是就是唯一问题呢?
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比起“钱”来说,还有让我们更无能为力的问题。
二、有钱怎么能治好?
如果说钱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财富积累以及医保的报销,来得到解决,那医疗资源的问题却让很多人有心无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青睐去大医院,追求更优质的就医条件和医疗资源。“病有所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们,人们由过去主要抱怨“看病贵”,如今重点吐槽“看病难”。
1.排队久,挂号难
排队是中国人的家常便饭,但医院的排队确实让人等到望穿秋水,从挂号到就诊,最少都要等到2~3 个小时,这还不包括熟人看病、加号等情况。
在集中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北京,想要排队挂号,就说明你要做好高价找黄牛或者自己通宵排队的准备。专家号一号难求,网上约号,一般都不会放出专家号的资源,即使有也是几个月之后,零星的一两个,你也永远抢不到。黄牛号,根据科目和专家级别价钱也是天差地别,从几百到几千价格不等。患者的经济能力,可能在还没见到医生前,就输在了挂号上。

2.治疗过程短,就医体验差
“排队3小时,看病5分钟”,曾经是央视一档经济节目的标题,虽然不少医务工作者出来澄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是中国大医院里很多患者的切身体会。看病时间短,态度差,让不少人对医生产生了质疑,也让医患关系显得更加紧张。

排队的漫长和艰辛,与看病时的快速相比,患者们觉得尴尬而恼火。当然看病的时间,取决于个人情况,是不是患者诊断几分钟就已经足够,我们无从一概而论。
但“患多医少”的情况下,问题可能并不在于医生或者医院,而是在于过于集中、分布不均的医疗资源。
在2013年的卫生统计年鉴中,全国共23170家医院,受大家青睐的三甲医院只有989家,而东部地区就有438家,接近总数的5成。医疗资源分配上的严重不均衡,中西部优质资源稀缺,城乡的医疗水平差异大。于是,更多人选择异地就医、进城看病,让为数不多的“大医院”远超医院所能负荷的人数。

根据卫计委2015年的统计公报,只占全国医院数量7.7%的三级医院,承担了接近全国一半数量的患者就医的工作。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不够用,那可以平均分到每个人身上的就会少之又少,但即使是这样的现状,仍然不能阻止全国的患者从各个地方,前赴后继的奔向北上广的三甲医院。
这样一来,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就医体验由于患者的不断增多、超负荷的运作,短期内也并不会有太大提升。即使经济水平的提高,医保的完善,会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费用问题,但是有了钱之后,看病难的问题依然是横在普通人面前的拦路虎。
纵观全国,如果按人均来讲,国内其实并不缺少医疗资源。2015年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量达到2.21个,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并不大。但优质的医疗资源确实不多,专家号少、大医院过于集中,无奈的是,这是我们凭个体力量难以改善的现状。

Ⅸ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有哪些

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几点:

1、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而且优质资源少。

2、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我国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县、市级以上医院。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看小病、看常见病,人满为患,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等候时间长的原因。

3、医疗卫生筹资机制改革滞后,多数老百姓自费就医。“看病贵”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基础是有11亿多中国人完全自费就医。在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15%,医院收入的80%以上直接来自患者个人。

4、国家政策调整或新的行业规范,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政府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拨款越来越少。医院要养活自己、留住人才、购置设备、改善环境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发展成本最终必然转移到患者身上。

5、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太小。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管理存在不完善之处。同时,我国医疗保障覆盖水平不高,享受各种形式医疗保障的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半的城市居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据调查统计,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人口仅占9.35%。

建议对策:

1、从政府层面考虑:

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对药品、医疗服务的价格监管。规范医院、医生的医疗和用药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

②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彻底改变以药养医,以病人养医的现状,改变医院以经济效益第一的管理方式。

2、从医院层面上考虑:

①在财政不能完全保证医院经费的情况下,医院要牢固树立卫生服务为人民的宗旨,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在此指导下增收节支。

②坚决杜绝不规范医疗行为,严禁临床促销,临床促销是推销虚高药价的药品行为,不仅滋生医药腐败行为,更增加了看病贵的问题。

③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定学习培训制度,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查治支出。

④制定全国医疗网络的联动制度,在医疗技术水平范围内使各地方内病人按医疗网络转诊,减少患者流动而使费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