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水资源办公室有哪些危险源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水资源办公室有哪些危险源

发布时间: 2022-08-01 03:37:18

⑴ 办公室有哪些危险因素

1.
吸烟。这个比较常见,有引发火灾的可能。
2.
大多数是电气方面的火灾隐患,使用不合格的电线和电气产品,私自设置线路,在使用中违反规定(比如用电热器,电暖器),特别是人离开时电器产品不关闭(不切掉电源),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3.
放置一些化学品,如摩丝,杀蚊剂,空气清新剂,有可能引起火灾。尤其把打火机(一次性的那种)放在阳光可直射的地方,有可能引起爆炸并起火。
4.
预防和控制措施,就是要注意以上火灾危险源,定期检查,注意不要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

⑵ 办公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触电危险、热水烫伤危险、办公家俱磕伤危险、有毒物气味污染危险等等。

⑶ 单位危险源有哪些

法律分析: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

1、 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2、 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

3、 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

4、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

5、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

6、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7、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法律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材质以及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应当与所包装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

第十八条 生产列入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经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方可出厂销售。.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船舶及其配载的容器,应当按照国家船舶检验规范进行生产,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定的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⑷ 办公室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及怎样控制和预防

1、大多数是电气方面的火灾隐患,使用不合格的电线和电气产品,私自设置线路,在使用中违反规定(比如用电热器,电暖器),特别是人离开时电器产品不关闭(不切掉电源),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2、吸烟.这个比较常见,有引发火灾的可能.
3、放置一些化学品,如摩丝,杀蚊剂,空气清新剂,有可能引起火灾.尤其把打火机(一次性的那种)放在阳光可直射的地方,有可能引起爆炸并起火.
4、预防和控制措施,就是要注意以上火灾危险源,定期检查,注意不要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

⑸ 办公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电器设备漏电,桌椅磕碰,地滑摔倒,吸烟引发火灾,线路乱拉乱接、老化引发火灾,电梯故障,饮水机长时间不清理污染水质,空调长时间不清理影响空气质量,电脑、打印机辐射等。

⑹ 单位场所危险源有哪些

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危险化学品,按照《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进行辨识;二是场所和设施,按照《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进行辨识。

⑺ 办公室危险源有哪些如何进行识别

天灾易躲,人祸难防
天降灾尚可躲,自作孽不可活

⑻ 办公室的危险源有哪些

  1. 吸烟。这个比较常见,有引发火灾的可能。

  2. 大多数是电气方面的火灾隐患,使用不合格的电线和电气产品,私自设置线路,在使用中违反规定(比如用电热器,电暖器),特别是人离开时电器产品不关闭(不切掉电源),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3. 放置一些化学品,如摩丝,杀蚊剂,空气清新剂,有可能引起火灾。尤其把打火机(一次性的那种)放在阳光可直射的地方,有可能引起爆炸并起火。

  4. 预防和控制措施,就是要注意以上火灾危险源,定期检查,注意不要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

⑼ 办公室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导致伤害或疾病的根源或状态):
1.不按规定或不正确的生活、办公用电

⑽ 公司的危险源类别有哪些

1、安全科学理论对危险源的分类,这种分类主要是概念性的。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按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轮危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