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硬盘里的资源是什么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硬盘里的资源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31 02:03:12

Ⅰ 电脑上面显示"资源不足"里的"资源"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内存吗

你们都错了啊 是指的是虚拟内存 在我的电脑属性 再 高级 性能设置这改的

Ⅱ 新买的移动硬盘里的文件是什么

以西部数据移动硬盘为例:

品牌移动硬盘在购买时,厂商一般都会附送一些软件和工具并拷贝到移动硬盘上,用于扩展移动硬盘的使用功能,如果用不到是可以删除掉的。

1、产品手册,保存在User Manuals目录下。

2、Windows版本的西部数据程序的安装文件位于WD applications for Windows目录中,包括加密软件WD security和硬盘工具WD drive实用程序。

3、MAC下的西数应用程序安装文件位于my passport apps for MAC目录下,主要包括加密软件WD security和硬盘工具WD drive utility。

(2)硬盘里的资源是什么扩展阅读:

移动硬盘的使用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长时间使用。使用用料一般的移动硬盘,最好不要插在计算机上长期工作,移动硬盘是用来临时交换或存储数据的,不是一个本地硬盘。相比于内置硬盘会时刻都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时间。

2、不要整理磁盘碎片。不要给移动硬盘整理磁盘碎片,否则会很容易损伤硬盘。如果确实需要整理,方法可采用将整个分区里面的数据都拷贝出来,再拷贝回去。

3、不要混用供电线。不要混用供电线,由于移动硬盘盒的供电线存在专用现象,供电线接口电压可能会有所不同,乱插轻则烧盒子,重则烧硬盘。

Ⅲ 计算机中的“资源”是什么意思就CPU而言,资源指什么

资源指用于计算的资源,包括CPU性能资源,内存资源,硬盘资源等

Ⅳ 计算机资源指的是什么

计算机资源指的是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所需的CPU资源、内存资源、硬盘资源和网络资源。

各类编程语言在进行软件开发时,都支持对计算资源的申请、分配等操作。比如C语言的申请数组;而对线程的申请,则根据计算机CPU资源的情况而申请。

在分布式计算架构中,可以对不同任务进行CPU资源、内存资源、硬盘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控制。

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所需的CPU资源、内存资源、硬盘资源和网络资源。

(4)硬盘里的资源是什么扩展阅读

各种计算模型的主要资源有并行时间、串行时间和空间三种。

1、并行时间和巡回。并行时间一般指并行模型计算时所需步数,例如,向量机的自始至终执行指令的总条数。但对串行模型也可以定义一种称为巡回的资源。可以证明它相当于并行时间。

对于多带图灵机,它是工作带头部改变方向的次数。一般地,巡回是周相的总数,而周相则是串行模型工作中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计算出来而记录在工作空间上的信息,不再被读到。

2、串行时间。计算过程中原始运算的总量。对于串行模型而言,它代表计算自始至终的总步数;对于并行模型而言,每一步可以同时作许多个原始的运算,自始至终各步的原始运算数目的总和就是串行时间。

3。空间。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来以备后用的最大中间信息量。对于多带图灵机,是计算过程中用过的工作带上的方格数。

Ⅳ 电脑里的硬盘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在所有的电脑组件中,硬盘就是用来储存我们平时安装的软件、电影、游戏、音乐等的一个数据容器。在一台电脑中,硬盘的作用仅次于CPU和内存。他的主要功能是存储操作系统、程序以及数据。

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早期的硬盘存储媒介是可替换的,不过今日典型的硬盘是固定的存储媒介,被封在硬盘里 (除了一个过滤孔,用来平衡空气压力)。随着发展,可移动硬盘也出现了,而且越来越普及,种类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微机上安装的硬盘,由于都采用温切斯特(winchester)技术而被称之为“温切斯特硬盘”,或简称“温盘”。

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所谓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

对于用户而言,硬盘的容量就像内存一样,永远只会嫌少不会嫌多。Windows操作系统带给我们的除了更为简便的操作外,还带来了文件大小与数量的日益膨胀,一些应用程序动辄就要吃掉上百兆的硬盘空间,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因此,在购买硬盘时适当的超前是明智的。前两年主流硬盘是320G,500G,而75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亦已开始普及,2007年开始出现1TB的大容量硬盘。

Ⅵ 刚买的移动硬盘,打开后里面附带的文件是干什么的

现在的U盘或移动硬盘都会自带一些文件,这些文件一般都是宣传自己的品牌(如显示盘符图标),还有的就是相关驱动,对磁盘加密软件,杀毒软件或第三方厂家的一些软件,通常由用户自行安装。一般是可以删除的,(除非说明书上有注明不能删)。你可以建个文件夹把这些文件放在一起或直接隐藏起来。至于分区和格式化那是对磁盘的两项操作,一块磁盘只有分区和格式化后才能使用,通常移动硬盘出厂时已格式化完成,可以直接使用。没有特殊情况用户一般不需要重新分多个区。因为移动硬盘多是转存文件用,分多个区后不利于对单个的大文件转移或保存。(相关的内容网上会有好多的,多看看就明白了,回答多有不周,仅供参考)

Ⅶ 什么叫硬盘,硬盘里都有什么、、

硬盘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外存储器,它好比是数据的外部仓库一样。电脑除了要有“工作间”,还要有专门存储东西的仓库。硬盘又叫固定盘,由金属材料涂上磁性物质的盘片与盘片读写装置组成。这些盘片与读写装置(驱动器)是密封在一起的。硬盘的尺寸有5.25英寸、3.5英寸和1.8英寸等。有一类硬盘还可以通过并行口连接,作为一种方便移动的硬盘。硬盘的存储速度比起内存来说要慢,但存储量要大得多,存储容量可用兆(MB)或吉(GB)来表示,1GB=1024MB。目前,家用电脑的硬盘的大小有60GB、80GB、120GB等。
硬盘的性能指标解析:

1.硬盘的转速(Spindle Speed)

硬盘转速就是指硬盘主轴电机的转动速度,一般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RpM),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等待时间也就越短。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大,硬盘的转速也在不断提高。然而,转速的提高也带来了磨损加剧、温度升高、噪声增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2.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RAte) DTR(DAtA TRAnsfeRRAte)

数据传输率,它又包括了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TRAnsfeR RAte,又称突发传输速率)和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两种,我们常常说的ATA100中的100就代表着这块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理论值是100MB/s,指的是电脑通过数据总线从硬盘内部缓存区中所读取数据的最高速率。而内部数据传输率可能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它才是一块硬盘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数据传输率,具体如何分析一个硬盘的DTR曲线我们会在后文的测试过程中进行说明。

注:在一些官方资料中大家常常会发现两种不同的单位,一种是MB/s,一种是MBit/s,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说文档中说明内部数据传输率为570MBit/s,这里就不能把570简单的除以8来进行换算,因为这个570MBit中有很多Bit是一些辅助信息,简单的除以8得出的数值和其真实性能并不能等同。当然,持续数据传输率更需要我们去关注,也就是上图中的“27 to 44”这部分数据,不过并不是每一个硬盘厂家都会给出这项数据,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测试来分析了。

3.硬盘缓存

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读数据的过程是将要读取的资料存入缓存,等缓存中填充满数据或者要读取的数据全部读完后再从缓存中以外部传输率传向硬盘外的数据总线。可以说它起到了内部和外部数据传输的平衡作用。可见,缓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有8MB和2MB两种。一般以SDRAM为主。根据写入方式的不同,有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现在的多数硬盘都是采用的回写式。

4.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寻道时间指的是从硬盘接到相应指令开始到磁头移到指定磁道为止所用的平均时间。单位为毫秒(Ms),这是硬盘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个指标和后面要谈到的平均访问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5.柱面切换时间(也称磁道切换时间,CylindeR Switch TiMe或者TRAck to TRAck TiMe)

它指的是两个相邻的柱面进行切换所用的时间,具体到磁道上是指磁头从当前磁道上方移动到相邻的磁道上方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6. 全程寻道时间(Full StRoke seek TiMe) 指的是磁头从最外圈磁道上方移动到最内圈磁道上方(或者从最内圈磁道上方移动到最外圈磁道上方)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7. 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 TiMe) 它指的是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后,还需要多少时间指定的(即要读取或者写入的)扇区才会转到磁头下进行读取或者写入的相关操作,很明显这个时间和盘片的转速有关,平均潜伏期一般指盘片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单位为毫秒(Ms)。这样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换算出硬盘转速和平均潜伏期的一一对应关系。

换算公式为:(60/硬盘转速×2)×1000=平均潜伏期

可以计算出来,5400转 5.556Ms,7200转 4.167Ms和10000转 3Ms

8.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这项指标在官方技术文档中一般不会出现,它指的是从相应的读或者写指令发出开始到有指定的扇区转到磁头下等待进行读取或者写入(也有的称为从读/写指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读/写所用的时间)为止的这段时间。一般情况下,平均访问时间约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期之和(严格定义中还包括一些指令处理时间,但一般忽略不计)。其单位也为毫秒(Ms),它的值我们可以利用HdtAch 2.61和WinBench 99v2.0测试出来

Ⅷ 物理磁盘资源是指

计算机专业术语,指现实存在的磁盘。

物理磁盘这个概念是相对于逻辑磁盘而言的。

广泛地说,它包括硬盘,也包括软盘和U盘等存储盘。

不过由于软盘一般不存在逻辑分区,所以物理磁盘这个概念一般指硬盘。

如机器中装有一块硬盘,就叫做一个物理磁盘(硬盘),装两块或多块就叫多个物理硬盘。

在使用中,我们还要对物理硬盘进行分区,分区形成的新的盘(分区)就叫逻辑盘(分区)。逻辑盘和物理盘不同,它不是实在存在的形态,而是利用软件把一个物理盘中的容量划分成若干块进行使用和管理。

形象地说,物理盘就象一个书橱;逻辑盘只是其中的某个抽屉。

如果逻辑磁盘读不出,可以尝试读取物理磁盘。

Ⅸ 硬盘是不是临界资源

从应用程序的角度看,硬盘是以文件为单位进行操作的,对文件写入之前必须先加锁,这个操作的原子性是在操作系统完成的,每个文件是一个临界资源,不同的文件之间的操作是不互斥的。当然如果直接进行底层调用修改磁盘数据,那就和下面说的操作系统相同了

从操作系统或者驱动程序的角度看,硬盘是以磁道为单位进行操作的,无论是DMA方式还是PIO方式,同一时间都只能操作一个位置,整个磁盘是一个资源

从硬盘自身的控制层面来看,一个操作序列下发之后,默认情况下是必须按照顺序进行操作的,但是如果支持NCQ的话,可以对操作的顺序进行更改以适应磁头移动的轨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磁盘即使有多个磁头,也只有一个音圈马达来控制,所以整个磁盘同一时间只能操作一个位置。

====================================================================
从操作系统看,硬盘是临界资源,但要注意对应用程序的呈现

Ⅹ 硬盘里面的存储介质是什么

硬盘的物理结构
1、磁头
硬盘内部结构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而MR磁头(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200MB/英寸2,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20MB/英寸2,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目前,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渐普及。
2、磁道
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
3、扇区
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
4、柱面
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