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通信网络资源普查仪怎么用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通信网络资源普查仪怎么用

发布时间: 2022-07-31 01:15:53

㈠ 什么是智能台区用户识别仪

我公司生产的低压变台负荷台区用户识别仪(下称“智能台区用户识别仪” )产品是基于工频过零的电力线通讯技术而开发出来的专利产品。本产品由发送器主机和手持终端组成。用户使用发送器在变台低压侧向配电网发送相别信息和设备编号信息,在变台供电半径内使用手持终端就能够准确接收到相别和设备编号信息。

该产品的功能特点有:

1.仪器采用铝合金便携式一体化箱体设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防腐性能,整机重量轻,终端可放置在主机箱体内,非常适合现场携带和使用。

2.终端和主机均采用大屏幕点阵液晶显示屏,全部简体中文显示,操作直观并具有背景灯,方便在光线暗处使用。

3.终端和主机灵活配置,没有绑定关系,配置时不需要重新设置。主机编号可通过键盘灵活更改,从而实现复杂条件下的多台配变供电区域的用户识别。

4.主机具有真正的电源防误接保护功能,当220V电源被误接380V时,仪器会快速自动切断电路保护仪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5.终端有等待时候的倒计提示功能和声音提示(接收到信号后),非常方便用户使用。

6.相较于基于FSK载波通讯技术的产品,该产品具有信噪比高、信号强、信息识别准确的特点。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识别速度快、无共高压串线、共电缆沟串线、共零线串线,显示直观、操作简单等特点。

回复者:华天电力

㈡ 谁知道通信光缆测试仪OTTR的详细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问题1:按千兆标准对光纤链路进行测试,DTX需要使用哪个模块?

答:光纤千兆测试标准包含1000BASE-SX和1000BASE-LX两种,1000BASE-SX用于多模光纤,使用850nm波长VCSEL光源,1000BASE-LX用于单模光纤,使用1310nm波长激光光源,在测试的时候需要使用DT-GFM2,这个模块使用850nmVCSEL光源和1310nm激光光源,正好与实际交换机使用的光源一样,这样测试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应用。

DTX或SimpFiber不支持1490nm,所以无法测试1490nm波长的光功率。要想测试1490nm波长,测试仪必须支持这个波长的测试,可以选择AHGG-G或SFPOWERMETER.

问题3:使用DTX对双绞线进行测试,为什么结果中有的参数前面是一个字符“i”?

答:“i”是指information的意思。这说明在所选择的测试标准中,这个参数不是做为通过或失败的依据,是不要求测试的。但也把这个参数测试出来,供测试者参考。

问题4:DTX的永久链路适配器性能下降怎么办?

答:DTX永久链路适配器的插头典型使用寿命大于5000次,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对适配器要爱护,多加保护。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适配器的性能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校准操作对永久链路适配器进行校准,以保证精准的的测试结果。建议每6个月至少对适配器进行一次校准。

问题5:DTX设置基准的目的是什么?

答:基准的设置程序可用于设置插入损耗和等效远端串扰测试的基准,同时保证准确度较高的测试结果。在测试仪及智能远端开机后,至少等候1分钟后才能设置基准,建议每隔30天设置一次基准。

问题6:测试时涉及几类标准?哪种标准要求高?

答:测试时主要涉及3类标准:应用标准,链路测试标准,元件标准。元件标准要求最高,定义了电缆、连接器、硬件的性能和级别,例如ANSI/TIA/EIA 568-B.2;链路测试标准要求次之,定义了测量的方法,工具以及过程,例如ANSI/TIA/EIA 568-B.1;应用标准要求最低,定义了一个网络所需的所有元素的性能,例如100BAST-T。

问题7:在测试结果中*号是什么含义?

答:*号表示该项测试结果值在测试仪的精度范围之内,非常接近测试仪的精度。测试结果带*号主要有PASS*和FAIL*两种情况。PASS*表示测试值好于标准值,刚刚通过,该链路是合格的,FAIL*表示测试值低于标准值的要求,没有通过,是不合格的链路。

问题8:对同轴电缆链路测试,一般需要测试什么指标?

答:主要测试阻抗,长度,插入损耗(衰减),电阻,传输延迟。

问题9:寻线仪发出的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有什么作用?

答:当今的网络设备对于接入其端口的线缆使用的都是共模端接方式。这种端接方式在降低线缆中的噪声和串绕的同时,会使得检测这些接入网络设备的线缆变得非常困难。使用模拟技术定位一个没有做任何标识的网络就会花费许多时间。与模拟技术不同的是,智能音频的数字信号在共模端接方式下依然有很强的幅度。智能音频发生器自动在不同线缆导体上发生音频,可以快速有效并安全地定位一个运行中的网络

㈢ 信息传输与数据分析应用

(一)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是地热动态监测系统信息化、标准化和提高有效数据采集率的发展目标。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具备井口数字化计量、采集地热资源采灌信息(包括流量、水温、压力、水位等),实现远程传输;终端具备数据存储和输出功能,为地热科研、资源评价、生产提供基础数据,为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天津地区现已安装了多套 WS-1040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仪,以提升地热动态监测水平。该仪器采用进口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小巧的复合式探头,装入一个密封的不锈钢圆筒内放入井中,将水位压力信号和水温值转变为电信号,通过电缆与主机连接。探头内部有存储单元,测量的数据自动保存在存储单元内,可定期通过接口将数据调入计算机中(图6-12)。测试探头应安装在水泵进水口以上5m的位置,信号线应逐级与泵管捆绑固定,直至井口出线法兰处,要保证信号线出井口的密封。

图6-12 固定在泵管上的投入式探头和井口智能监测仪

图6-13至图6-15为天津市目前推行的单眼地热井井口各种监测仪器仪表的相对位置和布线示意图,以这种位置顺序和方式在采、灌井井口主管道上设计安装地热井井口监测仪器仪表,能保证观测到真实、准确的动态数据。

图6-13 开采井远程监控系统井口仪器仪表布置图

①井口装置;②蝶阀;③单阀水嘴;④温度变送器;⑤压力变送器;⑥电磁流量计;⑦除砂器

1)“DX”为管道直径,电磁流量计为表前5DX,表后为3DX;若为涡街流量计,则表前为10DX,表后为5DX;

2)管道中的阀门应按照工程要求需要设置与电磁流量计相连接的法兰为标准法兰,GB/T9119 2000;

3)为保证测量数值稳定,压力变送器与温度变送器之间间距要不小于200mm

图6-14 回灌井远程监控系统井口仪器仪表布置图

①井口装置;②蝶阀;③温度变送器;④压力变送器;⑤电磁流量计;⑥单阀水嘴;⑦液位计

1)DX为管道直径(φ150mm);

2)与电磁流量计相连的法兰为标准法兰;

3)若⑤为涡街流量计,则表前为10,表后为5

图6-15 地热回灌井智能监测系统仪器仪表布置图

由于放置于井底的自动监测系统受温度(>80℃)、压力(液面埋深>120m)及流体腐蚀性影响等,自动监测系统的关键部件——传感器芯片稳定性较差,传输数据误差大;加之探头捆绑固定于泵管,与下泵、提泵同步操作,安装质量不稳定,监测成本增加。因此,常常需要人工监测配合。

(二)地热井口监测仪器仪表

由于地热水质本身特点,在安装和组件中按要求施工,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

1.电磁流量计的安装方法

1)按图纸安装在主管道位置上,旋转倾斜角小于20°。

2)流量计受现场条件限制,不能按图纸安装时,按照产品说明书明示的其他安装方式安装,但必须安装在地热井口处所有分水管及设备之前。

3)流量计安装要严格按照管道中水流方向与箭头标识方向一致。

4)流量计主体与显示部分的信号连接严格按照说明书所示连接。

5)流量计主体配置变送器,输出直流电流信号,信号应为4~20mA。

6)正确选择流量计测试量程,兼顾冬夏季采量的变化。

7)流量计应配有出厂标定证书(仪表常数)。

2.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1)温度传感器主体部分按图纸安装在主管道位置上;配套附件中应包括管道螺栓盲堵,一旦探头需要拆卸及维修,应及时封堵。

2)温度传感器主体探头部位,应处于管道中心线以下。

3)探头部位应采用聚四氟护套,并根据地热水温度,选择合适的测温量程和精度。

4)温度传感器主体配戴变送器,输出直流电流信号,信号应为4~20mA。

3.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1)压力传感器应按图纸安装在主管道位置上;配套附件中应包括管道螺栓盲堵,一旦探头需要拆卸维修,应及时封堵。

2)压力传感器根据测试压力范围,选择合适的量程和精度。

3)压力传感器输主体配置变送器,输出直流电流信号,信号应为4~20mA。

4)凡具备安装标准井口管路的地热井口,应按照标准图进行施工或改造。

4.水位监测仪的安装方法

1)测试探头随潜水电泵一并安装,将其固定在与潜水电泵连接处第二根扬水管自下而上1m处。探头采用卡箍固定,内衬胶皮护套,固定时用力不宜过大,信号线保护套须逐节泵管捆绑固定,直至井口出线法兰处。

2)安装时探头底部测孔不得被任何物体遮挡或堵塞,不得破坏探头与通气管导线之间的密封,不得磕碰测试探头。

3)井口基座上安装出线法兰,出线后应采用压兰保证出线口密闭,防止空气泄漏,加速井、泵管腐蚀,并方便拆装。

地热井井口主要监测仪器仪表安装方式见图6-13至图6-15。

5.下位机安装的安装方法

1)需安装在方便监测、维护及环境较好的位置。

2)采用支架固定机箱;如现场条件较差或防雨措施较差,机箱上部安装遮水挡板。

3)安装机箱支架时应保证两支架水平,高低位置适合人员观测及维修。

6.电源要求

1)220V交流电源,电源容量大于500VA,有接地端。

2)在下位机附近安装电源箱,内置不少于3个两孔插座和3个三孔插座,断电保护装置及下位机接线端子若干(视测试数据的数量而定)。

7.信号传输线安装要求

1)信号传输线可采用普通信号线或屏蔽信号线,需用不同颜色信号线区分不同传感器的接地线及信号线。

2)在机房电气控制柜中,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潜水泵电机变频后的电流,电流互感器的副边不得有开路。

3)各路信号线(水位测试、压力、温度及流量等)无论分线还是集中走线,要全部进入线桥(PVC管或PVC线槽),或地下走线,直至下位机电源机箱入口端,不得走明线。

8.通讯方式的安装要求

现场应安装有固定电话或网络接口,并接至下位机安装位置,以便用于连接网络通信。

井口监测仪表安装及布线见图6-16;网络监测系统见图6-17;计算机监控数据采集系统平面布置见图6-18。通过该套系统,可实现地热井口动态采集数据,由计算机按事先设定好的频率通过远程向监控中心传输,中心系统可远程掌握地热井瞬时开采量、回灌量、水位动态变化;可累计地热井开采量和回灌量,监控是否超量开采;监控中心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生成必要的报表和曲线(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06)。

图6-16 供热站井口监测仪表安装、布线图

图6-17 供热站网络监测系统图

图6-18 典型地热利用系统计算机监控数据采集系统平面布置图(图修改)

(三)数据整理

1.资料整理步骤

1)考证基本资料;

2)审核原始监测数据;

3)按照统一数据处理格式整理数据;

4)编制成果汇总的相关文字和图表;

5)原始数据建库和整编成果验收、归档。

2.基本资料的考证

1)考证包括:监测井位置、编号和热储层位等;

2)影响监测精度的因素;

3)监测井类别、监测项目、频次的变动情况;

4)监测工具精度校核情况。

经考证,若发现导致监测数据不符合设计布设目的的或测具校核不符合要求的,其相应监测数据不予整编,及时要求进行复测,并将考证结果详细阐述于成果总结中。

3.原始监测数据审核

1)监测方法和误差。

2)原始记录表填写格式。

3)各监测点监测资料的合理性检查。通过与历次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的合理性,出现较大误差的数据应确定为“可疑”数据,资料使用中应不予考虑,并及时安排复测。

4)测压水头(压力)对比和分析采用历年同月静测压水头(静压力)对比分析,最好以每年集中开采期前一个月数据进行对比,出现较大误差的可采用年平均静测压水头(静压力)对比分析,并根据同月测压水头(压力)数据编制热储测压水头(压力)平面分布图。

4.水位资料整理

为消除井筒效应,在采用监测所得的不同温度下水位埋深数据资料来分析热储层动力场变化特征时,需要进行温度统一校正。由于地热流体密度与温度呈现一一对应的特点,通过线性回归计算可近似地认为二者呈线性关系,则校正水位埋深可由公式6-1来计算:

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勘查开发与利用

式中:h为校正后的水位埋深(m);H为取水段中点埋深(m);ρ为地热井内水柱平均密度(kg/m3);h1为观测水位埋深(m);ρ1为统一温度对应的密度(kg/m3);h0为基点高度(m)。

5.压力换算

根据水位数据换算热储压力采用公式6 2进行。

P(z)=(z-s)·ρ·g 6-2

式中:P(z)为z点热储压力(Pa);z为热储的埋深或计算深度(m);s为观测的水位埋深(m);g为重力加速度(m/s2);ρ为地热井内水柱平均密度,即井口温度和井底温度平均值所对应的流体密度(kg/m3);

6.地热资源前景分析

在研究地热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监测资料编制图件,论证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开发利用前景和地热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建议。

7.地热资源监测图件编制

(1)编制原则

图件编制要素应直观反映地热资源动态,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开发利用潜力及前景。

(2)编制图件内容

实际材料图:反映动态监测工作投入的实物工作,动态监测点布局。

开发利用现状图:直观表现各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主要热储压力(水位)平面分布图:反映近期和当前主要热储层压力(水位)分布状况,用以对比分析热储压力在开采条件下变化趋势。

主要热储压力(水位)下降速率等值线图:反映热储开发压力下降情况;要素包括压力(水位)下降速率,构造单元开采量。

主要热储流体化学图:要素包括流体水质类型分区和矿化度等值线,反映区域热储流体化学特征,分析流体补、径、排条件。

主要热储开采状况分区图: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划分开采状况分区,作为开发潜力和前景分析依据。

(四)年度动态监测报告编写

考虑到能反映完整的供暖期与非供暖期地热资源动态,年度动态数据统计周期为上一年度11月至当年10月,年度动态监测报告形成周期为上一年度11月至当年12月。

(1)年度总结重点分析热储测压水头(压力)变化,可采用以下分析方法:

1)从地热井已有监测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对比结论;

2)分区进行对比分析,阐明各分区变化趋势;

3)全区对比分析,分析全区热储压力(测压水头)变化趋势。

(2)年度总结报告主要内容

前言

主要阐述项目背景、目的和任务、完成工作量、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等。

第一章 地热地质条件

主要地质背景,监测区断裂构造、储层分布、地热流体补径排特征等(根据近期地热勘查工作成果简单描述)。

第二章 开发利用现状及本年度工作

1)不同行政区、不同热储层采、灌井分布;采、灌量;资源利用状况等,形成相应图表;

2)上一年度主要监测结论、成果;

3)本年度监测网布设、数据采集、分析情况。

第三章 压力场(测压水头)动态分析

热储层测压水头动态变化趋势分析,需要根据测压水头历时曲线、下降速率发展趋势及历时曲线、平面等值线(热储测压水头、下降速率、单位降深等值线等)等相关数据处理结果和图件,得出热储压力(测压水头)横、纵向(时间、空间)上变化及分布,为开采区划提供直接依据。

回灌系统分析。分析各回灌对井利用状况,包括回灌水温、开采井热储压力(水位)和回灌井桶压力(水位)变化情况和回灌率(回灌量与开采量比值)等分析,初步分析影响回灌效果的因素,提出回灌初步建议。

建立集中开采区概念模型,并逐步完善,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进行短期预报。

第四章 温度场分析

分析温度场平面、纵向特征,重点分析回灌地区温度场变化情况。

第五章 流体化学特征

分析各热储层流体化学特征和流体特征离子历年变化趋势,对流体化学质量进行评价。

第六章 各热储层开采区划

根据压力(测压水头)动态下降趋势,按构造单元,以年降幅、目前测压静水头埋深情况和短期预报结果为依据划分各热储层开采区划,并针对各区特点提出地热开发利用建议。

结论和建议

结论应包括:①本年度地热井总数、开采量、回灌量;②监测网调整情况,数据采集率、质量保证程度;③分层分区开采量、回灌量、静水位、动水位(或热储压力)、降落漏斗变化、水位年降幅;④全区不同热储层化学场;⑤全区不同热储层温度场;⑥根据动态监测资料,对热储层特征、地质构造条件的新认识等。

建议应包括:①下一年度动态监测网调整、工作计划;②针对本年度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年度改进措施;③对地热资源开发、管理的建议。

(3)原始数据建库和资料成果验收、归档

㈣ 单位上在了解 光缆普查仪和光缆识别仪 是一个东西吗 还是有什么不同

光缆普查仪和光缆识别仪其实就是一种功能的仪表,只是不同厂家的称呼不同而已。
成都力速科技 新型光缆识别仪
产品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和传感效应,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操作方便等特点。
专用于解决通信光缆线路杂乱的问题,适用于在管道、隧道、人井及架空等环境下根据单边光纤准确识别远端光缆的专用仪表。
对通信营运商的机房建设、线路改造、光缆割接、规范管理、资源普查、值勤维护等工作具有高效的帮助作用。
1、使用方法:使用光缆识别仪时,仪表端人员连接好跳线后,远端人员只需要逐一轻轻敲击光缆,仪表内置系统可将敲击信息转换为音频和视频信号,在仪表端人员即可轻松确定目标。
2、特点:本仪器完全取代以往拽拉、切割、弯折等方法,是全新的不损伤光缆的技术。从找到可能的光缆范围开始计算,只要几分钟就可完成确认。
◆快速、简单准确、不损伤光缆等优点
由我公司提供的该测试设备,在北京和广东地区得到了良好应用,运营商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单位使用过,希望对你有帮助

㈤ 光纤识别仪和光缆识别仪是一个东西吗

光纤识别仪是识别光纤或者跳线里面的光信号方向和功率大小的。
光缆识别仪也成为光缆普查仪,是用来在一堆的光缆里面找到目标光缆,在光缆割接,光缆资源核查普查的时候会用到。
这两个不是同一个东西,光纤识别仪 行业里面和国外用的比较多是TFN的GX100这款光纤识别仪。
光缆普查仪一般都是国内用的多,TFN的GP200 光缆普查仪也是行业里面性能得到认可的这款

㈥ 光缆普查仪工作原理是什么

光缆普查仪是通过敲击光缆,将光纤上的振动信号转化为声音和图形来显示,进而可以区分出目标光缆。取代了之前的冷冻,弯折光缆来找目标光缆的落后方式。
目前光缆普查仪应用比较多的是TFN的GP200这个型号,技术非常成熟的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