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石油资源分布在哪些地方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石油资源分布在哪些地方

发布时间: 2022-07-30 06:20:01

❶ 中国的石油主要来自哪里

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等地区。

❷ 我国石油分布在哪些地方

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是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地

❸ 油田都是在什么分布区发现的

油田都是在沉积岩分布区发现的,一个油气田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油气藏。

在同一面积内主要为油藏的称油田,主要为气藏的称气田。油田是地下天然存在的碳化氢,地表条件下则呈液体。

与之相反,在地表条件下仍为气体,则为天然气。天然气生产的 特定区域为天然气田。石油可采储量大小决定开采价值。要求精确地计算含 油面积大小,油层数目和厚度以及单位面积石油储量等。

(3)石油资源分布在哪些地方扩展阅读

世界油田:

1、加瓦尔油田

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首都利雅得以东约500km处,探明储量达107.4亿吨,年产量高达2.8亿吨,占整个波斯湾地区的30%,为世界第一大油田。油井为自喷井,原油含腊量少,多为轻质油,凝固点低于-20℃,便于运输。有输油管通腊斯塔努拉油港(世界最大油港)外运。

2、大布尔干油田

位于科威特东南部,探明储量99.1亿吨,年产7000万吨左右。原油特点与加瓦尔油田相似,多由米纳艾哈迈迪油港外运。

3、博利瓦尔油田

位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平原上。多为重质油,探明储量52亿吨,年产达100万桶。

4、萨法尼亚油田

位于沙特阿拉伯的东北部海域,探明储量33.2亿吨。原油部分通过输油管运往利比亚的黎波里、西顿,叙利亚的巴尼亚斯港装船。一部分输往腊斯塔努拉外运。

5、鲁迈拉油田

位于伊拉克南部,五十年代即已开发,紧邻本国油港,发展迅速。探明储量26亿吨,年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经本国在波斯湾头的三个油港,即霍尔厄尔阿巴亚、米纳厄尔巴克尔与法奥。

❹ 我国的石油主要分布在那里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

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主要包括: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四川油田等。

(4)石油资源分布在哪些地方扩展阅读

石油的分布:

石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

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着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约80%可以开采的石油储藏位于中东,其中62.5%位于沙特阿拉伯(1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卡塔尔和科威特。

❺ 从世界范围来看石油主要分布最多哪个国家

按照石油储量来看,储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国家;
按照石油产量来看,产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朗、加拿大、伊拉克等国家;

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的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委内瑞拉、加拿大、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美国、墨西哥、哈萨克、中国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储藏。
如果满意请采纳~

❻ 中国主要的石油产地有哪些

我国石油资源的特点是:石油储量大,是世界可采资源量大于150亿吨的10个国家之一;资源的探明程度低,陆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仅占全部资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石油分布比较集中,大于10万平方公里的14个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的73%。

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等是我国石油资源的主要集中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1.13%。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主要的石油产地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川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吉林油田、河南油田、长庆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青海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玉门油田等石油油田。

1.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由于,油田把新的工艺和技术运用到了采油中,目前该油田每年的原油产量仍然在5000万吨以上。

2.胜利油田

胜利油田原油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市的28个县境内,主要开采范围约4.4平方公里。

3.辽河油田

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平原,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上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32县,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

4.克拉玛依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就在新疆克拉玛依市。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了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其中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从190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5.四川油田

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目前发现油田12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6.华北油田

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量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目前原油产量约400多万吨。

❼ 油气资源分布

(一)大区资源量分布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近海,这三个区的远景、地质和可采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82.42%、79.33%、83.66%。其中,远景资源量分别为418.14×108t、270.78×108t、151.50×108t,占全国的38.52%、29.94%、13.96%。地质资源量分别为324.41×108t、175.13×108t、107.36×108t,占全国的42.41%、22.89%、14.03%。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00.25×108t、47.87×108t、29.27×108t,占全国的47.28%、22.58%、13.80%(见表5-2、图5-1)。

图5-1 大区石油资源量分布图

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近海,这三个区的远景、地质和可采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83.40%、85.11%、86.63%。其中,远景资源量分别为18.04×1012m3、15.85×1012m3、12.72×1012m3,占全国的32.28%、28.37%、22.75%。地质资源量分别为10.11×1012m3、11.60×1012m3、8.10×1012m3,占全国的28.86%、33.12%、23.13%;可采资源量分别为6.37×1012m3、7.46×1012m3、5.25×1012m3,占全国的28.90%、33.88%、23.85%(表5-2、图5-2)。

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西部、南方和近海海域五个现实勘探大区。五大区合计,石油远景、地质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964.31×108t、695.40×108t和198.03×108t,分别占全国的88.83%、90.90%和93.40%;天然气远景、地质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53.02×1012m3、33.34×1012m3和20.99×1012m3,分别占全国的94.87%、95.17%和95.27%。

青藏地区的石油远景、地质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21.26×108t、69.61×108t和14.00×108t,分别占全国的11.17%、9.14%和6.60%;天然气远景、地质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2.86×1012m3、1.69×1012m3和1.03×1012m3,分别占全国的5.12%、4.82%和4.67%。

图5-2 大区天然气资源量分布图

(二)盆地资源量分布

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塔里木、吐哈、柴达木、东海、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等12个Ⅰ类盆地石油远景资源量、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796.91×108t、601.52×108t、172.79×108t,分别占全国的73.41%、78.63%、81.49%,天然气远景资源量、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47.28×1012m3、31.04×1012m3、19.68×1012m3,分别占全国的84.61%、88.61%、89.33%。

依兰—伊通、海拉尔、二连、南襄、苏北、江汉、酒泉、三塘湖、焉耆、北部湾、开鲁等11个Ⅱ类盆地石油远景资源量、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74.75×108t、51.63×108t、15.32×108t,分别占全国的6.89%、6.75%、7.23%,天然气远景资源量、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0.57×1012m3、0.36×1012m3、0.19×1012m3,分别占全国的1.02%、1.03%、0.86%。

彰武—黑山、三水、百色、保山、景谷、陆良、延吉、赤峰、句容—常州、柴窝堡、伦坡拉等11个Ⅲ类盆地石油远景资源量、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5.18×108t、2.92×108t、0.77×108t,分别占全国的0.48%、0.38%、0.36%,天然气远景资源量、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0.40×1012m3、0.18×1012m3、0.09×1012m3,分别占全国的0.72%、0.51%、0.41%。

青藏、新疆、甘肃等地区81个Ⅳ类盆地石油远景资源量、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208.73×108t、108.94×108t、23.15×108t,分别占全国的19.23%、14.24%、10.92%,天然气远景资源量、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7.63×1012m3、3.45×1012m3、2.07×1012m3,分别占全国的13.65%、9.85%、9.40%(表5-3,图5-3、图5-4)。

表5-3 不同类型盆地油气资源分布数据表

图5-3 不同类型盆地石油资源量分布图

图5-4 不同类型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分布图

石油资源量的分布相对集中,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等9个含油气盆地地质资源量大于10×108t(表5-4),这9个盆地石油远景资源量855.50×108t,地质资源量641.78×108t,可采资源量178.60×108t,分别占全国的78.81%、83.89%、84.23%。其中,地质资源量大于100×108t的有渤海湾、松辽盆地,地质资源量在50×108~100×108t的有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和羌塘盆地,地质资源量在10×108~50×108t的有珠江口、柴达木和措勤盆地,其他盆地的石油地质资源量小于10×108t。

表5-4 全国石油资源盆地分布数据表

天然气资源量的分布也相对集中,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及柴达木等9个含油气盆地的地质资源量均大于1×1012m(3表5-5),9个盆地天然气远景资源量45.09×1012m3,地质资源量29.05×1012m3,可采资源量18.43×1012m3,分别占全国的80.68%、82.93%、83.65%。其中,塔里木和四川盆地的地质资源量大于5×1012m3,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渤海湾盆地的地质资源量为1×1012~5×1012m3,其他盆地的地质资源量小于1×1012m3

表5-5 全国天然气资源盆地分布数据表

(三)资源量层系分布

石油资源集中分布于新生界、中生界地层,地质资源量分别为299.73×108t、359.51×108t,分别占全国的39.18%、46.99%(表5-6、图5-5)。

图5-5 全国石油资源量层系分布图

表5-6 全国石油资源层系分布数据表

天然气资源也主要分布于新生界、中生界地层,地质资源量分别为13.25×1012m3、11.31×1012m3,分别占全国的37.82%,32.29%(表5-7、图5-6)。

表5-7 全国天然气资源层系分布数据表

图5-6 全国天然气资源量层系分布图

全国各大区的油气资源层系分布极不均衡,而且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特点也因地而异。其中,东部区石油资源集中在新生界和中生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生界;中部区石油资源集中于中生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和中生界;西部区石油资源在四大层系中均有分布,以中生界为主,天然气资源以新生界和中生界最为集中;南方区石油资源集中于上古生界和新生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生界和上古生界;青藏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生界;近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在新生界。

(四)资源量深度分布

石油资源集中分布于浅层、中深层,地质资源量分别为413.57×108t、197.62×108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4.06%和25.83%,深层和超深层石油资源相对较少(表5-8、图5-7)。

图5-7 全国石油资源量深度分布图

表5-8 全国石油资源深度分布数据表

天然气资源在四个深度范围都有分布,从浅层、中深层、深层至超深层,地质资源量依次为8.30×1012m3、10.21×1012m3、10.94×1012m3、5.58×1012m3,分别占全国的23.69%、29.15%、31.23%、15.93%(表5-9、图5-8)。总体上,我国油气资源深度分布具有油浅气深、东浅西深、近海浅、远海深的特征。

表5-9 全国天然气资源深度分布数据表

图5-8 全国天然气资源量深度分布图

(五)资源量地理环境分布

石油资源在平原分布最多,地质资源量为298.77×108t,占全国总量的39.05%;其次是浅海和戈壁,地质资源量分别为95.02×108t、94.10×108t,分别占全国的12.42%、12.30%;黄土塬、高原和沙漠石油资源较少,地质资源量为75.88×108t、69.94×108t、62.89×108t,各占全国的9.92%、9.14%、8.22%;滩海、山地、深海、丘陵和湖沼的石油资源最少,地质资源量分别为28.12×108t、23.87×108t、11.08×108t、4.27×108t、1.04×108t,各占全国的3.68%、3.12%、1.45%、0.56%和0.14%(表5-10,图5-9)。

表5-10 全国石油资源地理环境分布数据表

续表

图5-9 全国各类地理环境的石油资源量分布图

天然气资源在浅海、沙漠、山地分布最多,地质资源量分别为6.47×1012m3、5.69×1012m3、5.64×1012m3,占全国的18.47%、16.24%、16.10%;其次为平原、戈壁、丘陵、黄土塬,地质资源量分别为4.47×1012m3、3.49×1012m3、2.79×1012m3和2.70×1012m3,各占全国的12.79%、9.96%、7.96%、7.71%;高原和深海较少,地质资源量分别为1.72×1012m3、1.52×1012m3,分别占全国的4.91%、4.34%;湖沼和滩海最少,地质资源量分别为0.37×1012m3和0.19×1012m3,各占全国的1.06%和0.54%(图5-10,表5-11)。

表5-11 全国天然气资源地理环境分布数据表

图5-10 全国各类地理环境的天然气资源量分布图

(六)资源量品位分布

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469.32×108t,占全国总量的61.35%;低渗油地质资源量为216.14×108t,占全国总量的28.25%;重油地质资源量为79.56×108t,占全国总量的10.40%。常规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区、西部区,重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和近海区;低渗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区、中部区和西部区(图5-11、表5-12)。

图5-11 全国石油资源品位分布图

表5-12 全国石油资源品位分布数据表

续表

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26.66×1012m3,占天然气资源总量的76.11%,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低渗气地质资源量为8.37×1012m3,占总量的23.89%,主要分布在中部区(表5-13,图5-12)。

表5-13 全国天然气资源品位分布数据表

图5-12 全国天然气资源品位分布图

❽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欧、非洲、东南亚和中国。

1959年9月26日,黑龙江荒原的探井喷油了,这年正好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所以把新发现的大油田取名为“大庆油田”。1963年,我国的石油达到基本自给。从此,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接着,又相继发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渤海油田、南海油田等。

全世界已发现的油田有3万多个。其中储量在6800万吨以上的大油田有272个,原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7.4%;储量超过6.85亿吨的特大型油田有33个,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4.5%。波斯湾沿岸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和输出地区。世界上储量最多的油田是沙特阿拉伯的加沃尔油田,可采石油储量达104亿吨。

❾ 石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