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藏有哪三大世界顶级旅游资源
摘要 西藏有纳木措--念青唐古拉山、雅砻河、唐古拉山--怒江源三大世界旅游资源
2. 西藏有什么矿产资源
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有铬、工艺水晶、刚玉、高温地热、铜、高岭土、菱镁矿、硼、自然硫、云母、砷、矿泉水等12种。石油资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西藏自治区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
(2)西藏有什么好的资源扩展阅读: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质勘探部门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气远景资源量为1亿至1.5亿吨的中型油田。目前有关的开采规划正在制定中。
水能: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30%,居中国首位,其中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多达365条。西藏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藏东南地区,主要来自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蕴藏量为8000万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总蕴藏量可达9000万千瓦。
地热能: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点有1000多处。初步估算,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相当于一年烧240万吨标准煤放出的热量。西藏最着名的羊八井热田是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热田,热水温度为93—172℃之间,已开发为地热电站和重要旅游景点。
太阳能: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阳光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100—3400小时,平均每天9小时左右。
风能:西藏有两条风带,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除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风速时数在4000小时以上。
3. 西藏有哪些旅游资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旅游业的因势利导为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西藏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西藏产业结构转型、建设资金积累、农牧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其他产业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己经成长为西藏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是西藏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本文根据西藏旅游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将其分为初步发育、低谷徘徊、稳步成长、快速发展、黄金发展五个时期,对这五个时期进行纵向比较、整体分析,总结归纳出旅游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将旅游业的产业特征与支柱产业及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对以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以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优势、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藏的具体区情指出了西藏旅游业应遵循的发展原则和应选择的发展模式,以此原则和模式为指导,提出促进西藏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策略选择。 西藏旅游业的持续、稳步、快速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区域协作、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相协调等原则,选择超前型、政府主导型、推进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从旅游产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优化、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完善等方面系统规划,全面加强,以促进西藏经济跨越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 本文创新点: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将西藏旅游业划分为五个时期;将旅游业的产业特征与支柱产业和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论结合,对以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促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西藏的具体区情指出了西藏旅游业应遵循的发展模式。
西藏旅游资源的特色 西藏的旅游资源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极为明显的宗教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垄断性、自然性。
1、宗教性。由于藏传佛教在西藏较为广泛的影响,使许多旅游资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且不说遍布全藏各地的为数众多的富丽堂皇的寺院,寺院内长明不灭的酥油灯、低沉的法号声,就连每天在拉萨八角街周围川流不息、手拿转经筒、不停地念着经咒的转经者身上,就可领略到浓浓的宗教氛围,甚至于自然的湖水、山峰也在藏人心目中具有了宗教色彩。坐落在普兰县境内的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布钦峰,由于流传已久的宗教传说,冈仁布钦峰便成为中外宗教信徒心中的圣地,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虔诚信徒不远万里前来朝拜。和神山相连的“圣水”玛旁雍措被信徒们认为是世界“圣湖”之王,用“圣水”不但能清除人们肌肤的污秽,更能洗涤人们心灵的“五毒”,每年夏秋季,许多信徒前来圣湖沐浴,并将清澈的湖水作为礼物带回馈赠亲朋好友。
2、民族特色。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以及其他民族,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藏民族文化,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宗教寺庙、宽大的藏袍、平顶的碉房民居、香味四溢的 高原热饮——酥油茶、风干的牛羊肉、粗犷豪放的藏族歌舞、多姿多彩的节日、奇特的婚俗、丧俗等民风民俗,不仅让旅游者能够领略到完全不同于自己生活地域的异域情调,而且也能让旅游者感受和认识藏族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3、垄断性。西藏高原作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其巨大的海拔,导致了许多旅游资源成为世界上同类旅游资源之最,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其周围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汇集了世界上7000米以上山峰的绝大多数;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藏语的含义即为天湖;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不论是其深度、长度均远远超过了秘鲁的科尔卡峡谷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西藏东南部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其中,波密附近由于良好的水热光组合,以及较大的温差,使林木具有世界罕见的生产能力;西藏高原的南部和东南部山地,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由于巨大的高差,产生了从热带到寒带的极为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等等,这些资源大多数具有奇特、绝色、罕见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登山探险、地学研究、生态考察等旅游活动的最佳旅游地。众多的“世界之最”,使西藏成为世界顶级旅游资源地之一。
4、自然性。西藏高原四周高山林立,成为西藏与外界的天然屏障,加之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牧经济,减弱了西藏和外界的联系,因此,也就使西藏的旅游资源较少受到外界工业文明的影响,保留了旅游资源中原始的外形特征和内涵。同时,外界对西藏的认识、了解较少,使西藏的许多旅游资源具有神秘的陌生感,虽然,今天的西藏已经打开了封闭的大门,但西藏的神秘仍吸引着众多的旅游爱好者。
4. 西藏高原的资源
西藏地处地球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年轻、奇特的地质构造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国共发现矿产1891处,探明储量的矿床132个。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1999年统计,西藏矿产储量在全国排序前九位的有17种:铬、铜、硼、金、锑、高温地热、建材等为西藏优势矿产;能源矿产为短缺矿产。
西藏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潜力巨大(西藏矿产资源总量潜在价值6505亿元,人均占有26万元,居全国首位),其优越的成矿条件和较低的开发度,将使西藏有望成为中国又一重要的矿产基地。在诸多的矿藏中,自治区政府又将“两黄(黄金和铜)、一黑(铬铁)、一白(硼砂)”矿藏资源的开发置于优先考虑。 生物种类。西藏的植物种类丰富,高等植物有5000多种,占高等植物的1/6,其中木本植物约1700多种,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就有近50种,多组成高大粗壮、结构完整的森林群落。西藏的植物中,拥有一些古老、子遗、特有的珍稀的物种。西藏还有1000余种具有珍贵药用价值的植物,其种数占全国野生药用植物的2/3。
西藏的动物种类据资料看,脊椎动物有648种,其中鸟类有473种,98亚种。西藏的一些动物种群,由于长期生活在严酷的生物环境中,具备了适应性强、耐高寒的特性,如牦牛、犏牛以及野驴等。西藏的药用动物亦有100种。
5. 西藏有哪些资源
(1)农业资源
农牧业在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牧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0%。全区耕地面积36.05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5.57万公顷,占79.4%;农业作物品种繁多,青稞和小麦是主要品种,此外还有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和花生、烟草、茶树、苹果、梨、核桃等经济作物以及大白菜、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作物。西藏是我国五大草原牧区之一,天然牧草地面积居全国之首,为6479.68万公顷;牦牛是主要的家畜,此外还有黄牛、犏牛、绵羊、山羊、马、驴、骡、猪、鸡等。
(2)水利资源
西藏自治区水利资源丰富,天然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30%,为2亿多万千瓦;亚洲着名的恒河、印度河、湄公河的上源都在西藏;在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一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雅鲁藏布江为西藏的第一大河,全长2057公里,是我国第五大河。西藏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总百积24183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
(3)林业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西藏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森林面积达1267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木材蓄积量达20.84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常见的成林树种主要有松、杉、柏等。主要的野生植物有药用植物、糖类和淀粉类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鞣类植物等六大类,其中以药用类最为丰富,达1000多种,有的畅销国内外。野生动物有兽类、鸟类、鱼类。兽类中的藏羚羊、野牦牛等系青藏高原特产珍稀动物,白唇鹿为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鸟类己发现的有473个品种,其中西藏黑颈鹤为中国所特有;鱼类共己发现有64种,以鲤科的鱼类为最多。目前,西藏有五个自然保护区,它们是:羌塘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保护区;申扎黑颈鹤保护区;林芝东久红斑羚保护区;类乌齐长岭马鹿保护区。1991年,西藏还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4)矿产资源
西藏自治区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90多种,矿产地2000余处,1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储量的前十位,其中铬铁矿储量居全国之冠,铜的远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锂、硼等11种储量居全国前五位。近年来,已探明西藏有储量丰富的油气田,可望在下世纪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6. 西藏的重要矿产资源有哪些种
1、锂矿资源:西藏扎布耶盐湖是一个超大规模锂、硼、钾等多矿种的盐湖矿床,属世界三大锂盐湖之一,位居世界第二。扎布耶盐湖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碳酸锂固体资源和高锂贫镁、富碳酸锂的特点。该盐湖开采量即使按三分之一可采量计算,潜在的综合开采价值超过1500亿元。公司卤水提锂技术水平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国外卤水提锂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
锂被誉为“能源金属”和“推动世界前进的元素”。盐湖经济价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公司控股的西藏扎布耶锂业公司已取得该盐湖20年的开采权。
据业内专家估计每年锂产品需求量全球应不低于8%-12%的增长,锂业前景广阔将超过我们的想象。近年来锂主要被应用于锂电池,大大地促进了IT行业的发展。事实上,锂的用途十分广泛,关键是受控于数量和价格,如锂铝合金(锂铝合金可以应用于战斗机的机冀、潜艇,是航天工业不可或缺的材料)、玻璃陶瓷、润滑脂、空调、碱性电池、军工等领域均需要使用到金属锂。特别是随着世界能源的紧张,一方面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面市已成必然,锂的供应量将有着决定性影响,目前制约的关键就是锂资源;另一方面法、德等已经研究出取代核电的环保且无幅射的非核电站就是以金属锂(2000吨)为原料的,且其功率相当于目前中等规模的核电站的10倍。对于能源紧张的全球来说更凸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锂应用和研究的技术以德国最为先进,但德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资源。锂的价格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上涨态势,考虑到智利矿的环保压力、减产因素及应用面的不断加大,预计未来金属锂的价格仍然保持坚挺,除非替代产品的出现。
2、铬铁资源:
公司拥有全国储量最大、质量最好、被全国同行业一致公认为“铬都”的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萨”铬铁矿1、2矿群的开采权,目前地质保有储量80余万吨,矿区服务年限8-10年。“罗存萨”的藏语意思即为“宝贝之地”,这里探明的铬铁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是世界一流的矿山资源,据有关部门测算,其潜在价值高达数十亿元。(背景:铬铁矿是我国的短缺矿种,储量少,产量低。2004年铬铁矿对外依存度为90%。”)
3、铜矿资源:
公司拥有的西藏尼木厅宫铜矿,为西藏冈底期铜矿成矿带上斑岩型铜矿成矿条件最好的矿点之一。矿区现已探明的铜矿资源量约30万吨,金属铜含量远景储量在200万吨以上。目前公司为西藏第一家“湿法炼铜”的企业。 资料来源 中国矿产产业门户
7. 西藏自治区在祖国的哪个位置,那里有什么物产
西藏,简称“藏”。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物产:
1、矿产资源。
西藏自治区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
2、土地资源。
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
3、动物资源。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
4、能源资源。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7)西藏有什么好的资源扩展阅读
教育事业:
过去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文盲率高达95%,入学率只有2%。建国以来,西藏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2007年末,西藏共有小学884所,教学点1568个,在校生32.0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2%,比2006年提高1.7个百分点。
自然气候: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
8. 西藏有哪些主要矿产
西藏矿产资源矿种比较齐全、分布广泛。截止1999年底,全区累计发现矿产100种,有资源储量的矿产36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21种。全区共发现矿产地(矿床、矿点、矿化点)1891处,上储量表的矿区103个,其中:能源矿区30个,金属矿区34个,非金属矿区39个。上储量表的矿区中有大型矿床19个,中型矿床18个,小型矿床66个。有资源储量的矿泉水产地11处和地热4处未上储量表。
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种的地域分布特征:铬矿主要分布在山南和那曲地区;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区以及拉萨市;以硼—锂为主的盐湖盐类综合矿产分布在藏北高原;黄金在全区都有发现,但具规模的矿床主要集中在那曲及阿里地区,以砂金矿为主;非金属矿产重晶石、菱镁矿、石墨、石膏、硫、砷等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区。水泥用灰岩、花岗石、大理石、陶瓷土等建筑材料类矿产和地热田,在区内都有较广泛的分布。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根据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在全国的排序,12种矿产居全国的前5位,18种居前10位。其中,铬、高温地热、工艺水晶、刚玉在全国排第1位;铜、陶瓷土、火山灰排第2位;菱镁矿排在第3位;硼、自然硫、云母排在第4位。根据矿产资源的自然特征、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点,确定铬、铜、盐湖矿产(硼、锂)、矿泉水、高温地热为全区优势矿产。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还有铁、铅锌、金、银、锑、钼、稀有金属(铷、铯、锶)、钾盐以及水泥用灰岩、花岗石等建筑用矿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为短缺矿产。
部分特色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国家紧缺矿产铬、铜在西藏不但储量大,而且品位高。
-------------摘自《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