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写一篇关于介绍某国或某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知识的文章(400)字
东亚
自然地理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是西高东低,气候以温带季风性和亚热带季风为主。自然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为最多。东亚以西高东低,阶梯形分布。 人文地理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日本人口总量也位于前十位。国家有:中国,韩国,蒙古,日本,朝鲜。 2东南亚 自然地理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常年高温多雨,没有冬季,这里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岛屿分布极多,是世界岛屿最多的地区。仅印度尼西亚就有13667个。也是火山多发区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 人文地理 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这里的佛教非常着名。(以泰国为最)旅游业十分发达。近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国家有: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 3南亚 自然地理 南亚位于亚洲南部,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沟通了亚洲东部和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冷,热,雨三季更替变换。这里的河流主要有印度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其中孟加拉国被称为“千河之国”。沿海岛屿,沙洲众多。 人文地理 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主要地区之一,这里有世界上的第二大人口国————印度。孟加拉国人口也位于前十位。经济以农业为主。人们信奉佛教。国家有:印度,孟加拉国,不丹,锡金,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 4中亚 自然地理 中亚位于亚洲中部,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是最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一年四季温差变化较大,气候干燥,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地区,部分国家以沙漠和半沙漠为主。 人文地理 中亚农牧业比较发达。信奉伊斯兰教,以采矿业,食品加工为主。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5西亚和北非 自然地理 西亚位于亚洲西部,这里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交通要塞。气候以地中海式气候为主,矿产丰富。尤其是石油资源,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农业比较发达,土耳其安哥拉山羊很有名,信奉伊斯兰教。 人文地理 西亚各国领土都比较峡小,经济以石油为主。这里是世界上战争至今还在上演的地区。国家有:土耳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也门,阿曼,伊朗,阿富汗,阿联酋,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巴林,卡塔尔。 北非 自然地理 北非位于非洲北部。这里北靠地中海,西部是大西洋,东部是红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特别是埃及,被世界称为“咽喉位置”,气候干燥,经济以农业为主。苏伊士运河为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 人文地理 埃及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辉煌,有金字塔,旅游业十分发达。国家有: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 6撒哈拉以南非洲 自然地理 这里是世界上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燥,(刚果除外)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动物学家把这里称为“动物乐园”。沿海地区以热带海洋性气候。人口比较稀疏。这里有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世界着名非洲大裂谷。 人文地理 这里多为非洲黑人。英语为官方语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公路,铁路是这里的主要交通方式。国家有:刚果,安哥拉,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赞比亚。 7西欧 自然地理 西欧位于欧洲西部,这里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岛屿分布不多,以平原为主。只有法国境有部分高山。地理位置很重要是欧洲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 人文地理 西欧以白人为主,文化发达,有以香水,服装为代表的法国,也有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英国。荷兰的鲜花和木鞋很有名,比利时被称作欧洲的总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中心就是布鲁塞尔。国家有: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安道尔。 8东欧 自然地理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这里是欧洲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土地以平原为主,气候呈区域特征,由西向东,由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过渡。河网稠密,湖泊众多。煤,铜,铅,储藏较大。 人文地理 国家有: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工业农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纺织轻工业也相当规模,农业以粮食为主,波兰首都有“绿色之都”美誉。 9北亚 自然地理 北亚位于亚洲北部 ,这一地区主要是俄罗斯的东部和北部,以平原和苔原为主。冬季特别漫长,寒冷,干燥,资源丰富,特别是煤和石油,这里是俄罗斯主要生产石油地区。北部岛屿分布较广。 人文地理 不详。 10北美 自然地理 北美位于美洲北部,地形复杂多样,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有高山,气候多样,既有寒带和温带针叶林气候,又有南部的热带气候,这里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世界闻名。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产区。 人文地理 北美是世界上经济的中心,主要以美国,加拿大为主,城市化很高,机械化生产闻名,渔业,农业,工业,信息产业,都极为发达。美国工农业生产规模。国民生产总值均居世界首位,工业以汽车和建筑业为重要支柱,电子,电力,机械,化工,航天能源都极为发达。交通体系完备,有全球高度的航空运输网,和发达的公路交通。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古巴,巴哈马,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格林纳达,巴巴多斯,多米尼加国共和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1拉美 自然地理 拉美位于美洲的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的以南地区。这里是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最多的地区,仅巴西就占到3/4,气候以雨林气候为主,南部以高山气候,沿海也有海洋性气候,这里的资源丰富,特别是水资源,森林资源。 人文地理 拉美自摆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西方统治,经济发展很快,农业为主,但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其土地和经济总量占到整个拉美的一半以上,阿根廷的畜牧业世界闻名,其中以牛肉的生产出口世界第一。巴西和阿根廷还是世界足球之乡。国家有: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苏里南,圭亚那,法属圭亚那,厄瓜多爾尔尔,秘鲁,智利,玻利维亚。 12大洋洲 自然地理 大洋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极洲最干燥的一个洲,这里分布着广大的沙漠,只有沿海少部分地区是适合人类居住,气候以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人口稀少。以矿石为最,澳大利亚的铝土,铁,铀,铅,镍,锌含量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 大洋洲以澳大利亚为典型的国家,这里经济发达,资源丰富。动植物珍稀独特。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带。澳大利亚的游泳很有名,旅游业十分发达。公路,海运和航空有很大的规模。新西兰主要有南北二岛,旅游业较为发达,以陆路交通为主,畜牧业发达。 国家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瓦努阿图,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西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斐济。 13南极 自然地理 南极洲是目前没有受到破坏的唯一一块大洲,这里虽然有许多冰山,可以说水资源非富,因为是常年不化的冰山。所以却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洲,也是海拔最高的洲,常年积雪,冰川,狂风,农作物皆不能生长。 人文地理 很少,只有部分科学家在此考察,目前有许多国家加大了开发的力度,以淡水和渔业为主,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我国有中山站,长城站。
㈡ 人文资源包括哪些
人文资源: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明成果总和。如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历史遗存、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现实世界中的资产、资本、权力、关系都可称为人文资源。
人文资源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一样是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人们广泛地利用,几乎所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和有关科学的研究工作者、教育宣传工作者都在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利用这一资源。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人文资源的研究是异彩纷呈。在看了大量的这方面的论述之后,笔者认为下面这一定义比较全面:人文资源是指那些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以人的知识、精神和行为为内容,本身不直接表现为实物形态,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对象、能源的要素组合。人文资源是以人的智慧和行为为核心的资源,并且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充。人文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资源形态: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形象资源、关系资源、观念资源、体制资源等等。人文资源是由历史上的人们所创造和积累的遗产,是以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其他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资源。
㈢ 文旅资源怎么描述
文旅资源描述如下: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较为流行的内涵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
个人认为文化旅游在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实体或以其为载体的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
历史文物古迹--历史遗迹、建筑遗址、石窟石刻等
民族文化及其载体--主要包括可视、可感、可参与的特殊民俗礼仪、习俗风情、节日庆典、民族艺术和工艺等。
㈣ 请介绍美国人文。地理。资源。详细一点 谢谢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1]。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包括四十八个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而阿拉斯加州位于大陆西北岸,东接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夏威夷州则位于太平洋中部。此外,美国同时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海域内拥有众多的联邦及海外领地。
美国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2][3]。其人口总量也超过3亿人,少于中国和印度。美国是全球最多元文化的国家,几乎囊括了全球各地的移民。同时美国也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4.3万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3%(按购买力平价为21%)。
美国源自于脱离英国统治的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1776年7月4日,13州的殖民地代表共同发表了《独立宣言》。在经历艰苦的独立战争后,于1783年与英国签订了《巴黎条约》,从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在建国三百余年来,美国曾经历过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和大萧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等数次严酷的考验。冷战结束后,由于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今天的美国则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娱乐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更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匹敌的。面积
中国数据:美国国土面积9,629,091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本土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2][3][4]
美国数据:美国国土面积9,629,091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国家总审计局)或9,826,630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中央情报局)。其中水域面积664,707平方公里(6.76%)。
人口
3.04415亿(2008年估值,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次于中国、印度)[5],人口密度31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77名)。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全国国土面积9,629,091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美国国家总审计局),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其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海岸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全国最低点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最高点为麦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
气候
美国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处于温带),在主要农业地带少有严重的干旱发生、洪水泛滥也并不常见,并且有着温和而又能取得足够降雨量的气温。
影响美国气候的主要是北极气流,每年从太平洋带来了大规模的低气压,这些低气压在通过内华达山脉、洛矶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时夹带了大量水分,当这些气压到达中部大平原时便能进行重组,导致主要的气团相遇而带来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时这些暴雨可能与其他的低气压会合,继续前往东海岸和大西洋,并会演变为更激烈的东北风暴(Nor'easter),在美国东北的中大西洋区域和新英格兰形成广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广阔无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许多世界上最极端的气候转变现象。
大脸盆地区和哥伦比亚河高原则是干旱而极少降雨的地区,最干旱时平均降雨量少于15英寸(38厘米)。美国西南部是干旱的沙漠,夏季时最热的数个礼拜温度超过华氏100度(摄氏38度)。西南部和大脸盆地区也会受到来自加利福尼亚湾的季风影响,偶尔会带来少见的大雨。加利福尼亚州大多数区域都属于地中海气候,有时会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引发强烈暴雨,而其他月份几乎全无降雨。濒临太平洋的西北方地区则终年豪雨不断,但在冬季和春季降雨量最大。西部山脉吸收了充足的湿气,降雨量和降雪都相当沉重。喀斯喀特山脉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但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降雪不多。
水系
从总体上可分为三大水系:凡位于落基山以东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称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称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东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属冰川湖,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4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在世界湖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汇入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生物
美国有超过17,000种本土的植物和树种,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同时,数千种非本土的外来物种有时也会影响到本土的动植物。美国本土有超过400种哺乳类、700种鸟类、500种爬虫类和两栖类、以及90,000种已经被发现的昆虫。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在1872年联邦政府建立了黄石国家公园以保护当地环境,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战略矿物资源钛、锰、钴、铬等主要靠进口。探明煤储量35,966亿吨。探明原油储量270亿桶。探明天然气储量56,03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约44亿亩,覆盖率达33%。
㈤ 以故宫为例,如何讲好人文旅游资源
我认为如果你想讲故宫的话,那很有可讲的,你讲讲故宫里面的辛辣传闻
㈥ 以“挖掘历史人文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发展方向和产业重点培育方面,都不可能照搬照套其它地区的发展模式,即使是在其它地区非常成熟,先进性突显的模式,它的主要适应性也具有区域的局限性。因此,不同的地区要根据各自的区域特点,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选择适合于自身条件的发展模式,去制定符合地区实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 结合北海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北海应依托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在发挥自身区域优势的条件下加速发展旅游产业,努力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和中国旅游名城中,应注重调动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去为率先崛起服务 一是通过发挥人文资源提高北海城市知名度。 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依托之一。北海的人文资源丰富,从秦汉至民国的两千多年间,赵佗、费贻、孟尝、马援、高骈、苏东坡等,都是人文资源中的经典人物,他们不但在北海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影响,也在北海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组成北海城市名片的重要元素之一,对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些历史人物在北海留下了诸如南越王行宫(今合浦东山寺)、合浦还珠亭、海角亭、孟尝亭、伏波庙、东坡亭、孟太守祠等景观遗迹,北海应当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让这些景观遗迹在北海的旅游产业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是通过调动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去增强地方的凝聚力, 调动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去增强地方的凝聚力是古往今来,中外通用的最节约成本的措施。近年来,北海在挖掘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与北海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合浦是珍珠故乡,南珠原产地,“珠还合浦”诞生地,然而,来到北海、合浦却很少发现有与南珠、“珠还合浦”有关的标志。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北海产生了一大批显赫史志的各方面知名人物,陈铭枢之外,还有林翼中(抗战时任国民政府农林部长、国民党“六大”中央执行委员,香翰屏(抗战时任第九集团军中将副司令)、张 君嵩(抗战时任国民革命军少将师长)、邓世增(抗战时任国民革命军中将司令、第十九路军副总指挥)、沈载和(抗战时任十九路军广州办事处主任、广东省银行行长)等。遗憾的是,在北海很少看到这些人文资源景观。对此,北海应该加大历史人文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使之在北海的率先崛起中发挥应有的凝聚力。 三是通过调动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去扩大辐射力。 一个城市及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是由多方面元素构成的,区域的辐射力就是其中之一。辐射力的形成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在非物质的元素当中,历史人文资源就是最有影响力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名人效应。特别是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历史人文资源中的名人效应的辐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 北海的历史人文资源相当丰富,有费贻的廉山留名,孟尝的珠还合浦,马援的伏波山和铜船湖、高骈的海门屯兵,苏轼的万里瞻天,李逊的为民请命,徐柏的一肩一仆,危祐的名与州符。这些人文经典不但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景观基础,更是提高地区知名度,促进地区吸引力向外辐射的活跃因素和纽带。人文资源的辐射力是多层次,跨区域、跨时空的。今天,在把北海建设成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时代使命当中,充分调动历史人文资源优势为率先崛起服务,不但是提高北海城市知名度,扩大辐射力的需要,也是弘扬北海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北海”的重要任务。 四是通过调动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去产生向心力。 历史人文资源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产生的向心力往往是惊人的,因此而产生的效应、效益也是巨大的。在挖掘人文资源,发挥名人效益,提高区域知名度方面,全国各地开展公祭黄帝、祭大禹、祭李冰以及已成为定制的祭孔活动,就是具体的反映。这种基于中华民族文化根源的向心力,具有强大的凝聚感召作用,也有深厚的民众基础,悠长的历史源头,长久的社会作用。北海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当然也是一种可借助的重要力量。
㈦ 点点滴滴人文底蕴怎么写
摘要 人文底蕴是对历史文化的修养,就是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即人或群体所秉持的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通过自己对于人文文化是了解,写出自己的认识。
㈧ 人文资源的介绍
人文资源: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明成果总和。如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历史遗存、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现实世界中的资产、资本、权力、关系都可称为人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