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宁都县矿产资源有什么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宁都县矿产资源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28 07:05:28

‘壹’ 知道宁都怎么样的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人口77万,居赣州市第三;现辖12乡12镇299个建制村,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
客家摇篮,文乡诗国。宁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至今已有1774年的历史,曾用阳都、宁都、虔化、博生等县名,元、清时期两度升为直隶州,1934年10月为国民党专署驻地,解放初曾设宁都专区,1952年并入赣州专区。宁都是早期客家摇篮,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便定居在宁都一带,站稳脚跟养足实力后,逐渐向闽西,然后向粤东推进,宁都成为客家人聚居和集散的中心之一,在赣、闽、粤客家大本营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孙中山先生前35代先祖孙誗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候,定居宁都。宁都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诗国”之称始于宋代;明清之际,宁都文化达到巅峰,以清初着名的三大散文家之一魏禧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现以及清初“三山学派”之首易堂学馆的创立,使宁都又添“文乡”之誉。宁都自古以来民间崇学重教之风盛行,文化氛围浓厚,自宋至清,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23人,举人431人,居赣南之首。
革命老区,红色故土。苏区时期,宁都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县份,是苏区中央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江西省军区驻地,是少共国际师的成立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的诞生地,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重要战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巩固后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阻击敌人的重要区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是毛泽东政治、军事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基地。苏区时期,全县有 5.6万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1.6万多人,宁都籍将军14人。1931年12月,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1932年10月,中央苏区中央局在东山坝镇小源村召开了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赣南粮仓,生态名县。宁都资源丰富,全县有耕地67万亩,年产粮食8亿斤以上,素有“赣南粮仓”之称。山地面积440万亩,林地面积居全省第二,活立木蓄积量近90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种类多,以萤石、稀土、硫铁矿、锂辉矿为主、为特色;铀矿储量大,是全国核原料三大后备基地之一;硫铁矿储量与开采价值居华东地区之首;锂辉矿为全国三大采矿点之一。水能蕴藏量大,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达7.1万千瓦。宁都生态良好,是全国首批100个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翠微峰,有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凌云山等,有大(二)型水库——团结水库,贯穿我县南北的梅江是贡江的主要支流。
和谐宁都,加快发展。近几年来,宁都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宁都,实现大发展”发展战略,遵循“五个十”重点工作路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取得较大突破,宁都工业园被列为省级工业园,新中胜(新加坡)产业基地被批准为省级产业基地,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矿产开采加工、食品加工、轻纺加工、机电加工等四大工业支柱产业;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全县共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正致力建设“全国黄鸡大县、江南蘑菇大县、赣南脐橙大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县城城区面积已达1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7万;昌厦公路、319国道自南向北穿境而过,建设中的石吉高速公路、鹰瑞高速公路一纵一横穿境而过,赣南北大门的区位交通优势正在日益提升,被评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65:39.73:35.62,财政总收入4.7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亿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800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66亿元。

‘贰’ 江西有哪些矿

江西省矿产资源分布省直辖县级政区:煤、钨、石灰石樟树市:岩盐、煤、花岗岩、砖瓦 粘土、 沙卵石德兴市:铜、铅、锌、金、银、钼、钨、铬、花岗岩、大理石吉安市:铁、锰 、钨、锡、金、铜、煤、稀土、大理石、瓷土吉安县:烟煤、石灰石、高岭土、白泥永丰县:煤、钨、铁、锰、云母、大理石、萤石 、滑石 、稀土、石灰石、五味矿泉水石马镇:白云石、方解石、煤炭、石灰石瑶田乡:滑石矿、煤矿新干县:铜、锰、锡、铁、煤、水晶、石墨泰和县:钨、铋、钼、锌、铜、铁、富锂卤水、高岭土 、板材、石膏和煤、石灰石遂川县:钨砂、高岭土、花 岗岩、石灰石、沙金、岩金安福县:无烟煤、钨、金、铁、粉石英、花岗岩、稀土、石灰石 、水泥灰岩、耐火粘土、含锂瓷土钱山乡:钨、铅锌、花岗岩吉水县:煤、铁、钼、铝、石灰石、泥炭、稀土新和乡:铅锌金矿万安县:钨、铜、钼、铌、铁、钽、煤、石灰石、稀土、瓷土、水晶石抚州市:钨、钼、铜、金、硫铁、煤 、瓷土、石墨、大理石、重晶石、石灰石乐安县:铀、钨、锡、锌、铜、银、稀土、萤石、花岗石金溪县:金、银、铁、石墨、玛瑙、瓷土、耐火土、滑石东乡县:金、铜、银、铁、硫、钨、镍、锰、铜、煤、 钾、蛇纹石、重晶石、瓷土、珍珠岩、石灰石资溪县:铜、钨、铁、萤石、石墨、花岗石、稀土、陶土、黄铁砂、钾长石宜黄县:铜、铁、钨、铝、锌、钼、煤广昌县:稀土、高岭土塘坊乡:莹石矿、稀土矿黎川县:金、钨、锡、铁、云母、瓷土、石英石、钾长石崇仁县:煤、钨、铀、瓷土、石英砂、石灰石宜春市:煤、铁、铝、钨、锰、大理石、白云石、硅灰石 、瓷土、萤石袁州区:钽、铌、钼、铜、锌、铅靖安县:钨、钼、铜、铁、锡、钴、瓷土宜丰县:煤、铁、金、银、铜、瓷土、石灰石万载县:煤炭、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硫磺、铁、铜、金上饶市:铜、金、银、铅、锌、钼 、钨、钽铌、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瓷土、萤石、煤炭信州区:磷、煤、石灰石、花岗石上饶县:煤、石灰石、瓷土、钽、铌、铝土、水晶石、大理石、硫磺黄沙岭乡:无烟煤、莹石、石灰石广丰县:铁、铜、锰、铀、钨、原煤、石灰石、萤石膨润土、珍珠岩、黑滑石波阳县:石油、萤石、花岗石、重晶石、瓷土、石灰石、石英、 砷婺源县:金、铜 、铁、钨、煤、水晶、大理石、瓷土、砚石、钾长石、石灰石、石英古坦乡:铜、铁、瓷土、大理石、砚石余干县:煤、瓷土、金、焦宝石、石英石、石灰石、钛矿、铁矿横峰县: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花岗岩、白云石、瓷土、稀土弋阳县:蛇纹石、石灰石、钾长石、红石、白青石、大理 石、花 岗岩、无烟煤、瓷土、铜、铁、金旭光乡:铜、砷、铁、铝、锌、银、金万年县:银、 金、钨、锰、锑、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煤、砷赣州市:钨、稀土、钽、铌、、钴、钼、铋、铅、锌、金、银 、煤、硫、石墨瑞金市:石灰石、萤石、白云岩、高岭土、稀土、无烟煤 、钽铌矿、黄金南康市:钨、锡、稀土、黄金、花岗石石城县:钽、铌、钨、锡、瓷土、花岗岩、矿泉水安远县:钨、铅、锌、铜、铁、金、银、销钆赣县:钨、稀土、煤炭、石灰宁都县:钨、硫、铁、铀、花岗岩固村镇:钾长石、石英石、云母定南县:钨稀土、钛、铁、磷片、石墨、花岗岩、膨润土车步乡:稀土、钛、莹石、硅上犹县:铅、锌、银、萤石、瓷土、花岗岩平富乡:瓷土、石灰石、稀土、铁矿龙南县:稀土、钨、煤、石灰石、大 理石、 铁矿石、膨润土崇义县:钨、锡、铜、大理石、萤石、石灰岩全南县:钨、锡、稀土、铁、铅以、煤、萤石、 瓷土、 石灰石大余县:钨、铜、锡、石灰石会昌县:岩盐、锡、石灰石、萤石、稀土鹰潭市:银、铅、锌、铀、 瓷土、石英、钾长石月湖区:硪石、河沙、红石、片石、粘土贵溪市:银、铅、锌、金、铜、铁九江市:金、铜、钨、锡、锑、银、铍、钒、萤石高垄乡:石灰石、大理石、绿豆石、花岗石九江县:铜、金、银、铁、煤、硫、磷、石灰石星子县:花岗石、青石、辉绿石、钾长石、型砂、高岭土、石灰 石、石英武宁县:煤、钨、锑、水泥、大理石彭泽县:金、银、铜、铅、锌修水县:钨、金、铀、煤湖口县:矽砂、石灰石、陶土、花岗石德安县:锡、锑、金、银、铅、锌、萤石、大理石、石灰石、瓷土、煤都昌县:钨、钼、钒、石煤、瓷土、 石英、花岗石新余市:铁、煤、硅灰 石 、透辉石为主,有锌、铜、钼、铋、金、银、锰、钨渝水区:煤、铁、石灰石、大理石、莹石、白莹石、透辉石分宜县:煤、铁、钨、金、锰、钼、铋、石灰石、石英石、花 岗石、 高岭土萍乡市:煤、铁、铅、汞、锑、大理石、石英砂、硫磺安源区:煤、石灰岩、褐铁矿、菱铁矿、耐火粘土、大理石、硅石、膨润土、高岭 土、镓湘东区:铁矿石 、煤炭 、石灰石、白云石、硅藻土莲花县:无烟煤、铁矿石、石灰石、粘土上栗县:煤、石灰石、花岗岩、 釉泥、 镁土、铜、金、铅、锌景德镇市石鼻镇:石英石、花岗岩、电气石、矿泉水乐平市:煤 、海泡石、瓷土、膨润土、陶粒岩、锰、金、银、铜浮梁县:金、银、铁、钨、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高岭土、煤南昌市新建县:铁、铜、金、钴锑、煤、花岗岩、 沙孵石、陶土、红石、石英安义县:花岗石、砂钛、石英石、辉长辉绿岩、高岭土、钾长石、水晶石、稀土

‘叁’ 中国的宁都县在哪里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面积4053平方公里,人口76万,现辖12乡12镇,县政府驻地梅江镇。宁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通用客家话(宁龙片),客家文化浓厚,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宁都是着名的红色故土。宁都是资源大县,生态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以翠微峰风景区最为着名。宁都是农业大县,有“赣南粮仓”之称。

‘肆’ 江西省宁都县河源锂辉石矿详查

(1)概况

江西省宁都县河源矿区锂辉石矿属稀有金属矿产,该矿位于宁都县城30°方位直距约25千米处,属宁都县石上乡管辖。面积3.2038平方千米。从矿区至319国道有行程约1~2千米简易公路连接,交通便利。

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锂辉石,勘查资金1064万元。

(2)成果描述

矿区处于武夷成矿带内重要的有色、稀有、贵金属成矿区,区内锂辉石矿体产于花岗伟晶岩脉中,属花岗质—伟晶岩期气化高温热液矿床。

全区现查明了锂辉石矿体7条(即 Li38、Li33、Li27、Li26、Li25、Li66、Li67),其中主矿体为Li33号矿体(达中型规模),其资源储量占总量的67.86%,该矿体呈“S”形脉状,倾向165°~180°,倾角20°~67°,向西侧伏,侧伏角35°~40°。矿体走向长约626米,倾向延深340米,真厚度约0.88~25.60米,平均真厚度11.01米,Li2O品位最高为3.08%,最低为0.06%,平均为1.05%。

查明区内保有锂辉石矿(122b+333)类矿石量575.71万吨,Li2O金属量59520.98吨。其中(122b)类锂辉石矿石量298.45万吨,Li2O金属量29731.08吨。资源储量已通过评审。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本次核实工作在充分收集利用前人资料及矿山生产经营资料的基础上,完成钻探16342米,槽探2944立方米,地形测量3平方千米,工程点测量108个,抽水试验1层,生产巷道编录254米,基本分析样品1118个,其他各类样品224个。

‘伍’ <<我的家乡——宁都>>作文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版图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全市第一位,人口74.1万,居赣州市第三位,其中县城人口15万,现辖12乡12镇。 宁都建县历史悠久。宁都县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用阳都、宁都、虔化、博生等县名,元清时期两度升为直隶州,1934年10月为国民党专署驻地,解放初曾设宁都专区,1952年并入赣州专区。
宁都是着名的红色故土。苏区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宁都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主战场。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1932年10月,中央苏区中央局在东山坝小源召开了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宁都是早期的客家摇篮。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定居在宁都一带,站稳脚跟养足实力后,逐渐向闽西,然后向粤东推进。宁化客家公祠所列一百多个客家姓氏中,有好几十个是自宁都迁入的,如赖氏、廖氏、邱氏等。现在全县客家姓氏130多个,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98%。孙中山先生前35代先祖孙讠利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候,定居宁都。
宁都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诗国”之称始于宋代,明清之际,宁都文化达到巅峰,以清初着名的三大散文家之一魏禧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现,以及清初“三山学派”之首易堂学馆的创立,宁都又添“文乡”之誉。自宋至清,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23人,举人431人,居赣南之首。宁都教育底蕴深厚,民间崇学重教之风盛行,宁都中学曾连续10年高考上线人数名列全市前茅,2004年宁都中学廖海珍同学高考一举夺魁,成为我市、我县恢复高考以后首位全省文科状元。
宁都是资源大县。宁都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1%,活立木蓄积量784.8万立方米,为国家首批100个生态示范县之一。野生植物、野生动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宁都还有迷人的旅游资源,最着名的自然风光数翠微峰风景区,该景区集儒、佛、道和革命历史于一体,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被道家列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五福地。人文景观中,有唐东平候孙中山先祖孙讠利墓、建于西晋的青莲古刹、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口塔等,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等一批革命历史文物。
宁都是农业大县和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宁都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赣南粮仓”之称,年产粮食30万吨以上,2004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49.34亿元,财政总收入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现有贫困人口2.73万。全县新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形成了优质稻、脐橙、黄鸡、加工型红薯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蘑菇、席草、蚕桑、茶叶、白莲五个区域特色产业。目前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红薯加工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席草、蘑菇生产加工基地。今年1-6月份,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44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一产增长7.8%、二产增长16.2%、三产增长15.1%。实现财政收入12541万元,同比增长1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51.7元,同比增长8.6%。全县各级组织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发展新产业,调整调优经济结构,实施工农联动、城乡互动战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力促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强劲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