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不全对,水能和水能资源有一定差别。
河流落差大,只能说明水能大,但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就难说。因为水能资源是指能被人们利用的水论,如落差过大、水量过小,不能被人们利用,水能资源就未必丰富。
❷ 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各种资源丰富,为发展各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
故选:A.
❸ 从河流径流量,地势落差角度分析乌蒙山区域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你是想问乌蒙山区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吧?
乌蒙山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比较丰富。乌蒙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比较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❹ 山地主要有什么资源适宜发展什么产业
(1)山地的主要资源
山地本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山脉是山地的一部分,指呈线装延伸的山地,是山地中主要山体的集合,多呈条带状分布,向两个方向延伸。几个相邻的山脉还能组成山系。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
一般说来,山地主要有如下资源:
①矿物资源。由于山地起源于地壳的抬升运动,一些原本在地下的某些矿物会随着地壳的变动而上升或者下降。某些原位于较深地层的矿物会因为地壳的上升进入较浅地层,甚至会直接暴露在地面,这样的地域就会比较容易显示出矿物的特点(图27、图28、图29、图30)。
图36小水电站
④气候与生物资源。山地的海拔特点、气流特点、与太阳的相对位置等,构成了山地不同位置的气候特点。
在气温上,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有所下降。一般每升高100米,年均温下降0.6℃。如果海拔上升到1000米以上,则气温下降就超过6℃。这就是山区的温度一般低于平原,高海拔的温度低于低海拔的原因。另一个方面,就是面朝南和面朝北的山坡温度差异。我国位于北半球,朝南面的山坡一般获得阳光的时间远远大于朝北面的山坡,这样,南面山坡的温度就要高于北面的。这也就是所谓“阴坡(北面山坡)阳坡(南面山坡)相差很多”的原因。
在光照上,山地的光照一般低于平原。光照时间短、光照度弱。这是因为,山地的抬升作用使得本来在较低高度流动的气流被抬升到较高的空间,再因温度的影响使得气流中的水汽变成了云彩。云彩的屏蔽作用使本来在普照山地的阳光受到了云彩的影响。或者减弱、或者反射。这样能够照到地面的阳光就大打折扣。
在降水上,由于被抬升的气流遇到高空的低温影响,一些水汽被析出,最后变成降水回到地面,或者降水量虽然不足,但雨日较多,湿度较大。还有些地方降水虽然不大,但其落差很大。一定强度的降雨之后,便会出现时段性的瀑布和山洪,煞是壮观。
在气流上,由于山地地形的变化,某些地方气流的流速较大,也就是风较大,某些地方因为山的阻碍作用,风速很小,形成事实上的静风区。
山区的上述特点构成了山地气候特点的多样性,这样的气候特点就导致其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也就说,山地的生物种类一般都要大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如地处北纬31°左右的神农架林区,就有着各种植物3700多种,包括高等维管束植物119科、872属、2671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有39种;还有各类动物1060余种,其中两栖类33种,爬行类40种,兽类76种,鱼类47种,鸟类308种,昆虫560种。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白鹳、白蛇、大鸨等67种珍稀野生动物受国家重点保护。神农架可入药的动、植物达2013种,是名符其实的“华中物种基因库”。这些丰富的生物资源,也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物遗传基础。
(2)山地适合发展的产业
基于山地的矿物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特点,在山地发展经济,应该首先考虑上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①矿物资源开发。山地有很多矿产资源能够开发利用。如在西南山地拥有诸多的石灰岩资源、煤炭资源和其他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开采。
一些随着地壳变化而外溢出来的微量元素也会分布在地表或者浅地层中。这也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资源。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因为有独立的硒矿、较多富含硒的黑色岩石和富硒土壤,被称为“世界硒都”。由于硒的特殊作用,富含硒的农产品有较高的价值。但是,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不能够按照矿山开发的做法,而是要借用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将分散在山地的微量元素硒吸收并富集到收获的产品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矿产开发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不能够擅自开采,还必须注意安全措施的落实。
②气候资源利用。山地的气候资源也是十分有开采价值的。生产者可以将喜温、喜光的作物(如水稻、玉米、一般的水果等)安排在面向南边的山地田块中,将耐阴、适应冷凉的作物(如某些药材、马铃薯等)安排在面向北边的山地田块中;可以利用低海拔地带升温早、升温快的特点,在低海拔地带进行育秧,再运送到高海拔地带移栽,为高海拔地带作物争取有效积温;可以利用不同海拔田块的温度差别,开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应该说,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发展当地的经济,也是十分有益的。
③生物资源开发。山地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山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种植业上说,生产者可以在能够解决当地粮食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一些适应当地的有特色的作物,生产山区特有的优质植物产品。如山地特种小杂粮、果品、药材、蔬菜,以及一些土特产品。
虽然山区的土壤、光照等条件比不上平原地带,但某些植物的最佳生长环境就是在山区,有的甚至只在某一个特定的、局限的范围。在这个环境里,某些植物就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十分优越的品质,一旦离开这样一个环境条件,产量虽然会有所提高,但是品质却会大幅度下降。这就是山地的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应该牢牢地抓住这些有利条件,努力发展,定能够获得较好的效益。
特色养殖也是山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山区拥有种类繁多的动物种类。如野猪、山鸡、果子狸、蛇等。可以在合法的条件下发展特色养殖,将山地生产的一些植物产品进行转化,再以经济价值较高的产品形式销售,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不同地方的动物性产品都有所不同,可以结合市场进行开发养殖,甚至以这些动物性产品为原料,开展一定程度的加工增值,还能够获得更大效益。
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陆地总面积近70%,居住着占全国1/3的人口,集中了全国43%的耕地、98%的森林资源和大部分矿产资源,而目前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多也分布在山区,做好当地经济发展工作的意义重大。
❺ 同时由于河流落差大在什么什么的情况下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由于河流落差大,在地震的情况下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❻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有利
(1)山区面积大,有丰富的森林、草地等动植物资源,中药材资源比较丰富;
(2)河流流经山区时,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可以开发;
(3)山区的环境比较清新,污染源较少,对人的危害较少。这里的人比较长寿;
(4)山区自然景观比较优美,可以形成旅游资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5)许多山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利于发展采矿业。
❼ 在地上的交界处存在巨大的落差蕴含着什么丰富的资源
读图分析可知:
(1)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在地势的交接处,存在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A是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3)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4)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水能;(2)青藏;(3)自西向东;(4)C.
❽ 我国地势分三大阶梯,在阶梯转换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认真读图可知,(1)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受地势影响,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2)图中A为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最终注入渤海.(3)图中B为昆仑山脉,其北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南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4)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5)福建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该地形特点对我省经济发展有利或不利影响是:①适宜发展薪炭林和经济林,发展经济;②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水能;(2)黄河;渤;(3)昆仑;塔里木;青藏;(4)地形复杂多样;(5)适宜发展薪炭林和经济林,发展经济;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