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核电站需要哪些资源
扩展阅读
中石油今天为什么跌 2025-05-19 21:19:08
显性成本指哪些 2025-05-19 21:11:36

核电站需要哪些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7-26 09:52:53

A. 陕西核电站

现在还没有确定是不是建设,如果建设就在陕南建设了
陕南部分地区基本具备建站条件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修建一所核电站最难的部分就是选址。而符合核电站建设条件的地区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地质要求:该地区在历史上未曾出现过大的地震灾害,并位于完整无破裂带 的坚硬角岩和花岗岩上。

二、资源要求: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淡水,因此选址应在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此外,该地区还要具备运送核原料所需的运输条件。

三、征地要求:由于修建核电站需要大量土地,因此征地移民也将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陕西省秦岭南部的汉中、安康两市辖区内部分地区基本具有修建核能发电设施的有利条件。这些地区不仅水源充足,而且还拥有丰富的铀矿和矿产加工资源,对修建核电站十分有利。中广核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尽快对该地区进行考察,争取在今年8月拿初步报告,并于明年6月发布在陕南地区修建核电站的可行性报告。

B. 建立核电站周围环境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周围必须有海或者大型湖泊。
因为核电站的第二个部分,也就是涉及到能量转换地这个部分,是需要充足的水资源的。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看到核电站一般建在海边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吧。

C. 一座大型核电站每年耗用多少核燃料

核电站,每年只消耗1.5吨裂变铀或纯钚,一次换料可以满功率连续运行一年。可以大大减少电站燃料。

自然界中能直接用于核燃料的只是铀235,能进行链式核裂变反应,并放出大量能量。所以核能的开发、利用,只能是以铀开始。铀矿中绝大多数的铀238并不能直接用于核裂变。

拓展资料:

核电站(nuclear power plant)是利用核裂变(Nuclear Fission)反应所释放的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裂变反应而发电。

核电站一般分为两部分:利用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和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属:铀、钚。

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利用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使机械能转变成电能。一般说来,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

D. 核能的核资源

世界上有比较丰富的核资源,核燃料有铀、钍氘、锂、硼等等,世界上铀的储量约为417万吨。地球上可供开发的核燃料资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矿石燃料的十多万倍。核能应用作为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有许多的优点,其一核燃料具有许多优点,如体积小而能量大,核能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1000克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烧煤电站,每年需原煤300~400万吨,运这些煤需要2760列火车,相当于每天8列火车,还要运走4000万吨灰渣。同功率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年仅耗铀含量为3%的低浓缩铀燃料28吨;每一磅铀的成本,约为20美元,换算成1千瓦发电经费是0.001美元左右,这和的传统发电成本比较,便宜许多;而且,由于核燃料的运输量小,所以核电站就可建在最需要的工业区附近。核电站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同等火电站的一倍半到两倍,不过它的核燃料费用却要比煤便宜得多,运行维修费用也比火电站少,如果掌握了核聚变反应技术,使用海水作燃料,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方便。其二是污染少。火电站不断地向大气里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同时煤里的少量铀、钛和镭等放射性物质,也会随着烟尘飘落到火电站的周围,污染环境。而核电站设置了层层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环境的物质,就是放射性污染也比烧煤电站少得多。据统计,核电站正常运行的时候,一年给居民带来的放射性影响,还不到一次X光透视所受的剂量。其三是安全性强。从第一座核电站建成以来,全世界投入运行的核电站达400多座,30多年来基本上是安全正常的。虽然有1979年美国三里岛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石墨沸水堆核电站事故,但这两次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随着压水堆的进一步改进,核电站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安全。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核动力至少占全部动力的25%。最大的增长可能达到100%。中国危机比任何国家都严重,到2020年70%到80%的石油要从国外进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石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越来越大,而中国海军的实力,不足以保证中国海上石油运输的安全。而核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办法。

E. 二十世纪,中国为泰山核电站的建造动用了多少资源

泰山核电站,1985年3月20日开始动工,1991年并网发电。建立一座核电站,是一个需要由100个包含着大量设备、部件、仪器、仪表和管线的系统综合组成的大工程,仅反应堆、一回路、二回路等主辅系统就有30多个,再加上相配套的控制、检测等,共有170多个系统。其中设备就有5000台,仪表9000多个,阀门10000多个、管线几百千米。

F. 核电站为何要临水而建有什么作用吗怎么理解

我们知道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前进我们根本是没有任何办法阻止人类社会,包括大自也是无法阻止我们人类前进的脚步。就拿现如今来说,我们地球内部的许多知觉已经濒临匮乏,很多资源都已经开采完毕,如煤矿,石油以及天然气等资源。这时候人们就想到另外一种可以发电的能源,就是核能。那么关于核电站为何要临水而建有什么作用吗?怎么理解这样的一个做法?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三、在关键时候,水还可以进行灭火。

最后一点就是当核电站发生关键危机的时候,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进行降温,帮助灭火。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核电站,如果真的在高温情况下发生的爆炸,那么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样的尴尬局面,所以才会建设在河流或者有水源的地方。

G. 大多数的核电站都临海而建,原因有哪些呢

我国目前的核电站都集中在沿海和确实经济发达的省份,相对于内陆省份有地理、经济和战略上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核电站必须建在海边,因为水温变化很大,每年夏季温度很高,冬季水温很低。而冷却水的核心出口温度,一般要稳定在290度左右,因此,根据热力学,我们知道,冷源的温度越低,热效率越高,而内陆湖泊和河流的水温常年低于海洋的水温,所以从理论上讲,内陆水源实际上是有优势的。事实上,核电站是靠水建的,不是靠海。虽然中国的核电站大多建在沿海,但世界上50%以上的核电站都建在内陆河流上,这就是内陆核电站。

考虑到大型设备运输的便利性。因为核电站的蒸发器重达270多吨,压力容器重达300多吨,穹顶重达400多吨,这些设备很多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从海上运到核电站的自备码头,海滨的建设将方便这些设备的运输。

为了降低传输成本。这是因为核电站产生的电力主要供应给经济发达地区,而沿海工业地区产生的电力可以就近接入互联网。出于安全考虑。这是因为核电站在事故条件下需要稳定的水进行冷却。如果它依靠运输来提供水,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它将失去水。然而,如果它建在海边,就不会有这方面的担心,稳定的水可以在事故条件下用于冷却。如果你喝的是上游有核电站的水源,很可能会因为辐射恐惧而在当地引起很大的争议。许多人听到核电站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 "辐射 "这个词。

H. 什么是核电站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难题,如何解决能源匮乏的问题迫在眉睫。核能作为一种重要能源一直以来都受到高度重视,而想要拥有核能就得有发电站,因此核电站的兴建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传统能源的退出也意味着新能源的“上场”,如今的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技术日渐成熟,相信在日后也一定能够逐渐普及使用,并最终占领能源市场,更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I. 为什么核电站一般都会建造在海边

核电站一般都会建造在海边,这个是从多方面的考虑的,毕竟海边的资源以及地理位置还是比较优越的,可以从以下几分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我们都知道核电站一般都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对身体的伤害时非常的大的,建在海边,人际密度比较小,这个是有利的因素。

二,核电站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大海的水资源是无穷尽的,可以说是核电站开展的最有利因素。


三,运输问题,一般建设核电站或者需要维修等,都需要大型的设备进行,海上轮船运输这些设备,可以说是最佳的一个选择,这个可以节约成本。

四,核电站的一些废弃物如果在内地排出的话,污染比较大,海边的排污相对内地的环境压力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