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水资源时空变化指的什么
扩展阅读
中石油今天为什么跌 2025-05-19 21:19:08
显性成本指哪些 2025-05-19 21:11:36

水资源时空变化指的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26 09:43:17

❶ .中国水资源“三多三少,一个变化大”具体指的是什么特点

中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季多冬季少,变化率很大,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 。
在我国水资源具有地区、时空分配上的不平均,实际可利用的天然水量比水资源总量少得多。

❷ 海试述我国小资源的时空变化和主要特征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规律是:夏秋季节水资源多,冬春季节水资源少。原因是我国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全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原因是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❸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着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故答案为:从空间分布来看:东南多,西北少;对策:跨流域调水.从时间分布来看:夏秋多,冬春少;对策:兴修水库.

❹ 中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的特点

①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

②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❺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如下:

1、从时间来讲,水资源因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而夏秋多,冬春少(受夏季风影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导致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

2、从空间分布来讲,水资源因东部靠近沿海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西部深居内陆而形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格局(受海陆因素影响及夏季风影响)。

(5)水资源时空变化指的什么扩展阅读:

水资源时空变化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显着,因而造成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时程变化的两大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五种地带。

由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造成了全国水土资源不平衡现象,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的36%,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8%,而耕地却占全国的40%,水土资源相差十分悬殊。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很大,并有少水年或多水年连续出现。

全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多雨,东南沿海各省,雨季较长较早。降水量最集中的为黄淮海平原的山前地区,汛期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有的年份一天大暴雨超过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北方大于南方,黄河和松花江在近70年中出现过连续11~13年的枯水期,也出现过连续7~9年的丰水期。

有的年份发生北旱南涝,另外一些年份又出现北涝南旱。上述水资源特点是造成中国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水资源

❻ 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

在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不同干旱区的边缘往往有山体分布。在山区年降水量常常大于干旱区腹地,也多存在冰雪融化,是形成地表径流的重要地区。地表径流流出山区后,在水分条件良好的山前地带,储水条件和补给条件比较优越,往往赋存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地下水溢出带附近有成片绿洲分布。然而,在干旱区的腹地,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且浅部主要分布矿化度较高的地下水甚至是咸水或盐(卤)水。有时沿季节性河床附近可能出现潜水的淡化带,并有耐盐的红柳、梭梭柴等生长。在雨季和雪融季节,地下水易获得补给,在旱季则补给稀少。

例如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甘肃、新疆交界,南部以高耸的祁连山与青海省相邻,北侧为低缓的北山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面积2.71×105km2,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60%。南部祁连山地海拔2500~5800m,山体陡峭,属切割强烈的中高山区。海拔4500m以上的山区终年积雪,发育现代冰川。海拔3000m以上的山区,降水丰富,森林植被覆盖良好,是水源涵养区和径流形成区,以上地区的面积共计9.12×104km2。中部走廊平原区海拔1000~1500m,绿洲、戈壁、沙漠相间分布,地势平坦,降水稀少,光热资源充足,是主要的农业灌溉区和水资源耗散区,面积约5.91×104km2。北部山地海拔1500~2200m,气候干燥,缺水,植被稀少,风蚀强烈,为荒漠天然牧场,面积约6.99×104km2。山地与平原(盆地)相间分布的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流-含水层”水资源系统,自东向西分布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大相对独立的流域水系,维系着十分脆弱的生态和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表8.2列出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各流域冰雪融水径流量。可以看出,祁连山冰川储量大约是河川径流量的10倍,具有“高山多年调节水库”的作用。冰川融水径流每年从6月份开始,7、8月份径流量最大,9月份减弱,补给量占年径流量的10%以上。特别是干旱少雨年份补给量较大,多雨年补给量相对较少,起着均化年径流多年变化的作用,使年径流变差系数减小,有利于提高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表8.2 河西走廊祁连山冰川及其冰雪融水径流量

(据李世明等,2002)

❼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是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有密切的关系。就东西部而言,我国东部地区能够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年降水量比较大,水循环活跃,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不能受夏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少,水资源贫乏。就南北方而言,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控制时间长,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雨量大。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常有台风登陆,也带来大量降水。南方地区河流水量大,汛期长水资源丰富。我国北方地区受夏季风控制时间短,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雨量小,水资源比较少。

❽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是什么

我国水资源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局面—以秦岭淮河为线,为南北分界,南方气候湿润,位于800mm降水线以南。而秦岭淮河以北,大致分为三个气候带华北地区多位于800mm与400mm降雨线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而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400mm降雨线以北。
年降水集中,降雨期4个月内降雨量占年降雨量70%以上,已出现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自然现象。且降水年变化率大,近些年更是干旱频发。
南方水资源占有量目前大概占全国水资源80%多,北方已不足20%,尤其是西北华北地区缺水尤其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密度低,河流稀少,主要水源为雨水和地下水,部分地区常年靠雨水补给。
华北地区人口密度大,河网虽多,但污染严重,难以利用。为了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北京地区更是常年靠河北等地供水维持,南水北调工程更是如此。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严重,可利用水资源比例逐年下降。
我国目前都属于缺水状态,北方水域资源型缺水水域水质型缺水—水质不达标。
造成的影响很多1水资源分布不均,地势复杂,调水难度大
2雨季过于集中,季节性缺水严重,旱季干旱,人畜饮水困难,雨季水力充足,但难以利用还容易导致山洪等灾害性天气。
3水质污染严重,缺乏可用之水,再生难度大。

❾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呈这样的分布

南多北少,夏多冬少我国水资源在分布上具有时、空分布不均衡和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的显着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跨跃高、中、低三个纬度带,由于东西距海的远近、南北纬度的高低相差大,全国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地表径流的分布趋势,基本上与降水量相似,但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性比降水量更为严重。总的来说,南方水多、人多、地少;北方地多、人多、水少。南方四片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人均占有水量约为全国均值的1.6倍,亩均占水量为全国均值的2.3倍。其中,西南诸河片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达全国均值的15倍,亩均占有水量达全国均值12倍。北方片中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5%,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到全国的34%和39%。尤其是海滦河片,人均和亩均水量都是全国的最低值,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均值的16%,亩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均值的14%,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南方和北方相比,前者人均水量为后者的4.5倍,亩均水量为9.1倍;西南诸河与海滦河相比,前者人均水量为后者的89倍,亩均水量为87倍。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变化很大,水旱灾害频繁。由水循环可知,自然界的水循环在时间上的变化很不稳定,因此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不均匀性。尤其是我国位于世界着名的东亚季风区,属显着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都相当大,而且贫水地区的变化一般大于丰水地区。据统计,全国大部分地区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南方大部分地区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左右,华北、东北的一些地区可达全年径流量的80%以上。 年降水量的最大与最小比值,在南方为2~4倍,在北方为3~6倍。年径流量的最大与最小比值,在长江、珠江、松花江为2~3倍,黄河为4倍,淮河为15倍,海河则高达20倍。而且年际间还存在着连丰、连枯的现象,如黄河1922~1932年连续11年的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少30%,海河北系1980~1984年的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少1/2。松花江在近80年中出现过连续11年和连续13年的枯、丰年组,1916~1928年的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少41%,而1953~1966年又比正常年多41%。

❿ 水循环的实质及其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

水循环就是自然界中水形态变化的一个过程。可能会形成局部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