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的成本法
成本法是以按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P —— 林木资产评估值; K —— 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Ct —— 过去第t年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各年投入的工资、物质消耗、地租等; i —— 折现率; n —— 林分年龄。 以上资料来源于2010年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第226至228页。
⑵ 林木的资产评估方法
一、现行市价法应用的条件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在林木资产、林地资产与森林景观资产评估中都将现行市价法排在评估方法的前列。现行市价法的本质是根据替代原则,经比较分析评估森林资源的价值。如落叶松和杨树是我国的主要树种。落叶松占东北林区针叶树材总蓄积量的40%以上,杨树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达到666万公顷,且这两个树种都是速生林,因此交易量都将会很大。在未来的活立木市场上采用市场法评估林木资产价值时,挑选这两个树种的可比性交易案例将比较容易。
二、现行市价法的基本程序
(一)搜集和选择交易案例
现行市价法的关键是参照案例选择的可比性问题,就是应尽量选择与待评估林分相近,交易时间尽可能接近评估基准日的交易案例。另外,为避免某个参照案例中特殊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对成交价不正常的影响,应尽可能多选择几个交易案例。
(二)在待评估对象与参照案例之间选择比较因素
对于不同的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影响其评估价值的因素各有侧重。现行市价法中影响林木资产价值的主要因素有树种、市场条件、交易日期、产权类型、林分生长状况、立地质量及地利等级等。其中交易情况是指交易行为中是否包含特殊因素,如存在特殊因素,则需要排除掉这些特殊因素导致的交易价格偏差;林分生长状况是指林分的林龄、株数、树高、胸径和蓄积量等主要生长指标;立地质量是指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种类和厚度等因素;地利等级是指可及度和运距等。
(三)量化差异与调整综合
将参照案例与评估对象的对比因素进行比较,把比较的结果数量化,再根据量化后的比较因素指标对参照案例的成交价格进行调整。
(四)综合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根据调整的参照案例的结果,采用简单平均、加权平均、中位数等方法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
⑶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森林资源资产主要可分为林地资产、林木资产、野生动、植资产、景观资产。在林木资产中根据其收获形式的不同,还可以分以用材林林木资产、经济林林木资产、薪炭林林木资产和竹林资产等。
(1)优化资产配置和经营的基础工作
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确定的森林资源资产实际的价值量,是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最重要的基础资料。无论是宏观上森林资源资产优化配置,还是微观上森林资源资产有效运营,都需要切实掌握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基础资料和反映资产保值、增值及其收益状况,对不同行业、地区、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进行比较分析。避免在资产配置上形成错误的导向信息,贻误宏观优化配置。
(2)有效维护和协调所有者、经营者权益的基本尺度
随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产权机制的建立,不仅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而且广泛发展了产权的流动、转让、重组。在产权变动中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对于克服作价不公、营私舞弊,甚至不惜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都提供了重要保障。
(3)理顺价格构成、协调森林资源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必要条件
森林资源资产,由于经营周期长,资金的时间价值占成本的大部分,而账面的原值一般不体现这一部份的价值,造成账面原值与实际价值的巨大偏差,资产账面原值长期低于重置成本。
(4)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客观需要
现在大量的森林资源进入商品市场进行交换,按照森林资源资产原来的价格进入商品市场进行交换,就会造成大量资产流失,严重地损害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在森林资源资产进入商品市场前,必须进行评估。这是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发育、完善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5)有助于森林资源资产的流转和林区资金市场的建立。
资金市场在市场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企业存量资产的调整,对企业增量资产的分配,特别是对资金的合理配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林区,大量的资金投在山上,最大的资产之一就是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将促进森林资源资产的流动,有助于林区资金市场的建立,有助于搞活林区经济,增加林业活力。
⑷ 如何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一般的资产评估一样具有以下特点:
1、政策性 根据我国的国情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国家有一定的政策规定。当前最主要的有,国务院颁布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林业局颁发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以及各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ㄨㄨ省森林资源资产转让条例》等等。对资产占有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资产评估,以及评估的范围、评估的组织管理原则、程序、方法及其法律责任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对资产评估工作的政策要求,还有资产评估价格。同一产品有不同的价格,有些产品特别是林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规定的税费影响,这就使之更具有政策性。
2、技术性 要对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细致的技术工作。对每一项森林资源资产,在评估其价值之前,评估人员必须先到现场进行勘察。不仅是查对数量,而且要勘察其质量。详细了解该森林资源资产的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树高、胸径、蓄积量以及生产成本、生产条件等情况,才能正确计算其评估值。这项工作具有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要求,这不是一般人或一个人能完成的,必须具有专业技术人员〔各类〕才能胜任。
3、专业性 一是要求评估机构的专业性,二是参与资产评估的人员应该有一定的林学专业技术素质和丰富的财务、统计、审计实践经验。
4、综合性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从而要求评估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必须具有全面性,在评估中对资产的诸多因素大部分要用确切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综合。因此评估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知识,一名评估人员不可能完全具备与资产评估工作相适应的全面的技术和知识,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多方面知识的群体,做到优化组合,相互取长补短。评估人员不仅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5、时效性 作为一个林业企业来说,森林资源资产的数额和结构都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一方面物价经常变动,另一方面森林资源资产本身也在不断生长,评估结果只能说明一个林业企业在某一个时点的森林资源资产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资源资产必然会发生变化,并产生较大的差距,因此确定了的评估结果只能在一定期限内有效。我国的规定是从评估基准日起评估结果一年内有效。
6、规范性 资产评估是一项复杂而严肃的工作,决不能具有主观随意性。为了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要求评估结果的全过程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比如评估的组织管理、原则、程序、方法以及评估报告书的内容都有具体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
7、公正性 资产评估是按法定或公允的准则和规程进行的,具有公允的行为规范和业务规范,为公正性奠定了技术基础。评估人员应当是与资产业务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者,这是公正性的组织基础。
8、权威性 评估结果将作为资产经营和产权变动底价的依据。作为一个企业来说经确认的评估结果可据以调整帐务,这就从客观上要求评估具有权威性。
9、责任性 资产评估结论应当是真实可靠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经得起检验和推敲,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而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10、风险性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依据相关资料的可靠性,对森林资源资产价值作出的一种模拟价格,这种模拟价格是评估人员主观对被评估资产的客观反映。其价格的准确程度如何取决于所搜集到的资料情况,以及评估人员的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可以做到的尽可能准确,但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但评估机构要对评估结果负法律责任,这又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的编写
(一)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所需资料
森林资源资产由于所具有的经营的永续性、再生的长期性、分布的辽阔性、功能的多样性、管理的艰巨性等特点,其评估有别于其它一般资产的评估,所需资料也不同。对于不同目的、不同种类、不同范围的森林资源资产,其评估所需资料也不同,这些资料的一部分要求森林资源资产的占用单位提供,但相当一部分则要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单位和评估人员调查收集。
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所需材料
(1)森林资源资料:
a.森林资源资产清单(以小班一览表或调查薄形式按小班提供)。
b.各类森林资源统计表:
Ⅰ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⑸ 资产评估中对于林场中的树木应该怎样评估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森林资产有其特殊性,森林资产评估是资产评估重要而特殊的领域。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可以明确森林资产产权,了解森林经营效果,防止森林资产流失和资源无效损耗,推动森林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达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程序、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林木资产评估按林分树龄的不同,采取的评估方法也不同。本文选择黑龙江省某农场以确定林木资产的入账价值为评估目的,评估落叶松人工林资产的事例,向读者作一介绍。
该农场处在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具有温和半湿润特点,春季易干旱,夏季较湿润,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场域内地形复杂,受其影响,热量和降水分布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2.7℃,呈由南向北渐低态势。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0.9℃,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8.8℃。全场≥16℃活动积温平均为2377.2℃,由南向北递减,年度间变化幅度为2038.9℃~2678.7℃,无霜期平均为11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77.3小时。主要土壤为森林棕壤及暗棕壤土,黑土层厚,因粒结构好,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农场交通便利,主要公路贯穿境内。
农场林业用地面积31269公顷,有林地面积18858公顷,疏林地91公顷,灌木地面积256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565公顷,苗圃6公顷,无林地面积9492公顷。
一、对被评估小班的核实
首先,以该场提供的人工林林相图为抽样总体,以95%的可靠性,布设一定数量的样地进行实地调查,要求总体蓄积量抽样精度达到90%以上,核对其境界线是否正确。然后,在林相图上直接量算核查各类土地和林木类型的面积,主要地类的抽样精度要求达到95%以上。采用典型选样的方法分别林地及林木类型、林龄等因子,根据本次评估目的、林分结构等因素,抽出5%小班进行核查。对抽中小班的各项按规定必须进行核查的因子进行实地调查,规定每个小班中80%的核查项目误差不超出允许值,对核查项目误差超出允许值的,予以调整。检查结果表明,该场所提供的401个被评估小班的调查因子资料是准确的,可以作为评估之用。
二、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根据当地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采用以下经济指标(成本、费用均为现值,价格为现价):
(一)营林成本:①造林成本:整地费450元/公顷,苗木费675元/公顷、栽植费1125元/公顷,合计造林成本为2250元/公顷。②幼林抚育成本:1~3年抚育费150元/公顷,4~5年抚育费45元/公顷。③管护成本:管护费30元/公顷,护林防火费3元/公顷,未考虑其他管护成本。
(二)木材销售有关成本费用:①调查设计费:6元/立方米。②采伐成本:80元/立方米。③运输成本(场内平均运距):35元/立方米。④销售成本:5元/立方米。⑤育林基金:原木25元/立方米;小径木15元/立方米。
(三)商品材销售价格(主伐期)。根据《黑龙江省林业厅锯切用原木价格表(中准价格)》,确定以下材种在主伐期的销售价格:落叶松为630元/立方米。
(四)商品材出材率。商品材出材率是假定主伐小班皆伐后经过实际造材所得到的实际出材率,已扣除了因木材缺陷、采伐、集材及运输等所造成的损耗。商品材综合出材率为85%.
(五)龄组划分与主伐年龄、主伐期。
幼龄林 1~20年
中龄林 21~30年
近熟林 31~40年
成、过熟林 41年以上
主伐期 40年
(六)经营利润率及投资收益率;①经营利润率10%;②投资收益率4%.
三、评估方法及评估说明
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原林业部1996年12月颁布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不同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本案例中,幼龄林采用重置成本法,中龄林、近熟林采用收获现值法,成熟林、过熟林采用市场价倒算法。
(一)林地价格及林地使用权价格的计算
由立地类型与立地等级及地力指数的关系,确定被评估小班各立地类型的立地等级。本次评估根据该场提供的自然经济条件,包括土壤、水分、海拔、坡度等因子,将该场作为一个评估单位进行计算,取其均值(主伐期单位面积蓄积取200立方米/公顷)。
用收益现值法计算林地价格与林地使用权价格:
单位面积林地价格=主伐期单位面积蓄积×商品材出材率×(商品材价格-育林基金及维简费-调查费-采运费-销售费)÷?眼(1+投资收益率) 主伐期〕
=200×0.85×(630-25-6-115-5)÷(1+4%) 40=16961(元/公顷)。
林地使用权价格=该立地等级的单位面积林地×投资收益率
=16961×0.04=678.44(元/公顷。年),
(二)林木价格的计算
1.幼龄林林木基准价格的计算。对于幼龄林林木基准价格采用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按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第1年林木重置价格=(造林成本+幼林抚育成本+管护成本+林地使用权价格)×(1+利润率)。
以后各年林木重置价格=上一年林木重置价格+(该年幼林抚育成本或抚育间伐成本+管护成本+林地使用权价格)×(1+利润率)。
经上述计算,得出该场的林木基准价格为:
2.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基准价格的计算。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基准价格采用收获现值法。收获现值法是利用收获表预测被评估林木资产在主伐时纯收益的折现值,扣除评估后到主伐期间所支出的营林生产成本折现值的差额,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用收获现值法计算林木价格的公式为:
第i年林木价格=〔单位面积蓄积×商品材出材率×(商品材价格-育林基金及维简费-调查费-采运费-销售费)-(主伐期-i)×(管护成本+林地使用权价格)×(1+利润率)÷(1+投资收益率)〕÷(1+投资收益率) (主伐期-i)。
例如:28林龄的落叶松的基准价格=〔200×0.85×(630-25-6-115)-(40-28)×(33+678.44)×(1+10%)〕÷(1+4%) (40-28)=42250.21(元/公顷)。
3.林木价格修正系数的确定。考虑各项因子对森林生长影响,对被评估小班进行系数调整,计算公式:
各被评估小班的修正系数=小班单位面积蓄积÷小班林龄对应的平均面积蓄积。
为求各年的修正系数,需确定各年龄的平均蓄积量。
考虑到当地的林木资源条件,取主伐期时的单位面积蓄积为200,小班各林龄对应的平均面积蓄积按7%的递减率考虑。
例如:28林龄的落叶松的平均面积蓄积为200÷(1+7%) (40-28)=88.80(立方米/公顷)。
由于本次评估时未考虑间伐成本,故对于被评估小班单位面积蓄积大于200且修正系数大于1.5的林木,修正系数最大允许:200/小班林龄对应的平均面积蓄积。
例如:31林班46小班的28林龄的落叶松,蓄积量为85立方米,面积为1公顷,单位面积为85,则修正系数为85÷88.80=0.96.
4.森林经营风险率的确定。林木在生长经营中,受自然灾害(如野火、水灾、旱灾等)影响而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控制的。因此,要考虑森林经营中因受自然灾害影响引起的风险,根据以往资料,确定森林经营风险率为3%.
5.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评估价格的计算。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评估价格=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基准价格×修正系数×(1+森林经营风险率)。
6.成、过熟林林木评估价格的计算。成熟林及过熟林评估采用市场价倒算法,市场价倒算法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取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E=W-C-F.
E———林木资产评估值;W———销售总收入;C———木材经营成本(包括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F———木材经营合理利润。
根据《黑龙江省林业厅锯切用原木价格表(中准价格)》,取成熟及过熟林龄落叶松为780元/立方米。
用市场价倒算法计算价格=〔780-(25+115+5)-780×0.1〕×0.85
=473.45(元/立方米)。
四、评估结果与分析
采用上述方法得出各小班的评估结果汇总如下:
根据上表按单位面积评估平均单价进行分析,幼林龄阶段单位面积评估值偏低,原因是在低龄阶段的林木的蓄积量较小,林木评估值较低。按单位蓄积量评估值进行分析,三个龄段的单位蓄积量评估平均单价为329元/立方米、453元/立方米、473元/立方米。按三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比较接近。
本文只以人工林落叶松为例进行探讨,未考虑抵押、担保等特殊评估目的对评估价值的影响。
⑹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哪些方法
1995年初,原林业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基层工作者20多人,开始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资产交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于1996年初成立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课题组,课题组在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我国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91号(1991年11月16日发布施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国资办发[1992]36号)等规定的要求,结合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起草了我国第一个《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该技术规范包括总则、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程序和基本方法、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林木资产评估、林地资产评估、森林景观资产评估、整体林业企事业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报告书及送审专用材料、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底稿、项目档案以及附则等10章共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