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天然渔业资源是什么
扩展阅读
为什么石油黄金都跌了 2025-05-20 05:44:56
机修工具都有哪些牌子 2025-05-20 05:34:06
羊为什么成本少营养高 2025-05-20 05:33:32

天然渔业资源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24 19:25:05

① 渔业资源是再生资源

渔业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养殖资源

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要科学利用,如果过度捕捞会导致资源匮乏,最后无鱼可捕捞;我国现在很多近海因过度捕捞和自然破坏意境很少能捕到鱼了...

② 我国的天然渔场是

1.渤海海区渔场

渤海位于我国北部,南北西三面被陆地环抱,是个内海。东南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总面积7.7万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有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三个大海湾,有辽河、滦河、海河和黄河流入,带来大量泥沙和有机物质,使沿海浮游生物丰富,天然饵料多,成为鱼类的天然产卵场所和重要渔场。有常见鱼类70多种,加上虾、蟹、贝、藻类,共计170多种。主要水产有小黄鱼、带鱼、鳓鱼、对虾、毛虾及海蟹等。渤海水浅坡度缓,发展养殖业潜力很大,但因捕捞过于集中及污染等原因,资源日见衰退。

2.黄海海区渔场

黄海位于长江口北角至济州岛西角一线以北,渤海以东海域,面积为渤海的5倍,平均水深44米,全部属浅海大陆架。有各种鱼类200多种,是我国唯一有冷水性鳕鱼分布的海区。主要经济鱼类有大小黄鱼、带鱼、乌贼、鳕鱼、鱿、鳓等。黄海水产资源也有衰退趋势,现已采取措施,禁止滥捕,保护资源。

3.东海海区渔场

东海包括广东省南澳岛至台南鹅銮鼻一线以北、黄海以南的广大海域。面积相当于黄海的2倍。地处亚热带,为热带、温带过渡地区,因而南北鱼类兼而有之,以温带性种类为主,有各类鱼种700多种,东海海区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渔业产区,主产全国四大经济鱼类即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已建有上海、舟山、宁波、镇江、温州、镇海、马尾和厦门等重要渔港。其中浙江的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商品鱼数量约占全国1/2。

4.南海海区渔场

南海面积为东海的3倍多,南海四周较浅,中间深陷,是一个深海盆地,海域十分辽阔,是我国海洋水产的第二大产区。鱼类种类众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兰园参、沙丁鱼、海蛇等,还盛产金枪鱼、鲨鱼等大洋性鱼类,海龟、海参、玳瑁等是南海的特产。

③ 渔业包括哪些


渔业主要指渔业生产、渔业安全、科技渔业和对外渔业交流等。具体说渔业生产,包括渔业捕捞、海淡水养殖。渔业安全,渔政管理、渔船(民)救援、船舶检验、灾情预报等。科技渔业,育种、养成等技术推广、新品中引进等。对外渔业交流,和国外的渔业合作,到国外捕鱼等。
渔业,又称水产业,是指利用水域以取得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的生产部门。包括采捕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个部分。
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渔业的内容发生过几次大变化,渔业的含义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人类早先的渔业,仅限于天然捕捞。后来人们学会了人工饲养鱼类技术,渔业就增加了水产养殖的内容。随着水产加工的发展,又把水产加工包括在渔业中,称为广义的渔业或水产业。
在中国,渔业是广义农业的组成部分。在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按其通行的划分经济部门的方法,把渔业同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采掘业一样划入第一产业部门。

④ 什么是鱼类的天然资源库

鱼类的天然资源库,
指的自然就是,
自然条件丰富的水资源。

⑤ 渔业资源有哪些价值

渔业资源指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鱼、虾、蟹、贝、藻和海兽类等经济动植物的总体。它是渔业生产的自然源泉和基础,又称水产资源。按水域分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两大类。其中鱼类资源占主要地位,有2万多种,估计可捕量0.7至1.15亿吨。海洋渔业资源蕴藏量估计达10至20亿吨。开发利用的渔业资源中,70%直接供人们食用,如鲜品、冻品、罐藏以及盐渍、干制等加工品;30%加工成饲料鱼粉、工业鱼油、药用鱼肝油等综合利用产品。

⑥ 渔业资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一句话概括

鱼业资源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鱼、甲壳类、贝、藻和海兽类等经济动植物的总体。渔业生产的自然源泉和基础。又称水产资源。

⑦ 长江河口规定区域等重点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什么捕捞

法律分析:长江河口规定区域等重点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长江河口规定区域等重点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省级人民政府加强长江流域禁捕执法工作,严厉查处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捕捞行为。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的补偿、转产和社会保障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第五十三条 国家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严格捕捞管理。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长江河口规定区域等重点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省级人民政府加强长江流域禁捕执法工作,严厉查处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捕捞行为。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的补偿、转产和社会保障工作。长江流域其他水域禁捕、限捕管理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⑧ 渔业资源的自然特性是什么

物产丰富。

养殖渔业的主要特点是所有养殖品种都生活在水中,而各类水体通常又是微生物、寄生虫等各类病原体的滋生地,水又是优良的溶剂和有机物、尘埃的悬浮剂。

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在不利养殖条件下,如水质恶化、营养不良和体质瘦弱等情况下,就有可能使病原体大量繁殖。同时使水产动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渔业环境保护措施

加大禁渔期和禁渔区巡查力度,坚决打击顶峰而上的不法分子。

加大渔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引进新的鱼类或藻类的优良品种,同时改善鱼虾贝类的生存环境,加大增殖放流的工作力度。

加大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严格审查涉海工程项目,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大社会保护蓝色海洋的宣传力度。

⑨ 什么是渔业水域渔业水域现状如何

(1)渔业水域渔业水域泛指供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使用的水域。根据我国《渔业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渔业水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中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蟹、贝、藻类及其他水生动植物的养殖场所。
(2)渔业水域的现状渔业水域是渔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水域环境是决定渔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的工农业污染、生活废水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重特大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给水生生物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根据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2010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共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93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82亿元。因环境变化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56.93亿元,其中内陆水域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为12.62亿元,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为44.31亿元。可见,加强渔业水域污染的综合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已成为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土种志》

⑩ 渔业资源的介绍

渔业资源(fishery resources)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鱼、甲壳类、贝、藻和海兽类等经济动植物的总体。渔业生产的自然源泉和基础。又称水产资源。按水域分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两大类。其中鱼类资源占主要地位,约有2万多种,估计可捕量0.7~1.15亿吨。海洋渔业资源(不包括南极磷虾)蕴藏量估计达10~20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