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天府文化需要什么资源
扩展阅读
平川哪里有农产品 2025-05-20 21:34:33
什么资源比较容易拿 2025-05-20 21:29:40

天府文化需要什么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7-23 06:53:14

① 寻根三星堆起底天府文化,三星堆文化最终流向了哪里

三星堆文化遗址第1次的大规模考古发掘是发生在1986年。三星对文化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而在今年3月份,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对三星对文化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而这次考古发掘已经出土了5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玉琮、圆口方身青铜存尊等非常高等级文物。星堆文化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采用了一种新形式,就是直播形式,让外界的观众能够在4天的时间内每天两小时都能看到对三星堆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直播过程。让观众也能够直接感受到三星堆文化遗址魅力。

三星堆文化遗址有12平方千米那么大,而我们现在进行考古发掘的面积只是三星堆文化移植的肿瘤,一毛希望在后面我们能够从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当中,能够更加的了解三星堆文化遗址所代表的古蜀国文明让我们能够揭开古蜀国文明的面纱。

② 天府文化的代表有哪些

川菜、蜀绣、三星堆、都江堰等;川剧变脸作为巴蜀艺术的瑰宝;三国文化能代表天府文化.鱼凫文化,宝墩文化等等。

1、川剧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2、川菜

川菜即四川菜肴,是中国特色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中华料理集大成者。

3、蜀绣

蜀绣,四川省成都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4、三星堆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5、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天府文化需要什么资源扩展阅读:

川剧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说起变脸,有必要先到川剧那里去溯一溯源头。川剧变脸话说清干隆、嘉庆年间,每至逢年过节之际,在四川乡镇村落码头处林立的庙堂都会搭起戏台以作庆典,久而久之,川剧就在街头巷尾之中渐成气候。

清代“两湖填四川”,为蜀地的文化带来了诸多新元素,昆、高、胡、弹、灯,诸腔戏班汇集入巴蜀各大城中的酒肆街坊之中,生、旦、净、末、丑同亮相于茶馆的小戏台之上,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才改称“川剧”。

相较于川剧艺术本身的渊源和博大,变脸的技艺成形则还要归属于二十世纪。在这期间,变脸在戏班的对台戏中不断摸索、演变、精化,渐渐成为川剧的一大特色。川剧的悲剧极有特色,喜剧独树一帜,凡是情感波折、内心激变之处,变脸皆有用武之地。

它以其怪诞狰狞的面相变化表现出人物内心不可名状之律动,作为一种对人物内心非常独特的表现手法,无疑大大增加了川剧本身的表现力,每及名角表演变脸,就常常酿成爆棚之患。可见,老百姓对这种极端好看的耍活儿是打心眼地认可的。

③ 天府文化内容有哪些

一、川剧 (传统戏曲剧种)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川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川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蜀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星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都江堰

④ 天府文化内容有哪些

天府文化内容有:

1、川剧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⑤ 结合自己的专业性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弘扬天府文化,讲好成都故事,做好天府文化

成都一定要对标世界城市,在传承和创新天府文化中持续深度给力。

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过程中,成都一定要对标世界城市,在传承和创新天府文化中持续深度给力。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传承和萃取天府文化精华,激发创意创新智慧,以“互联网+”天府文化,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产业优势。

要集聚文创资源要素,优化文创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文创产业集聚区和文创产业带,打造一批重点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特色街区。要深度推动新经济+天府文化的跨界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新兴文化业态,推进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升级。

(5)天府文化需要什么资源扩展阅读:

天府文化的相关要求规定:

1、通过文艺演出、美食品鉴、非遗展示及大型灯展等形式,向当地民众和各国游客集中展现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

2、成都积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三城三都”彰显的正是成都优雅时尚的现代品质和休闲宜居的生活特质。

⑥ "弘扬古蜀精神,传承天府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1、天府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气度

着名学者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一书中说:天府大地“就南北方向而言,恰好位于黄河与长江两大巨流之间,亦即中国古代两大文明发展的地区之间,既是我国西部南北交通的孔道,又成为我国南北文明的汇聚之地。就东西方向而言,它正当青藏高原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西部畜牧民族和东部农业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

天府文化诞生孕育于这片神奇的沃土,造就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天府文化兼容并蓄的气度,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竭源泉和永续动力。

2、天府文化具有开放进取的精神

天府大地虽然地处中国西部内陆,但古蜀先民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通过“地崩山摧壮士死”的壮举,打通了被李白喻为“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通过对成都平原水环境的治理,打通了“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长江航道;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打通了连接亚欧的文化经济大动脉。

这种开放进取的天府精神,不但使成都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成为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货源地和中转城市之一。

3、天府文化具有创新创造的基因

天府文化博大精深,与时俱新。这里曾经诞生过世界上年代最早、唯一留存、一直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诞生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过中国最早的官办地方学校文翁石室、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新中国第一张股票“蜀都大厦”……天府文化具有显着的创新创造基因,这种基因传承至今,历久弥新。

4、天府文化具有优雅时尚的特质

出版于公元三世纪、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总结天府文化的特质说:蜀“多斑彩文章”,说明天府大地自古崇尚优雅时尚。这里自古是文化巨星集聚之地,有唐一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李商隐、白居易、刘禹锡、元稹、贾岛、温庭筠、韦庄等都曾旅居成都。

清代学者李调元曾用“自古诗人例到蜀”来总结成都所拥有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地理现象。1938年,燕京大学、齐鲁大学等齐聚华西坝,陈寅格、钱穆、梁漱溟、朱光潜、顾颉刚、冯友兰、吕叔湘、吴宓等一大批着名学者云集成都。真可谓“郁郁乎文哉”。从后蜀主孟昶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到春熙路、太古里的国际时尚潮流,成都不愧为“中国最美幸福城市”、“最佳时尚生活城市”。

5、天府文化具有聪慧勤巧的秉性

天府文化具有典型的大国工匠精神和聪慧勤巧的秉性。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罕见出土四部西汉蜀锦织机模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教授认为:“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代表当时最为高超的中国织锦技术。”勤巧智慧的成都人创造过神奇的青铜冶炼技术、玉器金器开采加工技术、漆器生产技术、天然气煮盐技术……扬雄《蜀都赋》总结说:“雕镂扣器,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南北并凑。”这是一座具有工匠精神的城市。

6、天府文化具有友善公益的美德

成都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七次大的移民运动。以色列学者裘德﹒马特拉斯曾说:“都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移民现象。”移民城市普遍具有较强的宽容美德和包容心态,形成平等、友善、互助的社会习俗和城市性格。

《成都通览》记录清末民初成都人口比例:湖广25%、山东5%、陕西10%、云贵15%、江西15%、安徽5%、江浙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可见成都是由大半个中国的移民所构成,移民带来新的物种、生产技术、异域文化,同时也培育出友善公益、互助发展的市民精神。

7、天府文化具有崇尚自然、乐观包容的理念

都江堰的诞生使得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余秋雨评论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后方。”天府之国孕育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天府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崇乐观包容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