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蒙城自然资源有哪些
扩展阅读
存货成本主要有哪些 2025-05-21 05:32:09
苹果耳机成本是多少 2025-05-21 05:31:23

蒙城自然资源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7-22 02:42:14

‘壹’ 安徽省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1楼

(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08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3)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本植物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有用矿种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7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矿产资源:
全省已发现的有用矿种近百种,已探明储量的60多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探明储量大,找矿远景好,在工业利用上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华东地区甚至全国均具有重要意义。矿产资源的特征,一是分布集中,已探明储量的几种矿产主要分布于:淮南、淮北的煤炭和沿江地区的铁、钢、硫、明矾石及其伴生矿产;二是优势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好;三是伴生矿床多,综合利用价值高。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石煤、泥碳、温泉等,以煤炭最具优势,已探明储量约230亿吨,居全国第六位,为华东地区各省之首。金属矿产中的铁矿和铜矿储量较大,铁矿探明储量26亿吨,分布遍及全省,但以马鞍山、当涂、繁昌、庐江等地最为集中,铜矿为安徽的近期优势矿产之一,储量占华东地区的20%,产地主要集中在沿江的铜陵、贵池、怀宁、庐江等地。非金属矿产以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最为突出。

‘贰’ 安徽省蒙城县属于哪个地区

蒙城县是属于中国安徽省亳州市管辖区域。

蒙城,古称山桑、漆园、涡阳、淝水,是安徽省亳州市下辖县,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端口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介于北纬32°55′29″—33°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

蒙城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辖2个街道、13个镇、2个乡,设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户籍总人口139.4994万人。2016年,蒙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5亿元,比2015年增长8.9%。

蒙城县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面高程在21-29.5米之间,沿涡河区域为黄泛冲积平原,北淝河、芡河流域属河间侵蚀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期。

(2)蒙城自然资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蒙城县的主要自然资源有:

1、水资源

蒙城县的水资源主要由自然降水、过境水、浅层地下水构成,均属淡水。地表水主要是过境河流,均属淮河水系,以涡河、北淝河、茨淮新河、芡河为干道,地表水多年平均资源量4.79亿立方米,水库、闸、坝蓄水量7.9亿立方米。

2、植物资源

蒙城县境内木本植物主要有泡桐、刺槐、杨、楝、椿、柳、桑、槐、楮、榆、悬铃木(法梧)、枫杨、水杉、棠梨、梓、松、柏、梧桐、楸、鸟桕、皂荚、柘、朴、丝棉木、枣、杏、桃、李、梨、苹果、石榴等。

3、动物资源

蒙城县境内昆虫纲动物主要有蜜蜂、马蜂、蜻蜓、蜣螂、土鳖、青草蛉、七星瓢虫、放屁虫、蚕、蝴蝶、蝉、蚂蚁、螳螂、蟋蟀。环节动物有蚯蚓。软体动物有螺、蚌。

4、矿产资源

蒙城县地处平原地区,境内蕴藏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燃料用煤、饮用矿泉水和铁矿等[26]。建筑石料用灰岩及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小涧的狼山、双锁山和尧山、漆园的梁土山、王集的石山以及坛城境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蒙城县

‘叁’ 蒙城是什么意思

是一座县城
蒙城县

蒙城县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端口,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总人口122万人(2004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蒙城县是,安徽省文化历史名城,安徽省首届园林城市,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楹联之乡等称号。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城路16号,邮编:233500。代码:341622。区号:0558。拼音:Mengcheng Xian。蒙城县辖13个镇、2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町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 小辛集乡 庄周办事处 漆园办事处 范集工业园区 蒙城是一代先哲庄子的故里,道家文化圣地,黄牛养殖享誉全国,素有“黄牛之都”的美誉。着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曾在此挂职担任副县长,蜚声海内外。 蒙城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以及万佛塔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黄豆、烤烟、薄荷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小麦商品粮、优质棉、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畜牧养殖业优势明显,是全国优质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特别是黄牛生产,年饲养量近百万头。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质煤储量4.6亿吨, 经国家批准年产150万吨的许疃煤矿已经建成并生产。正在建设的有年产300万吨的赵集煤矿。蒙城产业支柱明显,主导产品为煤炭,汽车生成,汽车改装,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品牌产品有安驰汽车,五洲牛肉,东升肉食等. 水陆交通便捷。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203”、“305”、“307”省道交汇于县城, 已经建成的南京-洛阳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东西。通讯设备先进,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全县已开通广播电视专用光缆。 全县以粮食、油料、棉花、黄牛、瓜菜、烟草等为主的六大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粮棉总产量近年来分别保持在100万吨和2万吨左右。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26101.htm?fr=ala0_1_1

‘肆’ 安徽蒙城县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蒙城县下辖2个街道,2个乡及13个镇。

一、2个街道

漆园街道、庄周街道

二、2个乡

王集乡、小辛集乡

三、13个镇

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

(4)蒙城自然资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蒙城县小镇简介

1、城关镇

蒙城县城关镇位于淮北平原古老名城——漆园城内。城关镇,是中国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蒙城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金融、信息中心。2017年,城关镇行政区域面积1370公顷,常住人口113974人。

2、双涧镇

双涧镇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位于蒙城县东部,距县城15公里,省道307线和涡河东西横穿,两淮公路南北纵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交通发达,资源极为丰富,是亳州市东门重镇。

3、小涧镇

蒙城县小涧镇位于县城西北十三公里处(北纬33度22分,东经116 度28分 ),属涡河蒙城段上游之北,形似粮袋,面积117平方公里,耕地11万亩,人口6万,是蒙城县三大中心镇之一(副县级)。

系宋朝女英雄刘金定故里,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省级优秀旅游乡镇,亳州市第二届文明乡镇。本地开发有近3000年历史,小涧形成集市距今也近1400年。下辖14个村和社区,178个自然庄,272个村民小组。

‘伍’ 自然资源有哪些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还发现了有水的痕迹。

‘陆’ 安徽蒙城有什么特产

蒙城县地处安徽省北部。距省会合肥市166公里。面积2091平方公里,人口108万(1995年)。民族汉、回。

蒙城历史悠久,夏属豫州,商属北冢,自春秋战国以后,迭经更属,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置蒙城县,一直沿用至今,隶属阜阳地区。2000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划归地级亳州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辖3镇49乡。

蒙城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引进世界银行资金治理区,是全国粮棉百强县之一,是全国文化模范县和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县。

自然特征

境内为淮北平原,地势西北略高于东南,平均海拔25米。河流主要有北淝河、涡河、芡河及阜蒙新河、茨淮新河等人工河道,均为淮河水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集中。年均降水量818.5毫米,年均温14.8℃,一月均温0.8℃,七月均温26.2℃,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交通

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有蒙城到蚌端口、涡阳、凤台、阜阳、宿县等干线公路及蒙城到坛城、三义、立仓等支线公路。可通往各邻县及县内大部分乡镇。涡河、茨淮新河常年可通航。

工业

有化肥、水泥、轻纺、印刷等工业企业。地下矿藏资源有煤,储量较丰富。

农业

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水稻及棉花、芝麻、花生、烟叶等。野生动物黄鼠狼的毛皮,为本县主要出口产品。野生中草药有蒙蝉蜕、半夏、枸杞等。蒙城是全国养牛第一大县。

土特产

大白菜、青头萝卜、金梨、陶土花盆、陶壶、火腿腐乳。

蒙城是先秦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文化的创始人庄子诞生地,境内现有庄子祠、庄子钓鱼台等着名文化历史遗存,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

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以“老庄学说”为中心,老子、庄子诞生地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近年来,每年慕名前来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德国、古巴、澳大利亚,以及中国港台地区和内地参观者有数万人之多,且呈加速上升之势。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发展皖北道家旅游专线的构想,蒙城政府请国内着名大学依据原有景点庄子祠,并结合当地古老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及餐饮文化进行综合营造与设计,规划设计了庄子故里园。从历史的高度,全面深入地诠释庄子文化的内涵,建成皖北地区着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打造皖北道家文化旅游线,促进本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市场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年接待中外游客15万~2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左右。本项目中有较多的文化产业和房地产内容,运作得当,项目完成后即可收回投资。

项目进展情况:蒙城政府已先期投入800万元用于征地、修路。完成了一期工程。

‘柒’ 山西蒙城在那具体点可以吗它的历史以及现在,最好配图.

蒙城县情简介
[发布时间:2004年6月14日]

蒙城,地处安徽北部,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端口,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人口116万,辖25个乡镇(场)、57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13个社区居委会。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蒙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自然丰富。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黄豆、烤烟、薄荷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小麦商品粮、优质棉、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畜牧养殖业优势明显,是全国优质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特别是黄牛生产,年饲养量近百万头,为全国养牛大县。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质煤储量4.6亿吨, 经国家批准年产150万吨的许疃煤矿即将建成投产。

蒙城,环境优良,水陆交通便捷。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203”、“305”、“307”省道交汇于县城, 正在建设中的界阜蚌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东西。通讯设备先进,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全县已开通广播电视专用光缆。

全县以粮食、油料、棉花、黄牛、瓜菜、烟草等为主的六大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粮棉总产量近年来分别保持在100万吨和2万吨左右。

迅速崛起的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机械制造、烟酒食品、化工印刷、轻纺服装、建材造纸等行业。微型车、冷冻机、家具、皮件、雪茄烟、 庄子酒、专用面粉及“五洲牌”牛肉系列等产品,加工技术先进,已形成规模生产。

商贸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国家级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省级柳林黄牛市场和农机市场及一批商品批发市场,为工业生产、销售和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提供了方便。投资2亿元占地400亩的牛群中国商贸城正在建设中。

全县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牛文化、牛经济, 加快发展蒙城富民强县的步伐,为实现“十五”计划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蒙城县将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考察、洽谈、合作。蒙城县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为您在蒙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热情好客的蒙城人民,真诚地欢迎您来蒙城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http://www.mengcheng.ccoo.cn/
http://mc.ahxf.gov.cn/

‘捌’ 安徽蒙城近几年发展的怎么样啊

蒙城,地处安徽北部,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端口,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人口116万。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蒙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自然丰富。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黄豆、烤烟、薄荷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小麦商品粮、优质棉、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畜牧养殖业优势明显,是全国优质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特别是黄牛生产,年饲养量近百万头,为全国养牛第一大县。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质煤储量4.6亿吨, 经国家批准年产150万吨的许疃煤矿即将建成投产。

蒙城,环境优良,水陆交通便捷。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203”、“305”、“307”省道交汇于县城, 正在建设中的界阜蚌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东西。通讯设备先进,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全县已开通广播电视专用光缆。

全县以粮食、油料、棉花、黄牛、瓜菜、烟草等为主的六大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粮棉总产量近年来分别保持在100万吨和2万吨左右。

迅速崛起的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机械制造、烟酒食品、化工印刷、轻纺服装、建材造纸等行业。微型车、冷冻机、家具、皮件、雪茄烟、 庄子酒、专用面粉及“五洲牌”牛肉系列等产品,加工技术先进,已形成规模生产。

商贸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国家级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省级柳林黄牛市场和农机市场及一批商品批发市场,为工业生产、销售和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提供了方便。投资2亿元占地400亩的牛群中国商贸城正在建设中。

全县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借助文化名人牛群来蒙城县担任副县长的机遇,大力发展牛文化、牛经济, 加快发展蒙城富民强县的步伐,为实现“十五”计划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蒙城县将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考察、洽谈、合作。蒙城县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为您在蒙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玖’ 内蒙古都有哪些自然资源

内蒙古是我国跨占经、纬度最多的省区,南自北纬37°24'起,北达北纬53°23',南北跨占纬度15°59',南北直线距离约1700多公里。东起东经126°04',西抵东经97°12',东西跨占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达2400公里以上。

内蒙古毗邻省区最多,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区接壤。

内蒙古的稀土、铌、铍矿、硫铁矿、冰洲石、蛭石、玛瑙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之首。

内蒙古草场居全国“四大草场”之首。从大兴安岭至居延海,绵亘2000多公里,面积达13.2亿亩,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2/3,超过全国总草场面积的1/5。

内蒙古林木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共有2.4亿亩。其中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优良木材供应基地。

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均耕地3.6亩,居全国第一位。

内蒙古水面总面积为1300万亩,人均水面占有量0.64亩,居全国之首。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达赉湖,是我国最大的草原淡水湖,面积达2200多平方公里。

内蒙古风力资源占全国风能总量的1/3,达五点四亿千瓦/年,居全国第一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田,已探明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0,是我国最大的煤田。

‘拾’ 安徽的面积、人口、地形、气候

安徽省简称皖,面积十三万多平方千米,人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45%。乡镇1850个,省会合肥市。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形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着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但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气 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矿产资源: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已发现各类矿产13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6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49种,保有储量居全国10位的矿产有38种。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省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1.92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等11种矿产保有储量和潜在价格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

人 口
人口统计 2005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上年上升0.8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3‰,上升0.7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2‰,上升0.08个千分点。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省内民族主要为汉族,汉族人口为5948.4万人,占99.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37.6万人,占0.63 %。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此外还有满、蒙、壮、畲等52个少数民族。
文化程度 2005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9个,当年招生8198人,在学研究生21505人,毕业生4148人。普通高校81所,当年招生19.9万人,在校生58.9万人,毕业生11.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当年招生27.6万人,在校生63.3万人。普通高中760所,招生43.5万人,在校生117万人,毕业生30.1万人。普通初中3188所,招生112万人,在校生344万人,毕业生112.5万人。小学20142所,招生81.5万人,在校生584.1万人,毕业生116.2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7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54%;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2.4%和0.73%。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数91.9万人。全年共扫除文盲8.6万人。口6013万,省会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