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空气重度污染该怎么办
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外出回家及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
不要户外运动。
多准备几个口罩,用一次洗一次。
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家中尽量不要开窗户。
多喝水很重要。
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拓展资料
空气重度污染的危害
危害人体: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3] 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
影响气候: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着的,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空气重度污染的治理措施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革能源结构,采用无污染能源;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工业生产工艺;节约能源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企业管理,减少事故性排放和逸散。
治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利用各种除尘器去除烟尘和各种工业粉尘;采用气体吸收塔处理有害气体;应用其他物理的(如冷凝)、化学的(如催化转化)、物理化学的(如分子筛、活性炭吸附、膜分离)方法回收利用废气中的有用物质,或使有害气体无害化。
发展植物净化:植物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截留粉尘、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积的范围内,长时间地、连续地净化大气。尤其是大气中污染物影响范围广、浓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植物净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在排出的污染物总量恒定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同气象条件有关,认识和掌握气象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降低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避免或减少大气污染危害。
‘贰’ 面对大气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
烟气脱硫技术和设备,其中关键是解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技术,通过研究开发、引进和消化吸收,到2005年,具备独立完成燃煤电厂200MW及以上机组烟气脱硫工艺设计的能力。适当发展脱硫专用设备的生产,确保脱硫工程配套设备的生产和供应。同时,根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要求,适当发展工业锅炉、炉窑相配套的实用型或简易型脱硫工艺技术和设备。“十五”期间,重点发展湿法脱硫工艺,以满足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烟气脱硫的需要;适当发展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喷雾干燥脱硫、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脱硫、电子束脱硫等工艺,以适应中小机组和老机组的烟气脱硫。
在烟尘治理方面,将抑制常规电除尘器的发展,拓宽电除尘器对高浓度、高温、高比电阻烟尘和含有腐蚀性气体等的适应领域;发展配套的监测仪器和装备;改进型材规格和品种,降低主体重量;完善计算机选型技术,开发脉冲供电、微机控制、可变电压供电装置等。重点开发特殊环境使用的电除尘器,适当发展用于各种炉窑的中小型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应提高配套机电产品及材料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开发耐高温、耐腐蚀的滤料和纤维原料;在此基础上发展每小时处理风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耐温250摄氏度以上、寿命3年以上的袋式除尘器。淘汰技术落后、质量低劣的旋风除尘器,重点发展高效低阻及除尘、脱硫一体化,即组合式除尘器。
在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方面,将根据汽车工业污染控制目标,以轿车和轻型车为控制重点;汽油机普及闭环电控燃油供给系统,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推广稀薄燃烧、可变配气相位、缸内直喷等技术;柴油机推广增压中冷、柴油机共轨等技术,并加装氧化型催化转化器。
在有毒有害气体处理方面,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催化燃烧和碳纤维回收利用等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和设备以及工业有毒气体、恶臭气体的治理技术和设备。
‘叁’ 空气是再生资源吗
空气是再生资源。
空气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氧气和其他的气体。人类所呼吸的氧气主要是由树木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的光合作用后,进行转化而产生的,所以空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这一层厚厚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电离层(暖层)和散逸层。我们生活在最下面的一层(即对流层)中。在平流层,空气要稀薄的多,这里有一种叫做臭氧(氧气的同素异形体O3)的气体,它可以吸收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
‘肆’ 空气污染我们该怎么做
或者在家里安装一台能去除PM2.5的空气净化器。
联合国调查显示,室内污染是室外污染的5-10倍。
而中国的室内污染是室外污染的10-15倍。
‘伍’ 什么是空气资源
从空气中分离制得的氧气、氮气、稀有气体都是很有用的物质。例如,氮气就是一种工业原料。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在水中很少溶解。在常压下,氮气冷却到—196℃时变成无色的液体。液氮是一种优良的冷冻剂,在医疗上用以保存血液和活组织。新鲜血液通过液氮冷冻处理制成的冻干人血浆,可以保存5年左右。人体器官移植时,运送的活体器官也常保存在液氮中。氮气不能供呼吸,在低氧高氮的环境中害虫会窒息,植物的代谢作用会减慢,所以氮气常被用于保藏珍贵的书画,贮藏粮食、蔬菜。在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跟别的物质反应。工业上利用氮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也用于充填灯泡以减慢钨丝的蒸发,使灯泡经久耐用。在雷击时,空气中的氮气也会发生反应,生成氮的化合物随雨水落到地面的土壤里,成为农作物生长必需的氮肥。据估计,每年因发生雷电而溶入土壤里的氮肥约有4亿多吨。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可以合成氨,它是一种重要的氮肥。氨经过一系列反应还可以制得染料和炸药等重要的含氮化合物.稀有气体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焊接和切割金属时常用氩气来隔绝空气。氩气也被用来充填灯泡,以增加灯泡亮度和使用寿命。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使它们在电光源中有特殊的应用。氖气通电时发出的红光,能穿透浓雾,所以氖灯可以用于港口、机场的指示灯。氩气和氦气在通电时分别产生浅蓝色或浅红色的光,用氦、氖、氩和水银蒸气混合,可以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充填氙气的高压长弧氙灯,能产生强烈的光,被称为“人造小太阳”。氦气比空气轻,又不会燃烧,已取代氢气来充填气艇、气球,还可以制备氦-氧混合气体,供潜水员呼吸用(图1-15)。氦气、氖气还能用来制造激光器。
‘陆’ 怎么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解决方法
减少污染排放量
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 太阳能 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植物净化法,我国利用植物源消毒灭菌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自净能力
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活动。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工业区 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气过度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部地区严重污染事件发生。
绿化造林
茂密的林丛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绒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叶子经雨水冲洗后,能继续吸附飘尘。如此往复拦阻和吸附尘埃,能使空气得到净化。 改变燃料构成
实行由煤向燃气的转换。同时,加紧研究和开辟其他新型的能源,如太阳能、氢燃料、地热等。这样也可以大大减轻烟尘的污染。 从自己做起
不要乱扔废弃物;出行尽量乘坐公交车、地铁,减少私家车使用;多参加植树等绿化活动;私家车安装尾气处理装置,使用润滑油使燃油充分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减少雾霾天气外出(根据相关解释,Ozone为臭氧,而PM2.5指的是直径为2.5微米以下的细颗悬浮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这种悬浮颗粒是空气中的 “健康杀手”。对呼吸系统、心脏及血液系统等造 成广泛的损伤)。 出门戴口罩(口罩材质、使用寿命、技术水平等因素是界定口罩质量高低的标准,消费者如无特殊需要,不必抢购标有各种功效的“概念口罩”)。
注意清洁(深层清洁毛孔的灰尘、细菌,保护人体防护的第一道防线—皮肤)
4.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3] 措施
三)大气污染的防治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改革能 源结构,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 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 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 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②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 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 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地逆温的地区和时 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 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③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 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
④ 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1)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
1采用高烟囱排放;
2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3提高热能利用率;
4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
(2)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废气处理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某些树种的树叶还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树叶经雨水淋洗后,又能够恢复吸附、阻拦尘埃的作用,使空气得到净化。茂密的丛林能够降低风速,使气流挟带的大颗粒灰尘下降。
(3)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
中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中国有20 余万台锅炉,年耗煤2 亿多吨,因此,合理选择锅炉,对低效锅炉的改造、更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4)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废气处理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废气处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柒’ 如何处理室内空气污染
处理室内空气污染:
保持通风,在任何条件下有效除甲醛,通风必不可少。
2.植物吸收法有些植物拥有净化空气的效果,例如:吊兰、绿萝、仙人掌、龟背竹、常春藤
3.物理吸附法利用有限内部有孔径的物质来吸附,例如:活性炭、活性硅、硅藻泥、石墨烯
4.化学分解法利用化学催化剂的方法来分解甲醛,例如:光触媒、生物酶、活性臭氧等。
5.吸附分解法利用先物理吸附,吸附后化学分解的方法,例如:改性活性炭、帝江石、纳净石、纳米矿
‘捌’ 有关空气、水资源和其它方面的环境保护政策规定
依照宪法的规定,制定有关环境的法律应由国会或者政府提案,通过国会审议、议决,由总统公布而生效。可是有关环境法律因为其技术的、科学的特性,环境部管辖的30个法律包括其他部门管辖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等,大部分法律由政府(主管部门)提案立法而制定的。
环境法,按照其内容或任务及其管理对象,分为环境保护基本法、有关自然环境管理的法、有关控制和管理排出的法和其他相关法。
① 环境保护基本法
有关环境资源的综合性法规是《环境政策基本法》(1990年),此法是所有环境法的基本法,提出了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基本理念和方向,规定了有关环境的基本政策。环境政策基本法的性质不是控制法和执行法而是政策法,该法对于有关环境个别部门法具有宪法的地位。
② 有关自然环境管理的法律
关于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保护的综合性法规是1991年制定的《自然环境保护法》。此法是保护自然环境不顾前后的开发等人为的毁损,保护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而防治生物物种的灭绝,维持由国民享受的健康和爽快的自然环境,其规定了各种制度。
还有《关于环境、交通、灾害等的影响评价法》(2001年),《关于独岛等岛屿地域生态系保护的特别法》(1997年),《自然公园法》(1980年),《土壤环境保护法》(1995年),《湿地保护法》(1999年),《关于鸟兽保护及狩猎的法律》(1967年),《山林法》(1980年)等。
③ 关于控制和管理排污法律
关于控制和管理污染物质的排除物分为大气、水质、废物、其他。对应的有相关的法律大气方面有《大气环境保护法》(1990年),《噪音、振动规制法》(1990年),《地下生活空间空气质管理法》(1996年),水质分野有《水质环境保护法》(1990年),《关于污水、粪尿及畜产废水的处理的法律》(1991年),《下水道法》(1966年),《水道法》(1961年),《饮用水管理法》(1995年)等,废弃物方面有《废弃物管理法》(1986年),《关于节约资源及促进再活用的法律》(1992年),《关于废弃物处理施设设置促进及周边地域支援等的法律》(1995年),《关于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法律》(1992年),其他有《有害化学物质管理法》(1990年),《关于环境犯罪的处罚特别措施法》(1999年),《环境纷争调整法》(1990年)。
3) 行政法规
韩国的环境法大部分由法律 - 大统领令 - (总理令) - 部令的阶层构成,成为完整的一个单一法体系。 比如,'大气环境保护法 - 大气环境保护法施行令 - 大气环境保护法施行规则'或者'废弃物管理法 - 废弃物管理法施行令 - 废弃物管理法施行规则'等。
在议会主义、法治主义下有关国民的权利、义务的法规事项应当以法律制定为原则,可是不能把所有的规定反映在法律上,而且执法权属于行政府,由法律定大纲,具体的规定由行政府以命令的形式制定。
随着现代国家机能的扩大,行政专门化,法律的委任现象成增加的趋势。韩国宪法规定了由法律决定具体的范围,其范围内总统对被委任的事项发布大统领令,总统有委任的规定,由施行令定大纲,再委任行政各部的部令(施行规则)。
并且依据宪法的规定,国务总理对所管事务按照法律和大统领令的委任或者职权可以发出命令,这就叫'总理令'。国务总理收到总统的命令,指挥、监督各中央行政机关。
4) 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中央各部处依据法令的规定而制定的告示、例规、训令。大气、水质、废弃物公定试验方法等的形式是环境部告示。
5) 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
宪法第117条规定了地方自治团体处理关于居民的福利事务,管理财产。法令的范围内可以制定关于自治的规定,保障地方自治团体的自治立法权。
自治法规是指地方自治团体依据自治立法权,自治权的范围内自主地制定的法规,其形式有条例和规则。条例由地方自治团体在法令的范围内关于属于其权限的事务,先批准地方议会的决议而制定的自治法规。规则是指由地方自治团体的长(最高领导者)在法令或者条例所委任的范围内,关于其权限内的事务而制定的自治法规。
比如,自治团体的条例有《汉城市环境基本条例》,《汉城市自然环境保护条例》,《庆尚南道关于环境纷争调整的条例》,《大邱广域市关于废弃物管理的条例》等,规则有《汉城市自然环境保护条例施行规则》等。
‘玖’ 大气资源是如何再生的
(1)水资源循环的生命周期
水资源循环的生命周期与水文循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水文循环分为海陆之间的大循环、海洋小循环和陆地小循环。来自于海水蒸发的水分进入大气,并随着大气环流的运动扩散到海陆上空。在陆地因降水或者形成径流、或者通过地表径流回归大海,或者通过各种形式的储蓄最后回到海洋,这样水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的循环运动,就是海陆大循环,形成一个闭环,可以成为水资源海陆大循环生命。海洋小循环就是海洋蒸发的水汽凝结后直接以降水的方式回归到海洋,在这里也可以称为水资源海洋小循环生命周期。陆地小循环就是降落在陆地表面形成水体,通过直接蒸发或者土壤植被的蒸腾,水分重新回到大气。我们这里可以称为陆地小循环生命周期。
(2)水资源开发利用生命周期
水资源开发利用生命周期,就是从水资源开发开始,经过各种利用,然后再回到自然的这个过程。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水资源,需要经过人类的开发如修建水坝、池塘等进行水资源贮存,然后输送到生产消费者进行利用,利用完毕的水,成为废水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当然,随着近年来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水资源短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废水经过各种途径进行处理,或者进行循环使用,或者排放。
值得说明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生命周期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没有同上面的那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回到原始的位置,我们依然称其为一个生命周期,是因为我们在开发利用时,终点就是“废弃”,对于水资源利用而言,已经形成了“开发—利用—废弃”的全过程。
(3)水资源利用生命周期
水资源利用生命周期,就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生命周期中去除开发的过程。他是从利用角度而言的。对于生产者或者消费者而言,他不关注水资源是如何开发利用的,但利用却是不能忽略的。对于一个生产单位而言,水资源进入“车间”,经过利用之后,最终被排放出去脱离生产。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进口—出口”形成了一个范围较小的生命周期。
(4)水资源恢复生命周期
水资源恢复生命周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水资源得以恢复的过程。恢复存在两种情况,一个是更新,如大气水更新的时间为8天,地下水的更新时间为1400年。完全更新完毕形成了一个生命周期。另一种恢复的情况就是可再生。如被污染的水域,经过自然净化或者自然净化及人工辅助而得以恢复,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拾’ 怎么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减少污染排放量。
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太阳能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植物净化法,我国利用植物源消毒灭菌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大气污染物根据化学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1)还原型污染:常发生在以使用煤炭和石油为主的地区,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颗粒物。
(2)氧化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及其产生的光化学污染。
(3)石油型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放、石油冶炼及石油化工厂的排放,包括二氧化氮、烯烃、链烷、醇等。
(4)其他特殊污染:主要是从各类工业企业排出的各种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