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水资源短缺属于什么类环境问题
扩展阅读
国内哪个厂家的产品好 2025-07-25 21:40:19
一辆汽车厂家成本多少 2025-07-25 21:21:23

水资源短缺属于什么类环境问题

发布时间: 2022-07-14 19:38:35

Ⅰ 水资源短缺可分为哪4种类型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布了一个报告,称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今后20年内人类争夺水资源的竞赛将愈演愈烈。水有可能会比石油还昂贵。人们在对“电荒”、“油荒”、 “气荒”逐渐习以为常的同时,“水荒”也在不经意间也来了。针对我国水资源状况以及存在问题,郑州轻工业学院刘东亮教授(知名微博博友:节水刘大哥)接受中国水网采访时认为,政府管理缺失、节水意识淡漠、水价不合理等是造成水资我国水资源极度缺乏的主要原因。
管理制度的缺失
由于节水、治污不但没有多少眼前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绩效也不明显,人们自然就没有积极性。管理部门多在争管水的权利,没努力采取措施去对保护水资源,而是极尽所能地利用水为部门索取利益,争取福利。
工业企业、城市生活污水很多不经治理就直接排走,造成地表和部分地下水体的严重污染;地下水超采造成华北6万多平方公里的沉降等,是政府只顾眼前利益和监管的缺失。同时又不惜成本、不惜代价进行调水,受水城市在享受调水红利的同时,环境生态也在付出沉重的代价。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应没有建立完善的节水环保科技新产品的宣传、推广、补贴的政策机制。节水产品象节能灯一样由于较高的成本处于市场竞争的劣势,节水技术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水浪费严重 节水意识淡漠
在当今这个追求钱权名的时代,奢侈消费和粗犷生产的方式,很少有人把不值钱的水当回事。管理部门为了利益争管水的权利,并没从保护水资源去努力。水危机的背后是人的危机。
刘东亮指出,中国是个缺水大国,水资源并不丰富,但在工业、农业以及城市居民生活领域,用水浪费惊人,供求问题十分突出。
农业灌溉技术落后。工业,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城市,浪费严重、污水回用率低。我国早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占到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52.9%,生活污水已成为污水的主要来源。中国一年洗衣污水量就将近22亿吨,相当于34个十三陵水库,76个昆明湖。仅北京市2005年废水排放为10.10亿吨,其中生活污水就达到8.82亿吨,占总排污的近90%。
水价严重不合理
我国目前城市自来水水价严重偏低,政府实行亏损补贴。我国目前水费支出只占家庭收入的0.9%,与世界平均占家庭收入3%的水平相差较大,基本还是福利用水。在我国,1升瓶装水=1吨自来水的价格,严重扭曲的水价实际上鼓励了对水资源的高消费。
另外,我国水价组成也很不合理。水资源的价格=占用生态水而损失的生态与环境价值(植被恢复、地面塌陷、河流污染等)+ 节水成本(集中处理后的水回用、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补贴等)+ 治污成本 + 水厂生产成本(生产输送、水质提升等)等方面,而不仅仅是水厂的生产和治污成本,应有更多的生态环境破坏治理等方面的成本。但目前的水价组成不能真实体现水资源的开发、治污、生态的良性运行,节水治污很难真正实施。
同时,人们对本应该正常的水价调整反应过大,过高的房价透支了他们的未来,以致水价改革姗姗来迟。
在水价问题上,用水机制不改,水价严重扭曲,伴生的是水资源的短缺、污染和浪费,最后整个社会为水付出巨大的代价。
城市中水回用的缺失
城市集中运行的中水设施一次性投资太高,远高于目前水价的自来水供水投资。由于前期投资较大,开发商没有积极性,这已成为制约中水回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目前仅在北京等极少数大城市的部分新建小区安装,且正常运行的又不到20%。城市里,洗浴中心、高尔夫、滑雪场在奢侈用水,洗车、浇花、景观、冲马桶等也用自来水,水的奢侈使用和低利用率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基于以上分析,刘东亮在为我国水危机深感伤痛的同时,也对未来的节水发展空间充满了期望。

Ⅱ 环境问题有哪些类型

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因素的破坏和污染等原因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有时候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

产生发展

1、人类社会早期的环境问题:因乱采、乱捕破坏人类聚居的局部地区的生物资源而引起生活资料缺乏甚至饥荒,或者因为用火不慎而烧毁大片森林和草地,迫使人们迁移以谋生存。

2、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环境问题: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各种手工业作坊和居民抛弃生活垃圾,曾出现环境污染。

Ⅲ 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类型包括

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
资源型缺水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性导致的局部区域水源分布较少而引起的缺水。水质性缺水则是由于区域内水资源的物理形态或水质恶化导致水资源无法利用引起的缺水,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
水资源的稀缺是一种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因为地球上水的总量一定,饮用淡水的总量则更少,随着利用和不合理浪费越来越剧烈,水资源缺乏问题日益明显。

Ⅳ 最近做地理题,讲到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我写了水资源短缺,老师说这不算人为环境问题,不知道给不给分

按你老师的说法,4分左右

其实也不能说不是人为,问问你老师知不知道罗布泊,再问问他那是不是人为的。

西北地区的缺水是因为离海洋远,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所以气候干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

所以西北的缺水,自然为主,人为为副吧。

要看你这道题问的侧重点在哪里了,你没有讲,只能按你老师的话来揣测,所以个人感觉4分左右

Ⅳ 水资源短缺是生态环境问题吗

A、水资源短缺和臭氧层破坏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A错误;
B、酸雨、土地荒漠化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B错误;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C正确;
D、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D错误.
故选:C.

Ⅵ 水资源短缺,是人为造成的,还是自然形成的

水资源短缺按缺水性质分为两类:1是资源性短缺,就是真正的缺水;这个多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如水资源空间和季节分配不均,距离海洋的远近造成降水不足,也有认为原因造成的 如由于人类的过渡开发水资源造成短缺,或者是经济的发展需水量增加 或者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气候变干 2就是水质性短缺。这个就和人为因素就有很大的关系 主要是人类排放污染物造成水资源受到污染 水质变化,能用于生产生活的水资源减少了 就不足了 就形成了水质型缺水

Ⅶ 水资源短缺属于生态环境问题吗

是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Ⅷ 生态问题包括哪些

生态问题主要有: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
3、草场退化
4、森林资源危机
5、水资源短缺
6、生物多样性减少

另一种方式来讲,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2类:

(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拓展资料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巩固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坚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洁净煤、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碳捕捉等技术,加快建筑节能步伐,培育以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不竭动力。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对节约能源资源,很早就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如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各方面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