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土资源自然保护处是干什么的
扩展阅读
老挝回国需要什么费用 2025-05-26 03:44:52
人力资源普票税率多少 2025-05-26 03:30:30

土资源自然保护处是干什么的

发布时间: 2022-07-12 10:16:17

❶ 自然保护的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各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于灭绝的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进行保护和管理的特殊地域的总称。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既包括各种自然地带中各种生态系统的代表,又包括一些珍贵、稀有动植物品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和迁徙的停歇地,以及饲养、栽培品种的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还包括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同时也包括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冰川遗迹、喀斯特、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所在地等。此外,在传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的一些成功地保护自然的范例,也属于自然保护区的特殊的类型。尽管保护区的类型很多,保护和管理的方式各异,但它们都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象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星散地分布在急待修补的地球上。
自然保护区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各种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现今世界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各种自然地带的自然景观,正在迅速地遭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森林无限制地采伐,草原的开垦,荒漠的过度放牧,热带的农业开发以及城市不断扩大和大工程的建设等,使得许多地区生态平衡失调,有些地区的自然面貌已难以辨认。为了研究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特点,以便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措施,不得不借助于古代的文献记载、考古材料、自然界残留的某些特征(诸如孑遗生物种类、土壤剖面、地貌类型等)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来推测已不复存在的自然界的原始面貌。由此可见,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段,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它对于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同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和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指出了一条途径,以便人类能够按照需要而定向地控制其演化方向。
第二,自然保护区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现今世界上物种的确切数量究竟是多少,直到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尽管生物分类学家们在研究物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迄今对生物种类还缺乏系统可靠的资料。目前认为世界物种为500~1000万种,其中只有150万种是在科学文献中有记载的。人们从这些物种中获取生活的原料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的农业育种工作就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已被驯化或栽培的动植物种。现在育种家们发现要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和提高生产潜力,其难度愈来愈大。因此除了对现有少数的物种进行育种改良外,必须挖掘新的食物来源,从而又开始转向到大自然丰富的宝库中,寻找野生的物种资源。
人类利用生物物种的历史证明,我们不能预言哪一种生物将对我们有用。有些似乎最无用的物种突然变成医药、工业、农业育种和科学研究方面有用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原料,这方面的例子在国际和国内都是很多的。例如许多原始的、分布区局限的野生植物,它们本身的产量可能是很低的,但往往却是培育抗病虫害品种的唯一来源。利用野生的近缘植物培育出的矮秆小麦和水稻品种,曾使栽培方式起了革新作用,并使许多地方的产量大大提高。
近年来意外发现的犰狳和北极熊的科研价值,可作为保护野生动物种质的例子。犰狳是迄今所知人类以外唯一能患上麻疯病的动物,这就为寻求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帮助。最近还发现北极熊的毛是罕见的高效吸热器,这一新的发现,为设计并制造御寒衣物及太阳能吸收器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现在人们已知近半数的药物首先是从自然物质,特别是野生生物中发现而制成的,尤其是中国,直接应用野生生物作为医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世界上迄今为止,仅对不到1/10的植物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的需求不断提高,许多过去从未用过的野生物种,已陆续发现它们在工业、农业、医药以及军事方面的新用途。但遗憾的是由于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的改变,许多物种正在迅速地遭到灭绝。有些物种在未深入研究它们的用途之前,甚至有的还未来得及定名就濒于灭绝或已经消失,其数量之大是极其惊人的。据一些野生生物学家统计,大约在35亿年以前,地球开始有生物,从那以后,种类逐渐增多,最多时曾达1~2.5亿种。其后,减少的速率逐渐加快,到现在只有500~1000万种了。仅以鸟类来看,从1600~1900年的300年间,共有75种灭绝,但进入20世纪以来,每年就有一个种灭绝。现在,平均每天就有一种生物从地球上绝迹,甚至加快到每小时减少一种。有人估计,如果目前的趋势不受抑制地继续下去,那么到20世纪末,当前生存在世界上的物种中至少有1/6将要灭绝。
自然保护区正是为人类保存了这些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现在许多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及完整的生态系统相继被发现,就是在自然保护区中调查研究出来的。特别是目前世界上许多物种,由于环境的变化或人为的干扰,过去曾经一度繁茂分布,现在濒临灭绝的状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合理的管理,将有助于这些生物的保护及其繁衍。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保护区无疑是一个物种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天然贮存库。
第三,自然保护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里保持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为进行各种有关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成为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由于自然保护区的长期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对于进行一些连续的系统的观测和研究,准确地掌握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对自然环境长期演变的监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及驯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第四,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除少数为进行科研而设置的绝对保护地域外,一般保护区都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和旅游者到保护区进行参观游览。通过在保护区内精心设计的导游路线和视听工具,利用自然保护区这一天然的大课堂,增加人们的生物、地学的知识。自然保护区内通常都设有小型的展览馆,通过模型、图片、录音、录象等设施,宣传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的知识。因此人们把自然保护区又称为活的自然博物馆。
第五,某些自然保护区可为旅游提供一定的场地。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和珍贵而稀有的动植物或地质剖面,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有些以保护天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更是旅游者向往之地。在不破坏自然保护区的条件下,可划出一定的地域有限制地开展旅游事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的潜在价值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第六,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河流上游、公路两侧及陡坡上划出的水源涵养林,它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特殊类型,能直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当然,要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仅靠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是自然保护综合措施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❷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就是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的土壤、矿藏、气候、地质和生物等。自然资源就是指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以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资源等。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自然历史的遗产等,而人为划定的、进行保护和管理的特殊区域。

自然保护区要对尚未开拓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的对象可分为动植物综合性保护区和专业性保护区两大类。综合性保护区是对整体生态系统进行全面保护,例如:我国长白山、太白山等自然保护区。在这些保护区内,既保护具有特色的动植物,也保护土壤、水源、植被、岩洞等自然景观;专业性保护区是以一些特定的动植物群落(如热带雨林等)、物种(大熊猫、水杉)、地区(鸟岛、蛇岛)、水域(水禽繁殖地及越冬地)等为保护对象,特别是对珍稀生物和濒危动物的保护。例如:我国的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等动物;植物方面有银杉、珙桐等。

我国北京延庆县的松山自然保护区,占地66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种。浙江省临安县西天目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树种柳杉、金钱松、根杏等及一些珍贵野生动物。安徽省广德县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爬行动物扬子鳄及其栖息的环境。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濒于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科学研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❸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什么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natural reserve)

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sanctuary),自然保护地(nature protected area)等。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

沿革

世界各国划出一定的范围来保护珍贵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已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但国际上一般都把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20世纪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了许多国际机构,从事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协调和科研等工作,如“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等。目前全世界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并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之一。中国古代就有朴素的自然保护思想,例如,《逸周书·大聚篇》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记载。官方有过封禁山林的措施,民间也经常自发地划定一些不准樵采的地域,并制定出若干乡规民约加以管理。此外,所谓“神木”、“风水林”、神山”、“龙山”等,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客观上却起到了保护自然的作用,有些已具有自然保护区的雏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方面得到了发展。到1988年底,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460处,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4%。其中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①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

②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

③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

④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⑤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

⑥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详见:http://ke..com/view/30757.htm

❹ 自然保护区作用是什么

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物资源,以及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还包括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迹等。

其意义在于:保留自然本底,它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中应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贮备物种,它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科研、教育基地,它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各种生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教育实验的场所;保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它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自然保护区对促进国家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科技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又包括省、市、县三级自然保护区。此外,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

❺ 为什么要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有什么用的》

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其重大作用: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以下7个方面的重大作用:一是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二是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三是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四是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五是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六是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七是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其重大意义: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保护自然资源、贮备物种、开辟基地和美学价值等四个方面的意义: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又可以称为贮备库。它也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自然保护区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自然界的美景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良好的情绪可使人精神焕发,燃起生活和创造的热情。所以自然界的美景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职能是什么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林业和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保护和发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依法查处破坏区内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违法行为及其责任人。

3、编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抓好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制定管理规则和岗位责任制度,统一管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区内各项经营活动。

4、定期组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调查,建立自然资源档案制度;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育,扩大对外科技交流,探索自然演变规律及合理利用、开发生物资源的科学途径。

5、依法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增强保护区自我发展能力;扶持区内群众发展经济,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体系。

6、做好区内林地管理,完善界桩、界碑,稳定林地权属。

7、承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❼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
2.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
3.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 研究等。
4.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5.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
6.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❽ 什么叫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指对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区内严禁任何直接利用自然资源,严禁一切生产性经营活动。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水源涵养区,有特殊意义的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自然保护区不能有人为的直接干涉,任自然流程正常进行,包括特定时间内的-些自然作用,如自然火烧、群落自然演替、自然病虫害、风暴、地震等。

❾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什么意义

一般来说,自然保护区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地质构造以及水源等自然综合体为核心的自然区域,在这块区域内人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使这一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自然综合体的陈列馆和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而且是调剂环境的主力军。所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应该被看作是环境保护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建设工作,建立一个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对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包含某个核心对象的陆地及水体为主要任务,所以,自然保护区应该保护的是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珍贵地质建造、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一般要求保护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这样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比较明显。

一个管理和建设得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常常也是能够直接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的。国外许多保护区目前已在服务国家的生物医学行业提供物种源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这方面的例证也不少。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自然保护区产生经济效益的方法和渠道迥异于通常的资源富集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更着重长期和宏观的效益,对自然保护区的利用和开发,前提是保护,保护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被放在首位,眼前的经济效益不能作为保护区建设的工作重点。对这一点,世界发达国家莫不如是。

❿ 自然保护区具体指的是什么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2016年1月13日~14日,就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河南小秦岭、宁夏贺兰山、山东长岛、广东丹霞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部约谈了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