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售价成本利润计算公式是什么
售价成本利润计算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
推导公式:
1、售价=成本×(1+利润率)。
2、成本=售价÷(1+利润率)。
打折率=打折后的售价÷原来的售价=成本×(1+后来的利润率)/成本×(1+原来的利润率)=(1+后来的利润率)/(1+原来的利润率)。
利润率计算的常用方法:
1、特值法。一般情况下,把未知量成本设为特值,常设为1或100。
2、比例法。根据公式“售价=成本×(1+利润率)”,当售价一定时,成本与(1+利润率)成反比。
3、方程法。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4、十字交叉法。利润率的混合问题,类似于浓度混合问题。
5、分类讨论法。
② 在产品成本计入利润总额吗
在产品成本属于企业的生产成本,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不计入利润总额。
在产品是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生产物,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在产品狭义的含义仅指车间内部处于加工、检验、运输等过程中的产品。
(1)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确定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是指先采用一定的办法对月末在产品进行计价,然后将汇总的基本生产总成本减去月末在产品成本,就可以计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其具体方法有:在产品按年初数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在产品不计价法等。
(2)先确定完工产品成本,然后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是先用历史成本,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对完工产品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汇总的基本生产总成本减去完工产品成本,倒算出月末产品成本。该方法实务上很少采纳。
(3)同时确定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法。该方法是采用合适的分配标准,将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进行划分,以便同时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具体方法有: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等。
③ 商品利润怎么算!
商品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利润=18-10=8元 利润率=8/10*100%=0.8
拓展资料:
是企业在其全部销售业务中实现的利润,又称营业利润、经营利润,它包含主营业务利润。销售利润永远是商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目标,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就无法继续生存,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就无法继续扩大发展。
不少企业老板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面对超低利润的产品销售局面,一筹莫展。可是不降价产品就卖不出去,企业更没法生存,价格降下来了,产品销量越来越大,可是利润越来越小,甚至亏本。
网络_利润
④ 成本30卖75利润是百分之多少
你这里所说的利润,如果是毛利润,那么成本就是70元。如果是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或净利润,那么根据你给出的条件,无法准确计算出这件衣服的成本,但可以确定成本一定小于70元。拓展资料会计涵义
一般定义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2、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3、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
4、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
版本定义
1、CCA中国成本协会发布的CCA2101:2005《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中第2.1.2条中对成本术语的定义是:
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
注:应付出的资源代价:是指应该付出,但还未付出,而且要付出资源代价。
注:资源代价是总合的概念。
注:资源:是指凡是能被人所利用的物质。在一个组织中资源一般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注:术语“成本”可以使用形容词,如:用“多、少”或“高、低”来修饰。
注:这里的成本是广义的概念,不是狭义的概念。
2.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成本与标准委员会”对成本的定义是:
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3.《成本与管理会计》(第11版)中对成本下的定义是:
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弃的资源。
成本(Cost),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成本也称生产费用。
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
即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耗费的货币表现;
2.成本具有补偿的性质
它是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而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
3.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
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甚至从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
⑤ 怎么算成本和利润
1、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2、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基本计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⑥ 什么是成本,利润率,利润,请举例说明,谢谢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假如销售某货物,售价100元,成本80元。
销售该货物的成本利润率=[(100-80)/80]*100%=25%
拓展资料: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并且利润是衡量企业优劣的一种重要标志,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利润按其构成的不同层次,可划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分析企业利润居低不上或是流失的原因:
1.销售额不景气,利润受到间接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客户的选择性随之增多,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受到挑拣,导致业绩降低。
2.费用成本不合理。最可怕的不是前期成本高,花钱多,而是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导致成本不够或是前期花销太高,后期没达到预期,便是得不偿失了。
3.时间分配,人员分配不均或是不合理,导致团队作战效率不高,一分钟能解决的事情用两分钟就是做事效率上的差异了。这其实也间接说明管理者在人才分配或是分工合作中出现不适配或是团队凝聚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三个核心问题分析企业利润提升的三个关键:
1.增加销售额,有效制定不同方案区别产品,针对客户。并不是每一位客户都具有与之建立长久有益关系的价值,企业销售需要学会区别不同客户,把有限的产品及服务投入到长久客户的维持中,避免业绩的大量损失。
2.前期费用最大利用化,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通过预算机制管控成本费用,预算是设计利润,直接影响了利润的大小发展。
3.提高团队效率,实现时间最短化。效率提高可以从前期选拔人才开始。假如一个岗位对于时间效率的要求很高,就不能用做事拖沓的人来干。哪个岗位用什么人,怎样匹配合适的人才去到合适的岗位,一个细节或许就能影响后面团队做事的效率。
⑦ 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所取得的利润总额与支付的成本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发生的所有成本所带来的收益的能力,该比例越大代表收益效益越好。其计算公式为: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总额×100%。
平均生产成本和价值利润分别是个别生产成本和个别利润的的加权平均数。技术水平不同的经济体的个别劳动对产品价值的影响是通过它们的产量权数实现的。产量权数反映了经济体的技术水平与平均技术水平的关系。
因此,可以进一步认为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是由生产产品的加权平均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构成的。
⑧ 如果我进价是一元卖出去两元这个利润是百分之几
如果我们进价1元,卖价2元,那么在不考虑其他成本的情况下,这个交易的利润是100%。
⑨ 成本6角卖1.2元多少利润
1、成本利润率:(1.2-0.6)/0.6*100%=100%(成本利润率 100%)
销售利润率:(1.2-0.6)/1.2*100%=50%(销售利润率 50%)
2、毛利率一般是指:毛利润=销售价格-原料进价-人工费,但也可以计入税收成本,或房租成本或更多.
影响最终利润的因素很多,对于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差别很大,毛利润考虑对于该业务的主要支出。
计算毛利润的意义在于,如果不做该(笔)业务,一些资源就会被浪费或仍然会消耗,利润就会变成负值;如果做该业务,就可能赢利或减少亏损。
3、有两种提高毛利润率的主要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增加产品价格的方式。第二,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当然了,二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增加产品价格可能会导致销售额下降。如果销售额大幅下降,那么很可能获得的收益总额还不够支付营业费用。增加价格还需要对通货膨胀率、竞争因素、产品基本的供求关系等等有深刻的了解。
提高毛利润率的第二个方法就是降低生产产品的可变成本。这可以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或者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来实现。总额折扣是降低原材料成本的一个好方法。从某位供货商那里购买的原材料越多,他们提供特价折扣的可能性就越大。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寻找价格更低的供货商。但是,如果对方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够好,那么你就得牺牲原材料质量上的降低。利润是生产过程获得的利润,不含期间费用。
毛利润=销售额-(销售)成本
净利润=销售额-成本-期间费用-所得税
净利润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容易看清企业或产品的真相。
4、计算毛利润有以下好处:
1)反映企业技术水平,毛利润越高,其集约化(产出量大)、自动化程度越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也较高。
2)反映产品本身的优劣,企业净利润是扣除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和所得税后的结果,如果企业期间费用大,就会蚕食掉产品本身的盈利,不能反映产品的市场适应性、价格优势等信息,造成假象。
3)毛利润越大,企业价格空间也越大,竞争能力越强。但净利润却无法表达这些信息。
⑩ 知道成本和毛利率如何计算具体利润数值
一、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由此可以得出: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额)=主营业务成本(成本)/(1-毛利率)
二、公式如有所示:成本=收入*(1-毛利率)
具体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上期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上期销售毛利=上期商品销售净额-上期商品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简化计算公式:销售成本=销售净额×(1-毛利率)
也即:成本=收入*(1-毛利率)
三、利润=销售额-成本
四、在会计中,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五、销售利润率种类形式
销售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产值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资金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净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