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产力过剩
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看不到生产力的最高极限。到目前为止的任何一次生产力过剩都是在距离生产力的最高极限无限远处发生的。所以,任何生产力过剩都不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1、行业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以汽车行业的发展超前为例。当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的发展平衡的时候,汽车产品与其他产品可以正常的交换和流通。但是,当汽车行业的发展严重超前的时候,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当汽车产品的价格降到低于生产成本时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消费需求还是严重不足时,就会导致汽车行业的生产力过剩,严重时会导致汽车行业的破产。汽车行业的破产又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其他行业的破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所以,要想避免生产力过剩就必须调节行业发展的平衡。
2、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生产之间不平衡的产物。
当所有行业的生产力都过剩,老百姓有消费能力,但缺少消费的需求。这时的生产力过剩是因为产品的升级没有跟上。现有的产品已经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而更高档的产品还没有开发出来。这时的生产力过剩是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生产之间不平衡的产物。所以,要想避免生产力过剩就必须调节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生产之间的平衡。
3、生产与消费的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当所有行业的生产力都过剩,老百姓有消费需求但没有钱消费。这时的生产力过剩是生产与消费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也就是说,生产的发展超前了,消费的发展滞后了。这时候老百姓没有钱消费,导致无法继续生产。无法继续生产就无法给老百姓发工资。这样老百姓就更没有能力消费。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生产力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所以,要想避免生产力过剩就必须调节生产与消费的发展平衡。也就是说,必须调节社会制度。生产力过剩和生产力不足是交替出现的。当生产力过剩时,要向共产主义方向调节社会制度,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但是向共产主义方向调节社会制度时,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的同时,打击生产的积极性,打击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所以,过度的向共产主义方向调节社会制度就会导致生产力不足。当生产力不足时要向私产主义方向调节社会制度,提高生产与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但是,向私产主义方向调节社会制度时,提高生产和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的同时打击消费能力。所以,过度的向私产主义方向调节社会制度就会导致生产力过剩。因此,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制度要反复的调节,而不能永远的向一个方向调节。
㈡ 怎么解决生产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呢
过剩生产能力是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垄断竞争理论有一个着名的且颇有争论的结论,它认为这种市场结构之下的厂商往往会在还有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要知道,其实消费能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当供过于求了,你要么争取市场,扩大销售,把多生产出来的东西销售掉;要么就裁员,降低自己的生产规模;要么就把生产过剩的东西销毁掉,因为过剩的东西卖也卖不出去,而且利润在没过剩之前就获得了,这一部过剩的东西,意义也就不大了,如果送给别人的话只能影响你下一生产周期的销售,除非你以后都不再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或该产品已经被淘汰,流入市场也不影响你以后产品的销售。
西方国家生产过剩一般先采取第一个方法,争取市场,扩大销售,所以促进了国际经贸交流,产生了全球化,西方国家一般不采取裁员,因为有工会,有法律,不允许因为这个原因就增加失业率,如果卖不出去了,他们就销毁,像前段时间的法国奶农,因为抗议市场收购的价格低就把牛奶倒进河里(为什么价格低,就是生产过剩,消费不了),还有以前美国谷物(如玉米)生产过剩,就喂猪或烧毁。
㈢ 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为什么美国的资本家把过剩的产品销毁而不是给
这是经济问题,而不是伦理问题。同志们可以想一想,如果资本家把过剩的产品都免费送给了穷人,那么穷人更不用去买东西了,资本家生产的东西将更加过剩了,所以说必须狠心地把过剩的东西销毁,而不是分发给穷人。
㈣ 如何理解经济危机中的生产过剩和超额剩余价值急!!!
首先明确什么是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又称商品过剩,指资本主义社会所生产的商品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商品过剩现象,他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一般表现为商品销售困难,大量积压,物价暴跌,许多企业倒闭,结果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各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空前扩大和加强,整个社会经济界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社会对生产进行统一的计划和管理。但是,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存在,社会生产按各个资本家的意愿来进行,处于竞争和无政府的状态中。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脱节,从而出现资本过剩。加上资本家追逐利润,生产中一方面又力图采用新技术,另一方面有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失业工人加多,使得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对缩小,这就会加剧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引起局部或普遍的生产过剩!
什么又是超额剩余价值呢?概念如下:
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来源仍然是该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通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又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的特征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特征在于,其存在具有一种暂时性。假定某个资本家采用了新技术、新的机器设备,从而格外地提高了他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获得了超额剩余价值。但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其他资本家很快也会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改良它们的技术设备,从而少数企业暂时特别高的劳动生产率,会逐渐扩展到其他企业中去。当新的方法被普遍采用时,该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社会平均水平普遍提高,商品的社会价值也随之降低,原来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就会消失,从而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不过,这时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又会强制一些资本家采用更新技术,从而又重新产生超额剩余价值,重复着上述那样的过程。所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性的东西,但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来看,它又不是暂时性的东西,而是经常存在的,只是不固定于某个或某些企业而已。
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会促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资本家为了保持超额剩余价值,总是对新技术实行保密,从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矛盾的一种表现。
好了,如果楼主还有概念性问题,随时提问,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㈤ 如何控制精益生产库存怎么解决生产过剩库存的问题
如何利用精益生产解决库存问题?
一、精益生产解决库存的哪些问题
1、产品制造与生产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引发生产库存过剩问题
(1)产品在制造生产前没有依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生产,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属于无效产品。
(2)没有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后,大部分产品在被生产出来后都存放在仓库当中,久而久之,救出出现产品库存过程的问题。
2、产品生产中存在严重存货浪费问题
(1)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没有根据客户与市场需求而进行提前过度生产,导致企业的产品的库存货物不断增加。
(2)企业库存货物的长期积压,库存积压货物不可避免的会因为货物的长积压而导致从产品质量下降或者毁损等问题,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产品浪费问题。
二、精益生产解决库存问题的方法
1、提高企业精益生产信息的传递及时性和准确性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产品的精益生产过程当中,企业通过搭建专业的信息交流平台来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企业自身的信息数据资料库来有效的解决企业信息传递不及时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生产中库存积压和无形浪费问题,实现企业精益生产效益的提升。
2、加强和提高企业员工的精益生产模式的接受度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企业员工对精益生产模式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并不是很好,这也给企业未来更好的进行精益生产模式的推广带来到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企业在实际的运营和生产过程中做好对企业员工的精益生产模式思想理念的灌输和培训工作,并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精益生产”主题活动,加深员工对精益生产模式的正确认知,为企业后续进行精益生产模式的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做好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的稳固工作
基于企业精益生产的需求,企业需要在运行生产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的稳固工作,有效的避免因沟通不及时而导致产品供需关系不合理的现象,消除企业精益生产中存在的库存管理浪费的隐患,从而为企业进一步达成零库存,高质量高效益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㈥ 现在中国是不是产能过剩,很多商品都滞销了
有些行业产能使过剩了,但为了刺激经济往往大量增加了流动性,并且投放的流动性有相当一部分被少部分人掌握而没有真正用于需要的行业、或没有真正用于产业调整、产品升级上,而是用于投机。这样有些产能过剩看似通缩,有些价格猛涨更有通胀的迹象,在通胀管理下有些人短线炒作消费品、保值产品更增添了通胀预期。
往往产能过剩的产业其产品价格难以大涨(比如钢铁),但也有例外:比如产业链的两头给人掐住了,或某个关键环节受制于人,就业有机会给人进行炒作,这样价格也就上去了。
㈦ 产能过剩是什么
产能过剩是生产产品的能力如果饱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将超出社会需要的能力。产能是指生产产品的能力,所以产能过剩不是产品过剩——即使产品不过剩的情况下,产能也有可能过剩。
所以产能过剩是相对的:1、产能过剩是特定产品的产能过剩。2、产能过剩是特定时期的产能过剩。3、产能过剩是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造成的。根据产能不等于产品、产能过剩不是产品过剩的原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能仅仅靠去库存。解决产能过剩仅仅靠去库存,是把产能和产品混为一谈。解决产能过剩的途径有二:一是去产能,二是增加社会对过剩产能产品的需求。对于已经形成产能的企业而言,一般都是优质企业。不能把因产能过剩而无法正常运转的企业看成“僵尸企业”, 把因产能过剩而无法正常运转的企业当做“僵尸企业”以去产能为名全部去掉,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根据产能过剩的相对性原理,只要社会增加对相关产品的需求,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衡,产能过剩就可以迎刃而解。所以解决产能过剩的根本途径,既不是去库存,也不是去产能,而是增加社会的需求,也就是我们讲的,用增量化解存量。
㈧ 经济学中生产过剩是什么意思
经济学中生产过剩指生产的物品大于需求,从而需要降低价格刺激需求。价格降低后会导致公司获得利润减少,继而导致员工或者劳动力的薪资减少,收入少了,消费就减少。恶性循环下会导致经济萧条,这时政府需可以通过减少利息,增加公共消费等方法解决这一个问题。
拓展资料:
生产过剩带来的影响:
国家在应对生产过剩状况时,采用更多的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手段,在遏制生产过剩状况进一步恶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不可调和,这就是所谓“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且其爆发频率的增加,强度的增大,影响范围的拓展(空间上和涉及的经济领域),持续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都最好的证明了这一点。2011年4月份,中国的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蔬菜同期上市,就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