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利润产品和走量产品利润比差多少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利润产品和走量产品利润比差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5-07 20:21:06

1. 请问利润与利润率之间有什么区别

利润(profit)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各种利润计算方法
一、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的是不含税,,现有进销存系统中叫税后毛利。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
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记得给分哟!

2. 利润与利润率之间有什么区别

利润率=利润/总收入
利润就是指收入减去成本
而利润率是指所得到的利润除以总的收入。他们都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盈利指标。但是却有差别。如果有100万的收入,成本是90万,那他的利润就是10万。而利润率=10/100=0.1
如果10元的收入,可得到2元利润,虽然利润很低。远远小于上面的10万,但是利润率=0.2, 其实他的经营效益比上面收入100万的企业更加高。

3. 利润和利润率怎么计算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

其中: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二、营业外收支的会计处理

(一)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提示】(1)盘盈利得一般指的是现金盘盈;(2)企业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或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的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二)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三、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四、综合收益总额

净利润加上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为综合收益总额。

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4. 产品怎么算利润率呢

你好!我是李承诺.
纯利润率=产品总利润率-固定成本-间接成本.
利润率=产品总利润-固定成本-间接成本/产品总利润=40/100=40%.
固定成本指:看得见的成本.如产品的辅料.税收.计件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指:看不见的成本.只能通过大概的算出.如机器磨损.接月人工成本等.
固定成本又称为不可变动的成本,
间接成本又称为可变动成本.

5. 产值和利润的比例一般是多少

大约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产值比例:

经营者利润:在15%-20%属于合理。低于20%说明管理不力,要调整。低于15%属于投资失败,高于25%难以持续发展。

人员工资:17%-22%之间比较正常。高于22%需要减员增效,高于25%面临亏损的危险。

人均营业产值:低于人均1万/月,门店没有效益。1.2万/月—1.5万/月基本处于行业一般利润。1.8万/月—2.5万/月处于行业较好利润水平。3万/月—8.4万/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产值利润率(Profit ratio of proction)是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那么产值利润率要多少才合适呢?下面会具体说明。

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产值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是否增产增收。

如果产值利润率较高,则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较大,从而反映了企业的综合效率较高。产值利润率是衡量一个工业企业的重要指标,用此指标,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

一个时期内,若企业的产值利润率逐年增大,则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单位产值产生的利润在不断增多,反之,则企业的利润在下降,从而企业的经营状况在逐渐变坏。

6. 产品利润率怎么算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占有额)×100%。根据银监会规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X100%。这一指标可进一步扩展为: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