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放在哪个部门
设计和完善商业模式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必修课,那么,企业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呢?世界工厂网提供了,企业设计商业模式的步骤,以供参考。
第一步,界定和把握利润源—顾客
企业利润源是指购买企业商品或服务的顾客群,它们是企业利润的唯一源泉。企业利润源及其需求的界定,决定了企业为谁创造价值。企业顾客群分为主要顾客群、辅助顾客群和潜在顾客群。好的目标顾客群,一是要有清晰的界定,没有清晰界定的顾客群往往是不稳定的;二是要有足够的规模,没有足够的顾客群规模企业的业务规模必然受到局限;三是企业要对顾客群的需求和偏好有比较深的认识和了解。
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需要分析顾客需求,目的就是要为产品寻找能够比较容易呈现价值的顾客群。一般来说,企业赢利的难度并非在技术与产品端,而主要还是在顾客端。有时纵然是把握好企业顾客的一点点需求,也可能产生巨大的顾客价值。在复印机行业,施乐公司的利润源主要是大型企业与专业影印公司,因此他看不到个人客户对于影印便利的需求,所以失去开发桌上型复印机的先机。佳能在资源规模上无法与施乐竞争,因此采取差异化策略,重点对企业个人客户这一利润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根据个人客户的价值需求,发掘尚未被满足的特殊顾客群,最后才导致开发简便型桌上复印机的创新构想。佳能在1976年推出简便型桌上复印机,这项新产品的技术创新程度较为落后,不但影印速度慢,影印品质不佳,提供的影印功能也极为有限。不过在顾客看来却是一项能带来重大价值的成功产品,因为它能提供经理人与个人工作者在工作上极大的方便,这些顾客不需要为影印一页文件,专程跑到影印中心,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在家中或个人办公室中即可满足影印需求。
如果商业模式无法找到相对明确的顾客需求,那么这项新事业将会遭遇无法创造利润的潜在风险。例如,JVC与Sony在上世纪60年代投入于录放机新事业开发,事先也无法掌握潜在的顾客需求,因此只得不断推出新产品到市场上进行测试,直到70年代,在大致掌握顾客对于这项新产品的需求后,才成功开发出VHS与Beta规格的产品。
利润源不清晰,也就是企业顾客和顾客需求不明确,是导致企业商业模式不健全的首要原因。比如前几年的新兴科技领域(例如2000年前的Internet、e-commerce、无线上网等新产业),由于市场尚未成形,顾客需求还不明确,很难发掘新技术的价值将如何在新市场中具体呈现。因此许多网络公司的商业模式,大都欠缺具体的顾客需求信息,只能以网际网络科技的发展趋势,来描绘未来市场的美景。但这正是一些企业投入于新兴科技市场所遭遇的主要风险:新技术具有创造价值的高度潜力,但新事业却持续大幅亏损。大量经营实践表明,设计和完善商业模式时,分析和把握顾客需求,并寻求产品在市场中的最佳定位,是设计商业模式的一项首要工作。
第二步,不断完善企业利润点—产品
利润点是指企业可以获取利润的、目标顾客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利润点决定了企业为顾客创的价值是什么,以及企业的主要收入及其结构(revenuestructure)。好的利润点是顾客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合点,它要求一要针对目标顾客的清晰的需求偏好,二要为目标顾客创造价值,三要为企业创造价值。有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或者缺乏顾客的针对性,或者根本不创造利润,就不是好的利润点。
微软的商业模式是国际公认最为成功的商业模式,但回顾微软不断完善企业利润点的历史,就会发现微软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的。看一看微软开发图形操作系统就会发现,根据顾客的需求对产品持续改进是微软商业模式的竞争力之所在。当微软推出Windows1.0时,这个产品比数字研究公司的GEM图形用户界面好不到那去。评论家们甚至将它比作是对施乐PARC所开发产品的苍白模仿。只有在1990年Windows3.0发布时,微软才拿出了内存管理方面的改进成果,从而可以让用户利用286和386微处理器的能力。1993年微软又用了另外三年时间改进了与Windows95界面类似的NT,新产品强大的管理控制功能使得WindowsNT在IT社区中流行起来。在网络浏览器业务上,微软又用了三次长期的努力才赶上网景。微软建立了伟大的商业模式,原因是微软倾听客户反映,修复了产品中的不足,微软成就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开发出了“轰动一时”的技术。微软完善了一个整合客户反馈和改进企业利润点的系统,这可以解释为何微软长期以来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号企业。
第三步,打造强有力的利润杠杆,构筑商业模式内部运作价值链
打造利润杠杆—规划企业内部运作价值链是商业模式设计与完善重要内容,它决定了产品或服务是否为企业带来价值和带来价值的多少。企业利润杠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组织与机制杠杆、技术与装备杠杆、生产运作杠杆、资本运作杠杆、供应与物流杠杆、信息杠杆、人力资源杠杆等。这些内部运作活动可以清楚界定企业的内部运作的成本及其结构(coststructure)以及计划实现的利润目标(targetmargins)。
设计良好的利润杠杆可以使商业模式极具竞争力。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却创下了连续29年赢利的业界奇迹,上季度继续赢利102亿美元。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在于西南航空始终坚持"低成本营运和低票价竞争"的策略,在自己竞争对手不注意和注重的内部价值链上下功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增长点。西南航空主营国内短途业务。由于每个航班的平均航程仅为一个半小时,因此西南航空只提供软饮料和花生米,这样既可以将非常昂贵的配餐服务费用"还之于民",又能让每架飞机净增7到9个座位,每班少配备2名乘务员。在西南航空公司的大多数市场上,它的票价甚至比城市之间的长途汽车票价还要便宜。一些"巨人级"航空公司称西南航空是"地板缝里到处蔓延的蟑螂",可以感觉到,但就是无法消灭掉。
将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内部价值链外包,是打造利润杠杆的一条有效途径。很多公司意识到在一个非常长而复杂的企业内部价值链上,他们也许只能在价值链的3至4个环节具有高度竞争力,但要想在所有环节上都具有竞争力是不太可能的,而一旦认识到企业内部价值中的优势环节,就应该把公司定位在那个位置,将其他部分以签约方式外包给别的公司,从而使利润杠杆更加有力。
十几年来,耐克在美国运动鞋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对于耐克而言,营销和新颖的设计是其专长,而对于制造,耐克则采取外包策略,耐克还外包部分财务运作。劳斯莱斯将其主要精力集中于发动机的核心竞争力上,而对于车身等部分则完全外购,从而取得价值最大化。宝马(BMW)公司控制着与其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关键部件,如发动机、车辆平台的设计,其它非关键零部件则外包出去。同样的产品,由于利润杠杆不同,或者说由于企业内部运作价值链的差异,导致了产品的成本迥异,一个企业可能赚钱,另一个企业可能亏损。这足以说明,利润杠杆决定了企业利润的多寡。
第四步,疏通拓宽利润渠,构筑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价值链
利润渠—即企业向顾客供应产品和传递产品信息的渠道,是商业模式得以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外部价值链。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传递是企业把产品和服务传递给目标客户的分销和传播活动,目的是便于目标客户方便地购买和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戴尔是成功的商业模式,它的的利润渠本身就为戴尔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首先,直销模式大幅降低成本,戴尔的“直销模式”实质上就是简化、消灭中间商,这样避免庞大的渠道成本。戴尔因直销而减少了20%左右的渠道成本。其次,直销模式加快了戴尔的资金周转速度。利用代销商销售电脑的各大电脑公司从制造到销售一般需要6-8周。而戴尔从订单到送货到客户手中的时间为5天,从发货到客户电子付款在24小时以内,戴尔的资金周转天数已降到ll天。
1963年家乐福在巴黎郊区创办第一家超级市场。在30年内,家乐福发展成为一个年销售额290亿美元、市值200亿美元的国际连锁超市集团。其成功的关键是为客户提供了优异的渠道。在家乐福产生前,法国拥有高度分散的小商店系统,他们对客户和供应商来说是一个十分低效的渠道。客户需要花数小时采购,而分销商需要花费可观的成本和费用运送货物到成百上千家零售店。这一渠道的多重失效和低效,激发了渠道集中的趋势。家乐福发掘到这一机会从而创造了巨大的股东价值。家乐福、沃尔玛的成功是因为它为众多商品生产企业构筑了高效的流通渠道,而这对几乎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步,建立有效保护利润的利润屏障
利润屏障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目标客户,保护利润不流失而采取的战略控制手段。利润杠杆是撬动“奶酪”为我所有,利润屏障是保护“奶酪”不为他人所动。比较有效的利润屏障主要有建立行业标准、控制价值链、领导地位、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客户关系、品牌、版权、专利等。
利润屏障对商业模式的价值从Beta与VHS对行业标准的争夺战可见一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索尼发明了Beta摄像制式,技术领先,先期进入市场,还拥有强大品牌支撑,但索尼坚持"不让其他厂商作OEM",埋头单干,结果最终成了市场上的孤家寡人。1985年,索尼不得不退出家用摄像市场。JVC在索尼之后创建了VHS摄像标准制式,在性能及价格上当时都不具备竞争优势,但JVC信奉"优秀技术大家共享",在摄像机产业的上链与彩电行业强强联盟,在下链与录像带租用店和音像制品商广泛合作。JVC的VHS最终被市场逻辑性地选定为行业标准。另一个不能让人忘却的例子是苹果电脑。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和90年代早期,苹果拥有一个图形界面的使用系统,比微软先进得多。然而竞争的结果是,1000亿美元的股东价值从苹果转移到微软,因为微软全力以赴使自己的操作系统成为了行业的标准。
对于企业如何设计商业模式这一问题,世界工厂网提供的以上五个步骤,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Ⅱ 公司产品能否开拓市场,关键在于公司哪个部门
在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市场环境中,风险控制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而和核心竞争力相关的部门,对公司的重要程度就会更高一点。这是对员工最基本的保障,是做好了销售部门的后勤保障,从这个角度上讲,养活人家人事部门也是应该的吧。光是这样吗?你错了,她还会大肆宣扬给其他人,你是个四肢不全的残废,什么都不行,就会说。
没有新鲜血液流入,没有创新,企业很难生存的长久。有句话说的好,总裁基本都是从销售做上来的,董汉小姐不就是嘛。随后因为拿到了订单也慢慢的在市场上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地位。
Ⅲ 国家哪个部门负责检查化妆品是否合格
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检查化妆品是否合格。
中心主要承担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及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等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全国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生产许可证领证检验、CQC自愿性认证检验、新产品鉴定检验、产品质量仲裁检验等指令性任务,同时可为社会各界提供有关产品的委托检测、技术分析、技术咨询、质量司法鉴定、验货检验和符合性测试等第三方公正检测业务。
中心主要业务范围覆盖护肤美容、口腔护理、洗涤用品、香精香料、卫生巾等日化产品的检测。涉及的检测项目有:相关产品的理化及性能检测能力、微生物指标、各类产品添加剂(包括食品添加剂)、化妆品中的禁限用物质和功效成分检测和研究等等,分析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
产品具体检验范围:
1、化妆品
洗发液、洗发膏、发露、发油、摩丝、梳理剂、发胶、彩喷、染发剂、烫发剂、啫喱水、啫喱膏、发乳、焗油膏、染发膏、护发素、发蜡等润肤乳液、润肤膏霜、蜜粉、香脂、奶液、洗面奶、液体面膜、护肤水、紧肤水、化妆水、收敛水、卸妆水;
眼部清洁液、按摩液、护唇液、美目胶等香粉、爽身粉、痱子粉、指甲油等胭脂、眼影、粉饼、唇膏、眉笔、唇线笔、睫毛膏、定妆粉、香水、花露水等
2、香精香料
天然香料、生物技术香料、合成香料、香精等
3、洗涤剂
沐浴剂、洗手液、地板水、洁厕精、洗洁精、香皂、牙膏、洗衣粉、厨房清洁剂、玻璃清洁剂、家居洗涤剂、汽车清洁剂、其他洗涤剂、染整助剂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