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宫文创产品都有那些
从干隆的“秘密花园”里摘取江南诗意打造出了翠意盎然的“雀鸟缠枝美什件”;又将皇家藏书楼文渊阁游廊上的绿色和藏蓝色作为“山海文渊·文具包”的基础配色;一番探寻后,故宫畅音阁戏楼和干隆时期男蟒戏服,成了“畅心”睡眠系列家居服的灵感来源;故宫最具代表性的九龙壁则直接化作了精致大气的“九龙坛”。
了解过“紫禁城零零后”溥仪用电话“点外卖”、召唤胡适进宫等有趣秘闻后,又开发出潮范十足的“仪副耳机”;根据顺治帝、孝庄太后母子关系,以及顺治帝与董鄂妃爱情故事,创作出了对话形式香薰“紫禁·薰”;大众熟知的“甄嬛”的励志人生以及最受干隆宠爱的十公主的天真童年则成了“珍熹”系列首饰和“十公主童顽故宫游戏棋”的创作内核。
(1)故宫一共有多少个产品扩展阅读:
故宫文创始于2008年故宫文化创意中心的成立,而从严肃的紫禁城到萌萌哒故宫淘宝,转变源自2013年。当时,台北故宫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朕知道了”纸胶带,这让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识到了文创产品的庞大市场。
故宫博物院通过各种形式,成功打造出极具人气的故宫IP,相关文创产品更是爆款频出。接地气的文创产品、精美的糕点食盒,《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综艺的诞生,硬是把这座已有数百年历史之久的博物院推上了超级网红之路。
2. 北京故宫里藏有多少样东西,各是什么
你的问题真牛!人也是牛人~故宫有几十万件珍宝!怎么说~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2382件)青铜器;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其中仅宋画即达943幅,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玉器也拿走不少。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着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郭熙的《早春图》,现在台北,北京没有。北京有《清明上河图》,台北没有。龙袍,中国历代只有清王朝留下来的,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价值不大,没有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龙袍也没有。
三十七年(1948)秋,国共战争形势逆转,故宫和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博筹备处决定挑选文物精品运往台湾。该年年底,第一批文物箱件由海军载运驶离南京,抵达基隆。次年,第二批文物由商船,第三批箱件仍由海军载运。故宫运台文物共2,972箱,只是北平南迁箱件(13,491箱)的百分之二十二,但颇多精品。中博筹备处运台的有852箱,也多是精品。
运台图书文物,政府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联管处将文物迁往台中县雾峰乡北沟新建的山边库房存放,又开凿防空山洞。联管处时期,进行对文物的抽查、清点;接着从事整理编目,先后编印了多种书籍,并有小型陈列室对外开放参观。其间也曾挑选精品前往美国,先后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五处展出,先后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五处展出,也参加过纽约“世界博览会”。
故宫迁来台北之后,陆续扩建数次,陈列空间逐渐扩大。五十七年(1968),又将图书文献从书画组中划分出来,使典藏文物单位由原来的古物、书画两组扩编为器物、书画、图书文献三处。五十九年(1970),又在文献处之下增设图书馆。其业务略举大端:如对文物重新点检、整理,详细登录;并且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如六十年起协助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增设中国艺术史组,这是台大艺术史研究所的前身。该组作育出许多艺术史研究人才,部分并在故宫任职。六十七年(1978),与国史馆合作校注《清史稿》,后由国史馆整理增订出版为《清史稿校注》。故宫也展开编辑和研究的工作,先后出版了多种期刊、专书、目录,以及书画、器物、善本古籍、清代文献等书册和裱装画轴、手卷等。故宫积极选派人员出国培训、考察,及参与国际学术性活动。主办数次国际性学术讨论会,如五十九年(1970)的“中国古画讨论会”;挑选精品出国参展,在日本大阪的“万国博览会”和韩国汉城的“中国展览会”,均大获佳评。
3. 故宫大约藏有多少藏品
约藏有多少藏品? 一、书画收藏。台北故宫藏有书画总计9120件,据介绍其中一半为优等和次等,元以前绘画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元以前书法155件。北京故宫有书画15万件左右,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的,其中约1/3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绘画,310件元以前的书法。元以前书画总收藏量,数量上北京故宫低于台北故宫。但相对严格的鉴定工作,使得北京故宫早期(元以前)书画中,很少有早期和晚期(明清)之争。在绘画的时代方面,北京故宫的早期藏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面貌,特别是东晋顾恺之的两件北宋摹本《列女图》卷和《洛神赋图》卷真实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绘画风格。就唐、五代、两宋绘画而言,台北故宫在数量上较北京故宫要多,但北京故宫元代绘画众多的收藏量和完善的品质堪称世界之冠。就宋代绘画而言,台北故宫的山水画珍品多于北京故宫,但北京故宫的人物画珍品则占有重要地位。北京故宫绘画藏品种类较全面,除卷轴画外,还藏有版画、年画、清宫油画、玻璃画、屏风画、贴落等,这些是台北故宫所缺乏和不足的。此外北京故宫还有10件唐宋壁画、7件唐五代敦煌纸绢画、1铺元代大幅壁画等。北京故宫庋藏的明清大幅宫廷书画也是台北故宫所缺少的,因为这些在文物南迁时有一定运输难度。由于台北故宫主要接收的是清宫旧藏历代书画,而18、19世纪的“扬州八怪”、“京江画派”、清初的“金陵诸家”、“四僧”等许多流派的绘画和书法为清宫所缺,如今已是国之重宝。北京故宫于上世纪60年代初已将上述几个时期书画收藏齐备。在书法方面,台北故宫的收藏量和品质不如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有4万多通明清尺牍,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远胜台北故宫在这方面的收藏。在碑帖方面,北京故宫的碑帖善本占全国大多数。目前尚没有见到文物南迁中有关碑帖的记录。 二、陶瓷类文物。北京故宫有35万件,一级品1100多件,二级品约5.6万件,还有上世纪以来在全国11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万余片陶瓷标本。台北故宫有25248件清宫旧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及明代官窑瓷器收藏均占优势,着名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绝大多数都藏在台北故宫。但北京故宫的收藏数量是台北故宫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瓷器、清代嘉庆至宣统官窑瓷器、历代民窑瓷器以及古陶瓷窑址标本、实物资料收藏方面,北京故宫均占有明显优势。北京故宫在历代官窑瓷器收藏方面,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也都相当可观,不容忽视。在古陶瓷收藏方面,两岸故宫各有千秋。 三、青铜器方面。北京故宫藏历代铜器1.5万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这三个数量均占中外传世与出土数量总和的1/10以上,是国内外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另外有历代货币1万余枚、铜镜4000面、印押1万余件。台北故宫收藏有5615件青铜器,先秦有铭文的约500件。两岸故宫青铜器都以传世品为主,台北故宫藏品的总量和精品数量都较少,但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等重器则十分有名。 四、工艺类藏品方面。北京故宫藏有玉器28461件,数量上多于台北故宫的11445件,而且又征集了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玉器数百件,其中安徽凌家滩遗址与六安杨公乡战国墓出土的一些玉器,为世所罕见,目前仅北京故宫有收藏。另外,北京故宫的“大禹治水”玉山,重逾万斤,还有重量数千斤的几件玉山,是台北故宫所不能及的。漆器、珐琅、玻璃、金银器、竹木牙角雕刻,以及笔墨纸砚等“杂项”,台北故宫总计7605件,北京故宫则有101355件。漆器总体上台北故宫精品较少;金属珐琅器,两岸所藏特点相近,但北京故宫的一些大型金属珐琅制品则是台北故宫所没有的;从台北故宫出版的有关如意、文玩等出版物所选文物看,其工艺水平明显逊于北京故宫藏品。另外,北京故宫还藏盆景1442件,匏器590件,而台北故宫无此收藏。 五、宫廷类文物收藏。北京故宫具极大优势,从代表皇权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无所不藏。例如清代玉玺“二十五宝”、卤簿仪仗等为台北故宫所无,帝后冠服也最为齐全;反映清代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天文仪器、钟表亦为北京故宫特藏。清代皇帝稽古右文,重视文玩鉴赏,其鉴赏所用的印章,绝大部分藏在北京故宫。清代皇家信仰多种宗教,以本民族传统的萨满教、道教与藏传佛教为主。北京故宫收藏有大量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法器、祭器、造像、唐卡等,还完整地保存了宫廷中一些藏传佛教及道教殿堂的原状。 六、图书典籍方面。台北故宫所藏版本时代早(宋、元、明版较多)、卷帙完整、书品好者居多,如文渊阁《四库全书》、?ぴ逄谩端目馊?书荟要》、《宛委别藏》及部分“天禄琳琅”藏书等,多是独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当珍贵。北京故宫所存数量不多的宋元版书多已拨交国家图书馆,但现存的明清抄、刻本,品种、数量众多,包括内府修书各馆在编纂过程中产生的稿本,呈请皇帝御览、待刻之书的定本,从未发刻的清代满、蒙、汉文典籍,为便于皇帝阅览或携带而重抄的各式书册,以及为宫内外殿堂陈设而特制的各种赏玩性书册。此外还有翰林学士、词臣自撰的未刊行书籍,各地藏书家进呈之书;一大批宫中戏本和档案;帝后服饰和器物小样、“样式雷”建筑图样、舆图等特藏文献,等等,以上共约19.5万册(件)。另有20余万块精美的武英殿“殿本”的原刻书版。这些构成了北京故宫善本特藏的特色。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除了所存旧藏外,有近1/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各省市积极支持下征集、购买的散佚清宫文物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解放初期,国家就毅然花50多万港币从香港买回着名的“三希”中的两希——《伯远帖》和《中秋帖》。当时台湾也想买,但经费没有落实,他们至今引为憾事。迄今为止,先后有600多人向北京故宫捐献文物。毛主席三次将友人送自己的文物转送故宫保存。张伯驹、朱翼庵、孙瀛洲等人的无私捐赠,彪炳千秋。新征集的文物,许多在价值上比清宫旧藏毫不逊色。这使故宫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 由于多种原因,许多人对北京故宫文物藏品状况不很清楚,有人以为好东西都到了台湾,有的甚至说:“台北有文物没有故宫,北京有故宫没有文物”,这显然是误解。当然,文物自有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两岸故宫的收藏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只有从整体上来看待,才能全面地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多彩。
4.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都有什么文物
故宫的文物被分了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比如绘画,《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53,000件。
书法,像《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这样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000件。
还有2,800 件碑帖。
这三项一共156,000件,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纸式文物最集中的一个收藏。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铜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馆,一共16万件,其中特别珍贵的有1,670件带先秦铭文的青铜器。还有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珐琅器,这些都是传世的艺术品。
玉石器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骄傲,中华5000年文明,甚至上溯8000年的历史,通过故宫的玉石器收藏,可以把它串联起来,串联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
(4)故宫一共有多少个产品扩展阅读:
故宫博物馆创造新价值
故宫博物馆不再只是中国第一热门旅游景点,其公共博物馆属性愈发鲜明,丰富的展览成为人们与故宫亲密接触的最直接方式;每年到访故宫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次,他们逐渐从“游客”转变为“观众”,在此感受文化、体悟传统,享受一场场文化盛宴。
1万余种文化创意产品的相继面世,更是让人们印象中的故宫从“正襟危坐”变成“萌萌哒”,故宫变得越来越亲民。
在整个国家的文化体系中,故宫有着独特的地标意义和文化象征。“故宫跑”“故宫精神”“故宫制造”“故宫大修”等都能成为一段时间内文化领域的热点、焦点。众多走进故宫的外国政要、国际友人,在此举办的国际论坛、展览,则让故宫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
故宫的价值早已不限于朱红高墙内的宫阙亭台,有形的故宫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见证者;无形的故宫延续着中华历史文脉,承载着国家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实力。
5. 故宫里有多少文物
截至2010年12月底,清理有文物藏品总计1807558件,分为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漆器、珐琅器、玉石器、雕塑、陶瓷、织绣、雕刻工艺、其他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仪器、珍宝、宗教文物、武备仪仗、帝后玺册、铭刻、外国文物、其他文物、古籍文献、古建藏品共25类,其中珍贵文物达1684490件。
6. 故宫有多少宝贝
据故宫专家介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宫廷收藏无可比拟。清宫收藏除承继前朝外,更有八方朝贡,内廷自制。目前,故宫博物院的可移动藏品——院藏文物,主要源自清宫遗存,又益以数十年来以收购、捐赠、调拨等方式征集而来的文物,总数近150万件,其中新征入藏的约24万件。
百万藏品远自原始社会及商、周、秦、汉,近达明、清乃至于近世。
清宫遗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清王朝和清皇室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宗教等方面的历史遗存,即宫廷历史文物;二是明清皇宫数百年间收藏的文玩字画之类的古代艺术珍品;三是清宫藏书和档案。
宫廷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珍品分23大类
宫廷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珍品,依据其各自不同的质地、形式和管理的需要,又分为绘画、法书、碑刻、雕塑、铜器、陶瓷、织绣、玉石器、金银器、珍宝、漆器、珐琅、雕刻工艺、其他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食品、帝后玺册、宗教文物、武备依仗、外国文物和其他文物等。共23大类五六十小项。
宫廷历史文物依其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典章文物:反映典章制度、朝廷政务、武备巡狩的文物,如宝座、卤簿、玺册、符牌、奏折、兵器等。
生活文物:反映帝后、皇室起居、服用、学习、游乐等生活,及宫廷文化、习俗的文物,如床、席、桌、凳、冠服佩饰、文房四宝、妆奁切末等。
宗教文物:反映宗教活动的文物,如佛像、法器、经书等。
全方位的藏品系列,决定了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的陈列也是多维的。院藏文物的陈列若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两大类:常规陈列、临时展览。
常规陈列包括陶瓷馆、青铜器馆、玉器馆、珍宝馆、钟表馆等。临时展览包括“明清绘画展”、“清代帝后服饰展”、“酒具精品展”等。
现存清宫藏书近40万册
清宫藏书极其丰富,拥有自宋迄清6个朝代、900年间许多流传的传世典籍。
清宫藏书主要从以上五个源头汇聚而成。藏书最辉煌的时期是康、雍、乾三朝,尤其是干隆乃至嘉庆初年。嘉庆以后的道光等5朝90余年,清朝社会走下坡路,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相继入侵,藏书大量散佚、损毁。辛亥革命后,以溥仪为首的逊清皇室暂居内廷,太监的偷盗、灾火、溥仪的赏赐,又使藏书焚毁、流失不少。
至故宫博物院成立时,经汇总清点,共得清宫藏书52万册。文物南迁后,现有15余万册珍稀善本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本院经历年再清点,现存清宫藏书近40万册,约占馆藏图书的五分之四,经重新遴选入善本书库的有19余万册,其中不乏珍稀孤本。
清宫藏书的大项,是明、清两朝内府抄写、刊刻的新书,称内府写本(抄本)、刻本。清宫所藏抄写本,不乏前代遗存和搜访得来的遗书,但数量最大的还是内府写本。明代的内府写本首推宏篇巨帙《永乐大典》、清则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为代表,兼及清内府编写、抄录的各种珍本秘籍。
7. 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资料30字左右
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资料: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为参观入口,神武门为参观出口。
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7)故宫一共有多少个产品扩展阅读:
2019年07月故宫博物院利用各时期先进的方式采集和丰富文物信息,留下了宝贵的数字资源。如何借助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激活数字文物新价值,让数字资源更多、更好、更多元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是“数字故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数字故宫”,正是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资源,通过科学的信息化理念和系统工具对数字资源进行管理。
并围绕这些数字资源展开保护、研究和利用,它既与实体中的故宫及其收藏的文物紧密关联,又能够脱离实体,在任何时间、空间被公众感知,成为超越时空的博物馆。
8. 故宫文创产品有哪些
1、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
形状与普通遮阳伞相同,伞面依据清朝官员顶戴花翎设计,撑开后花翎向后,酷似头上戴着一顶官帽,创意感十足,被评“太好笑”。
故宫文创产品的意义
故宫文创产品成立于2008年故宫文化创意中心,根据故宫博物院中的藏品设计的文创产品不断增加,其设计根据自身特色,突出自身的特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面对大众游客,文创产品要物美价廉,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就能够容易理解,如书签、钥匙扣等小物件,收到了大多数游客的欢迎。面对专业人士故宫推出文化元素突出、内容新颖、包装精致的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创产品。故宫文创品牌的成功对于其他传统的博物馆有借鉴意义。
9. 北京故宫博物院共有多少件文物
故宫现有文物近百万件,其中清点入库的有93~94万件,另有部分古家具尚未完成清点工作。如果将图书、档案也算文物的话,总量将超过百万。故宫博物院的定位是古代艺术博物馆,也就是收藏1911年以前各朝的各类艺术品。故宫的文物有两个来源,一为皇家旧藏,包括皇家艺术品、起居生活用品、办公用品,总计60余万件;另一类为解放后征集的,或为社会捐赠,或为自己收购、或为各个博物馆间调配。
10. 故宫博物院陈列的十二款产品有哪些
摘要 日牛尊:仿牛形西周中期盛酒器,牛尾为把手,牛肚盛酒,牛嘴倒酒,精美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