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便利超市过期食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要经过公司管理层审批后再做处理,可以先做分录。
1、食品过期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经过公司管理层审批后: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扩展:
做会计分录的方法:
1、会计分录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帐户名称、发生额及应借应贷的方向的记录、简称分录。
2、要学好做分录,首先要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类的会计科目熟练掌握好,这是做会计分录的前提条件,同时,掌握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3、在做分录时:
(1)确认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哪几类会计科目,具体哪个科目;
(2)确定每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是增还是减,数额是多少;
(3)根据资产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4)最后确认每个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再按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来检验会计科目做的是否正确。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❷ 商贸企业过期报损的商品损失记入什么科目
你好,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然后转入营业外支出
❸ 产品(或原材料过期)为什么算在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
原材料过期变质,属于非常损失,需要作进项税转出,原计入原材料的运费所抵扣的进项税也应一并作进项转出。其中如属于管理原因造成的,计入管理费用。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属于管理原因,有责任人赔偿的:借:其它应收款
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资产损溢
如属于自然灾害导致的,计入将管理费用替换为: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即可。
也就是说分情况计入利润表中“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是计提减值准备计入的科目。
❹ 关于产品过期的会计分录问题
对于产品过期,如下的分录是不正确的。
借:生产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第一入的科目不正确,既然已经认定是非正常,且不能再生产成产成品,是不能够在“生产成本”中核算的。
入“生产成本”即意味着过期产品是可以经过再生产,再次形成产成品的。若实物管理中无此作法,会计分录如此反映是与事实相驳的。故为会计差错。
合适的科目是应该将所有的不合格产品成本转入“营业外支出”。所谓营业外,即非正常、日常中经常出现的行为。在该科目反映,也提醒管理者注意该过期行为是不正常的,需要今后进行规范和控制的。
第二、将待处理损失转入损益科目,是需要管理当局批准的。而批准的管理层因处理的金额不同有所区别。必须吻合管理当局事前的批准授权规范。而批准的文件,必须明确写出管理层的处理意见和具体的管理层级别,以及批准日期。上述文件必须作为账务处理的原始凭证。
第三、将过期产品入存货,其实是掩饰企业损失的作法。是违背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作法。
❺ 废旧物资处理进什么会计科目
废旧物资出售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做的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拓展资料: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设置的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及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规范操作:
一是严把资料审核。
每次记账前,记账公司都要对报账清单的制作、编制及承接手续、出纳盘存表等方面进行认真核对和审查,严把资料审核关;同时,还细致地指导报账员按规范的方式方法登记好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
二是及时精准记账。
记账公司在处理会计科目上更加精准统一,记账更加及时,按季度记账。规范参与村级预决算编制。
三是财务公开透明。
记账公司在每季完成记账和年度决算后,及时到各村张榜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并将公开内容实行影像资料保管。
四是档案移交规范。
年终记账公司对报账清单、会计凭证、出纳盘存表、财务报表、预算表、决算表、财务公开表及影像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档案盒封装,整体移交,做到镇、村各留一套。
五是加强考核管理。
实行代理记账后,财政所指派一人对记账公司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分阶段抽查和检查,防止在代理记账后出现违反财务制度的现象发生。年终由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记账公司全年工作实行100分制考核,90分评定为合格,否则按分值扣减服务费用。
❻ 过期商品计哪个会计科目
做个红字凭证冲销或者做个相反的会计分录。 按退回的商品 借:库存现金 贷:库存商品
❼ 货物过期已处理记入会计科目有哪些
货物过期已处理记入会计科目有: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1、货物过期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经过税务机关审批后:
借:管理费用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❽ 过期或变质的食品、饮料报损如何做账务处理
金额较小的话,可以列入管理费用,同时要核销库存。要注意的是过期或变质的食品、饮料报损时,需经过批准:仓库主管、采购部主管、财务经理三方的批准,填写出库单后做会计账务处理。
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过期或变质的食品、饮料报损会计分录填写方式如下:
借:管理费用——商品损失
贷:库存商品
(8)过期产品入哪个会计科目扩展阅读:
账务处理会计分录方法:
层析法是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❾ 商品过期作废记入哪个会计科目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如果金额较大,超过10000万元,要报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不超过的要准备好相关检验确认损失的证明资料,以备税务检查之用。
❿ 请问库存商品过期怎么做会计分录
1、首先进行确认损失,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xx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如果是正常的原因造成的报废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如果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如果是人为的原因造成,或者是管理不善,按规定要追究责任人责任的,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拓展资料:
1、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已经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经常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未报经批准前与资产直接相关,在报经批准后与当期损溢直接相关。
2、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