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达里诺尔湖自然生态旅游区门票是多少钱
达里诺尔湖自然生态旅游区门票价格:10元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部,距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经棚镇约90公里,保护区地跨达来诺日、达尔罕乌拉和阿其乌拉三个苏木,保护区的西北部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相邻,南部为小腾格里沙地的东段,西以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的边界为界,东距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80公里,保护区地理座标为东经1162211700,北纬43114327,总面积119413.55公顷。
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候鸟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因此,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沙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内蒙古高原上着名的内陆湖泊生态系统,遍布保护区全境的湖泊、河流、沼泽及湿草甸等构成了占保护区总面积35.8%的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它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起到了主导作用。保护区西北部的玄武岩台地及湖积平原上是宽阔坦荡的大草原,这里发育着内蒙古高原最具代表意义的栗钙土禾草草原。在保护区南部的小腾格里沙地上是别具特色的榆树疏林草原景观区,它是草原地带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在保护区东南部的波状沙丘中,沙坨地植被与湿地植被镶嵌分布,这里疏林、灌丛、草甸、植被及沼泽植被环状分布,从而构成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沙地草原景观类型。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现已查明有鸟类16目36科160种。在保护区内分布的国家重点动物中,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序列属A级1的有:黑颧、丹顶鹤、白枕鹤、大鸨、玉带海雕、黄嘴白鹭等6种;属A级2的有:灰鹤、蓑羽鹤、大天鹅等3种;属中国特有种B级的有:赤颈、小天鹅、鸢、雀鹰、普通狂、白尾鹞、灰背隼、红角隼、黄爪隼、长耳号鸟等11种。
保护区的涉禽、游禽的种类和数量在珍稀鸟类中占绝对优势,每当春秋两季,都会有几千只大天鹅和几百只白枕鹤、灰鹤、蓑羽鹤等在此栖息,另外还有几十只大鸨在该地区栖息繁衍。
该保护区有着多样的生态系统及丰富的珍稀物种资源。从景观生态系统看,保护区由北到南形成了玄武岩台地湖积平原湖盆低地风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观生态格局,与之相应的是台地平原及湖积平原植被低湿地植被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的有序分布。另外,加上以达里诺尔为中心的湖群景观、以达尔罕山和砧子山等组成的山地景观,为丰富的物种资源提供了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现已查明有鸟类160种,啮齿类15种,鱼类21种,浮游植物72种,浮游动物36种,底栖动物20余种,高等植物约434种。此外保护区境内还有几种小型兽类。
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物种资源吸引着当今中外的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游客前来考察、参观和旅游,并给每一位来访者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保护区既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又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这里到处是景,到处是画面,来到这里,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保护区的西部、北部的玄武台地和湖积平原上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观,这里绿草茵茵,百花盛开,牛羊在草地上漫步,蓝天与绿草间古朴的蒙古包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蒙古人歌中唱到的蒙古包的缕缕炊烟,轻轻地飘向蓝天,使人真正感到蓝天离我们那样的近。
保护区南部的达尔罕山,绿树成荫,怪石林立,当你站在山顶可以一览保护区的全貌。南部是连绵起伏的小腾格里沙地,那里榆树疏林、丘间低地、大小不等的水泡镶嵌分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沙地草原景观。在达尔罕的西麓,是波光莹莹的达里湖,看上去真是海天一色,远处的砧子山好象浮在水面,山下湖边的柳灌丛和沙滩,是游泳、垂钓的最佳场所。
应昌路遗址,也称鲁王城,位于保护区的西部,西靠苏布尔,南依耗来河,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这里已被列入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城是元末惠宗妥欢铁睦尔从大都逃出避难的地方,凡二年病故与此。宣光帝受,识里达拉在应昌继位,史书称兆元。明初建应昌卫,成祖朱北征时,曾四次驻应昌,改名为清平镇,后城毁于火废去。
自应昌路向西为鲤鱼泡子,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雅,湖底遍布泉眼。湖南岸的沙地是茂密的榆树林,湖北岸是石质低山,传说康熙皇帝曾在此钓鱼。
连接鲤鱼泡和达里湖的耗来河,是一常年向达里湖注水的一条小河,该河可称为世界上最细的河,最细处只有12cm左右。
保护区东南部的南更诺尔,其湖滩低地常有浅水覆盖,生长着大面积的柳灌丛和芦苇,是保护区内鸟类筑巢繁殖的重要场所,各种鸟类都在占据着各自的领地。这里是春秋两季开展观鸟旅游的最佳场所。
保护区地处内蒙古高平原,该区地貌主要由玄武岩台地、风沙地貌、湖泊地貌和河流地貌四种类型所构成。
保护区内的湖泊从成因类型来看,主要为构造堰塞湖,是以达里湖为中心的东西向湖群,位于西拉木伦河深大断裂带上,是因构造下陷形成构造湖的基础上,又受到玄武岩流堰塞而形成的湖泊。现在保护区境内古湖盆的滨岸,有很好的湖滨地形,如湖岸阶地、湖蚀崖、湖蚀柱、湖蚀平台、陆连岛以及多道湖岸沙堤存在。在保护区南部的达尔罕山上还保存有两级湖蚀崖,一级双现湖水面高出30米,另一级高出60米。今日的达里湖水最深处为13米,可见古湖泊的水深大约为6070米。
保护区境内有贡格尔河、亮子河、沙里河、耗来河等四条河流,这些河流均属于内蒙古高原上的内流河,其特征为:水量小、泥沙也少,河床比降平缓,侵蚀基准面也高,河流为蜿蜒性河床,曲流极为发育,最终都注入湖中,河流两岸多发育形成湿草甸。
保护区南部的小腾格里沙地,这里气候比较干燥,年降水量低、蒸发量高,风大,主要风向为西、西北或西南。由于水分、植被及沙地固结程度的不同,在卫星影像上沙带大多呈东西向展布。沙丘类型以复合纵向沙垄和沙山为主,并广泛分布有新月形沙丘链、抛物线形沙丘。
保护区属中温型大陆性气候,具有高原寒暑剧变特点,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风沙大,热能及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2℃,元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23℃~24℃,极端最低气温达到-45℃,年最低气温在-20℃以下的日数超出100天;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16~18℃,10℃积温1300~1700℃。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均呈单峰型,最大冻土厚度为191厘米。春季气温回升快,风速大,降水少,气候干燥,是全年大风最多的季节,其瞬间风速最高达11级。夏季气候温凉,降水集中,雨热同季,降水分布不均,暴雨伏旱时有发生。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及周围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新构造运动强烈。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的东西断裂,以及多次的火山喷发等,奠定了本地貌发育的格局,也为水资源的分布打下了基础,加之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地带性差异等多种自然地理因素,都对保护区水资源的生成、分布、储存及运移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多种自然条件中,降水是本地区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降水量多少及地区差异,直接影响地表水的发育程度及河流特征,也决定了地下水,特别是浅水的分布状况和富水程度。
保护区特殊的地貌类型和地理条件,形成了其多样的生态系统。从景观水平上看,保护区主要由三个大的景观区域构成:其西北部为波壮起伏、宽阔坦荡的台地草原和湖积平原草原景观,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沙地景观,中央和东部为以达里诺尔湖为主独特的高原内陆湖群景观以及由河流和湿地发育形成的湿地景观。在这些不同的区域中分布有林地、草原、湿地及农田生态系统。
保护区的林地生态系统分布较集中,除在渔场场部和几个较大的村屯周围有小面积的人工林外其余均分布于保护区南部的小腾格里沙地及达尔罕山上。由于小腾格里沙地特殊的气候及水热条件,形成了保护区境内别具一格的榆树疏林生态系统。这里植被发育良好,隐蔽度较高,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三层,乔木层主要为榆树,灌木层主要为小叶锦鸡儿、西伯利亚杏、东北木蓼、内蒙沙蒿、小黄柳等;草木层有冰草、糙隐子草、羊草、苔草及一些一年生禾草和沙生杂类等,榆树疏林在保护区分布面积为2549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3%。在林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有多种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鹳、黑鹳在此繁殖。
保护区的地带植被为草原,其广泛分布在保护区的西部和北部,面积为5444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65%,主要代表群落是以羊草为建群种的羊草草原和以大针茅为建群种的大针茅草原。由于该区大部分草原存在着过牧现象,因此,一些草原出现了退化。在大针茅草原上,形成了大针茅、小叶锦鸡儿、糙隐子草草原和大针茅、狼毒、糙隐子草草原;在羊草草原,冷蒿成了优势种,退化严重地段成了建群种。
该保护区的草原生态系统地域面积大,地势平坦,栖息着众多的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栖息在这里。
保护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区占有绝对优势,面积为4273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8%。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系统、河流系统和沼生系统三种类型。保护区的湖泊总面积为25644公顷,河流面积为1502公顷,沼生系统面积为15591公顷。保护区的60多种鸟类在湿地栖息繁殖,且数量很大。最大集群时可达到数万只。
保护区境内现已初步查明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7科250属434种,占全区野生维管植物的19%。从植物的生活型成看,多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共有280种,占全部维管植物的65%,其次为一、二年生草本,共有108种,占25%,灌木占6%,半灌木占2%,乔木占2%。从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来看,中生植物最多,共有260种,占全部维管植物的53%,旱生植物151种,占全部植物的35%,湿生植物40种,占9%,水生植物13种,占3%。从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看,温带属植物占明显优势,共有157属,占全部植物属的63%,热带属的植物有71属,占3%,亚洲中部、中亚、地中海等共有22属,占0.9%,这里还有一属为中国特有属。
保护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孕含着大量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植物,初步统计有药用植物294种,占保护区全部维管植物68%,常见的种类有:甘草、麻黄、防风、柴胡、益母草、黄芩、香蒲、芦根、穿龙薯蓣、黄精、一叶秋、肋柱花、香青兰、兰盆花等。保护区中等质量以上牧草约有183种,其中有83种为优良牧草。保护区内还具有丰富的观赏植物,如二色补血草、飞燕草、柳穿鱼、山丹、石竹、野婴栗等约75种。除此外,保护区内还有许多种食用植物,如野菜类有苣卖菜、反枝苋、野韭、黄花菜等,野果有山楂、山荆子、秋子梨等。
保护区内还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据测定达里诺尔湖中浮游植物年平均含量为1.6毫克/升,共有5门、72种。其中,兰藻门有19种,绿藻门有24种,硅藻门有20种,裸藻门有7种,甲藻门有2种。
保护区现已记录的鸟类有16目33科133种,其中,雀形目含科、种最多,共9科44种,占全部鸟类科数的27%和种数的33%;含科、种数较多的还有鹳型目、鹤型目、行鸟型目,以上三目分别有3科,共35种鸟类,占鸟类种数的26%;含有2科的目有隼型目、鸽型目,其余都是单目、单科类,共10目10科。保护区鸟类最大的科为鸭科,共有20种鸟类,占保护区全部鸟类种数的15%,构成了保护区鸟类的主体。在春秋季节,成千上万的鸟类在此停息,尤其是雁鸭类、鸥类。保护区内大天鹅的数量也相当大,春秋季节经党可见到几千只大天鹅,有如雪白的羊群。保护区西北部的草原上,大鸨的数量也比较多,初步估计在该地区约有大鸨30~40只。
达里诺尔湖由于其气候条件和水体化学成分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湖中鱼种比较单调,但鱼的产量比较大,其中鲫鱼和瓦氏雅罗鱼的数量最大,是达里诺尔湖的主要经济鱼种。
保护区境内有人口为4000余人,分布密度为3.4人/平方公里。渔业和畜牧业是该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境内牲畜总头数约九万头只,牧业总产值500~600万元人民币。达里诺尔的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远在元代蒙古太祖16年(公元1221年)就有捕鱼的记载。1998年渔业总产值为520万元人民币。早在19831985年,内蒙古环境保护办公室、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市环境保护办公室等单位,对这里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研究,确定了达里诺尔在候鸟迁徙中的地位,并提出建立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建议。1985年,内蒙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的《内蒙古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规划》将达里诺尔地区列入到拟建自然保护区规划之中。1986年,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由达里诺尔渔场负责。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达里诺尔这一块宝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她的科学价值、保护价值和将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越来越清楚的展示在世人面前。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和赤峰市环境保护办公室委托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做了进一步的考察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规划》。1996年,赤峰市人民政府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申请,199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同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请,1996年12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材料和提出的申请。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管理机构设在达里诺尔渔场,由达里诺尔渔场代管。
1995年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后,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制作了介绍保护区的录象片、宣传册。组织编制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完成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议书》(19962000),开展了保护区土地确权工作,划定了边界,办理了核心区土地使用证。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制定了保护区的管理办法,对偷猎及破坏保护区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为了加强对核心区的管护,恢复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对部分核心区进行了围封,通过几年的努力,湖区周边环境已得到恢复,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的增加,鱼产量也稳长。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达里诺尔湿地生态环境复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保护区加强了对旅游资源开发活动的管理,划定了旅游区域,规范了旅游行为。赏湖光水色观鸟游
草原的夜静谧迷人,悠扬浑厚的马头琴声会把您带进绿色的梦乡。伴着您从大自然中采撷的微笑,一缕晨曦已初露东方,请您将昨天的一切收藏在记忆中吧,我们去湖边看日出霞光万道,观锦鳞鱼跃,赏百鸟鸣唱百鸟乐园草原明珠--达里诺尔湖
踏着晨风来到达里诺尔湖畔,湖面宛如妆镜,白天鹅、灰鹤、丹顶鹤、大雁、鸿雁等候鸟在此梳妆洗浴。东方晨曦迎日,正赤如丹,微风荡起,霞在水中,浪在天上,天低水阔,鱼跃鸥拍,飞花点点,金波光辉,蔚为壮观。当您无意中抬头,眼前那一湾烟波浩淼的湖水,就是着名的草原明珠达里诺尔,汉译为像海一样的湖所以达里诺尔又称达里诺尔湖。达里诺尔湖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水深10~13米,水质为氯化物重碳酸钙镁型水,盐分以碳酸盐为主。酸碱度在9.4~9.6之间,为封闭式苏达型半咸水湖,达里诺尔湖属高原内陆湖,湖水无外泻,靠贡格尔河、亮子河、耗来河、沙里河四条河流及涌泉补给。由于连年干旱等原因,蒸发量大于补给量,糊面有所收缩。达里诺尔湖水含盐5,还含有一定的碱分,水分滑腻,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淡水湖。独特的水质,外来鱼种难以存活,湖内只产两种鱼,即鲤鱼、华子鱼(瓦氏雅罗鱼),年产鲜鱼60万公斤,达里诺尔湖产的鱼肉质鲜嫩细腻,营养丰富,是宴请宾朋和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初春,融融的艳阳唤醒沉睡的生灵,冰消雪融。人们传说每年的4月18是海龙王聚宴的日子,所以封冻半年的湖面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崩裂,并借助微风神奇地堆向岸边,层层叠叠、冰清玉洁、玲珑剔透。此时,您面前是一湾浩浩荡荡的春水,身边是寒气袭人的冰山,身后草原深处已是绿草茵茵繁花点缀的初夏了。这种冬春夏并存一处的奇妙景象,在北方众多的湖泊中是不多见的,这是达里诺尔湖巧夺天工的杰作。
在这难得一遇的景色中,您会发现万千飞鸟喧嚣鸣啭,起若神仙驾雾,落如天女散花,翩翩仙姿悠悠不凡。
达里诺尔湖的姊妹湖--岗更诺尔湖
和着达里诺尔湖滚滚波涛的旋律,沿湖东走15公里,便来到了岗更诺尔湖(汉译为恒久不竭之湖)。岗更诺尔湖总面积17平方公里,水深1~5米,湖面海拔1240米,湖内盛产鲤鱼、鲫鱼、华子鱼。岗更诺尔湖东南生长着近2米多高的大片芦苇,它涵养着水分,并有清澈见底的托力河涓涓注入。岗更诺尔湖南沿,浑善达克沙地北端有数眼泉水一年四季潺潺注入湖内。岗更诺尔湖西侧有一泓不起眼的达根诺尔,由此湖有一条无名的小溪汩汩流进岗更诺尔湖。岗更诺尔湖四周长满红柳条,如同座座低矮的水塔涵养着水分。
岗更诺尔湖美就美在湖边广袤无垠的绿草地,美在波光荡漾的湖水中锦鳞竞跃,波光潋滟。如果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风平浪静,千万条鱼儿跳跃尽览眼底,噼噼啪啪的响声,不绝于耳,几斤十几斤的鲤鱼窜出水面,让您眼花缭乱,有的竟落入船舱,正是欲跃龙门未得过,落入船舱下汤锅。夕阳下,晨光里,或置身于霞光熠熠的湖畔,或泛舟湖上,或引线垂钓,市井凡尘的琐事都随着一轮一轮的水波自然荡去,一种悠然与恬静的感觉涌上心头。
每年的9~10月份,是赏鸟观湖的最佳时节。远处是满目葱绿,黄花点点的草地,靠近水面的岸边生长着1米多高大片大片的芦苇。草丛中各种幼鸟蹒跚学步,如果您悄然靠近,会看到头顶赤冠、举步悠缓、绅士风度十足的丹顶鹤在惬意地散步,后面还跟着嘎嘎学步的小绅士。
举目望去,湖面上成千上万只候鸟飞啭鸣唱,白天鹅、丹顶鹤、灰鹤盘旋湖面,飘然若仙,犹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子,动姿优美。这幅大自然勾画的禽鱼湖光图,令人陶醉神往,留连忘返。
达里诺尔湖的姊妹湖--多伦诺尔湖
从达里诺尔湖西行16公里,便到了多伦诺尔湖。多伦诺尔湖总面积2.2平方公里,湖内多涌泉,水质优良,以盛产鲤鱼而闻名。相传,原来多伦诺尔湖内并没有鲤鱼,康熙皇帝在达里诺尔湖钓过鱼后,来到多伦诺尔湖,见湖中无鱼,偌大水面,白白空余,便叫人用骆驼从黄河驮来数十尾鲤鱼,放养湖中。至今人们仍把多伦诺尔称鲤鱼泡子。当年用牛皮口袋驮来的数十尾鲤鱼的后代不断繁衍,成为这里的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2. 梦见山丹马的预兆
1、梦见山丹马的预兆
基础坚实,境遇可稍得安定,而有一时之成功,但除非毅力坚强耐久,否则难于有很大之上伸发展,身心劳苦,故而易生脑、肺疾等病。【吉凶互抵】
吉凶指数:88(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梦见山丹马的宜忌
“宜”宜赠送礼物,宜坐台阶上晒太阳,宜合影。
“忌”忌爽约,忌登记结婚,忌独处。
3、梦见山丹马是什么意思
梦见有缓坡的山,体现出女性的信息。也许生活里你和母亲或某些女性朋友感情很好,女性让你感到安全。
梦见险峻绵延的山,这样的梦体现出强烈的男性意味,表示你对性抱有深厚的兴趣,或正被某种男性阳刚气质所吸引。
梦见马,象征被人类驯服的大自然的野性力量,同时也是性欲强烈的表示,特别是梦里骑着它的话。梦见马向自己奔来,预示你事业成功,或能发大财。
做生意的人梦见山丹马,代表安稳经营,不要变动。平顺,赚钱不多。
恋爱中的人梦见山丹马,说明经过多次考验,可望成婚。
本命年的人梦见山丹马,意味着在工作上或途中注意安全,事事小心,口舌是非多。
梦见山丹马,对于务实的你来说,这两天往往意味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前段时间的烦恼不是已经解决掉,就是如病毒变异般变成新的麻烦。同时,家庭的因素往往会掺杂进来,既是支持也让你为难。恋情方面,家人的关注度增加,坦诚和他们说说,不要让他们太担心吧!
怀孕的人梦见山丹马,预示生男,春夏占生女。
梦见马,主事业,马背上的鞍子就象征着由事业撑起来的生活。
梦见山丹马,按周易五行分析,财位在正北方向,桃花位在正南方向,幸运数字是1,吉祥色彩是绿色,开运食物是酸奶。
本命年的人梦见马马,意味着诸事宜守。防小人陷害,盗贼,水边小心。
做生意的人梦见马与马交配,代表有波折有阻碍,内部重新整顿再开业。
孕妇梦见一匹马马,多多赞美、吹捧_人,对方高兴,自己也因此赢得人气。这样为_人服务的精神为你带来幸运的关键呢。只要从小地方做起就能有不错的效果喔。与朋友、死党们相聚的时间里也是这两天心情最愉_的时候,不论是工作或家庭里的忧郁气息都可在此一扫而空。
梦见马,主事业,马背上的鞍子就象征着由事业撑起来的生活。
本命年的人梦见养马饿马,意味着稍有口舌是非,有转职或升迁的机会。
花一向代表喜事,梦见花是好运和发财的吉兆。
怀孕的人梦见马生马,预示生男,夏占生女,忌动土损胎气。
怀孕的人梦见马与马交配,预示生女,为母子安全,在医院待产为佳。
梦见马,吉;乘行,大富。《敦煌本梦书》
梦见马,恋情平淡而稳定。财运方面,你对市场的变化摸不清状况,若仍要执意介入,会很容易陷入泥潭。工作上,你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慵懒的表现会给上司留下不堪重用的印象。
3. 马有多少钱一匹的
山东宏祥骏马园现有以下规格、品种、及报价:
经济型马(适合旅游景区、山区用马)
蒙古马,山丹马、伊利马、汗血马、哈萨克马、柏布马
价格:4000-6000、
肩高;130cm-148cm
头高;130cm-155cm
年龄:2岁-5岁(马寿命30年)
调教程度:跑圈,休闲乘骑
用途:休闲乘骑,旅游景区用马
国产马,改良马,混血马
价格7000-9000
国产马中的高头大马
肩高150cm-158cm
头高150cm-170cm
年龄:2-5岁
调教程度:跑圈,休闲乘骑
用途:休闲乘骑,景区用马
中档马(适合个人休闲娱乐用马)
纯血半血马;
温血半血马;
阿拉伯半血马;
奥尔洛夫半血马;
价格:马驹(小马)15000-25000
价格:成年马20000-50000
平均价格3000最大一匹50000
肩高:成年马160cm-172cm
头高:165cm-188cm
最大一匹肩高182cm头高220cm
年龄:2岁-4岁(马寿命30年)
调教程度:休闲乘骑;
部分马匹负重60公斤跳130cm障碍;
中级马场马术;
高档马(适合个人休闲娱乐用马)
纯血马
有血统证书
价格100000起售
肩高:165cm-172cm
头高:170cm-190cm
年龄:4-12岁(马的寿命30年)
调教程度:速度赛马
用途:速度赛马,配种,繁育,高档马术
此马匹千米成绩全在70秒以内
普通马型(适合业余骑马,娱乐用吗)
河曲马、西南马、三河马、改良肉用马
价格:2000元起。矮马3000元起。
山东省宏祥骏马园是中国建厂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独一无二的大型马业园。
常年供应:蒙古马、山丹马、伊利马、汗血马、哈萨克马、柏布马,中档马:纯血半血马、温血半血马、阿拉伯半血马、高档马:纯血马、奥尔洛夫半血马
4. 我今年要到甘肃张掖念大学,之前从未去过西北地区。我想了解张掖地区穿衣,气候,人文等详细情况
1、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面积4240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蒙古等26个少数民族。
2、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隋恢复郡制。唐初设州。元置甘州路。明设甘州卫。清为甘州府。1927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甘肃省第四大城市。面积42400平方公里,人口130万(2010年)。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
3、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4、史沿革
张掖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6公里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3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 从《尚书·禹贡》的记载看,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时,张掖 属雍州。汉代(前206-220年)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 东晋(317-420年)时,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隋代(581-618年),张掖(甘州)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张掖郡治所在地的张掖城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炀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着《西域图记》献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炀帝西巡,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6月至张掖,登焉支山会见27国国王及使者,盛况空前。 唐代(618-907年)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着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着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 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代(1279-1368年),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 明代(1368-1644年),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 清代(1644-1911年),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丝绸之路与张掖 古丝绸之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再继续西行,前往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帝国。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中原通西域的路线。后来这条路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西亚诸国的交通要道。东汉(26-220年)时期,内地与西域以丝绸为主的商业贸易逐步繁荣,中国丝绸通过张掖运往西域,远销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区。蚕丝生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丝绸的输出和缫丝技术的西传,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地理学家希特霍芬提出以丝绸为这条路命名,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 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而地处河西走廊咽喉地带的张掖,则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西魏(535-556年)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钱币可在张掖交易中使用,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代(581-618年),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亲自在张掖主持有西域27国使臣、商贾参加的“互市”。此后,张掖贸易日益繁荣,由中西贸易的中转站,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编辑本段地质地貌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6、着名景点:丹霞地貌、张掖湿地公园肃南马蹄寺、张掖大佛寺、张掖木塔寺、山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张掖甘泉公园、张掖河西学院、张掖镇远楼、肃南康隆寺猎场、张掖森林公园、张掖东大山 、龙首山、道巷庙、甘州古塔、诸葛楼、东山寺和西武当、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堡、民勤会馆。
张掖风景及相关图片(20张)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特别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35米,为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博物馆馆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佛经。其中600卷《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用泥金书写绘制而成,历史、艺术价值较高,有"张掖金经、国之魂宝"之美誉。市中心镇远楼造形雄伟、比例协调,可与西安钟楼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层木塔,结构精巧、蔚伟壮观,历来被视为古城之象征。 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 ·张掖 ·木塔寺 ·张掖丹霞地貌 丹军马场 ·山丹新河驿 ·甘泉公园 ·河西学院 ·镇远楼 ·肃南康隆寺猎场 ·张掖市森林公园 ·东大山 ·龙首山 ·道巷庙 ·甘州古塔 ·诸葛楼 ·东山寺和西武当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 ·牍侯堡 ·民勤会馆 . 着名的旅游区: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衰。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目前共有一万多匹马,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裕固族风情, 祁连山草原风光,沙漠冰川奇景……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湖泊、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最近,这里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99°30’~100°20’、北纬38°;40’~39°10’之间,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距张掖市40公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编辑本段特色小吃
张掖的小吃也比较有名,比如有搓鱼子,拉条子,臊面,酿皮,炒炮,揪面片, 鱼儿粉本地小吃,还有诸如兰州拉面,,焖羊肉,羊肉焖卷子,鸡肉焖卷子,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陕西肉夹馍等等,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张掖特色,保证让你吃得回味无穷。除此之外,张掖的豆腐脑,灰豆汤,醪糟,马场酸奶等特色饮品也是张掖人民的最爱。在张掖,只要是席宴,都会上一道特别的名为“西北大菜”的菜肴,香香的扣肉下是一个个象征吉祥意义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旁边点缀着嫩香的炒鸡蛋和木耳以及翠绿的青菜,美味无比。还有张掖的卤肉,卤鸡爪等各种卤味,张掖的凉粉,鱼儿粉等小吃,都会让人在这个城市流连忘返。由于地处西北,光照充足,使得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两季整车的瓜果被运往外地,为张掖人增加了收入。张掖最有名的要数葡萄酒了,由于张掖的纬度和法国极为相似,具有和法国一样的酿制葡萄酒的自然条件,而且张掖的葡萄酒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着名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的就是古代的敦煌。如今有滨河集团国风葡萄酒公司的干红葡萄酒已经成为国宴用红酒,甘肃祁连葡萄酒业的冰白葡萄酒也获得世界级大奖,是我国冰白葡萄酒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