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年度数据
2010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21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4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8%;进口7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7%。贸易逆差为231.4亿美元,同比扩大76.5%。
12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出口额为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6.9%;进口额为87.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逆差为30.7亿美元,同比扩大92.1%。
一、谷物
2010年,谷物出口124.3万吨,同比下降9.3%;出口额6.9亿美元,同比下降6.2%。进口570.8万吨,同比增长81.2%;进口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70.1%。谷物净进口446.5万吨。
稻米:出口62.2万吨,同比下降20.8%;进口38.8万吨,同比增长8.8%。
玉米:出口12.7万吨,进口157.3万吨。自10月份以来,玉米进口量持续回落,10-12月玉米进口量环比分别下降50.9%、68.8%和80.6%。
小麦:进口123.1万吨,同比增长36.1%。
大麦:进口236.7万吨,同比增长36.2%。
二、棉花
2010年,进口312.8万吨,同比增长77.8%;进口额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
三、食糖
2010年,进口176.6万吨,同比增长65.9%;进口额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出口9.4万吨,同比增长47.7%;出口额0.6亿美元,同比增长89.8%。
四、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
食用油籽:2010年,进口5704.6万吨,同比增长23.1%;进口额2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出口87.7万吨,同比下降19.9%;出口额11.8亿美元,同比增长4.1%。逆差253.5亿美元,同比扩大29.7%。
食用植物油:2010年,进口826.2万吨,同比下降13.1%;进口额71.6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9.6万吨,同比下降17.2%;出口额1.3亿美元,同比下降17.4%。逆差70.3亿美元,同比扩大8.0%。
饼粕:2010年,进口209.5万吨,同比增长1.6倍;进口额5.2亿美元,同比增长2.5倍。出口124.5万吨,同比下降25.5%;出口额4.8亿美元,同比下降22.8%。
五、蔬菜、水果
蔬菜:2010年,出口844.6万吨,同比增长5.0%;出口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45.2%。进口15.0万吨,同比增长54.4%;进口额2.8亿美元,同比增长54.6%。贸易顺差97.0亿美元,同比扩大45.0%。
水果:2010年,出口507.5万吨,同比下降3.4%;出口额4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进口275.4万吨,同比增长12.8%;进口额2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贸易顺差2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六、畜水产品
水产品:2010年,出口额1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8.1%;进口额65.4亿美元,同比增长24.2%;贸易顺差72.9亿美元,同比扩大31.8%。
畜产品:2010年,出口额47.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进口额96.6亿美元,同比增长46.3%;贸易逆差49.1亿美元,同比扩大82.6%。
‘贰’ 中国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02-08年)
2002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80.4亿美元。
2003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03.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农产进口额189.3亿美元。
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
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275.8亿美元,进口总额287.1亿美元。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
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
‘叁’ 中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有哪些
今年1~4月,我国农产品出口140.6亿美元,同比增长21.0%;
4月出口额为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9%;
如下是1-4月出口数据:
一、谷物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大米:出口29.1万吨,同比下降8.5%;
玉米:出口5.5万吨,同比扩大3.5倍;
二、棉花:4.7万吨,同比增长1.9倍;出口额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倍。
三、食用油籽及植物油进口平稳,饼粕贸易活跃
食用油籽:31.5万吨,同比下降30.5%;出口额3.9亿美元,同比下降6.8%。
食用植物油:2.9万吨,同比增长0.8%;出口额0.4亿美元,同比下降2.5%。
饼粕:49.0万吨,同比增长55.0%;出口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85.2%。
四、果蔬出口量减额增
蔬菜:249.2万吨,同比下降0.7%;出口额27.1亿美元,同比增长40.2%
水果:170.3万吨,同比下降7.5%;出口额13.1亿美元,同比增长0.6%。
五、畜产品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水产品37.0亿美元,同比增长24.4%
‘肆’ 中国的粮食产量占世界的多少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全年的粮食产量预计总量为1.3万亿斤。算上今年,中国已经连续五年站在1.3万亿斤的台阶之上,稳居全球第一的位置。
除了粮食之外,我们再来看看蔬菜和水果的产量数据。
蔬菜部分:2018年,我国的蔬菜产量为7亿吨。2019年,我国的蔬菜产量为7.19亿吨,连续两年的产量都超过了全球的50%,自然也是第一。
水果部分:2017年,我国的水果产量为2.52亿吨。2018年,我国的水果产量为2.61亿吨,虽说占比全球总产量只有30%,但也是第一。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粮食、蔬菜、水果都是世界第一,但这仅仅只能说明中国的农业产量大,中国人可以自给自足,跟“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为什么这么说?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农业产量虽然大,但均分到每个人头上就不多了。以美国为例,他们的农业产量是我们的四分之三,但我们要知道的是,他们的人口只有我们的4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农民数量只有我们10分之一。
其二,出口量。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量的比重也是衡量农业强国的标准之一。2019年,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为791亿美元,这个产量算大吗?我们做个对比,同年荷兰的出口额为1124亿美元。而且,荷兰的面积只有重庆的一半,人口也不过是1740万左右。
‘伍’ 中国农副产品年交易额多少
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476家,年成交总额37414.4亿元,同比增长18.6%;年成交量78138.7万吨,同比增长9.5%;市场总摊位数246.8万个,同比增长11.7%,其中固定摊位170.7万个,非固定摊位75.1万个;总交易面积1526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5%,其中交易厅棚面积9623.4万平方米,露天交易面积5644.1万平方米;经销商共计213.9万个,同比增长7.8%,从业人员646.4万人,同比增长9.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为1759家。
‘陆’ 2021年粮食产量是多少
2021年粮食产量是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百分之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百分之1.9。时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偏紧的农产品供给,着力提高单产,确保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作物增产的因素有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空气,品种及耕作条件等,影响农作物增产的因素有品种、土壤、水分、养分、光照、空气、病虫、气侯因素等,主要有水分、养份、光照、温度、品种及土地质量等。
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不仅仅关乎中国自身的安全,也是关乎全球稳定及世界能否更好的发展的一件大事。
‘柒’ 中国出口最多的农产品
今年1~4月,我国农产品出口140.6亿美元,同比增长21.0%;
4月出口额为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9%;
如下是1-4月出口数据:
一、谷物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大米:出口29.1万吨,同比下降8.5%;
玉米:出口5.5万吨,同比扩大3.5倍;
二、棉花:4.7万吨,同比增长1.9倍;出口额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倍。
三、食用油籽及植物油进口平稳,饼粕贸易活跃
食用油籽:31.5万吨,同比下降30.5%;出口额3.9亿美元,同比下降6.8%。
食用植物油:2.9万吨,同比增长0.8%;出口额0.4亿美元,同比下降2.5%。
饼粕:49.0万吨,同比增长55.0%;出口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85.2%。
四、果蔬出口量减额增
蔬菜:249.2万吨,同比下降0.7%;出口额27.1亿美元,同比增长40.2%
水果:170.3万吨,同比下降7.5%;出口额13.1亿美元,同比增长0.6%。
五、畜产品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水产品37.0亿美元,同比增长24.4%
伴随着高科技对农业的投入,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在近两年的外贸份额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大米、小麦、玉米、棉花等。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需要进口中国的农产品,来维持本国的农业发展,那么中国出口农产品去哪些国家呢?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是针对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要知道日本的国土面积非常小,这也就说明他们基本不会靠种植农作物来发展农业,因此日本的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赖进口,而中国则是首要目标,毕竟中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又是临近国家,因此日本把首要农产品进口放在中国身上。除了日本之外,韩国、朝鲜也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比较重要的国家之一,这两个国家因地域问题,农作物生长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导致农业的发展不是特别顺利,因此农作物也是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
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亚洲国家占到65%左右,其次便是欧洲国家。欧洲地区农业最发达的要数法国,而法国在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国家里也属于比较靠前的,因此整个欧洲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是比较强的,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基本上聚集在英国、丹麦、芬兰、挪威等国。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的问题:
1、劳动力问题。目前中国农产品的加工业发展比较落后,初级产品和加工品的比例在6:4,由于加工水平比较低,所以不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容易引发国际上对中国农产品进行反倾销措施。而且一些国家已经初步对中国的农业出口设置技术壁垒,让中国很多的农产品出口受阻严重,可以见得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由于近几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非常迅速,影响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
2、气候问题。中国的气候目前并不太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尤其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的非常频繁,导致农作物生长十分缓慢,而且干旱的气候已然形成对农业产量和粮食安全最大的威胁,这也是导致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面临最大的问题。
‘捌’ 中国主要进口美国那几种农作物
主要是大豆、棉花和猪肉等大宗农产品。
目前国内大豆的产需缺口为9000多万吨,需要依靠国际市场补充。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产量在1亿吨左右,但其国内消费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赖出口国际市场。
201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平衡,美国大豆产量11779万吨,比上年减产1.5%。2015—2017年,美出口我大豆占其出口总量的59%。据此估算,如无贸易摩擦,2018年度美对我大豆出口量将在3000万吨以上。
2016年,我国进口棉花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西作为我国棉花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进口总重量占全部进口量的88.5%,总货值占全部货值的88.9%。
对美国来说,虽然美国猪肉位列中国进口的第六位,但中国却是美国猪肉的第三大市场。过去十年间,美国的猪肉及制品出口到中国的量增加了近4倍。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近200亿美元农产品,其中美国的生猪产业对华出口11亿美元。
(8)农产品多少亿扩展阅读:
2017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241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9.2%;向美国出口农产品77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2%;我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164亿美元。
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价值139.5亿美元、畜产品价值29.2亿美元和谷物价值15.1亿美元。我国向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水产品价值32.2亿美元、蔬菜价值11.5亿美元和水果价值7.7亿美元。
在水产品方面,美国是我第二大水产品出口市场,2017年我对美出口水产品分别占我水产品出口总量的12.8%、出口总额的15.2%。水产品是我输美主要农产品,出口额占我输美农产品总额的42%。
果蔬产品方面,美国是我第五大蔬菜出口市场和第三大水果出口市场,2017年我蔬菜和水果对美出口额分别为10.7亿美元和7.7亿美元,分别占我输美农产品总额16.4%和11.7%,占我蔬菜、水果出口总额6.9%和10.9%。
人民网-怎么看中美经贸摩擦中的农业问题
人民网-2016年度全国进口棉花质量状况白皮书发布
‘玖’ 中国农业28480403
中商情报网讯: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其中,从农业方面的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人口,而且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优良。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产值构成来看,1952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85.9%,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11.2%和1.3%。改革开放后,林、牧、渔业开始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四业结构日益协调合理。201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57.1%,比1952年下降28.8个百分点;林业占5.0%,提高3.4个百分点;畜牧业占26.6%,提高15.4个百分点;渔业占11.3%,提高10.0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变化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种植业生产由单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向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转变。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近三年来累计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5000多万亩,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面积800多万亩,增加大豆面积2000多万亩,粮改饲面积达到1400多万亩。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各类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生产发展迅速,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规模扩大,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正在加快形成。
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主产区优势日渐彰显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持续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分和优势农产品布局,支持优势产区发展,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优化,主产区优势逐渐彰显。
从粮食生产来看,粮食主产区稳产增产能力增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增大。2018年主产区粮食产量合计10354亿斤,比1949年增长5.7倍;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78.7%,比1949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在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和江苏等省份,2018年5省小麦产量合计占全国小麦产量的79.3%,比1949年提高23.8个百分点。
从经济作物生产来看,棉花、糖料等也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棉花向优势产区新疆集中。随着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新疆棉花生产不断扩大。2018年新疆棉花产量5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达83.8%。糖料向广西、云南和广东3省(区)集中。2018年广西、云南和广东3省(区)糖料产量合计为10346万吨,占全国糖料产量的86.7%。另外,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烟叶、茶叶等产品生产也都形成了优势区域和地区品牌。
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提升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8年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为30%,节水小麦品种面积占比为2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6%以上。截至2018年底,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12.2万个。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成效明显。2018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653万吨,比2015年减少369万吨,下降6.1%。2018年全国农药使用量150万吨,比2015年减少28万吨,下降15.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农用地膜回收率达到60%。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农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