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透明椅子怎么样透明椅子最新报价
说到椅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过看多了实木椅子,我们也会追求更别致更独特一些的款式,例如现在就上市了一款透明椅子,这种椅子有别于普通的木凳子,看起来更加吸引人眼球,更有看点,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椅子呢?
透明椅子怎么样
透明材料经常用于包装那些精密仪器或是因震荡或挤压而容易随坏的产品,然而日本设计事务所nendo却推出了一款培败透明的椅子。椅子表面上看好像只有靠背和扶手,但它其实是一款包裹着透明塑料薄膜,具有实用功能的椅子。
nendo利用了这种材料的高弹性特点来制作椅子,可谓别出心裁。透明椅和透明质感系列作品在2011年米兰设计周的galleriajannone画廊展出。nendo新推透明椅2011米兰设计周GalleriaJannone画廊展款椅表面看像靠背扶手其实款包裹着透明塑料薄膜具耐压、耐磨、高弹性等实用功能坐呈现种悬空坐错觉有趣。
这把轻盈剔透的座椅看上去仿佛只有简单的靠背与扶手支架。它的坐面由一层聚氨酯薄膜制成,这种薄膜具有高弹性、高强度、易复原的特斗中弯点,坐上去好像坐在吊床上一样,非常舒服惬意。
椅子模具一般建议使用718,上海宝钢P20材料(因为718,上海宝钢P20通过我们公司的模具制作工艺,不仅可以提高模具的寿命,还可以增加模具所注塑出来的产品的表面光泽度,同时不会出现飞边/毛边。)
好的模具结构设计是一副合格模具制造的前提,本公司技术部有15位专业的模具结
构设计师和产品造型师,都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可以对模具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全方面分析(包括:模具脱模斜度,产品表面的缩影,浇注系统的设计,排气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等)这些模具最主要也最容易出的问题都会模具结构设计时进行反复试验。
透明椅子最新报价
用途没有注明,透明椅子分很多种规格的,这样很难报价,估计在30-250之间的都有!
具体价格是要看规格和材质的。
透明椅子分为多种品牌多种款式多种规格,都是差别很大的,有些质量差一点的牌子,价格会比较实惠一点,不过一般都是几百到几千不等,也不是很贵的一种椅子。
不过一般还是要看品牌的,日本的牌子做的比较好,影响力算是比较大的,都有一定的口碑,很值得消费者去信赖的。
当我们看厌了普通的椅子,其实真的可以考虑下别致奇异一点的透明椅子,耐磨性耐候性都会比较好,保养也容易,防污效果也特别好,也可以回收重复利用,对于环保性空闷来说,还得值得青睐的,与实木家具怕虫害、板式家具怕潮湿、玻璃家具易碎,这些来对比,其实透明椅子的优点更加的突出,更在市面上有一定的市场空间,消费者可以考虑一下的哦。
‘贰’ 盘点意大利博物馆级别的顶级家具品牌
在北欧风、muji风盛行的当下,我依旧毫不怀疑意大利家居设计独迟源郑一无二的至高地位。在绘画、裂拦时装等艺术设计领域,意大利也时常被与法国做比较,但家居内饰,意大利毫无疑问是,
“the best of the best.”
曾听说过一个不甚有趣的故事,揶揄无印良品,这个真实的段子是:某年某月某周末,在北京鼓楼的某酒吧,文艺男邂逅文艺女。几杯Cutty Sark下肚后,移步男青年家加深了解。女青年透过一双含情醉眼,赫然发现屋里从床垫到桌椅沙发、香薰机到内裤,清一色无印良品。登时酒也醒了大半,留下一句“只迷MUJI的男人很无趣”,便出门消失在春风沉醉的夜晚。
若此君家中摆设诸如Serralunga打造的Barceloneta、意大利设计师Harry Bertoia的Diamond Chair之类,必然能称之为有趣。
意大利的国际家具品牌数量繁多,风格多变。它是现代风格的引领者,设计历史底蕴深厚。
如此我们便来盘点意大利 最具有设计风格的顶级家具品牌。
Cassina
自成立以来的80年内所推出的产品,几乎件件都是能代表码颂各个时代家具工艺水准的经典之作。
sedie zig zag , cassina
20世纪60年代,Cassina推出经典大师系列,重新生产现代运动中一些领袖人物如勒·柯布西耶、弗兰克·洛依·赖特所创造的作品,让他们的作品不再只是在博物馆内供人瞻仰,而是将这份美学真实地融入生活。除了呈现经典之作,Cassina也集结了众多当代设计师如菲利普·斯达克、喜多俊之等的创新作品,兼容多元文化与多样设计风格。
Distex扶手椅
作为二战后引领意大利设计界的教父级人物,Gio Ponti便是先锋前驱,他最着名的作品则有1948年为La Pavoni设计的expresso咖啡机“La Cornuta”,被公认为是意式生活经典代表作之一。1953年为Cassina所设计Distex扶手椅与1957年的超轻椅(Superleggera)更是蔚为经典。
超轻椅(Superleggera)
Gio Ponti作品保有高技术性的生产技法,结合意大利传统手工技艺,着重以“人”为出发点,强调外观与功能结合,整体上偏好线条利落、简约风格的现代感设计。
在当时许多家具设计都是出自于拥有建筑背景的全才艺术家所创作,Cassina为了设计出口家具,与这些设计师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1964年后陆续取得如柯比意(Le Corbusier) 、夏洛特‧佩里安(Charlotte Perriand)、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等设计师的作品授权。
LC系列可称为工业风先驱,延续柯布西耶在建筑上讲求人体工学的机能性与简约的风格,率先将结构外露与柔软的软垫结合,如此颠覆人体工学的设计概念,横跨世纪后仍旧经典迷人。
B&B
自1966年创立至今,B&B为意大利当代家品设计刻下了多项经典,以突破时代界限为目标,B&B融合创意、革新及现代工业技术,创造出闻名于世的“Timeless”系列,直接改变了意大利家具的发展路向。多年来的杰出设计,让B&B四度勇夺意大利“Compassod'Oro Awards”,作品包括1972年的Le Bambole、1984年的Sisamo、1986年的Sity、以及于1989年以品牌身份获殊荣。
Le Bambole
Sisamo
Sity
超时代的前卫设计,使之成为永远的经典。汲取历史资源,比如从中国明代家具获得灵感。
Cappelini
Cappelini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世界当代家具设计的推动者,它让设计家具不再中规中矩,除了实用功能外,还能带给居家空间更多一点的想象,因此常有人说,家中若摆上一张Cappellini 的设计椅,就像是放上一张实用的艺术作品,Cappellini 的家具无法使用单一风格描述,有时造型乖张,有时则是材质与技术上的完全突破,也因此Cappellini 旗下的作品,早成为世界上各重要设计博物馆典藏作品的常客。
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到法国篷皮杜文化中心,从波士顿博物馆到东京现代艺术馆,几乎全世界的艺术博物馆都收藏着Cappelini的设计。
被MOMA 博物馆永久典藏的“Wooden Chair”,惊人地以实心条状的三毛榉弯曲成形,不仅让木材也能展现如美人鱼般充满韵律的三度空间美感,从不同角度观赏,“Wooden Chair”的表情也随之不同。
常被担心会坐垮“Wooden Chair”的椅身,但实际上却极其坚固,脆弱轻盈的外表即源自于消失的结构,而让纤细的木头大曲度的弯折,同时更提供结构性的支撑。
有着障眼法的桌子? ORG by Fabio Novembre
人们往往眼见为凭,然而对于意大利设计师 Fabio Novembre 来说,这样就太无趣了
这张名为“ORG”的桌子,看上去仿佛是由无数支椅脚支撑着,但实际上在众多椅脚中却只有四支拥有结构性的作用,其他椅脚就像是深海阎王的触须一样能够自由摆动,就连Giulio Cappellini 都惊叹道:“整张桌子好像浮了起来。”
Fabio 说,他更感兴趣的是探索台面下的事情,藏在这些假桌脚背后人们的真脚,究竟传达出人类什么样的心绪?为再日常不过的物件带来魔术般的伎俩,也只有 Cappellini 提供的新材质技术,才能完成 Fabio 意欲探索人性的玩心。
cloud书柜
前卫、创新、无拘无束的 Cappellini重新定义了家具该有的样貌。举例来说,“ORG”是张有着障眼法的桌子、Bouroullec 兄弟的“Cloud”书柜,则让空间充满诗意、而TomDixon“S Chair”的前身,竟然是只绘图本上的涂鸦。 没想到经过不断的突变,最后竟变成一张如雕塑般的悬臂椅。
1987 年“S Chair”诞生,Cappellini 慧眼识英雄,经历 4 年的合作与尝试,于 1991 年才得以量产面市,同时更晋升为 MoMA 与 V & A 博物馆等设计殿堂的永久收藏之列。
“S Chair”椅身最早的版本是以老师傅纯手工编织稻草或是柳条而成,因而整件作品在自然的触感下,同时也拥有超立体的未来美学。
Cappelini从历史、地理、世界多元文化中萌发出设计灵感,最后集结出创新的思维,每个创意都是不同元素间对话的表达。着名的“S”椅已成为Cappelini在全世界的设计标志,向人们诠释着当代艺术的意境。
Casamilano
tokio系列橡木方形现代餐桌
意大利的顶级家具品牌,源自有悠久历史传承(1929年)的家族企业,在品牌创立当年就入选米兰家具展,是意大利传统制造与国际化品牌相结合发展的经典案例。产品注重工艺和细节,但在设计上又结合国际最新设计思潮和手法,被誉为“永不过时的经典”。它的旗下国际大牌设计师云集,但不同设计师的作品既各有特点,又统一在品牌的市场形象之下。该品牌风格简约,高级感十足。
pillopipe天鹅绒系列沙发
orlando系列 橡木装饰柜
Ceccotti
20世纪50年代末期,Aviero Ceccotti创立生产家具的Ceccotti公司,在家具领域,以高水平的手工生产及其独特性,使品牌特色与意大利高水平家具画上等号。
Ceccotti坚持用上等的材质和精确的美学创意去创造使用者的生活美学,不论椅子、桌子或各种类型的家具,都充分地展现出Ceccotti对产品创造的那份细腻的美学与丰富的情感。
Moroso
品牌意大利Udine工厂的内部
诞生于1952年的Moroso被誉为家具行业的Sweetheart,她不但拥有高贵优雅的高定品质,还以其大胆的用色和极具创意的设计俘获大众的心,其软体家具,特别是沙发系列全球闻名。新颖的杰出的设计是Moroso的一大特色,产品风格前卫而复古,用色亮丽、鲜艳,产品造型线条大胆,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世界着名的剧场、体育馆、酒店、度假区以及世界着名的跨国公司、航空公司等都以拥有MOROSO的沙发、座椅为荣。
这是由Nipa Doshi和Jonathan Levien在2008年设计的系列沙发,沙发正面采用纯色坐垫配以撞色镶边,给人一种简洁大方的感觉;而靠背的背面则会用金属色印刷出美丽独特的图案。
旗下的设计师都是耳熟能详的巨星级人物,如Ron Arad, Carlo Colombo, Marc Newson, Patricia Urquiola等,风格从简约到高调,各自发挥所长。同时,处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Moroso坚持使用纯天然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并保证其生产过程的“干净,无污染。”
Gluon,by Marc Newson
Double Zero,by David Adjaye
Float,by Nendo
从结构上看,Moroso家具讲究比较简洁的线条,但线条的组合却又是超大众化的;从色彩上看,Moroso基本上都会选择抛弃镶金镀银,以比较大胆的色块组合追求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天马行空的创造力
Moroso往往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但却总是让人觉得与"奢华"不沾边,但由于凝聚了大批先锋派设计师毕生的心血,Moroso家具在价格上也显示出了极高的定位。因此又被人称为"不动声色的奢华"或"第二眼的奢华"。
Poliform
创立于1942年,风格现代简约,注重奢华品质和意大利品牌引以为傲的精致细节。
设计决定品牌↓
细节决定品质↓
旗下Varenna Poliform为专业橱柜品牌↓
Minotti
排名前三的沙发品牌。
关键特质在于全方位地诠释“意大利制造”的概念,如今,传统和科技完美融合在这一理念中:匠人的技艺让现代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倍显精致,灵巧的双手为工业化的精密特性注入一丝细腻与情感。
除了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和技能以外,还运用精益求精的材质和技术解决方案,以此来展现无可挑剔的细节之美。
其他产品也拥有极高的品质,皮具类产品定位极其高端,听来的段子,他们做沙发的尾料是留给LV做包用的。
Minotti所有产品和风格的特点在于不随时间流逝的设计感、无以伦比的舒适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Zanotta
意大利博物馆收藏级家具品牌。
Zanotta是意大利家具设计的缩影,工业设计界极受瞩目的领导品牌之一,长期以来扮演者革新的力量,赋有创意和艺术领导力的品牌。拥有象征性的外形与工艺技术的创新,展现出超越潮流的新创。追求设计调性但不盲目迎合潮流,特立独行又不失奢华优雅。拥有众多改变设计历史的设计,许多作品已被列入设计史丛书,并被陈列在世界主要美术馆内,例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英国设计美术馆、德国柏林美术工艺美术馆等。
Aurelio Zanotta 于 1954 年成立这个品牌时,就用精准且大胆的眼光生产制造前卫的设计作品。有些作品今日看来仍然很新潮,如 Piero Gatti、Cesare Paolini 和 Franco Teodoro 的 Sacco(懒骨头)、Achille Castiglioni 的 Cumano 餐桌…等。
Sacco by Piero Gatti, Cesare Paolini and Franco Teodoro
Joy by Achille Castiglioni 多层可旋转柜子 极具实用和设计性
Sciangai by Jonathan De Pas, Donato D’Urbino and Paolo Lomazzi
Blow by Donato D’Urbino, Jonathan De Pas and Paolo Lomazzi
Mezzadro Stool by Achille Castiglioni
Butterfly Coffee Table by Alexander Taylor
Lama 921 by Ludovica + Roberto Palomba
‘叁’ “”的设计:解开设计鬼才nendo佐藤大源源不绝创意的秘密
设计师的企划案,或许乍看之下很华丽,但背后不被采用的案子,却是尸横遍野。我们的设计公司nendo,目前有超过四百个企划案正同时进行。企划案的内容形形 *** 皆有。例如新产品开发或长销产品的重新改版、透过设计来帮忙创造出未来事业的原型、拟定企业的沟通策略等。尤其是“不做点什么改变不行,但又不知该做什么好”,最近企业隐隐感到不安的这个课题,有愈来愈多企业前来委托我们和他们一起思考。
对于这样的委托案,我会尽可能从多种不同角度的观点来提案。并在早期阶段提出多个已顾及细部的设计案。因为我相信,能做出具体想象的提案愈多,愈能让我们和客户的讨论变得活络,而最终成果的精确度也将会大幅提升。这是资讯业界所说的“敏捷开发”,与站在顾客观点追求革新的设计思维,人称“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的手法有些雷同。
若说到我的工作与这类工作的做法是否相同,其实又不太一样。我们所擅长的是提案内容的密度。不光是目标物的形状、颜色、素材等要素,往往连新的结构和构造、使用方便性,甚至是包装、LOGO、接口、店面形象、广告策略、选购组件、之后的发展案例,都会一并提案。因为提案的密度愈高,大家愈能以使用者的观点掌握设计,而讨论也就会愈热络。
我重视多举歼重角度的观点,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让客户的参与成员亲身感受nendo 的思考程序,或许可借此让我们的想法和探究方法深深渗入他们心中。确实的共享这样的思考程序,讨论从中得到的创见,各自激荡出进一步的构想。这感觉就像是一种团队设计。
“不被采用的提案”道出企划的本质
不过,这样的做法最后制造出许多“不被采用的提案”。假设平均每个企划要提出五个设计或点子的提案。如此一来,要是一次进行四百个企划,就会创造出两千个点子或设计。如果每个企划只采用一个设计,不被采用的提案卖答仔就有一千六百个。真是收不完的尸啊。
事实上,有时这些点子也会因为一些意外的事而复活,或是与其他点子结合,变成更棒的设计。或者是这些不被采用的提案成为我们重要的存粮,活用于日后的企划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基本上,我们在提案时,都自信每个提案皆能正常的发挥功能。只不过最后事与愿违,我们的点子或提案遭到无情的否决。虽然大部分都是因为我身为一名设计师,还不够成熟,但有时是因为客户所想的事业策略和方向性与我有所出入,有时则单纯只是“哪个都行,不过这个比较有意思”。有时则是因为时机的问题,例如照着这样的提案施行会比较花时间之类,有时则是企划改换成不同的性质,结果一开始的提案惨遭腰斩,背后各种原因都有。
我想,各位应该都曾在杂志书刊这类的媒体上看过设计师经手的企划,那些大多是“完成形”。常在企划已完成的状态下,回头说明当初的设计用意和概念。而设计师对此侃侃而谈的模样,往往看起来都很帅气。
但说来遗憾,其实这绝不是个帅气的职业。客户抛来难题,自己靠双脚去调查,和工作成员们一起苦思,历经一番痛苦后,提出第一次简报,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简报。接着历经长期的讨论和设计变更,历经重重困难,好不容易在逼近极限的状态下,才将“完成形”呈现在世人面前。
像这种详细的企划过程,很少有机会可向人公开,而要谈到那些根本无缘问世的“失败作品”,更是没有机会。因为对企业而言,要公开那些失败收场或是没能问世的企划,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过,我身为一名设计师,从这种种的失败中学到经验,就此成长。也透过这样的失败,目睹许多客户大幅成长的身影。我觉得,设计师的内心纠葛和苦恼,就潜藏在这些不见天日的不被采用提案以及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光是透过“成功体验”或“美谈”所无法理解的根本价值,或许就存在其中。
透过设计师这种“狼狈”的模样,若能让更多人稍稍感受到设计师的魅力,我将感到无比欣慰。另外,本书在发刊时,同意我刊登不被采用提案的LOTTE、宝贝蒙、早稻田大学美式橄榄球社、IHI、ACE等各家公中汪司,再次致上由衷的感谢。
‘肆’ 《佐藤大--用设计解决问题》读后感+
佐藤大的书《用设计解决问题》,如同他的设计作品一样,简简单单而饶有趣味。
关拍型于“书”
1. 哪怕一页排的满满的,也不过近500个字。阅读起来给人的感受只有“轻松”“简单”,他与《设计中的设计》不同,读《设计中的设计》是一个对着高手膜拜的过程,读《深泽直人》,恍然大悟的体验。
而《用设计解决问题》一书,张弛有度,分为几十个小章节,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或者咀嚼。
明快的风格,宛如对话般的语言,让你犹如置身于nendo,和佐藤大坐在沙发上闲聊一般。似乎什么都记住了,似乎又想不起来说了什么,似乎也忘记一开始想要说的是什么,但是始终围绕你的,一直是这种轻松的氛围。
书后总结性的内容,往往是一些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前面讲了什么没有搞清楚,每一章后的总结性内容总会让你茅塞顿开。
2. “潦草”的插图
佐藤大用手寥寥几笔勾描的插图,曲线也说不上优美,内容也说不上有趣,表达效果也一般般,很难看清楚他想表达什么。但是却另有一番诙谐之处。
故显拙劣的笔法画出不大清晰的内容,却为正文的内容增添了一丝趣味,或许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吧。
但是反过来想一下,倘若佐藤大在书中展现了完美的插图水平,使得他的作品锦上添花,效果会怎样呢?优秀的文字+插画,这一形式屡见不鲜,未必会令人印象深刻,而故显天真拙劣却不失艺术感的画作,往往更容易为人们所牢记。
关于佐藤大和他的作品
“简单到极致”的设计风格起源于西方,给大众于一种简约、单一、优雅、整洁的视觉体验,后来被人们称为极简主义。在设计方法上,西方的郑贺尘极简主义是由构成主义出发,对日本的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造成非常大的冲击。西方的极简主义设计和日本的极简主义设计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在对物的实用性这一研究基础之上建立的,力图发挥产品的最大功能性。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西方的极简设计更偏向功能理性,而日本文化更偏向感性,日本的极简主义设计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结合风俗习惯、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理解进行设计。
1 佐藤大的设计理论
佐藤大是一名日本设计师、设计工作室nendo 工作室的创始人。他的设计延续了日本极简的设计风格,把更多的细节构思灵巧地注入在简单的设计中,赋予产品幽默和友好的感情色彩。他所理解的设计是:不错过任何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用心观察并且分析,然后从中发现灵感。而他也提倡在设计的时候要让人们知道为什么研发这产品,其设计理念是什么,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 1退一步的设计理念
设计者不用创造出多么精美绝伦的设计,应当在恰当的时候考虑“退一步”,留出空间让消费者用自己的能力,让产品起着较大的实用价值。
1. 2制造违和感
佐藤大所传达的“违和感”就是将广告创意里的“戏剧化”运用于产品的设计中去。在看起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产品上加一点戏剧化冲突,让你感觉有趣的同时,又会留下深刻印象。这和他平常的生活方式有关联,佐藤大除了探究设计案,平时别的什么都不做,从不为了激发灵感而特意去做什么事。佐藤大这种观念几乎歪曲了设计师以内的创作方式和思考方式。
1. 3休息时间,别有洞天
研究事物被废弃的时候,对其加以适当设计运用,给予它们全新的使用价值。这喊禅个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平常忽视的,将两个平常毫不相关的事物关联在一块,从而造就出全新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混搭,就算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事物间,也几乎能在某些方面存在微小的共同之处,而如果将这些相同的要素联系起来,就有可能塑造出全新的实用价值。
1. 4隐藏的设计理念
越是希望展出的事物就越要特意隐藏,这样才能体现出让人读得懂的故事。借助每个人的好奇心,通过隐藏事物的某些部分来激发人们的兴趣爱好,如果这个过程让他们快乐了,他们就可能会情不自禁的想要体验我们的产品。将产品全部摆放在人们容易看见的地方,人们只会往里看一眼然后就毫不眷恋的走开了,只有通过不完全的展示出产品,才有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好奇,让他们被自己看见的设计所吸引,只有感动人心,才有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追捧。
2 佐藤大的产品分析佐藤大在许多着作和访谈中都对他的设计理念进行过说明。他强调他的作品设计元素通常来自于对日常生活中的元素理解以及提取。他曾经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过一个餐具系列。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是回收用过的可乐瓶研发新的产品。可口可乐公司有很多独特的品牌元素可以引用,比如红白两色的主色调,以可乐瓶独特的造型设计。只要充分利用这些元素就更加好的设计出专属于可口可乐的作品。但是佐藤大又考虑到直接运用这些元素的话太过张扬,用户使用的话可能会有些难为情。因此他只在杯底呈现出品牌的元素,用户每次对着杯底喝水的时候都可看到可口可乐的品牌元素。他在设计这一系列餐具的时候玻璃依旧保持可乐瓶本身色,杯底也沿用了可乐瓶瓶瓶底的圆润造型,瓶底的凸起的部分也被利用了起来。将这些朴素的元素放在一起,给人带来了一种隐隐约约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是运用到了隐藏的设计理念,给人们带来喝水时突然发现这是可口可乐产品的惊奇感。
在 2006 年,佐藤大为知名口香糖品牌LOTTE 设计“ACUO”包装,当时的口香糖市场中,包装都有一个共同的设计倾向,即努力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比如在色彩鲜艳的圆环内弹出水果图案之类的设计。除了令人瞩目的广告语,LOGO 的设计也不落后,有的包装还会加上珍珠装饰或用上全息拍照技术。想来也是,口香糖都被摆放在靠近收银台的货架上,顾客判断购买与否的时间只有 0.2 秒,而在便利店某种产品的周销量不好的话很快就会被下架。大家都觉得必须比其他产品更进一步夺取消费者的青睐,而佐藤大则反而想后退一步,把产品变的不这么显眼。在包装方面他利用了真空镀铝膜包装纸的银色底色,不显花哨,还加入了渐变的绿色来表示薄荷的清凉感。就是这样退一步的理念,在这款产品上市后反响非常好,上市不久就创下了便利店周销量史上最高的记录。
3 结语日本本身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是日本极简主义的形成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的产品设计不仅仅考虑到在功能需求时不矫揉造作,还让人感受到每一件产品都抛弃了繁杂无用的设计,只遗留产品最纯粹的核心因素,追求简约、整洁、集成化的多功能设计,重视用户的体验和产品的细节。通过学习研究佐藤大的设计理念,使我们了解到设计师需要做的,是需要比别人思考更多,比别人更有热情,一个人是否成功,取决于他在这件事情上投入了多少。这正是中国商业产品设计中所需要借鉴和思考的问题。
佐藤大于 2002 年 成 立 了 nendo 设 计 工 作 室,之 所 以 取 名 为“nendo”( 日语粘土之意) ,是因为他们希望创造像粘土一样在颜色和造型上拥有无限可能的作品。nendo 设计工作室承接的项目各式各样,他们不仅是对单独的产品进行开发、研究与更新,还会帮助企业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
从那时候开始,佐藤大的独特思考术便成了 nendo 设计工作室所倡导的一种思维方式,而此间种种思维方式也象征着日本民族,日本文化独有思维,并且通过作品外化而出。让我不得不为之感叹,我们中国设计,确实任重道远。
(作者已关闭评论区)
‘伍’ 日本设计鬼才佐藤大Nendo新作
近日,Nendo佐藤大又发布新作啦!
日本docomo商店品牌和体验空间设计。
NTT docomo是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化,其业务模式已从销售智能手机和发展新用户逐渐转变为扩展和优化用户对于已有智能手机的使用体验。
为了配合此次服务形式的重大变革,docomo决定将部分门店空间更换为专注于交流和体验的空间,例如智能手机工作坊、新内容试用和售后支持等。根据这些改变,nendo事务所为之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门店。
其中包含:
docomo shop (2种) 和 d garden (7 种)
第一类型docomo shop(2种)
它将改善以前商店的基本功能,并引入新的交流和体验内容。为了营造安静沉稳的空间氛围,室内采用了较深的木色调和暖灰色,并搭配以公司标志性的红色和温暖的照明。
店型一
店型二
第二类d garden(7 种)
“d garden”,是为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而设计。这是一个专注于交流和体验的空间,同时将docomo门店的功能以店中店的形式包含在内。d garden的名称只保留了一个d字母,为的是向更多智能手机的使用者提供服务,而不仅限于docomo的客户。同时,“shop”一词也被“garden”所替代,传达出不以销售为目的的理念,同时营造出如公园般向所有人开放的友好氛围。
店型一
店型二
店型三
店型四
店型五
店型六
店型七
设计还从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角度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重新设计了后台区、储物柜、休息室和储物空间等。为了适应店内活动的起伏变化,店内设置了一个灵活的“混合空间”,可以在咨询隔间和员工办公室之间转换,从而进一步提高有限空间的使用效率。
此外,
Nendo还为docomo商店设计了品牌VI视觉!
两种门店内的图案和标识均以docomo的字母为主题进行设计,相似的元素与变化的色彩为docomo品牌赋予了统一又动态的感觉。
员工制服也经过了重新设计,风格变得更加休闲轻松,为的是给客户留下更加平易近人的印象。
原先较为刻板的男女款套装被替换为多样化的款式,包括T恤、开衫、孕妇装和裤装等等,让员工可以更加自由地搭配。
家具设计
Nendo佐藤大
日本设计界的传奇人物之一
佐藤大是当今日本设计界的“天之骄子”。但凡看过佐藤大和他“Nendo设计事务所”设计作品的人,不管你懂不懂设计,恐怕无一不被他折服。
‘nendo’是由日本设计师佐藤大于2002年设立之日本设计工作室,设计领域广泛,于东京及意大利米兰皆设有据点。
年轻的佐藤大能够翘楚于日本设计界与他的勤奋和努力分不开。他1977年出生在加拿大,10岁回到日本定居。2002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了建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同年在东京创建了名为Nendo的公司。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又在米兰开设了Nendo办公室。
佐藤大不但是位有着非凡创意和才华的年轻设计师,同时也是位极具领导才能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他广纳设计精英,他的公司的服务范围包括建筑、室内、产品、家具、包装和平面设计等等。
Nendo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展中显露锋芒,如2003-08年的米兰国际家具沙龙展;2004年巴黎室内家具展;2005、06年斯德哥尔摩家具展等。
此外,还获得米兰“Design Report特别奖”、“JIDA30岁以下设计师竞赛奖”、“JCD新人奖”、“Good Design奖”等重要设计奖项。其代表作品收藏于纽约现代美术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蓬皮社文化中心等世界着名美术馆。
成立至今除获颁无数设计奖项外,还被《新闻周刊》Newsweek杂志评为“最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之一。
但是,佐藤大最初只是建筑学出身,跨领域的建筑师是如何在设计界大放异彩?这还要追溯到他和米兰国际家具展的不解情缘......
一次旅行
改变了佐藤大的职业方向
2002年佐藤大和朋友组织了一场毕业旅行,期间参观了米兰国际家具展,这次的展览使得佐藤大的职业发展方向发生了180 大转变,“我们第一次了解到原来那么多建筑家也在设计家具和产品,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因为设计而变得美好,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设计的未来。”
抱着终有一日要让自己的作品走上米兰国际家具展的愿望,佐藤大回国后立即成立了Nendo 设计事务所,并于次年成功登上米兰国际家具展的舞台,以其独特的日式风格以及巧妙地设计在展会上一炮而红,从此 Nendo 设计事务所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Nendo 一词在日语里是“黏土”的意思,意指具有极高灵活可塑性。为了做出兼具趣味和功能性的设计,他努力挖掘产品背后的故事,并从最平常的生活中寻找点滴的设计灵感。
佐藤大在Nendo设计事务所官网上还明确描述了自己的设计哲学—Giving people a small “ ! ” moment,发现那些人们不常注意到的,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小“惊叹”时刻。
Nendo的设计就是通过收集这样的时刻,将它们付诸设计中,然后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实现对日常的再解读。“我们希望人们看到nendo的设计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小小的时刻!”
“我喜欢我的设计很简单,但我不想让他们冷漠,他们还需要一点幽默感和友好!”佐藤大说。
他一直认为好的设计,
可以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
于是他将自己的设计涉猎更多的行业,
并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从门 · 书架这样的大件物品,
到抱枕 · 魔方便利贴这样的小件,
在符合大众审美的同时都还非常实用。
Nendo为巧克力品牌Maison et Objet设计的Chocolatexture系列,根据家具设计出不同纹理和样式的巧克力造型,赋予味蕾更多的奇特触感。
佐藤大设计的镭射无线鼠,
可以说令人叫绝。
炫酷的“闪电侠”雷射鼠标,外观仅以复数平面构成,颠覆一般曲线的设计……就像精致折纸艺术般,细腻地折成适合手握的形状;又像从粗分辨率的CG图取出来一般的特殊外型~怎能叫人不赞叹?
— 品牌设计 —
carton + pump清洁剂补充容器环保包装设计
---
可多次填装的洗手液、洗发水和沐浴露如今已很普遍,但重复使用同样的容器会导致卫生方面的问题,并且塑料制的补充袋本身也不够环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nendo设计了一款可以更换瓶身的、既干净卫生又能减少塑料垃圾的清洁剂补充容器。
首先,容器的主体是一个形似牛奶包装的小屋式纸盒,并配有一个可以直接插入的挤压泵。在使用时,可将纸盒的尖顶朝下,并通过挤压泵和方形盖子从上下加以固定。
挤压泵可以像饮料吸管一样插入纸盒的底部,确保续装时液体不会从中溢出,并且由于整个纸盒都会被替换,所以新装的清洁剂不会和残余的部分混合。此外,清洁剂会被汇聚到盒子的“尖顶”中央,避免了还没完全用完就挤不出来的情况。
盒子的顶盖和底盖还能分散挤压泵所承受的压力,使纸盒不易塌陷,同时防止盒身在洗手间环境中受潮变软。
不同于一般的塑料袋包装,
纸盒的箱状外形使其可以堆叠存放。
日本UNIVAS大学 体育 协会品牌和产品设计
---
为了促进大学 体育 的发展,日本成立了类似于美国NCAA(全国大学 体育 协会)的UNIVAS(日本大学 体育 协会),对各大高校和 体育 活动起到监督作用。从组织 体育 赛事、奖励运动员到制定规则、公关活动、管理 体育 设施和培训教练,UNIVAS为学生、各大高校和 体育 社团提供了广泛的支持。
协会徽标旨在传达多种信息,
融合了日本与西方文化,
结合了传统与青春。
而每学年结束时颁发的奖杯和奖牌均通过将挤压铝棒切割成徽标图案制成
两种尺寸的奖杯
周边产品
东京Hilltop酒店甜点套装包装设计
---
Hilltop酒店改造自1953年美国武装部队的兵营,于翻修一年之后在东京御茶水开业。事实上,酒店只有35间客房可以投入使用,但却因独到与周到的服务而闻名,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等着名文学家都曾下榻于此。Hilltop Hotel决定将甜点重新设计,包装成礼盒销售,而不是对每种产品都有单独的包装设计,所有的糖果都将按照作者书房的松散主题进行包装。
环绕在书本上的每条纸都有不同的编号和颜色,以便在书架上展示时,通过书脊视觉上区分包装内容。
GLOO系列胶粘文具品牌和产品设计
---
GLOO是nendo为日本国誉公司设计的一系列胶粘文具,比如胶水和胶带。新产品的研发是为了解决用户因产品而产生的各种方面的小压力,就像我们常常会遇到的“盖子取下来应该放哪儿?”又或者“这样的形状拿起来方便么?”
产品的主体颜色呈哑光白色,产品标识和其他信息使用的字体很小,对比度适中,这样就可以保证放在桌上时,使用者不会注意到任何不必要的信息。
此外,设计时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功能,这是行业准则,比如灰色=标准产品,红色=粘性强的产品,浅蓝色=可重复粘贴。包装设计中也用到了这些颜色,包装上的介绍和图注都尽可能做得简洁,避免以往的过度包装但同时也能清晰地传达信息。
neyuki甜品包装设计
---
neyuki是为来自北海道钏路市的Flanders甜品包装和销售品牌设计的产品。北海道位于日本北部,以牛奶和乳制品的生产而闻名。
该甜品品牌的名称“N”源自于单词 “north”(北方),其logo被设计为一个简约的三角形,表明该公司专于利用北海道本地的食材制作甜品。奶酪蛋糕是该品牌的首个产品。打开盒子,呈现在眼前的雪景使人回想起北海道的冬季,随着“树”被一棵棵地拔起,小小的奶酪蛋糕也从下方的雪堆里露出身影。
— 空间设计 —
东京Athletia护肤品牌旗舰店设计
---
Athletia是e’quipe公司旗下一个新的护肤品品牌,该公司以RMK和SUQQU系列闻名。
品牌将可持续性带入了产品的方方面面,除了使用可持续方式培养的天然原料,超过90%的香水都是由自然植物精油制成,超过90%的玻璃容器都是使用可回收玻璃,而塑料容器则使用生物聚乙烯,一种由蔗糖制成的材料。动与静的平衡,内在美和爱护环境是品牌的三大核心价值,它们在店铺的室内设计中均有体现。
上海华润时代广场立面和室内设计
---
该项目旨在对位于浦东的上海时代广场大楼进行更新。建筑包含2个地下楼层和9个地上楼层,总建筑面积约53200平方米,可容纳170家商户,包括时装店、生活用品店和各类餐厅等。
建筑团队将首层的中央通道“拉直”并移动了扶梯的位置,让通往楼上的路径变得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购物体验的连贯性。重新布局的中庭通过交通动线的微妙变化让视野由下至上层层展开,将顾客们的注意力引向顶部楼层。
科威特% Arabica Kuwait Abu Al Hasaniya咖啡厅室内设计
---
% ARABICA Kuwait Abu Al Hasaniya咖啡厅坐落于科威特的东海岸,是京都东山咖啡店的新分店,其室内空间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室内空间以清爽的白色作为基础色调,同时配以黄铜和混凝土等材料突出空间元素,从而呼应阿拉比卡(Arabica)品牌的设计主题,同时象征其高端产品的优秀品质。白色的咖啡机融入空间的白色背景中,从而突出了柜台后装着咖啡豆的亚麻布袋和咖啡机正后方的墙壁上挂着的“咖啡豆产地地图”。
米兰Marsotto大理石展厅设计
---
该项目位于米兰的布雷拉区,是大理石制造商Marsotto的展厅。它充分利用地面和地下室空间,展示了大理石家具、杂物和加工材料的样品。
尽管展厅外立面均由大理石构成,但其接缝与现有建筑外观保持一致,协调并保护了周边环境。另外,因为展厅对面的交通空间很快就会绿化成小公园,所以部分立面被做成临时的街边家具,上面设置柔软的凹槽,人们可以坐在这里,休息片刻。
纽约 时尚 品牌Theory Jiyugaoka专卖店设计
---
BbyB. Ginza巧克力店设计
---
BbyB的第一家海外商店,安特卫普的巧克力店,米其林二星级厨师Bart Desmidt创建。BbyB的巧克力采用棒状外观,从外面看起来可能一样,但有30种独特的口味,从草莓,胡椒和柠檬到百香果和罗勒。
所以包装是模块化的:五个巧克力条整齐地插入每个滑动盒中,五个盒子一起插入一个立方体中,并将立方体变成了“魔幻般的抽屉”。
— 产品设计 —
OPPO 折叠手机
---
近年来,采用OLED显示器的可折叠智能手机设计逐渐标准化,手机展开后屏幕通常可达折叠时尺寸的2-3倍。折叠技术的运用不仅赋予智能手机更大的屏幕,也整合了功能,提高了便携性。nendo设计的新手机在折叠时尺寸仅有54毫米x 86毫米,仅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大小,三条“折痕”可以实现手机沿同一方向的多次折叠。
手机像毛虫一样具有多个环节,可以滑动展开,用户仅用拇指便可实现不同折叠操作。滑动一次时,可展开40毫米的屏幕,显示出时间、通话记录、通知以及音乐播放器等界面。再次滑动则可以将屏幕拓展至80毫米,并激活已移动至顶部的摄像头。这种模式下,屏幕和前置摄像头处于同一界面,适用于自拍、视频通话等多种场景。随着手机完全展开,屏幕将达到独特、细长的7英寸比例。
Zens品牌新家具系列
---
锥形CONE:
CONE是一系列适合盛放小物品的锥形容器。容器只有一半封口,遮盖起其内的物品。轻轻推动容器,使它的开口向下,即可拿出物品。松开容器后,它会因为自重而回到原位。
香气SCENT:
SCENT是一系列类似太空头盔的球状玻璃器皿,可用作花瓶和碗。鲜花和水果的香气被轻柔的包裹其中,只有靠近后才能被察觉。在磨砂玻璃的版本中,其内的物品被遮挡,更加强调了气味对嗅觉的吸引。该器皿的设计灵感亦来源于此。
瀑布WATERFALL:
和普通桌子的桌腿在桌面下相连不同,瀑布系列桌子一端的桌腿从桌面上穿过,并和不同高度的桌面相连。这样的设计使得原本作为支撑结构的桌腿看起来反而被桌面抬起,因而产生一种独特的悬浮效果。这个系列名为“瀑布”,是因为它们能让人联想起从岩石上方跌落的水。
缺口CUT:
CUT是一系列被切除长方体框架一角的边桌。设计师将一块平板玻璃安插进切除了一角的木框架凹槽中,让这一系列产品获得独特外观的同时,拥有足够的强度满足边桌的需求。
回形针CLIP:
回形针是一系列椅子。椅子的腿向外延伸,使得椅子的靠垫可在延伸处和扶手之间自由滑动,并像回形针一样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椅子的磁性坐垫是可移动的,因此使用者可随意组合坐垫及靠垫的材质和颜色。
为了做出一把好雨伞,Nendo 也以其实用功能为出发点,设计了叉形伞把,可以不需要倚仗任何外力自行站立。
Nendo 为“拉链鼻祖”YKK 设计的作品火遍全球
重新定义“什么是拉链”?
拉链的基本概念是用于打开和关闭两片材料之间的开口没有任何间隙,但通过单独彻底评估每个组件和进一步reassessment(重新评估)- 5个新拉链创建。
相互交叉的拉链
横开竖开随你开心
带有间隙的拉链
三维拉链
可以无限循环连接的拉链
圆盘拉链
佐藤大和Nendo公司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当代设计追求简洁、功能性的设计美学。
- END -
‘陆’ “nendo自主打造的手表品牌10:10”——说到底还得看细节
简约,却不简单。
手机和智能手表的出现
对于时间的掌控更加精准
可以设置闹钟、提醒
但传统的手表并没有退出 历史 舞台
一个人佩戴手表有更多意义和它的价值
··
10:10
是佐藤大创立的手表品牌
之所以命名 10:10
是代表 10 点 10 分的意思
佐藤大认为时针和分针在 10 点 10 分所呈现的角度
是最美的
他在嫌轿手表的设计中
除了对时间展示形式的创新
还希望手表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点点不同的作用
下面为大家分享
10:10 的 3 款精彩案例
这个手表的造型取自航空旅行中的飞机窗户
方形和平滑曲线的美丽组合
使表盘呈现出柔和的曲面
它不仅是手表
还可以像名牌一样挂在包上
自定义颜色与腕带
手表用来测量时间
这和绘图员用的尺子有点像
只不过一个是圆形
一个是直线
该系列的主题灵感来自绘图员的服顷伏装、绘图工具
将二者结合了起来
表盘数字是印在表蒙上的
这样空隙直接还能看见有趣的投影
调时间的旋钮设置在2点钟方向
有助于改善手腕的舒适度
多种颜色可选
这款是nendo 2019年所设计的一款手表
创新点在于其表带和表扣的不同结构
这有点像系腰带
你会发现这个小设计的改动
提升了佩戴的舒适度
而且当你取下来的时候
还可以很好的悬挂
看似普通
却又有点不同
这就是nendo经常带给我们的惊喜
用细节打造好产品
这也是10:10品牌所追求的
精芹乎肆致设计!
‘柒’ nendo设计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nendo是由日本设计师佐藤大于2002年设立之日本设计工作室,设计领域广泛,于东京及意大利米兰皆设有据点。成立至今除获颁无数设计奖项外,亦被选为newsweek志”世界最受尊敬之100位日本人”、”全球最受瞩目企业100家”等,活跃于世界舞台。
年轻的佐藤大能够翘楚于日本设计界与他的勤奋和努力分不开。他1977年出生在加拿大,2002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了建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同年在东京创建了名为Nendo的公司。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又在米兰开设了Nendo办公室。
佐藤大不但是位有着非凡创意和才华的年轻设计师,同时也是位极具领导才能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他广纳设计精英,他的公司的服务范围包括建筑、室内、产品、家具、包装和平面设计等等。2007年,他执掌的Nendo公司被Newsweek杂志评为全球百强小型公司之一。Nendo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展中显露锋芒,如2003-08年的米兰国际家具沙龙;2004年巴黎室内家具展;2005、06年斯德哥尔摩家具展等。
佐藤大和Nendo公司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当代设计追求简洁、功能性的设计美学。
‘捌’ 设计鬼才佐藤大:越寻常,越奥妙
在日本,极简主义几乎接管了一切。
每个时期出现的现象级设计师——从老一辈的柳宗理、荣久庵宪司、主导了无印良品的“性冷淡风”的深泽直人与原研哉、把个人风格强烈注入在优衣库品牌的“艺术指导”佐藤可士和、到建筑大师“清水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都恪守与延续着简洁、干净、功能性为主的表达,甚至连“家政女皇”近藤麻理惠,也以极简主义的居家理念风靡全球。
然而,20世纪中后期,“极简主义“这个词汇第一次在美学理论家查理德·乌海姆的文章《极简艺术》中出现时,其本意是一个贬义词。
作者为了批判为达到某种美学效果而刻意减少内容的艺术试验,因为这样的设计“干枯乏味、没有人情源纯陪味、缺少人文关怀”。
于是,北欧风设计出现了,让人们想起了二战前温暖的家庭氛围,雹蠢因此也被称为“有机主义设计”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佐藤大以“!”的设计为初心,带来了许多让人惊喜的鬼才创意。
而这几年,佐藤大的出现——这位媒体口中的“全球第一脑洞设计师”“大长腿的设计男神”“风靡世界的天之骄子”“效率无人能敌的有趣制造机”,也松动了我们对于日本极简主义设计的理解。
作为日本Nendo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与设计总监裤凳,佐藤大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最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之一,也是Wallpaper杂志“2015全球年度设计师”。
也许是少时成长于加拿大的缘故,佐藤大的设计思维不是“很日本”,没有过分追求日式严谨和禅意,不再是枯山水一样的文化景观,他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将功能性包裹其中的趣味性,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与尝试“打破”,制造着相逢恨晚的“!”效果。
在这个人人都自带“戏精”基因的时代,“性冷淡风”或许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人们期待日常生活里更多出现惊叹一刻。
佐藤大算是“性冷淡风”的优雅叛逃者,浏览他的作品,从一只杯子到一座房子,你会找到各种各样兼具功能与美学的小趣味,从极简主义的“这样就好”,延伸到“这样很好”。
例如用来观察海岸线与国境线的黑白地球仪、建筑模型一般的巧克力、为了讨论家具功能而沉没于地面的家具,看似硬朗实则柔软的二次元线条椅子、不需要倚仗任何外力自行站立的雨伞、将弥漫在房间里的香味想象为肥皂泡的家用香氛、可以拉伸的九宫格书架、如同巫师帽般方便收纳的拖鞋……
就连一百多年未变过样式的拉链也被玩出了五种设计,足以担当“nendo”之名(日语意为“黏土”)。
对佐藤大来说,设计就是讲故事,他相信一个好的设计是简单的,无需通过阅读厚厚的产品说明书来了解,它让人感到熟悉,并可以通过电话解释给祖母听的东西。
“日本的设计和建筑是关于极简主义的。他们把东西减到最少,这创造了一定的魔力。但有时你拿走太多的东西,那个物体会失去温暖,会排斥人。这不是我想要的设计风格。所以我尝试添加一些幽默或友善的情感,就像烹饪的香料。这些东西创造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也许这与我和一位典型的日本设计师之间的细微差别。”佐藤大说。
大概很难想象,这位同时设计300个五花八门的项目的“脑洞王”,日常生活“枯燥”得像一个程序员。
他会一口气买10件优衣库黑色毛衣、白色衬衫与黑色长裤,还有相同款式的袜子和内衣;每天中午都到同一家荞麦面店、坐在同样的位置、同一把椅子、吃同一款面;去同一个地方遛狗;家里只几件MUJI家具、一张床,一些书和一只狗,全部配色只有黑和白,他形容为“像一个画廊或监狱”;工作日保持淋浴时间为5分钟,周末慢一点,10分钟……
“这就是我需要的。我想让我的私人生活变得超级无聊,所以,当我不工作时,我不必做出任何决定。”
更多的时候,他的创意诞生于那些普通的、无聊的,其他设计师觉得不重要的东西。例如尿尿时小便池边“请退后半步”的标牌里、在刷着牙的时候不能单手打开牙膏盖的困惑里,他甚至能从妈妈用狗粮喂乌龟的这件事里得出“反转事物两面”的设计方法……
佐藤大认为自己并不应该去创造一些子虚乌有抑或离奇的东西,而是要审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空隙,用本来就应该存在的东西将空白填补完整。在仔细思考产品与用户之间真正需求间差距的同时,填补产品与用户的空隙,制造“相见恨晚”的感觉。
事实上,佐藤大的许多观点也跟普通设计师想的完全不一样,甚至根本背道而驰。
比如不要努力寻找创意,也不要使用什么技巧、不要将目光局限在某件事物上,享受平淡无奇的每一天就好。这倒与日本武术合气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以巧制胜,以柔克刚、借力使力。
“我察觉到的是,日常的日复一日的工作其实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每天都在做重复的事情,其实你是可以不断地察觉出一些很细微的差异的,你的注意力会更加敏感,那些一点点细微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成为了我的设计资源。”佐藤大说。
创意对他来说,不是某个火花迸溅的灵感瞬间,而是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违和感”以及再往前迈一步的思索。
他常挂在嘴边的“越寻常,越奥妙”的理念,是Nendo式思考法的核心。
Nendo工作室一直在坚持让人们的生活中充满惊喜的小“!”。
他们相信,有无数的“!”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中,只是我们不曾察觉,亦或者我们早就知道生活中本该存在这些“!”,但却对这些痛点熟视无睹。
这有点类似于原研哉提出的“把熟悉的东西看作初次相见般的尝试”,但原研哉看重的是对平常之物用创意和技巧再设计的过程。
而佐藤大一直坚信的,是“真正丰富而深刻的,永远都是那些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的东西”。比如一个杯子适合摆在什么样的桌子上,需要一个什么风格的方便,以及被什么样的人使用,周围的环境如何等等,像这样一点点展开视线。
某种程度上,有的东西单独存在时不怎么显眼,一点连续出现就很容易被发现。无独有偶,美国先锋派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被问及为什么习惯性地涂上坎贝尔的汤罐时也说:“我以前每天都喝,20年。”
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反思”与发现,被德国文化研究者赫尔曼·鲍辛格称作是一种“对不引人注意之事的虔敬”。在鲍辛格看来,日常生活不是灰色的,日常的思想并非人们经常描写的那样狭隘与目光短浅、充满偏见、不思改变与进取,通俗的、流行的日常文化并非在一直对抗精英文化的蔑视。
或许,我们没法像佐藤大或安迪·沃霍尔那样量产创意产品,但至少可以试着在日常中寻找生活里的违和感,生产一点“有趣”?
(文章很长,人生很短,谢谢你看到这里。)
‘玖’ 2015 米兰国际家俱展 DAY 2:nendo、PEDRALI、Herman Miller 的新“衣裳”
2015 米兰国际家俱展进入第二天,我们看到 nendo 设计的灯具、清新小品般的PEDRALI 家俱新品。荷兰夫妇SCHOLTEN & BAIJINGS 也为 Herman Miller 设计了一些新的面料,国际化设计背景的Outofstock 则带来了一个新型的陶瓷扩香器。现在赶紧去“围观”一下吧。
像水母又像霜淇淋的 Kurage 灯具 (位置:11 号展馆 Euroluce 灯光展 A19-B18 )
高产的 nendo 带来了一组为威尼斯灯具品牌 FOSCARINI 设计的纸质灯具,当中还有义大利设计师 Luca Nichetto 的合作参与。这款名为 Kurage 的灯具拥有一个奶油冰棒般清爽的外形,日本桧木打造的支架如同冰棒棍一般。和纸灯罩结合了日本传统的纸张印染技术和哗镇现代的三维工艺,极其轻巧的构成了半圆形的穹顶。
当灯光亮起,让人想起水中的水母。
PEDRALI New Idea 2015 (位置:10 号展馆 B15 展台 C28)
义大利的 PEDRALI 品牌在五十多年里历史里,参与过近 30 次米兰家俱展,同时也是斯德哥尔摩、巴黎家居展的常客。简约现代的家俱风格不仅注重功能,并且还很全能,在家居、办公室及公共空间等领域都有所见长。今年亮相米兰的七大产品系列,由木材、软垫、塑胶和金属材质组合构成,色彩柔和。那把钢制户外长椅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品牌创始人 Mario Pedrali 在 1963 年设计的第一把金属花园椅。
展位则交给了 Migliore + Servetto 建筑事务所来负责,讨巧的颜色就犹如小品般轻快。
▲PEDRALI 展台设计手稿。
SCHOLTEN & BAIJINGS×Herman Miller (位置:Corso Garibaldi 70 Herman Miller 陈列室)
荷兰设计师夫妇 Stefan Scholten 和 Carole Baijings 的设计作品常常被 HAY 收录其中,清清爽爽的颜色和点到即止的设计感均充满荷兰式的小清新,之前在欧洲非常好卖的 Tea Towel 也即将于连卡佛门店发售。在第 19 次参加米兰家俱展之际,SCHOLTEN & BAIJINGS 选择与美国家俱制造商 Herman Miller 合作,为即将售往欧洲和中东市场的产品设计布料。
九米长的面料从天花板垂坠下来,成为分割展场的隔断及产品的背景墙。线性、网格和块状的纹路设计乱让粗搭配上鹅黄、雅灰、粉红及灰蓝色,让现代风格家俱显得更加亲切,并且 SCHOLTEN & BAIJINGS 设计的羊毛织物图案大到装潢整个三人组沙发也不会重复。
Aura Tropicale 扩香器(位置:米兰三年展 The Alchemists 展场)
我们常见的香味扩散器不外乎带着挥发棒的香精瓶,或者 MUJI 那种香薰机,而斯德哥尔摩设计品牌 Outofstock 却在米兰家俱展上带来一个由多孔陶瓷打造的浸染性扩香器 Aura Tropicale。这种材质常用来过滤汽车、摩托车和卡车所产生的废气,当中纳米级显微结构孔可以有效捕捉并过滤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当陶瓷不用净化空气的时候,为滑凳什么不给它一个香味呢? Outofstock 的四位联合创始人于是用它打造了一个拥有更多表面积的蜂窝状结构,让扩香器在长达三天的时间里都可以缓慢释放出香味。
尽管 Aura Tropicale 还只是一个原型设计,但 Outofstock 已经与一家香水公司开始接触,准备用纳米技术来进一步释放美妙的香味。
▲PEDRALI 展台设计手稿。
SCHOLTEN & BAIJINGS×Herman Miller (位置:Corso Garibaldi 70 Herman Miller 陈列室)
荷兰设计师夫妇 Stefan Scholten 和 Carole Baijings 的设计作品常常被 HAY 收录其中,清清爽爽的颜色和点到即止的设计感均充满荷兰式的小清新,之前在欧洲非常好卖的 Tea Towel 也即将于连卡佛门店发售。在第 19 次参加米兰家俱展之际,SCHOLTEN & BAIJINGS 选择与美国家俱制造商 Herman Miller 合作,为即将售往欧洲和中东市场的产品设计布料。
九米长的面料从天花板垂坠下来,成为分割展场的隔断及产品的背景墙。线性、网格和块状的纹路设计搭配上鹅黄、雅灰、粉红及灰蓝色,让现代风格家俱显得更加亲切,并且 SCHOLTEN & BAIJINGS 设计的羊毛织物图案大到装潢整个三人组沙发也不会重复。
Aura Tropicale 扩香器(位置:米兰三年展 The Alchemists 展场)
我们常见的香味扩散器不外乎带着挥发棒的香精瓶,或者 MUJI 那种香薰机,而斯德哥尔摩设计品牌 Outofstock 却在米兰家俱展上带来一个由多孔陶瓷打造的浸染性扩香器 Aura Tropicale。这种材质常用来过滤汽车、摩托车和卡车所产生的废气,当中纳米级显微结构孔可以有效捕捉并过滤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当陶瓷不用净化空气的时候,为什么不给它一个香味呢? Outofstock 的四位联合创始人于是用它打造了一个拥有更多表面积的蜂窝状结构,让扩香器在长达三天的时间里都可以缓慢释放出香味。
尽管 Aura Tropicale 还只是一个原型设计,但 Outofstock 已经与一家香水公司开始接触,准备用纳米技术来进一步释放美妙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