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中国一年的农产品是多少

中国一年的农产品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5-11 08:07:17

❶ 中国平均每年出口农产品多少

202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3041.7亿美元,同比增23.2%。其中,出口843.5亿美元,增10.9%;进口2198.2亿美元,增28.6%;贸易逆差1354.7亿美元,增42.9%。 

一、谷物
2021年,谷物进口6537.6万吨,同比增82.7%,进口额200.7亿美元,增1.1倍。出口262.0万吨,增1.0%;出口额11.8亿美元,增9.4%;净进口6275.6万吨,增89.0%。 

二、棉花、食糖
棉花:2021年,进口234.2万吨,同比增4.9%;进口额41.9亿美元,增16.6%。此外,棉花替代性产品棉纱[1]进口211.8万吨,增11.4%。 

食糖:2021年,进口566.6万吨,同比增7.5%;进口额22.8亿美元,增26.7%。 

三、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
食用油籽:2021年,进口10205.1万吨,同比减3.9%,进口额580.7亿美元,增34.2%;出口93.1万吨,减10.8%,出口额15.5亿美元,减3.1%;贸易逆差565.2亿美元,增35.6%。 

食用植物油:2021年,进口1131.5万吨,同比减3.2%,进口额115.7亿美元,增32.8%;出口12.1万吨,减29.4%,出口额2.0亿美元,减1.4%;贸易逆差113.7亿美元,增33.6%。 

四、蔬菜、水果
蔬菜:2021年,出口157.7亿美元,同比增5.6%;进口11.9亿美元,增14.8%;贸易顺差145.8亿美元,增4.9%。 

水果:2021年,出口75.1亿美元,同比减10.1%;进口145.2亿美元,增31.5%;贸易逆差70.1亿美元,增1.6倍。 

五、畜产品、水产品
畜产品:2021年,进口523.4亿美元,同比增10.0%;出口60.3亿美元,增11.0%;贸易逆差463.1亿美元,增9.9%。 

水产品:2021年,出口219.1亿美元,同比增15.1%;进口180.1亿美元,增15.7%;贸易顺差39.0亿美元,增12.2%。 

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关总署官网。分品种贸易数据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分类口径编写。 

[1] 棉纱在进出口统计归类中属于工业品。 

相关新闻
1月份第3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2022-01-25
2022年第3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2022-01-24
2021年12月大宗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2022-01-21
1月份第2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2022-01-18
2022年第2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2022-01-17

❷ 中国粮食进口比例是多少

中国粮食进口比例是百分之三十左右。目前我国对于饲料粮食以及工业用粮需求量是比较大的,特别是2021年随着生猪存栏量不断增加,饲料用粮需求有了明显的恢复,结果导致市场上对玉米、小麦等的需求量增加比较明显,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增加粮食进口量也是很正常的。

根据我国海关以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年度进口粮食大约在1.3亿吨,而作为对比的是我国年度粮食总产为6.5亿吨。也就是说进口粮占到了我国国产粮食的五分之一,比例虽说不是太高,但是也说明了我国粮食供给方面存在一定的危机。

其他相关内容

中国小麦进口占世界小麦进口的比重很大,最高时的1989年为百分之十三,较低年份也在百分之四以上。1978到97年,小麦进口20013万吨,占同期全国粮食进口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大米、玉米和大豆等其它粮食进口不足百分之二十。1995到1996年进口小麦占进口粮食的比重分别为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六十就左右。

中国一年进口1亿多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看起来数量很大,但其实,2019年中国大米、小麦两大主粮进口分别只有348万吨和254万吨,只占消费总量的百分之二左右。相反,中国还出口了31.3万吨小麦、274万吨大米。之所以进口,主要是起到品种调剂作用。

❸ 中国每年大约进口多少粮食

中国每年大约进口1700万吨粮食,粮食自给率约为95%以上。

1、中国的粮食,即谷物面粉,进口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粮食1785.1万吨,同比下降12.8%,进口大豆8851.1万吨,同比增长0.5%,进口食用植物油953.3万吨,同比增长51.5%。


2、小麦进口量1978年至1997年为2.0013亿吨,占同期粮食进口总量的81.06%,而大米,玉米,大豆等其他粮食进口量不足20%。进口小麦从1995年到1996年占进口粮食的比例分别为55.89%和69.75%。


3、1997年以后进口的最大变化是小麦的进口数量和比例急剧下降,而大豆的进口数量和比例急剧上升。1997年,进口小麦占进口粮食的比例下消谈降到27.38%。


4、2019年,中国生产了6.6亿吨粮食,用7%的耕地种植卖桥友了世界2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2019年粮食自给率95%以上,粮食年产量稳步增中槐长,中国有庞大的粮食储备体系,中国非常重视关系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粮食。





中国一年进口1亿多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看起来数量很大,但其实,2019年中国大米、小麦两大主粮进口分别只有348万吨和254万吨,只占消费总量的2%左右。相反,中国还出口了31.3万吨小麦、274万吨大米,之所以进口,主要是起到品种调剂作用。


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讲究了,做馒头、饺子、面条、面包的面粉就不一样,我们有些小麦品种产量少,就进口点。中国粮食自给率是非常高的,中国人不过“有米一锅”的日子。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全世界上一市场年度库存的水稻是1.75亿吨,中国就占了近1.2亿吨。

❹ 中国每年能产多少

中国有2亿多农民在种地。中国一年能生产多少粮食?

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达到83086亿元,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6%与2020年相比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达到92863.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46671.1亿元,林业总产值为3841.3亿元,牧业总产值为28329.0亿元,渔业总产值为9129.6亿元。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中有进。2021年,全国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了72%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同比增长2%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八连丰”全国粮食收获面积为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同比增长0.7%连续两年保持了增长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为什么2025年我们仍可能面临粮食短缺?迄今为止,世界仍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养活大家?有些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有些人却在目前的生活条件下吃不饱。

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镇野轮报告》。目前,世界上大约有6.9亿人在挨饿。这个数字令人难以置信。虽然我们国家没有饥饿,但是全球战胜饥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两会和政府报告提出,我国粮食已经连续17年丰收,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线是400公斤。虽然粮食产量不错,但中国整体农业状况相对落后。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当时中国农业人口约6.6亿。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减少到5.7亿,这反映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自然会越来越少。

农业劳动真的很消耗体力。看得出大量的耕地,除草,灌溉,收割,运输都是需要体力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农业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小农经营,大约有2.07亿农民还在承包耕地自给自足。这么多农民投入耕地,2020年中国粮食产量会是多少?1.3万亿公斤。一个农户的年产量大概在六七千斤左右。这种模式的缺点比较突出,规模小、效率低、产量低。

美国农业人口350万,却养活了美国3.3亿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虽然我们粮食很多,但是综合对比之后差距就出来了。《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提到,预计到2025年,可能会出现粮食短缺,这一点不难想象。到2025年,保守估计城市新增农村人口将超过8000万。这部分人群肯定是年轻人居多,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农村老龄化将进一步下降,农业生产将落在他们肩上,导致生产力、生产效率和产量下降。不仅如此,在农业劳动力减少的同时,我们的耕地面积也在减少。

“十五”期间,国家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主要是因为人均粮食消费、耕地质量和亩产。确保粮食安全,18亿亩是底线。虽然我国目前的耕地面积很大,有18亿亩,但其分布很分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耕地都在半山腰,没有办法在丘陵山区小范围内利用大型设备和系统机械化作业。不能总是依靠人力和天气。你必须有一个秤来提高产量和效率。

就像美国,人口这么少却能取得这么高的粮食产量。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地形和广阔的平原,非常适合大型设备作业。平时几个人管理几万亩农场。上面我们提到了播种、移栽、收割,这些都是机器完成的。一个人做的工作。面对这样的差距,我们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哪里?近几年被提及的智慧农业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人力,而是依靠天气。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它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技术进行分析,在选择脊锋播种、施肥、灌溉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轻型机械设备的辅助下,比如农用无人机,农用无人驾驶汽车,解放生产力,这是第一位的。低成本,低门槛的人工智能技术,不然小农户都负担不起成本,更别说复杂设备的操作了。

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的农业有很大不同。虽然美国的农业水平很高,不适合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它的做法。有些地方御信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无人化农业和一些小而美的智能农业。更独立,更立体,更全面,产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只有提高农业技术,降低技术成本和经营门槛,我们的农业才能真正受益。

在植物种质资源和现代育种科技领域,应坚持发展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关键生物技术,构建中国功能植物产品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动物种质资源和现代育种科技领域,主要运用系统生物学、基因工程等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交叉学科研究手段,采取以产品为导向的重大技术战略,发展健康可持续的畜禽养殖业。在资源节约型农业科技龙头城市,深入研究人工辅助能源提水利用的机理和途径,全面建立节地农业、节水农业、节肥节能农业三大生产技术体系,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农产品平安生产农产品营养坚持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创新综合技术集成,建立农产品病虫害流行的智能专家管理系统,以及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平安数字跟踪系统,农业生产与食品平安科技领域。实行精确监测和防控的主动平安战略”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农业科技领域,通过突破农业信息关键技术和武装高技术,使我国农业实现“四化”并构建一个能够推进我国农业研究不时创新的现代化平台。农业虚拟化研究网络平台的搭建,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继续创新能力。

需要从以上几个农业科技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使中国农业具备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食物总量和质量平安得到充沛保证、农业进入现代多功能的未来新农业。

❺ 我国农产品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达多少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499.2亿美元,同比增10.0%。201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

基于这些数据,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商会副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宋聚国分析认为,扩大进口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应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适度进口”要求,立足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产品供需实际,着眼“三农”长远发展需要,有增、有稳、有控,分行业、分品种施策,促进农产品进口健康发展。来源:经济日报

❻ 中国一年出口多少吨青梅

中国一年核雀歼出口青梅的数量大约为2万吨左右。改冲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青梅出口岁伍量为1.8万吨,出口额约为1.5亿美元,出口主要目的地为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❼ 中国的粮食产量占世界的多少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全年的粮食产量预计总量为1.3万亿斤。算上今年,中国已经连续五年站在1.3万亿斤的台阶之上,稳居全球第一的位置。
除了粮食之外,我们再来看看蔬菜和水果的产量数据。
蔬菜部分:2018年,我国的蔬菜产量为7亿吨。2019年,我国的蔬菜产量为7.19亿吨,连续两年的产量都超过了全球的50%,自然也是第一。
水果部分:2017年,我国的水果产量为2.52亿吨。2018年,我国的水果产量为2.61亿吨,虽说占比全球总产量只有30%,但也是第一。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粮食、蔬菜、水果都是世界第一,但这仅仅只能说明中国的农业产量大,中国人可以自给自足,跟“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为什么这么说?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农业产量虽然大,但均分到每个人头上就不多了。以美国为例,他们的农业产量是我们的四分之三,但我们要知道的是,他们的人口只有我们的4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农民数量只有我们10分之一。
其二,出口量。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量的比重也是衡量农业强国的标准之一。2019年,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为791亿美元,这个产量算大吗?我们做个对比,同年荷兰的出口额为1124亿美元。而且,荷兰的面积只有重庆的一半,人口也不过是1740万左右。

❽ 中国农产品销售总额

13098.6亿元。中国农产品销售总额达到13098.6亿元。农产品(farmproce)是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高粱逗橘团、稻子、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山橘伍态各个地区土特产等。

❾ 中国各农产品产量

中国农业生产已多元化,包括谷物、棉花、油料、糖料、果品、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其中,粮食、棉花、猪肉、鸡蛋、米、玉米、大豆、油菜籽、油料和油糖料作物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关键。在过去几年中,中李陪国的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其中,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1.2亿吨以上,动物养殖行业也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中国猪肉、牛肉、羊肉和家禽肉、毕扰慎蛋类等的生产已与国际接轨。蔬菜、水果及水产养殖也得手敬到了持续发展。

❿ 中国每年进口粮食多少吨

根据2020年的数据,我国全年进口1.4亿万吨粮食,同比增长28%,进口金额为50832118千美元。国内对玉米和大豆的需求还是蛮旺盛的,在国家大力促进生猪生产政策的时候,对饲用玉米和大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所以说,我国进口粮食不是因为“国内缺”,而是为了优化粮食供给结构,来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如果中国真的一点都不从国外进口农产品的话,勉强吃饱是可以的的,但是想吃好是就很难了。如果我们只吃米饭小麦玉米这类主食和蔬菜以及少量的肉,是可以养活自己的。如果要像现在这样人均水平的吃肉蛋奶,我们现在无法做到自给自足,而且将来更加无法自给自足。

大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是大豆第一进口国,2017年进口大豆9553万吨,美国占了30%。粮食进口也已经成了国际谈判中的一张重要的牌,中国作为消费大国,决定买哪个国家的产品将很大程度影响该国外汇收入。但是我们出口的产品也往往会在国际摩擦时候被征收保护性关税,这其中要进行不断的博弈。



一、如果不进口粮食,粮食价格平衡或被打破,从而传导粮食价格同步上涨。




粮食进口是稳定粮食在全球价格同步的稳定计。我国当前粮食自给自足率达到95%以上,也就是说生产的粮食基本可以保障14亿人的口粮需求。然而我国在个别农作物品种上还是存在较大需求的,比如大豆。大豆需求广泛,几乎生活中都会用的大豆。因此,若不在进口,大豆势必率先涨价。农民看到大豆价格不错,很可能会放弃种植小麦或玉米去种植大豆,从而传导至小麦及玉米涨价。




二、不进口粮食势必对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行治理及立法。




我国粮食连年增长,好的势头十分明显。然而在好的增长也经不起浪费。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2亿人的口粮需求。浪费的粮食相当于多养活总人口的14%,而我国粮食自给率需求空缺仅为5%,可以说浪费是及其严重的。如果不在进口粮食,那么在现有产粮的基础上想要保证生活需求,势必会从浪费上开始抓起。比如对浪费严重的酒店,单位进行谴责,通报或批评,甚至列入黑名单。以来控制浪费的行为。甚至不排除立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