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农产品分布在哪里
扩展阅读
石油卡挂失了怎么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体产品哪个好 2025-05-12 14:24:51

农产品分布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4-19 14:53:27

‘壹’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呀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神磨渗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2、棉花:主要分布在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为一年一熟,春种秋收长江中游态下游地区为一年两熟;
4、花生:分布广泛,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种秋收;
6、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
7、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8、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游脊
9、谷子:也称粟,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

‘贰’ 我国的农作物分布

我国东北平原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甜菜等。
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谷子、小麦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作物:水稻、蔽碧油菜、棉花等。
珠江三角洲主要农作物:水稻、花卉、多种蔬菜等。
云南南部、海南岛主要种植热带农产品。
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种植小麦、棉花等。
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等。
我国农产洞并掘品分布受地形纳核、气候、水源状况影响很大。

‘叁’ 中国农作物分布图

中国农作物分布图:

(3)农产品分布在哪里扩展阅读:

中国农作物的基本特性:

1、 整体性

它们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如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一种自然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甚至资源组合的相应变化。

2、地域性

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及其运动特点,以及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和地质地貌变化,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各不相同。从而不仅大的区域如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平原和山区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以至各种资源的性质、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等都有很圆胡携大差别。

3、可更新性

与矿产资源随开发利用而趋减少的情况不同,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和可循环的。主要表现在土壤肥力的周期性恢复,生物体的不断死亡与繁衍,水分的循环补给,气候条件的季节性变化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农业

‘肆’ 甘肃主要农作物分布

甘肃省主要分布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油菜、药材、蔬菜和瓜果8类主要农作物.春农作物主要分布于陇西和河西走廊,冬农作物主要分布于陇东和陇南地区。

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

(4)农产品分布在哪里扩展阅读:

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

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

‘伍’ 农产品主产区是按什么划分出来的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中国计划重点建设七大农产品产区。那么中国的农业主产区在哪里呢?我们来看看农产品的七大产区。一是农业掘闭主产区1.三大粮食主产区:河南、河北、山东。2.五大商品棉基地:河北中南部、鲁西北和豫北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沿海和南疆。3.两类油料作物:花生最为重要,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沙土和丘陵地区。油菜是种缓氏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由北向南移”的趋势,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华南。4.两类糖料作物:甘蔗生长期长,需大量水肥,喜高温,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甜菜生长期短扰散散,耐盐碱干旱,喜温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5.三大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三角、珠三角。

‘陆’ 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分布状况

你好,西部地区农产品的产区主要分布在山麓槐神地带的平原。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友明歼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夏季光照强烈、水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好冲。

‘柒’ 农作物在中国的分布

农作物在中国的分布:

一:稻谷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为两大产区 :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着,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让肢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二:小麦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稻谷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也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约有4500年的历史。
小麦是温带性旱地作物,品种较多,耐旱、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类,我国以冬小麦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1)春小麦区
我国迟拿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
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
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三:玉米
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四: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码滑搭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
谷子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龙江的克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