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有前途吗让我来告诉你!
很多小伙伴都想进入互联网,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都想通过培训机构进入大厂,但是很少有人如愿以偿。15年前后是互联网行业职位的就业行情分水岭。15年前互联网行业极度缺少人才,只要你有经验即使不是本科生,没有学历都可以轻松进入大厂,大厂也愿意培养你。
而15年后则不同,16年-15年找工作easy,但是16年以后-17年互联网行业的职位,由于培训机构的大量人员进入,导致企业招人不难,原本15年前一个程序员、产品经理的岗位的招聘信息,放在网络上一个月也就只有1-3个人面试,甚至有的公司一个人面试都没有。
哪个时候只要你是,有点经验,或者自学,企业都是拼命的留住你。17年之后,由于各大培训机构的宣传、媒体的宣传、人们的口头相告,社交话题舆论慢慢把互联网行业、程序员、产品经理等职位推向给了大众。并向大众灌输了高薪水的职业意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近几年的996、奋斗协议比比皆是,it圈的加班热潮和奋斗热潮,让更多的人清醒的发现,it行业的高薪水,并不是所谓的真的高薪水。高薪水仅限于大厂,小厂基本上是加班工资+基础工资+绩效堆砌出来的。
这样出卖生活质量的职业,由于媒体宣传、各类培训机构的鼓舞,导致大量的小白盲目的进入行业。却发现自己根本很难找到合适工作,企业只需要有经验的、有能力的成熟的it人。并不是新人,新手。
入行前的愿景则变成了,找到一个工作就好,然后找到了却发现加班严重,hr会在面试环节压薪,没有学历的小伙伴,想找个工作都会被ht歧视,被同行歧视,完全没有了起初的氛围。而是内卷,卷的更加严重。
2.1从数据角度来讲产品经理内卷严重,就业环境堪忧,不适合小白。
1.智联招聘互联网职位竞争数据报告,如下图:
2.职友集产品经理的就业趋势
数据分析:
1.从智联招聘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内卷的严重,根本不适合小白入行,就业环境对小白很不友好,相当于一个职位20多个人竞争。
2.从职友集的数据中来讲,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几年下来的涨幅为-18+61+7-23-40+12=-1,产品经理的就业前景已经开始萎缩。
2.2从政策角度来讲,互联网行业并不是未来的唯一重心,高端实体科技、芯片产业是重心。
详细就不多少了:见 十四五规划纲要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空天科技、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而非网络科技】、科研、真前沿科技将是未来重心。
2.3从目前市场环境来讲
从目前国内市场来讲,中国的互联网已经非常发达,能给到新人的机会相对较少了,各种工具、平台、形式都已经被巨头或者其他人做完。如果说17年-18年产品经理岗位蜂拥,其根本原因是需要产品经理创作,而现在开始下坡,则标明产品经理从原有的需求增量,变成了平稳保持,也就是说不再需要跟多的产品经理,只需要少数的产品经理对产品进行迭代更新和维护就够了。
如果说你只是单纯的以为自己做产品经理,未来就可以创业当ceo,那么你就打错特错了,产品经理能够让你借助公司的资源完成公司的产品并达到盈利,本质上你的职业,并没有让你能够考虑到经济是否合理、市场可行性分析等关键性的前期工作。包括公司战略级的部署、市场以及工商管理相关的知识是你没有触及的。创业对你来讲10有9次失败都算是好的。
17年前的产品经理只需要花草图和原型图,写点不规范的文档就能做,而现在需要的是懂运营、懂策划、策略、用户心理、人性、营销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团队管理、项目管理等能力。同时企业需要的是成熟的产品经理,并不是新手产品经理,需要的是能够直接带来利润和用户增长的产品经理,而非新手产品经理。
所以苦口婆心说这么多,真的很不建议小白混这趟浑水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培训费打水漂,工作也没找到,没有哪个培训机构可以包就业,还是要靠你自己。
经过这些年的总结,我发现了每个职业的规律,那就是不被大众知道的职业,一定是供需不平衡的高薪职业。如海员类的职业年薪+福利保底都能达到40w+。
而只要是大众都知道的岗位,且很容易就能找到培训机构入职的岗位,就会在很快的时间里被内卷。
有句话说的很好,“蓝海市场做产品打市场,红海市场卖课程做工具”。
2.4产品经理的前途
首先产品经理有前途,但也在你是否是股东、是否是自己有期权,不然也就是打工,自己的努力成果终究还是给老板做嫁衣,并不是自己的,前途本质上不存在,他只是老板给你的,或者是自己走出来的。如自己去创业,自己自立山头是最好的前途,给人打工最多就是名义上的管理岗,钱也仅仅是自己付出的结果的很小一部分。
如果不是股东、或者自己创业,打工没有股权或者期权,只能说没有前途,无论你的岗位有多高薪,都是浮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进大厂的原因。
好的工作,是靠自己发现的,别人告诉你的工作,能到你知道的工作或者赚钱的门路已经没有意义了。知道的人越多,行业就会有跟多的人涌入,涌入导致的结果就是内卷。
破解内卷的唯一方法就是选择其他路线,所以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选择不饱和不内卷的岗位,更容易轻松的找到好工作。
1.电影院 大堂值班经理 二三线城市月薪8k-12k相当于同城的1.5个初级程序员的薪水,一线保底1.2w
2.餐饮店 大堂邻班经理 二三线城市月薪7k-12k,一线保底1.2w
3.房地产 座案客服 限女 二三线城市月薪7k-12k,一线保底1.2w
4.服装店 店长 二三线城市 8k上下,一线保底1.2w 大品牌的2-3w都是平常事
5.房地产 销售经理 二三线的不要选择,一线城市的轻松破20w年薪
6.拍卖行主持人 考拍卖职业资格证书,入行即可,二三线城市也有1w的岗位
7.经纪人 考演出经纪人证书 一般可以见到明星之类的机会,喜欢追星的朋友可以考虑,薪水也很高,一线城市岗位比较多。
8.海运相关 水手 20W起步 三幅 30w起步 船长100w很轻松看什么船 不过要谨慎,有黑中介,要确认是正规的培训考证渠道。
9.航空产业 地勤相关的职业 20w起步,这些可以自行各大航空公司看招聘信息。
1.生物科技方向职业,比较远,可以暂时不考虑,主要方向是脑机接口。
2.深空科技方向职业,比较近,可以布局考相关的专业硕士、博士
3.外骨骼方向职业,机械外骨骼方向的硬件工程师
4.重工机器人方向,机器人方向的硬件工程师
5.芯片产业工程师方向。
注意:未来机器人产业是基于芯片产业的,未来的机器人发展离不开硬件工程师和算法,所以有数学天赋的可以往算法工程师发展,没有的可以往侵入式硬件工程师方向发展,或者芯片产业相关的工程师职位。
Ⅱ 想做产品经理应该学什么专业
一、产品经理的定义
定义和工作职责
产品经理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本回答中的产品经理指的是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
二、产品经理需要必备什么样的能力
这是我和一些圈内朋友(包括阿里、腾讯等大厂和 TW 等咨询公司的资深产品经理,他们有丰富的 C 端产品和 B 端产品的工作经验)在进行产品经理课程教研工作时总结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掌握图中的能力(黑色部分),就基本能够满足当前主流互联网公司的招聘要求:
作为入门级的产品经理,职业技能方面需要重点掌握产品设计能力、产品管理能力,部分掌握产品运营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其他能力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习补充;职场技能(软技能)方面要有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
1.用户调研能力
当产品经理拿到一个开发任务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用户调研。用户调研是为了深入洞察用户需求,满足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
2.痛点分析能力
当产品经理经过了用户调研和竞品分析后,了解了用户的痛点及需求,接下来就是考虑自家产品到底要解决用户的什么痛点,满足用户哪些核心需求。
3. 原型设计能力
原型设计就是在痛点分析后,将团队讨论确定下来的产品设计呈现出来。原型设计图提供给团队内部进行协作,便于团队成员对要用怎样的产品解决用户的需求达成共识。
4.产品管理能力
当产品的原型设计、视觉设计确定后,就进入了产品开发阶段,在开发阶段就需要进行产品管理。需要掌握的技能:
a)产品规划:需要向团队展示产品演进路线图,比如说让团队成员清楚未来2个月内需要完成哪些功能。
b)需求管理:在最近时间段的迭代中,比如近1个月内需要开发什么样的功能,这些功能需要产品经理进行管理,通过故事卡的形式将产品功能如何解决用户需求描述出来,描述的过程就是需求管理的过程。
c)业务分析: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功能,如何描述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开发出来之后将会达到怎样的状态,验收标准是什么样。
d)项目管理:产品经理需要和团队、研发经理明确需要迭代和开发的功能,以及整个研发团队的进度。
e)领域知识:如果涉及到特定行业的产品设计,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特定领域和行业的知识,比如说做一个医疗类产品,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医疗行业的专业知识。
5. 产品运营能力
产品效果追踪。当产品上线后,产品经理需要持续了解和收集基本数据,追踪产品投放到市场上的效果和反馈,以便不断迭代优化。
在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具体产品线以及业务类型的差异,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也存在明显差异,相应地,对产品经理的技能也有不同要求,以一线互联网公司、咨询公司和创业公司为例,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工作职责有何不同。
三、成为产品经理的路径
毕业后直接选择产品经理方向的岗位,可通过产品实习、产品助理、产品专员、初级产品经理等角色入门
通过用户研究、交互设计、UI 设计、产品开发(后端、前端等)等角色求职进入互联网行业,就业后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其他技能或系统学习产品经理相关知识,再转岗成为产品经理
四、与产品经理能力部分匹配的专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门类、703个专业类。我把其中相对对口的专业按照上述”成为产品经理的路径“进行整理如下:
1.知识技能有一定宽度,具备初级产品经理技能的专业(也需要根据能力模型再补充)
2.适合通过用户研究员、设计师、开发、运营、新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等职位进入互联网,再逐步成长转岗为产品经理的专业
用户研究员,主要执行用户研究活动,如访谈、问卷调查、工效学实验,数据整理和分析,收集业界产品信息。适合专业: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
交互设计师,主要协助产品经理进行产品的用户分析、需求分析、流程设计、原型设计并撰写的交互文档,持续跟踪优化页面信息架构、使用流程,以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工业设计、软件工程、数字媒体相关专业具有较好的基础。
UI 设计师,主要负责产品用户色彩偏好研究、视觉风格定位、视觉设计提案,根据交互设计师给出的交互设计方案,与交互设计师、前端开发工程师进行沟通协作,保证产品质量。艺术和设计类专业的同学一般具有较好的美学基础,可再系统学习 UI 设计相关的技能。
产品开发,产品开发职位比较复杂,包括系统架构、后台开发、iOS 开发、Android 开发,网页开发等等,一般具有较强逻辑算法能力、计算机语言基础的同学可以选择成为程序员。
3.还有很多专业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产品经理技能,成为垂直领域的产品经理
现在互联网在各垂直领域发展比较迅速,比如”互联网+医疗“的丁香医生、春雨医生等,”互联网+教育的“跟谁学、作业帮、知群、尚德等,”互联网+房地产“的恒房通、碧桂园凤凰通等等。更多专业背景的同学只要系统学习产品经理技能,都会有成为产品经理的机会。
例:互联网医疗产品
五、还是不太了解,那就听老师详细讲解,这是个福利!!
这两个训练营,针对知乎的同学,现在可以免费申请
1.职场能力提升训练营:找实习、找工作和职场提升,个人定位、结构化思维、数据思维、沟通和协作能力、个人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知识体系搭建。
2. 产品经理和 UI/UX 训练营:入门、跨专业转行、野路子提升,认真学习可以获得包含上百个知识点的高清能力地图。这个训练营已经举办过 60 多期,帮助几万人了解互联网行业和找到职业方向。
Ⅲ 产品经理的岗位需求量如何
产品经理岗位需要量还是比较高的,工资也高,不过要有一定工作能力才能胜任,现在市场上比较抢手。
产品经理岗位分析如下:
产品经理(Proct Manager)是企业中专门负责产品管理的职位,产品经理负责市场调查并根据产品、市场及用户等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选择何种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等。并推动相应产品的开发组织,他还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协调研发、营销、运营等,确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产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管理活动。
Ⅳ 怎么转行做产品经理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对传统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许多身处传统行业的打工人都开始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互联网正渗透进各个行业,把自己限制在传统行业里无疑是固步自封。面对着一眼望得到头的职业生涯,传统行业的从业者会在焦虑中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于是,转行就成了必然的趋势。但是,转行并不是说转就转,特别是从传统行业转向互联网。许多人在这个路口徘徊不前,正是因为这个选择背后的种种顾虑:你考虑到目前所处行业或者专业水平与互联网岗位的匹配问题吗?你考虑到新行业对年龄的限制吗?你考虑到新公司对于面试者经验和能力的要求吗?
确实,这些都是转行路上不得不面临的难题。但你要相信,总有成功的路径,毕竟已有这么多先例为我们开路。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但最终我们都能走出自己的路。或许,这次知群要分享的案例就能为你提供一种可行的参考路径。这是一位近 30 岁的同学,易妖妖。易妖妖本科读了 5 年的建筑学,硕士专攻智慧城市,19 年毕业,正式进入职场是在 19 年中,工作经验 2 年多一点。在找到这份工作之前,他有过 2 份工作经历。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正要转型互联网的传统软件公司,待了一年半左右;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时尚跨境电商平台做产品经理;第三份工作,就是现在这家,行业内 top 的电商代运营公司,电商的乙方。一、在工作中寻找价值Q:你为什么选择产品经理做落脚点?1.本硕专业+第一份工作找不到人生价值,和自己的技能树+兴趣点不完全匹配2.参与 C 端产品经理工作发现了适合自己性格和技能+兴趣点匹配的职业A:我本科读的是建筑学,工商管理学作为第二学位,在本科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基本上是比其他专业可能会多一点点的商业 sense 和商业管理的理论;硕士我学的是智慧城市与城市分析,主要学到的是比较 global 视野的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还有的就是在城市尺度上对各特征的量化分析方法。但是直到我真正踏入职场,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在大学的时候也找过各种行业的实习,比如城市规划、新媒体啊、商业咨询、场馆设计、NGO 啥的,都去尝试过。但整体上没有职业规划,觉得自己啥都会一点,但是啥都不想干。
我 19 年中进入职场,很明显的一个感觉是,跟着做了各种七七八八的事,写方案、写 ppt 、还得研究技术原理和商业应用,但是说实话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价值,甚至说得严重点,把我本来对咨询这个行业的好感都磨没了。我真正想通的时候是在 20 年中。我被我们的一个子公司借调去,暂时充当了半年的产品经理,负责一个即将上线的 App 里一个新功能从 0 到 1 的上线。产品经理其实是一个需要对 pipeline 中各环节都要懂一些的人,同时还要具备相当的商业 sense 和用户 sense ,就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验收、上线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我的价值,我慢慢地反思,我适不适合往产品经理方向发展。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Q:在尝试转行产品经理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瓶颈?1.没有对产品经理系统性的训练
2.读书时也没有积累互联网的产品经理相关的实习经验
3.想做C端电商,但背景几乎没有匹配度A:从子公司回来后,我一边继续做着原来的技术咨询的工作,一边开始投简历。但因为我对什么是产品经理,怎样用产品思维来看待问题,都太浅薄了,所有的知识都来自己零零碎碎的网上浏览积累,面试时,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不知道什么是禁区。所以,这一次求职,基本上都是一面就结束了,根本没有二面的机会。在 20 年底,我终于遇到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工作机会,是做跨境时尚电商平台,也算是换到了真正的互联网。当时的情况是,公司只有 50 几个人,两个产品经理,20 来个技术。自然而然的,就会意识到小平台的局限和周围的工作环境带来的问题:第一,我作为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可能需要改进,需要系统性的学习产品经理方法论;第二,技术团队的实施能力太弱了,不是人的能力不强,而是团队的配置太弱了。这就导致,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
我,一个没有做过推荐的产品经理,最多只能说我想要的业务场景是什么样子,无法帮助识别技术瓶颈,也不能真正理解技术给到我的方案是否真的满足了我的需求。第三,我入职才两个月,带我的 CTO 就离职了,这样一来,我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我的身边没有一个较为专业的指路人,在我实操的产品经理的工作中给我指点迷津。我想,我才刚刚入行,刚刚经过产品经理不是画原型的认知阶段,我就要误入歧途了吗?我开始给自己找出路。我开始着手两件事。一个,是看书和上网学习,零零碎碎的学习产品经理的标准动作和必备技能;另一个,就是投简历,我需要去大厂,去更大的大平台、和更优秀的人一起共事。我还很年轻,越早越好。Q:你转行用了多久?A:我在 21 年 5 月份就开始了解了知群,在 6 月份,就加入了产品经理 top 班 18 期的学习。在 8 月份的时候,也就是在知群产品班第二阶段,实战课的时候,我拿到了我满意的 offer ,换到了现在这份工作。Q:你对即将要转行的人有什么建议? 如何选择投递的赛道/公司? A:我这次找工作,直接瞄准的是大厂、大平台的 toC 的电商产品经理,因为我很明确我将沿着这条垂直方向往下走,看别的赛道对我的职业积累没有意义。产品经理的能力外延还是相当广的,不仅仅是把知群的知识课学好,平时也需要很多的行业积累和沉淀。有一点我觉得可能对大家有用的 tips ,分享给大家。
大厂面试官每天都会面试很多候选人,平时也很忙,你仅仅表现得“合格”并不能打动面试官,他们的候选人池子一定是供大于求的,除非他们急招、缺人。如果你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入自己主动的思考,有可能会让面试官对你印象更深。Q:如何选择 offer ?A:我真正的工作经历只有 2 年,还算比较稚嫩的,当时也有一些做跨境电商的公司给我投来了橄榄枝,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现在这家公司,是电商行业的乙方。当时主要看中的是平台大、公司体量大,公司作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电商合作伙伴,承接的品牌横跨多个行业、多个地区,许多国内外知名品牌都会选择宝尊。对我来说,我能接触到行业内顶尖的品牌客户,自然而然也会接触行业内顶尖的电商解决方案。
另外一点,我确定在这个公司我能较长时间地待下去,沉淀几年,在我坚持的道路上成长为一个资深的电商行业产品经理或者行业解决方案专家。知群带给我的Q:为什么选择在知群学习?1.我想对产品经理的基本方法论查漏补缺,有全面、深入的掌握2.知群对标了产品经理的进阶要求和高阶要求A:我遇到知群是在知乎上,循着马力老师的推荐,今年 5 月份加入了马力老师的产品设计训练营,5 个晚上之后,我就迫切地想要上课了。在网上,我陆陆续续也看了许多产品经理课程的广告,也有不少知识性的干货。但是我已经能感受到产品经理比的根本就不是谁原型画得好,谁设计的交互更用户友好。但是市面上很多课还是着重在教技能,而知群上来就告诉我们,产品经理的器术道,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在“道”,这个切入点深得我心,一下子从宗旨层面就摆正了职业的核心,直接瞄准了产品经理的上限作为学习的起点,而不是以下限作为起点。外界对产品经理有很多误解,认为产品经理很容易,殊不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每个人都可以讲 5 分钟脱口秀”一样,都是一种营销手段。总而言之,当时的我,迫切地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课程来疏解我的职业困惑、纠正我的职业轨迹;同时,知群让彼时的我觉得提供了同类课程里最为靠谱和专业的课程。
这就是我选择知群的原因。Q:知群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A: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知群让我有了“道路自信”。之前的工作经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与同事意见不一致时我不会那么自信自己坚持的观点是不是一定站得住脚。但是当我知道了产品经理的标准动作和核心价值,我就知道了议事底线在哪里,议事原则按什么来。我很自信我说出的每句话是否站得住脚、我坚持的出发点是否真的重要。产品经理在工作中经常需要说服别人,也经常需要妥协,有了根之后,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会越来越明确,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比如,提出一个假设或者想法后,坚持用数据说话,而不是仅凭直觉来做决定,也拒绝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出发的想法。另一方面,知群也让我更加谦卑,更能客观、中立地评价自己。我看到了顶尖的产品经理是什么样子,看见了天花板的具体形态,了解到自己现在的稚嫩、产品技能的不足,工作中犯了什么错误、什么问题处理得不妥当,我每天都会简要的总结一下,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模式和状态,以求在自己的工作状态舒服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得更高效,让客户更满意。最后,加入知群让我有了一个圈子,有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圈子。
不仅局限在学习知识或者是产品设计的实践里,我能与同行业的人沟通交流,虽然我的学习经历只有3个月,但是建立的职场友谊能走很久。遇到专业问题或者职业困惑时,去大群里问一句,或者找小伙伴聊聊,让自己的职业道路没有那么孤独。除了以上三点,我在学习后还收获了:1.面试有明显提升,有了可以套用的思维框架;2.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越来越清晰,会沿着垂直领域精深能力和经验;四、对知群的评价Q:我想问问你,如果让你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一下知群,你头脑中能想到的是什么呢?我认为知群是一个“不忘初心”、“追求卓越”的“互联网知识分享社区”。第一个词:不忘初心。知群的目的,一句话说,是为了帮助同学们进入到互联网大厂,具体地说说,是对齐大厂的能力需求,给到同学们相应的能力培训、职业规划咨询。围绕这个目的,同时还提供面试指导、内推机会。知群全方位地提供整套解决方案,除了讲师授课、还有答疑课、班班和助教全方位的督促你学习进步,我能感受到知群不像其他的机构,仅仅为了卖课。第二个词:追求卓越。加入知群的同学,肯定是比其他的产品经理更有主动性和上进心的。
在知群,老师都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同学,同学们对知识点也都是刨根问底,避免一知半解。知群还对接了中国互联网最好的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自然而然的想上进、突破自己的舒适区。第三个词:“互联网知识分享社区”。知群是一个分享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求职信息等的垂直社区产品。以互联网知识为核心,平台上聚集了很多优秀的 pgc 、ugc 的精华内容,还会定期举办求职分享活动、知识答疑等。有各种形式的知识传递、经验分享的手段,还设计了强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正反馈的激励机制,甚至还有同学晋升到助教、晋升到班班的成长机制。一般来说,这种知识授课型产品,学完了一期课程,把文件下载下来,我几乎不会再登陆了。但是我作为知群的用户,即使课程结束了,对平台还是有一定的黏性,时不时会看有没有新活动或者新知识 get 。最后,希望知群这个活跃的、高质量的社区一直能保持活力满满,越来越壮大、越来越高品质,帮助更多的互联网职场人走向职业巅峰。写在最后身为职业教育的从业者,知群在进行课程迭代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对小伙伴们进行不同深度的访谈。这不仅是获取课程反馈、迭代课程的依据,同样也是为大家分享经验的过程。我们希望站在“多面而立体”的角度,从参与课程者本身出发,通过不同的人群、故事为大家的求职、转行路提供帮助。目前我们已经整理采访了一些小伙伴,他们进行了很多专业、生活或是经验上的分享,在这里知群为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谢。为了更好地帮助到大家,我们最近也在组织一些产品经理免费学习社群,里边会把一些互联网领域的专业性知识拿出来讲,也有一些不错的案例。
一方面希望能认识更多的朋友,另一方面希望帮助到更多互联网圈的朋友,一起相互成长。对于那些在职场路上产生困惑的小伙伴,希望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能够帮助到你。对互联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来听我每周的直播我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批互联网人,做了十几年产品。目前我在做知群这个职业教育平台,也是知乎的兄弟团队,现在我们的影响力已经很大,各大公司的专家和高管都在知群的平台上给大家做分享,包括知名的产品经理梁宁老师等。现在有各种造假、不靠谱的培训,我们这样的正规军来做教育,对于行业是好事。我每周三晚上,会在知群做直播,主要讲互联网的岗位发展,会用不同的案例拆解和讲解:互联网产品思维、设计思维和运营思维。尽可能帮助想入行和提升的同学,建立更完整、更系统的认知和方法。直播是免费参与的,你可以添加知群的老师进行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