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农产品有多少中间商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农产品有多少中间商

发布时间: 2023-03-04 01:18:24

1. 农产品的销售一般都有哪些途径

农产品销售一般至农户去附近的农贸市场贩卖。有一些商贩到农户家里面收取。现在很多产品也可以通过网购平台售卖的。比如直播带货,在平台上把自己家的农产品挂上去。然后通过邮寄的方式。现在销售产品是多元化的。

2. 从田间到市场,农产品价格差异大,批发市场该不该“背锅”

现在的农业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虽然终端的销售价格比较高,但是农民田间的销售价格却非常低,所以就出现了消费者购买农产品比较贵,而种植户又面临着低价不赚钱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太多。

很多农产品种植成熟以后,一般是由专门的食品贩子收购,在转到批发市场,最后通过批发市场流通到终端销售商手中,这样来回就经历了好多环节,各个环节的都要加价格赚利润,所以造成了产购之间的巨大差异,就拿前段时间来说,上海的香椿芽超市卖到120元一斤,但是农户田间批发的价格也就是是10元左右一斤,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大部分是中间商获得。

所以,从以上原因来看,要想降低农产的销售价格,在农民和消费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价格点,必须从减少中间环节、发展储存保鲜技术、降低运费成本等多方面入手,才能达到价格平衡。所以从田间到市场,农产品价格差异大,不应该完全由批发市场来“背锅”。

3. 农商品的销售渠道

1、农户直接销售
指农产品的生产者,通过农贸市场,将农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的销售模式,即“农户 + 消费者”的模式(1)。这种销售模式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省去了中间环节,从而可以获得比中间商参与更高的经济利润。但是这种销售模式需要农户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风险。
2、多层中间商的销售模式

指农产品的生产者通过中间商将农产品进行销售的模式。即“农户 + 批发商”的模式。这种销售模式主要适用于农产品相对集中的地区。中间商为获得高额利润,往往会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从而降低农民的经济利润。同时,农户不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会造成生产的盲目性,增加生产风险。
3、以“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产品销售模式
指农产品的生产者将农产品卖给农产品加工企业,再有加工企业把农产品生产成其他商品,进行销售的模式。这种销售模式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增值利润,变向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引进新品种,发展特色农业
由于大多数农产品品种单一、产品档次不高,造成农产品需求较低,销量不好。所以,农户在选择农产品种植时,应考虑引进投入少、产量高,评价好、销量高的新型品种,一方面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降低种植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农户可以依据地区气候优势考虑种植红提、草莓、蘑菇、红花、琵琶等经济收入高的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
5、开展网络营销渠道,拓宽销售渠道

网络营销是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宣传和传递产品信息,以实现产品交易的新型营销活动。网络营销能使信息有效的在农户和消费者之间有效传递,同时可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使农户和消费者获得切实利益。建立网络营销渠道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一是需要普及农村互联网的应用,使农户能够发布农产品信息,实施网络交易。二是政府需要提供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开展网络营销的技术方法,促使网络交易的达成。
6、缩短营销渠道,走超市化和企业化的道路
我国目前主要的农产品交易方式为通过农贸市场进行农产品销售,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贸市场被取缔是一种必然趋势。超市相对农贸市场来说 , 人流量大,需求量也较多,利润空间较大。同时,可以集中资源优势,建立农产品销售企业,农产品经收购、筛选、清洗、包装后,统一产品名称对外销售,形成品牌效益。
7、利用媒体宣传,打造旅游 + 观光 + 采摘新型销售模式

近年来,为了缓解快速的生活节奏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农业观光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不仅可以让消费者享受田园乐趣,还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收入。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就地取材,建设周期短,建设费用小,能够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可以缩短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减少运输和销售费用,提高农民的净收益。开展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可以借助电视、报纸、互联网、微信等媒体中介,宣传推广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信息,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