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产品的成本及出厂价是怎么算出来的
产品的成本及出厂价一般是根据每个不同的产品算出不同的成本的。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以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❷ 如何理解出厂价,含税价,不含税价
出厂价:是某产品在工厂完成之后运出工厂,各公司拿到刚出产的产品的价格。 含税价:是某产品已经按照国家的规定算上了一定需要交纳的税费之后的价格。 不含税价:是某产品还没有算上了一定需要交纳的税费之后的价格。
出厂价一般都是产品的成本价,这个成本价是需要算上生产产生的物料价格、人工成本、厂房成本等各种成本之后平均的价格。
通常产品都是需要在享受等环节进行纳税的,因此需要有含税价格进行销售。这部分纳税的价格最终是需要消费者来买账的。
不含税的价格一般都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拿到的物品,比如说苹果手机,按照正常的途径进行销售都是需要纳税的,但是如果在香港等地偷运到内地之后进行销售,就躲过了纳税的环节。那么销售的价格就是不含税价的价格。
拓展资料
含税价和不含税价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比如报不含税价100元,税率13%,含税价就是113元。报的是含税价100元,税率13%,不含税价就是100/(1+13%)。
出口利润=FOB*汇率-含税价+退税款-费用=FOB*汇率-不含税价-不含税价*(增值税税率-退税率)-费用 不含税价*(增值税税率-退税率)就是财务上说的进项税额转出。比如你征税率13%,那么退税率可能是5%,100元的不含税价,要征13元的税,可退5元的税,还有8元不能退要计入进货成本。那么你的实际成本就是108元。 退税计算:
(1)28,000打以FOB价成交,每打200美元,人民币外汇牌价为1:8.2836元;
(2)2,000打以CIF价格成交,每打240美元,并每打支付运费20元、保险费10元、佣金2元,人民币外汇牌价为1:8.2836元。当期实现内销鞋19,400打,销售收入34,920,000元,销项税额为5,936,400元,当月可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800,000元,鞋的退税率为13%。
❸ 怎么计算出厂价格
按你所提供的资料,可以计算出厂价格为:5000*(1-15%)*(1-8%)=3920元(含税),如果不含税价格则为3920/1.17=3350.43元.
零批批差价指的是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的价格差,批出差价指的是出厂价和批发环节价格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