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概念产品投放在哪里
扩展阅读
施工文明班组是什么费用 2025-08-05 18:16:36

概念产品投放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2-19 01:24:49

① 广告投放在哪里好

这要看你是投pc端还是移动端

pc端首选当然是搜索广告,贵是贵了点,效果立竿见影

② 经常提及的概念产品,如何概念

概念产品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下产生的新的设计。概念产品一定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不是老的观念看这个问题。

③ 有新产品怎么去推广 有什么好的销售渠道

1.去参加你行业内的展销会
2.给经销商铺样
3.如果产品小,单价不高,可以找潜在客人免费寄样
再有就是在你的旺铺里上传图片,加上文字说明,最新产品,最先展示;给老客户发样本,通知他们关注新产品。
缘起与创新零售的地位随着竞争的加剧越发昂贵,很多企业也越发注重终端整体品牌形象,投入重金改造专柜设计,改进SI系统。我们看到,很多专柜制作精细,设计脱俗,造价越来越高,品牌在终端的形象投资水涨船高,一发不可收拾,但必须提醒一点:新产品往往具有较高利润,代表着品牌产品的趋势和方向,而针对新产品在终端的形象创造和投资往往欠缺。
必须落实新产品终端展示专项费用
企业进行新产品上市的时候,往往流行进行整合营销与推广的营销手法,但这里往往有个操作的误区,整合营销与推广本身没有错,但企业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很多只停留在概念包装阶段,整合的流程和产品概念都策划完备,广告、宣传手册等销售工具随着新产品的推出一并按照整合方案实施下去。但我们发现,在产品摆放的终端,新产品却很难达到整合所包装出来的概念效果。
新产品扎堆在所有产品中间,并不能合理体现概念特色;但是,新产品与消费者接触最近的正是终端专柜。终端展示是表现新产品概念特色最形象最直观的场所,他距离顾客最近,如果不在专柜上下功夫,将所要推广的新产品凸现出来,其他的所谓整合要素必然失去应有的价值。
而在表现新产品概念特征的推广手段方面,一般来说,媒体广告是最昂贵的,其次就是宣传手册和宣传道具,终端表现费用较低但是却是企业所忽视的。
在大多数品牌与产品同质化或者相似化的竞争环境下,可以说,凸现一种独特的卖点很难,几年前的决胜终端又被提上历史的舞台。既然终端是最重要的舞台,体现营销费用合理使用的天平自然偏向终端,终端平台针对新产品所需调整的费用不能遗漏。
新产品专用形象载体的设计创新
新产品在终端或专柜吸引和影响消费者的因素有价格标签、型号特征、功能特征、新产品标签牌、颜色形状等,有的产品种类甚至把新产品从内到外裸现在专柜上,比如电脑、家电、家居用品等产品。
苹果电脑在推出G4家用个人一体化电脑的时候,就借助很夸张的展示道具配合新产品与消费者的见面。飞利浦在推出其旗舰彩电的时候,就率先采取时尚的电视架配合电视机,并且随同电视机一起捆绑搭售,后来引起众多厂商模仿。这就是新产品在终端形象载体的设计创新,当然,创新元素不仅仅局限在产品实物载体,我们可以在专柜开辟新产品擂台,新产品一上柜就可以摆放到这里,轮流转换,在新产品擂台配套搭配宣传单张、功能特征标签、价格标签等道具,形成整齐统一的新产品展示形象区。新产品往往是企业或者品牌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指引,具有品牌趋势的展示作用,不能忽视。由于专柜面积有限,在开辟新产品擂台的同时,特价产品展示区就可以安排即将退市的被更新产品,采取堆头或特价海报形式进行促销,减少压库成本。
我们也看到,广东某油烟机品牌为了表现其功率大、适合豪宅这两个产品概念特征,在其核心产品销售点选购良好位置建立橱窗展区,推出纯概念产品超级超大豪华型油烟机
。顾客走近一看,立刻会被这个巨无霸所震撼,仔细一看,其新产品也很醒目的在巨无霸旁边表明主要产品特征和零售价位,对于其设定目标消费群来说,这一招还真管用。
卖场新产品推广的创新
新产品推广离不开广告,体现在终端的广告除了费用较昂贵的店头和灯箱外,我们也可以见缝插针,不经意的创造出自己的独特传播途径。
当然,费用许可的话,效果越明显的地方越应该第一步考虑,但往往僧多粥少或者就是自身资源紧张,有限的广告位置不可能容纳更多的品牌企业,好的广告位置基本都是大品牌买断。
在卖场门口挂条幅即使允许也有附加条件,但如果制作一些小条幅悬挂在专柜或者堆头上,则大多会得到默许。
在卖场门前做路演促销或者搭台展销,都要被收取较高的场地费,但如果请两名临促,节假日捧着抽奖箱在专柜前晃悠,用小恩小惠来吸引顾客参与新产品的游戏活动,则是费用低廉效果突出的好方法。
因此,在费用不足以购买终端重点展示位置的时候,营销人员千万不能罢手不理,怨天尤人,产品最终的销售不可能在沉默中默默提升,勤劳、多思才是可以提增新产品销售的核心动力。

④ 什么是概念产品

概念产品是什么意思?
是一种发展趋势的产品,一时没法在市场上流通或批量生产。如之前的太阳能汽车。
概念产品是什么意思
指具备独特的销售主张的产品或是具备独特消费观念的产品。成功的概念产品推广,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更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丹各企业所采用。
产品的概念
产品是指企业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耽)某种需求或欲望的任何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包括实物、服务、场所、思想、主意、策划等。
产品定义是什么意思
产品定义是指确定产品需要做哪些事情。通常采用产品需求文档(PRD)来进行描述,PRD可能包含如下信息:

产品的愿景

目标市场

竞争分析

产品功能的详细描述

产品功能的优先级

产品用例(UseCase)

系统需求

性能需求

销售及支持需求等
产品的概念
1、“产品概念”是企业想要注入顾客脑中关于产品的一种主观意念,它是用消费者的语言来表达的产品构想。一般用文字来表达或用图片来描述产品概念,通常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由四部分组成:①消费者洞察:从消费者的角度提出其内心所关注的有关问题;② 利益承诺:说明产品能为消费者提供哪些好处;③ 支持点:解释产品的哪些特点是怎样解决消费者洞察中所提出的问题的;④ 总结:用概括的语言(最好是一句话)将上述三点的精髓表达出来。产品概念要求对消费者的产品介绍能够足够清楚,对消费者够有吸引力!2、产品的狭义概念:被生产出的物品;产品的广义概念: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载体。产品的“整体概念”——人们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求的任何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社会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产品的品种、规格、款式也会相应地改变。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显着特点。3、产品整体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菲利普-科特勒等学者倾向于使用五个层次来表述产品整体概念,认为五个层次的表述方式能够更深刻、更准确地表述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产品整体概念要求营销人员在规划市场供应物时,要考虑到能提供顾客价值的五个层次。产品整体概念的五个基本层次是:(1)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从根本上说,每一种产品实质上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提供的服务。因此,营销人员向顾客销售任何产品,都必须具有反应顾客核心需求的基本效用或利益。(2)形式产品。形式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有五个特征构成,即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包装。即使是纯粹的服务,也具有相类似的形式上的特点。(3)期望产品。期望产品是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4)延伸产品。延伸产品是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包括产品说明书、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国内外很多企业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到服务在产品整体概念中所占的重要地位。(5)潜在产品。潜在产品是指现有产品包括所有附加产品在内的,可能发展成为未来最终产品的潜在状态的产品。潜在产品指出了现有产品可能的演变趋势和前景。
现代产品的概念是什么?
现代珐品的概念不仅是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产品,它包括了3个层次的内容: 1核心产品。指产品能给顾客带来的效用和利益,这是满足顾客需求的核心,是顾客真正想购买的东西。 2形式产品。指产品的形式结构和外貌,包括产品的质量、形状、外观、颜色、商标、包装等,它是核心产品的表现形式。 3延伸产品。也称为附加产品,是指顾客购买产品能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包括信贷、送货、安装、培训、维修等销售服务
为什么有些手机总说是,概念产品,是什么意思?????
就是还没有投入生产,只是设计的雏形
什么是产品理念
产品理念是指企业的一种经营指导思想。

产品理念不是通过市场分析开发相应的产品和品种,而是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其指导思想是“销售中心论”。产品观念不仅注重生产数量,还注重产品质量。

以生产为中心,不注重市场需求,不注重产品销售,是生产观念的后期表现。它也是一种较早的企业经营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它产生于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形势下。最容易滋生产品观念的场合,莫过于当企业发明一项新产品时。

此时,企业最容易导致“市场营销近视”,即不适当地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上,往往造成虽然产品质量优良,但是产品单一,款式老旧,包装和宣传缺乏,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缺乏远见,只看到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看不到市场需求在变化,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产品定义是什么意思
产品概念,主体是产品。品牌产品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往往为新产品设计一种概念,用以彰显产品的优势。比如彩电中的“纯平”、“镜面”,空调中的“双频”、“环绕风”等等,都直接提示产品的突出优势,这些形象的“说法”成了产品的最大卖点。
核心产品的概念
核心产品;通常指产品的利益或服务,能够持续满足用户的实际或潜在需求,并得到相关方的高度认可。核心产品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盯产品。

2、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3、具有行业领先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

4、具有品牌、信用、服务、价格、质量特性等方面显着优势的产品。

⑤ 概念产品的市场推广

1.概念点——直接向消费者说明了它是什么,与其他有什么不同
概念点必须新颖、独特、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产品的概念点,要好记忆、易传播。并且能代表产品发展趋势,或代表新的一种生活方式(消费观念)。 产品概念不是技术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消费意义上的概念。产品的技术含量最高的点不一定就是概念点而最能体现出与竞争对手差异的点通常会成为概念点。
2.利益点——向消费者表明它能给你带来什么
利益点必须是消费者所关心的,而对手不能或较难提供的。
3.支持点——让消费者相信概念产品的理由
支持产品概念成立的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有实力开发具备此技术的产品,该技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某种利益,这种利益得到了证实认可,并且竞争对手不能提供。行业不同该支持系统的重点(支持点)亦不相同。但整个支持系列必须成立,一个环节被竞争对手攻破,则整个概念产品的推广有失败的可能。
4.记忆点——概念产品给消费者一个代表性符号
该记忆符号必须易接受、易记忆、易传播,并且最好是能够将概念与企业(品牌)锁定在一起。 1.造势阶段——造势是为消费者描绘出一个光明的前景,揭露出现在的危机。
造势的手段通常是通过一个公关活动,制造一个热点或利用某一热点,影响广大目标消费者的视听,为下一步导入概念做好辅垫。
概念产品的不同,采用方式也各不相同,通常办法是经过多方论证指出,推广当时有哪些行业的产品存在不足,这些不足会给消费带来怎样的危害,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危害,符合发展趋势的产品是什么。
在造势阶段,最怕的不是有反对的声音,而是悄无声息。如果没有任何反应,说明了该概念产品不会引起竞争者和消费者的重视,不能制造出舆论。因此许多企业在开展公关活动时,请来专家或其他机构进行评论或者其他宣传用以扩大影响。有的企业甚至故意制造反面论调,然后用更有力的正面论调去压倒它,以造成更大的影响,引起消费者更大的观注。
在造势阶段的宣传手段,以新闻、行业评论、市场分析、消费者调查等软性文章为主。同时,在电视媒体上以新闻访谈等方式进行舆论造势,或者直接在中央级媒体上广告造势。
2.解释阶段——导入概念阶段,给消费者解释如何达到光明的前景,并解决现有的危机。
为了展示概念产品的优越性通常大力宣传该概念产品的技术、设备、工艺、市场前景、效果等,通常采用的是对比宣传的手法。
在该阶段的宣传手段通常是通过硬性广告将概念产品直接宣传给消费者,同时辅助以软文解释的方式。
3.提示阶段——即锁定记忆阶段,加强消费者的记忆。
在导入概念,并经过大力的宣传,被广大消费者接收之后,逐步将此概念塑造成为一个记忆符号。消费者看到或听到这一符号,则会明白这是什么样的产品,能给带来什么好处。
在概念产品推广进入提示阶段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时,将概念产品的记忆符号与企业(品牌)锁定在一起,尤其是在其他品牌纷纷跟进之时更应做好。这样才不致于前期对消费者的基础教育、对概念的引导成为他人的嫁衣。
在此阶段的广告手段通常是报纸的栏花式广告,以及电视的10秒左右的提示性广告。
4.促销阶段——加强概念产品销售的阶段。
一个概念产品的导入期通常价位较高,在成长期为了显示其概念的全新以及与其他产品的差异,通常只开发一少部分产品。随着概念的导入成功,通常会有大批的跟随者,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概念已进入成熟期,在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将该产品作为一个技术符号附加在其他产品上。延长概念产品线,扩大概念产品的整体销售上量,利用概念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在概念产品的推广进程中不可轻易将“概念”滥用。如果一个“概念”尚未被广大的消费者所认识、所接受,将其作为技术符号使用,尤其是向低价位的延伸只能是折杀该概念的价值。最终促使自己的概念产品早日衰退,甚至没为企业赚取利润时就夭折了。

⑥ 什么叫概念产品

就是光提出概念,还没有真正做出产品

⑦ 概念产品是什么意思

就是未来产品在概念中在完善,很快就会投放市场

⑧ 概念产品的注意问题

1.制造概念,引导行业发展
行业的领导者需要“概念”来开拓市场、稳定领导地位,跟随者需要“概念”进攻市场,补缺者需要概念来确定企业特色。
引导一个概念,如果没有行业内其他品牌的跟踪,难以形成市场(对手发现不能跟踪就会大力抵制)。通过一个概念引导行业的发展,这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形象。竞争品牌的跟随能够使这一概念得到迅速传播,这一产品市场也会迅速扩大,概念的引导者如操作得当也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2.制造壁垒,防止竞争者跟进、超越
没有竞争者的跟进难以形成市场,但竞争者的加入会减少企业的利益,而竞争对手的超越又会直损害到概念的推广。因此,企业应制造进入壁垒,将竞争者的跟踪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或一定的距离之后,让跟进者的宣传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不会成为“概念”的受益者。
引导一个“概念”前期做的是对消费者的普及性教育,在此阶段应尽力将概念“锁定”在企业上,以防止“做了行业先驱,最终牺牲了自己”。万燕电子开发出VCD并做了前期的引导性宣传,最终被各家企业超越,一方面前期末能将“概念”锁定上品牌;另一方面,没能保持竞争优势--核心技术。
3.自我防护,防止竞争者破坏
当一种消费需求或消费观念引导取得成功时,对竞争对手造成很大威胁,对手没有类似产品进行对抗时,会寻找(或制造)这种产品的不足之处进行攻击。因此企业必须预见到可能的攻击,充分做好防御的准备。
4.自我突破,夺取更大的市场
一个企业引导“概念”,如果没有竞争对手跟进,通常难以形成消费热潮。当一个产品打市场取得成功后,竞争对手往往会跟进而来。为防止竞争对手跟进通常采取“申请专利”等保护措施,但这并不是上策,因为很多技术无法用专利保护。竞争对手可用同一思路开发出相仿或更强的产品进行竞争。
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在自己开辟的市场、引导的消费领域内,不断地开发改进型产品进行自我超越。

⑨ 概念产品的误区解析

1.概念产品就是高技术含量产品
概念产品是消费意义上概念产品,概念的核心是“消费观念”,“技术”仅仅是为实现这一“观念”做支持而已。
技术含量是一个产品的卖点,而产品概念则是消费者的买点。很多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但由于具有独特的消费观念,而被消费者所接受。
相反许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由于没有消费意义上的“概念”,而不为消费者所接受。比如某企业成功地将一种高科技的“变频电机”应用在了洗衣机上,这种电机的声音极小,但仅仅是降低了电机的噪音,但其他部件的声音仍然很大,这种产品自然不能称之为“超静音”的概念产品。一种彩电采了“双倍扫描”技术可以提高电视画面的清晰度,但由于其他部件原因,该彩电的整体清晰度并未提高,这类产品自然也不是“高清晰”电视。
由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结论:概念产品是具备独特的销售主张或消费观念的产品,这种产品通常由差异化的功能或独特的技术作为支撑。
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企业费尽大力宣传高科技产品而不能成功的原因。
2.推广概念产品是行业领先者的事情
由于推广一个概念产品从市场的调研、产品的开发、观念的引导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较大的投入,因此通常由行业的领先者来完成。但并非推广概念产品是就行业领先者的事,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在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企业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对待目标消费者不变化的需求,就必须用不同的概念产品来满足和引导消费者。企业的任何个性产品,都是具体独特销售主张或消费观念的产品,也都需要独特的消费引导来推广。
一个行业的领导者需要概念产品引导企业的发展,通常推广的概念产品是高科技术含量,前瞻性,发展空间大,能引导大众消费的产品。而一个行业的跟随者需要推广概念产品去取得更大的市场,通常推广的概念产品是超越性的、差异性的(与领导者的产品相比)。一个行业的补缺者,需要推广概念产品凸显企业特点,通常推广的概念产品是个性化的、针对性强的、消费观念独特的。
3.推广概念产品就是猛作产品宣传广告
提起推广概念产品,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辅天盖地的产品广告。这种办法推广一个大众化的消费品很容易成功,尤其对品牌混杂而消费者又渴望可靠的产品效果更为明显,比如纯净水、钙中钙等产品。但是这种办法对于概念产品则不太可行。
推广概念产品是引导一种消费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消费观念的引导产品功能的宣传更为重要。在推出一个概念产品之前,需要制造声势为推出产品做好辅垫,打好消费者基础。
要消费接受一个概念产品,必须让消费者相信一个推理,即产品特点的支持。比如,推广一个“纳米技术--净水洗”的概念产品,仅大力度宣传产品广告是不行的,还必须能够推理证明出,纳米技术能够实现净水洗。
要想使消费者接受本企业的概念产品,还必须宣传出该企业有能力(有实力)推出这种产品,尤其对于超前型产品。
推广概念产品是一个说服消费者的过程,这个基本过程如下:
需要某种生活--这种产品能满足需要--能使产品具备这种性能--能够以别人更具备实力开发这种产品。
结论:所以应该购买这种产品。
产品宣传广告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推广概念产品也是四个环节必备的过程,只是对于不同产品、不同的市场,宣传的重点不同或选择的媒体不同而已。
4.概念产品就是功能神奇的产品
很多企业在推广概念产品时,将其产品宣传的神乎其神,但推广概念产品并不是将其宣传的越神奇越好,而是越能贴近消费者越好。当你把一个产品概念产品宣传的很神奇很技术、很专业,消费者不知道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时,是不会接受的。当你把一个概念产品宣传得什么都能给消费者带来时,他也是不相信的。当你把产品宣传的无所不能时,也是产品的生命到头时。因为消费者的期望与产品的实际差距太大,消费者的满意自然更低。
5.采用对比宣传原则就是把对手比下去
推广概念产品最为有效的一个宣传手法是对比宣传,大部分的概念产品推广采用了这种手段。企业间的“纠纷”很大部分来源于宣传的对比。很多企业的概念产品能够成功推广得益于对比宣传手法的成功,同时一些企业投入巨资推广的概念产品,只因对此宣传不当而全盘皆输。
6.推广概念产品就要防止竞争对手跟进
推广概念产品时,一旦成功地引导了消费,则会有众多的跟随者来抢夺市场。为确保利益,通常的做法申请专利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保护,防止、抵制竞争对手的跟进。但这种办法通常难以凑效,因为竞争对手可根据这一思路利用这一观念,开发类似或更高级的产品。如果对手无法跟踪或难以跟踪时,则会设法进行抵制(或恶意攻击),使概念产品的推广更加困难。对消费观念的引导,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一个企业难以做好。
在推广概念产品的初期,将概念与品牌锁定在一起,同时,可以诱导竞争者加入,共同引导一个观念,激活一个市场。在概念引导的初期,与竞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来不得相互攻击,这样会毁掉一个市场。
但是,这种竞争的加入(尤其超越性的宣传),又将直接危害到企业的利益,因此在引导一个概念产品之前,准备好第二代、第三代的产品,当竞争者加入时,可以推出更高的产品,以此不断超越竞争对手,将其限制在距离之外。靠这种不断的自我超越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因此,推广概念产品是要将其跟踪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是要防止竞争对手跟进,但要坚决防止竞争对手超越。
7.推广概念产品要迅速为企业带来利益
推广概念产品通常容易遭到销售部门的反对,尤其是一线销售部门的反对。因为做了大量的广告却见不到销售成果,做了大量看似与产品无关的广告。一旦投放了广告未能迅速见效,便会指责市场推广部门:不懂销售,不了解市场,如果将广告费用来做促销(让利、抽奖、赠送)将会使销量提升多少。熟不知推广概念产品本身与在主销产品的销售促进就不同,不可能迅速见效。
首先,一些概念产品本身就是只为提升企业形象而开发的产品,不可能热卖。宣传这类产品的作用是隐性的,自然不能很快见效。有些概念产品本身针对的就只是一部分人,目标市场较小。其次,推广概念产品是对消费的引导,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在前期造势阶段,通常大投入,而小产出,此时决不能用销量来衡量成败。再就是在推广概念产品初期,主要是为了诱导超前型的消费者,本身相对较少。而前期为了证明其产品价值(或为了利润)通常价位较高,限制了销售。因此,推广概念产品不能以短期收效见成败。
8.迅速将概念产品大众化
在一个概念产品为消费接受、认识之后,企业通常想做的是迅速将概念产品普及,以此获取更大的利益。在竞争者加入之后,企业为了夺取初期开发的有限市场,也会迅速将概念产品大众化--推出低价类产品。这种做法有以下不妥:
首先,概念产品一旦迅速大众化,就会失去消费者对概念产品的兴趣,折杀概念产品的价值。比如:汽车的安全装备ABS防抱死装置,如果在推出不久后便应用在了高中低各种车型上(甚至农用车三轮车上,如果该公司有这种产品的话)。那么,ABS防抱死装置,将是一个很平常的东西,不会有更多的人对其感兴趣。
其次,一个企业迅速将所有产品概念化(全面应用新技术),没有了非概念产品作对比,则无法证明该“概念”的价值。比如,健康空调的空气负离子装置,如果该企业的产品全是带空气负离子装置的健康空调,没有了不带健康负离子装置的空调作对比,则无法证明这种健康空气负离子的价值。
再次,迅速将概念产品大众化,会降低企业的利润,使企业无力推广。前期的引导性宣传投入也只能是为后来的跟随者辅了路。因此,迅速将概念产品大众化只能是加速该概念的灭亡。
9.推广概念产品是市场推广部门的工作
在很多企业新产品通常是由技术部门开发出来产出样机后,由市场推广部门找“卖点”、“包装产品”或“制造概念”。将产品包装完成后,由销售部门去销售产品,具体如何销售--自己看着办去。这样是难以将一个概念产品推广好的。
一个概念产品是消费意义上的概念产品,必须先有消费概念,然后围绕这一概念去开发产品。因此,必须由市场部门或技术部门的市场人员先调查清楚了消费者需要,和竞争的要求,从而市场部门与技术部门合作导出“消费概念”,再围绕“概念”,从产品的功能组合,性能控制、外观甚至产品的型号、外包装箱设计等方方面面去开发产品。
一个概念产品的推广更要求一线销售部门的配合,因为推广概念最终体现的销售由一线销售部门来完成。当一线销售部门发现新产品不能迅速上销量时,便不会大力宣传该产品。有时甚至发生贬着概念产品去卖在售主销产品的情况。销售部门为“促进销售”擅自对概念产品大幅降价,或者疯抬价格。企业的主宣传的概念产品,而各地分支销售部门不重点推销以及销售部门发现问题不及时向总部反馈等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概念产品的推广。
因此,企业在推广概念产品时应制定出详细具体的执行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责任,由各部门共同协调完成。
10.概念产品的引导者就会是受益者
推广概念产品能够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带来利润,但并非概念的引导者就会是受益者,因为推广概念产品是一项具备很大风险的投资,极有可能使企业因此而大伤元气。
首先,宣传引导的“概念”不当,消费者不接受,会使企业的投资付之东流。比如某企业曾推广一种“胃康”牙膏,引导“通过刷牙来治胃病”的概念,消费者并不接受,因为有了胃病吃胃药,刷牙治胃病,邪了,最终这种产品未成气候就销声匿迹了。 其次,企业大力宣传引导的概念,对消费者做的基础教育工作,开拓新市场被众多的跟踪者洗劫一空。VCD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VCD首创者是那家企业了。再次,企业宣传引导的概念产品,被竞争者“盖帽”了,企业的宣传引导为对手的销售打下了基础。最后,很多企业推广的概念产品,被竞争者找出了问题,最终被“消灭”,更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比如巨人集团的“巨人吃饭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