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景硕养生茶是哪里出的产品
扩展阅读
如何区分钻石荧光级别 2024-05-18 22:29:00

景硕养生茶是哪里出的产品

发布时间: 2022-11-08 11:17:25

‘壹’ 健康的茶叶有哪些

绿茶:是我国品种最多、产地最广的茶类,系茶树新芽经杀青,揉捻后直接烘干而成(发酵度为零) 。绿茶外形紧凑,色泽青绿而有光泽,汤色清亮叶色发绿,滋味清香甘爽,收敛性强,具有较强的提神、醒脑、抗衰、消炎、杀菌功效。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以及四川蒙山的蒙顶茶,均为我国绿茶中的珍品。

黄茶:系茶树嫩芽经杀青、揉捻、闷堆、烘干等工序制作而成(发酵度为10-20%) 。黄茶外形肥硕,颜色黄亮并披有少许银白色细毫。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鲜醇、经久耐泡。主要产于洞庭君山,安徽大别山区的茶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四川蒙山,广东韶关等地。

白茶:属于轻微发醇茶,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尖。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其制作工艺分为凋萎和干燥两道工序(发酵度为20-30%),其对茶树品质要求极高,仅在福建、台湾及云南等省的丘陵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红、黄壤山地,素为我国茶中珍品。白茶外形匀细,色银白、汤色清亮,叶浮汤中,外绿内白,形如花蕾初放赏心悦目。滋味鲜爽。

青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 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红茶: 系一定的茶树新芽。采摘后,经凋萎、揉捻、发酵(发酵度为80-90%)、干燥等特定工艺程序制作而成。红茶的外形乌黑而光润。颜色红亮而浓厚,滋味醇厚,收敛性不强,性质温和。好的红茶还带有一种似蜜似糖的气味。主要产区在安徽祁门、石台、江西修水、武宁,福建政和、四川宜宾及云南省各地。

黑茶:黑茶即乌龙茶,其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五至六叶。叶粗梗长。制作时用高湿杀青(一般为“蒸”)、揉捻、堆积发酵(发酵度为100%),然后再干燥而成或者是先制作成绿茶后,再经蒸制,堆积并压制成型。黑茶颜色乌黑或黑褐色、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浓,主产品为广西、云南、台湾、湖南等地。此茶深受西藏、青海、新疆牧民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类茶是花茶,为红、绿茶类加茉莉、桂花等香花窨制而成。

以季节分类:

1、春茶: 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 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2、夏茶: 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 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 滋味较为苦涩。

3、秋季茶: 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 ,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4、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 ,香气浓烈。 除以上按茶色,四季划分外还可以其生长环境来分 一、平地茶: 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5、高山茶: 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 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 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贰’ 中国一共有多少种茶举出产地和名称。好的我加分。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的品种很多。

根据茶叶的制法和品质可以略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和紧压茶(茶砖)五大类。

红茶:经过完全发酵的茶,成品细致,其特点是:红汤红叶;冲泡后汤色红艳鲜亮,清澈见底,香味芬芳浓纯。主要品种有:祁红(安徽祁门)、滇红(云南风庆)、闽红(福建福安)、宜红(湖北 宜昌)、宁红(江西修水)、湖红(湖南安化)、越红(浙江.绍兴)等, 以祁红、滇江、宜红质量最佳。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采用高温杀青而保持原有的绿色。主要品种有:龙井(浙江.杭州)、大方、碧罗春.....等。

乌龙茶:也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成品茶外型粗壮松散、成紫褐色,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主要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台湾乌龙。

花茶:是将香花放在茶坏中制成。高级花茶香气芬芳、滋味浓厚、汤色清澈。主要品种有: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柚花茶等。花茶主要产地有:福州、苏州、南昌、杭州等。

紧压茶(茶砖):是用黑茶、晒青和红茶的副茶为原料,经蒸茶、装模压制成形茶叶除上述五类外,还有白茶、黑茶、黄茶、袋泡茶等。

按色泽分
按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绿茶为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黄茶为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白茶为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青茶为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红茶为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按季节分
按季节分类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捍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养活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养活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色泽增加,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养活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季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小麦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得出气浓烈。
按生长环境分
按其生长环境来分类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
平地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面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帮有高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欧共体 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捍气浓郁且耐冲泡。
总的来说,通用的分类方法是将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分为6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一 西湖龙井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明高濂《四时幽赏录》)“龙井茶,虎跑水”,这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杭州西湖的双绝。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前一句是咏西湖之美,后一句是咏茶叶之美。西湖龙井茶就产在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历史悠久。
清代,康熙皇帝在杭州创设“行官”,把龙井茶列为“贡茶”。另据传说,干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品饮龙井茶,饮后赞不绝口,兴之所至,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如今仍生机盎然,供游人观赏。
西湖龙井茶集中产地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等地,处处林木茂密、翠竹婆娑,一片片茶园就处在云雾缭绕、浓荫笼罩之中。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尤其春茶季节,细雨蒙蒙,溪涧常流。土壤深厚,多为沙质壤土。龙井茶区的茶树品种,芽叶柔嫩而细小,富含氨基酸与多种维生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良品种,为龙井茶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龙井茶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茶农常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高级龙井茶向来就强调要早采,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另外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旗枪”;采一芽二叶初展的,叶形卷如雀舌,称“雀舌”。通常制造1公斤特级龙井茶,需要采摘7—8万个细嫩芽叶,其采摘标准是完整的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全长约1·5厘米,长期以来,形成的及时分批采摘制度已经代代相传,习惯于按标准采大留小,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各几天必采一次,因此全年茶叶生产季节中要采摘30批左右,采摘次数之多是龙井茶特有的。
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3厘米左右,中下级原料可稍厚。经8—10小时摊放后,叶子失去一部分水分,减重15—20%,鲜叶含水量达70%左右为适度。目的是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不结团块,提高茶叶品质。
经过摊放的鲜叶需要进行筛分,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进行炒制。这样不同档次的原料,采用不同锅温、不同手势来炒制,才能恰到好处。
高级龙井茶全凭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多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势有抖、搭、搨 、捺 、甩、抓、推、扣、压、磨等,号称“十大手法”。炒制是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断变化手法,非常巧妙。只有掌握了熟练技艺的人,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而且因全用手工在热锅中操作,劳动强度甚大。难怪当年干隆皇帝在杭州观看了龙井茶炒制后,也为花费劳力之大和技艺功夫之深而感叹不已。
龙井茶的炒制分青锅、回潮和辉锅三道工序。
青锅:即杀青和初步造型的过程,当锅温达120℃左右时,涂抹少许油脂使锅面更光滑,投入约100克经摊放过的叶子,开始以抓、抖手势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手式进行初步造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历时约12—15分钟。
起锅后进行薄摊回潮:摊凉后经筛分,筛底筛面茶分别进行辉锅,摊凉回潮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
辉锅:目的是进一步整形和炒干,通常四锅青锅叶合为一锅 ,叶量约250克。锅温60—70℃,需要炒制20—25分钟,锅温掌握低、高、低过程。手势压力逐步加重,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起要领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至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含水量达5—6%为适度,即可起锅,摊凉后簸去黄片,筛去茶末即成。
炒制好的龙井茶极易受潮变质,必须及时用纸包成0·5公斤一包,放入底层铺有块状石灰(未吸潮风化的石灰)的缸中加盖密封收藏。贮藏得法,约经15-30天后,龙井茶的香气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保持干燥的龙井茶贮藏一年后仍能保持色绿、香高、味醇的品质。
西湖山区的龙井茶,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历史上向有“狮”、“龙”、“云”、“虎”四个品类之别,狮字号为龙井村狮子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梅家坞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四眼井一带所产。后来,根据生产的发展和品种风格的实际差异性,调整分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类。“狮峰龙井”香气高锐而持久,滋味鲜醇,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坞龙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叶质肥嫩,但香味不及狮峰、梅坞所产。三个品类中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
高级龙井茶的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名之誉。
品尝高级龙井茶时,多用玻璃茶杯,,85℃左右的开水进行冲泡。冲泡后芽叶一旗一枪,簇立杯中交错相映,芽叶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宛如青兰初绽,翠竹争艳。品饮欣赏,齿颊留芳,沁人肺腑。龙井茶的特点是香郁味醇,非浓烈之感,宜细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领略其香味特点。清代茶人陆次之曾赞曰:“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

二 黄山毛峰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明·许次纾《茶疏》)。又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茶在明朝中叶就很有名了。
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有一种翠雨茶,亦产黄山,托根幽壑,色较绿,味较浓,香气比云雾稍减,亦轶出松萝一头。”另有《黄山志》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齿腭,谓之黄山云雾。……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据考证,黄山云雾即为黄山毛峰的前身。
黄山毛峰是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商会资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不仅经营茶庄,而且精通茶叶采制技术。1875年后,为迎合市场需求,每年清明时节,在黄山汤口、充州等地,登高山名园,采肥嫩芽尖,精细炒焙,标名“黄山毛峰”,运销东北、华北一带。到抗战前,高级黄山毛峰年产量已达百担以上。
黄山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山峰,素以苍劲多姿之奇松,嶙峋维妙之怪石,变幻莫测之云海,色清甘美之温泉闻名于世。明代徐霞客给予黄山很高评价,写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黄山推为我国名山之首。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现在黄山毛峰的生产已扩展到黄山山脉南北麓的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黔县等地。这里山高谷深,峰峦叠翠,溪涧遍布,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16℃,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土壤属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鳞钾肥,呈酸性(PH4·5—5·5),适宜茶树生长。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山毛峰自然品质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每分钟50—60次),扬得要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撒得要开,捞得要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
揉捻:特级和一级原料,在杀青达到适度时,继续在锅内抓带几下,起到轻揉和理条的作用。二、三级原料杀青起锅后,及时散失热气,轻揉1—2分钟,使之稍卷曲成条即可。揉捻时速度宜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豪显露,色泽绿润。
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桶,封口贮存。
黄山毛峰分特级及1—3级。特级黄山毛峰有分上、中、下三等,1—3级各分两个等。
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其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三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已卯……抚臣宋荤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杀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是始于明朝,在干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如何,该茶历史悠久,早为贡茶是毫无疑义的了。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着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数、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可干茶达到9万棵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豪、烘干。
杀青:在平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采用抖、炒、揉三种方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汁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时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搓、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40分钟左右。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末震钧(1857—1918年)所着《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曾为冠。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尝高级碧螺春颇有情趣。品饮时,采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下茶。或用70—80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碧螺春茶区每到采茶季节,春意盎然,满山苍翠,茶香百里。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四 太平猴魁

尖茶是安徽省的特产,产于太平、泾县、宁国一带。除普通尖茶外,还有太平魁尖、泾县特尖,近年宁国又创尖茶新产品——黄花云尖。各类尖茶采制技术和茶叶外形较为相似,而内质却各具风格。太平猴魁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
太平县(现为黄山市黄山区)产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以前。清末南京太平春、江南春、叶长春等茶庄,纷纷在太平产区设茶号收购加工尖茶,远销南京等地。江南春茶庄从尖茶中拣出幼嫩芽叶作为优质尖茶应市,一举成功。后来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在凤凰尖茶园,选肥壮幼嫩的芽叶,精工细制成王老二魁尖,现称“魁尖”。由于猴坑所产魁尖风格独特,质量超群,使其他产地魁尖难以“鱼目混珠”,特冠以猴坑地名,叫“猴魁”。1912年在南京南洋劝业场和农商部展出,荣获优等奖。1915年又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从此,太平猴魁蜚声中外。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畔的猴坑一带,境内最高峰凤凰尖海拔750米,为黄山山脉北麓余脉。这里依山濒水,林茂景秀,湖光山色,交融映辉。茶园多分布在25—40度的山坡上,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猴坑的红椿坞、黄桶坞、黄梅塔、九龙岗、狮形头;猴岗的凤凰尖、板山培、新桩棵、胡家垄;颜家的四方块、青龙山、黄檀树等地块所产的鲜叶,制茶质量最优。这里年平均温度14—15℃,年平均 降水量1650一2000毫米,土壤大多为千枚岩、花岗岩风化而成的乌沙土,pH值在4.5—6.5之间,土层深厚肥沃,通气透水性好,茶树生长良好,芽肥叶壮,持嫩性强。当地茶树品种90%以上为柿大茶。这个品种分枝稀、节间短、叶片大、色泽绿、茸毛多,是适制猴魁的良种资源。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采到立夏便停采,立夏后改制尖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山,拣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拣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的茶丛;三拣枝,拣粗壮、挺直的嫩枝;四拣尖,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尖头”要求芽叶肥壮,匀齐整枝,老嫩适度,叶缘背卷,且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以保证成茶能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拣尖”时,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叶不要(即“八不要”)。“拣尖”时,剔除的芽叶、单片,均制“魁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
太平猴魁采摘要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拣尖”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短时间摊放,实际上是一种轻度萎凋,使少量失水,便于杀青,同时也有利于内含物的转化,对猴魁香气、滋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太平猴魁制造分杀青、毛烘、足供、复焙四道工序。
杀青:用直径70厘米的桶锅,锅壁要光滑清洁。以木炭为燃料,确保锅温稳定。锅温110℃左右,每锅投叶量75—100克。翻炒要求“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历时2—3分钟。杀青结束前,要适当理条。杀青叶要求毫尖完整,梗叶相连,自然挺直,叶面舒展。
毛烘:按一口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依次为100℃点90℃、80℃、70℃。杀青叶摊在烘顶上后,要轻轻拍打烘顶,使叶子摊匀平伏。适当失水后翻到第二烘,先将芽叶摊匀,最后用手轻轻按压茶叶,使叶片平伏抱芽,外形挺直,需边烘边捺。第三烘温度略降。仍要边烘边捺。当翻到第四烘时,叶质已经干脆不能再捺。至六、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足烘:投叶量250克左右,火温70℃左右,要用锦制软垫边烘边捺,固定茶叶外形。经过5一6次翻烘、约九成干,下烘摊放。
复焙:又叫打老火,投叶量约1900克。火温60℃左右,边烘边翻。切忌捺压。足干后趁热装筒,筒内垫箬叶,以提高猴魁香气,故有“茶是草、箬是宝之说。待茶冷却后,加盖焊封。
太平猴魁产地仅限于猴坑一带,产量不多,其他地区所产统称魁尖;制法与猴魁基本相同,外形与猴魁相似,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但品质风格却“高下分明”,不堪攀比。过去按品质分等级确定名称“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依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亨尖等。现在按品质划分,“猴魁”为极品,分1—3等,“魁尖”次之,也分1—3等,称上魁、中魁、次魁。
太平猴魁的外形是两叶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花香高爽,滋味甘醇,香味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净,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五 六安瓜片

“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清道光《寿州志》)。盛唐县为今六安县,可见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
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麻端口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子,遂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端口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蜚声遐迩,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时过境迁,虚实难辨。但上述两种传说有三点则是一致的,其一:六安瓜片问世于1905年前后;其二:六安瓜片的产地在金寨县麻端口齐头山附近的后冲,麻端口已随响洪甸水库的建成而掩没消失。但过去这里曾是六安瓜片的主要集散地;其三:六安瓜片采制技术是在大茶的基础上,汲取兰花茶、毛尖制造技术之精华,逐渐创制成功的。目前在制茶工具及技术方面,仍有许多与大

‘叁’ 勐库戎氏有哪些茶产品,价格分别是多少

1、茶魂:勐库戎氏茶魂,得戎氏“本味制茶法”真髓,三代茶人制茶技艺传承,百年经验体悟集于一身。2、100%:凝炼勐库大叶种十全特质,精选茶区优质鲜叶入料,传承戎氏百年制茶技艺,倾注百倍心血成就百分百好茶,无可挑剔的不只是原料工艺,更有真情。3、一品全:融汇茶中八味,贯通拼配之绝,苦、涩、甘、甜、柔、滑、和、顺,每品不一而足,千回百转,勐库茶山茗采个中玄妙,饮者自知。4、大雪山:采自世界茶树起源地中心——勐库大雪山原始森林,精养于天地之间,以茶种始祖的野生古树鲜叶入料,承自然之禀赋,造化之奇珍,香气清新、汤色晶透、口感雄浑,耐冲泡;天道馈礼,盛飨于精神,彰显于境界,品味原生。5、乔木王:2006年“云茶杯”金奖,践行勐库产区普洱茶豪放、厚重、饱满、霸气之风骨,犹存高远意境,罡正雄魁,问世之初被尊为王者,荣耀奠基。6、母树茶:以冰岛大茶区鲜叶为主料,匠运精湛技法拼配而成,因品质优异锦添冰岛美名,茶条肥壮油润,香气高昂,汤色莹亮,滋味醇厚,回甘持久,一溯大叶种茶之源。7、忙肺古树:永德忙肺茶山古树纯料精制而成,忙肺之于永德恰似冰岛之于双江,均属国家级优良品类,质体肥壮茶条显毫,色香味俱佳,名副其实的永德茶区代表性茶品。8、大叶青饼:2011年“云茶杯”铜奖,以勐库茶区乔木古树大叶种茶箐为原料,辅以独一无二的本味制茶法悉心灌注,条索肥厚,芽尖丰腴多毫,气正味浓,实乃佳作。9、勐库春尖:十一载,每逢春时如约而至,历久弥新的性价比口碑典范。勐库春尖作为老字号产品,以优秀品质和实在价格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忠坚信赖和一贯好评,见证勐库戎氏一路前行,也是倍受茶客青睐的“长青树”。10、问鼎冰岛:冰岛老寨,勐库大叶种茶始祖。原料选自戎氏自有冰岛茶园基地,百年以上古树鲜叶,于勐库戎氏独创技艺雕琢而成。味韵高长,蜜香显着,回甘生津快而持久,唇齿奢享。11、名山:重峦霭障,渺远之境,数点茶山。有茗之良品隐于此,极少珍稀树种,匿迹尘外,鲜为人知。其形硕、其体实、其质丰、其气清、其味远、其髓真。溢词以表,未尽之美,不世出。今天道酬勤者,万里跋涉始得造化馈赠。既入方外化境,因果缘法际会,良品重现。观之,肌盈表润丰泽秀美;嗅之,格质清明余韵端方;冲泡,水波激荡如墨云浮沉翻腾;品之,如刹那光风霁月朗朗晴空。天地灵秀取之有竭,戎氏优中选精,锦呈极珍。12、头采:原料遴选自极少数古茶山的极少大叶种古树,开年第一拨春芽。清明前无雨,早春茶苗敛藏一冬抵达品质巅峰,生发的头拨茶芽极为有限,谓春以贵,因其蕴承万物,“头采”乃春之精粹,贵中首珍。13、藤条王:原料遴选自极少数古茶山的极少大叶种古树,茶中罕见的珍稀藤条品类,桠杈修挺,蔓系疏畅通达,每枝仅供养极少鲜叶,恣意汲取自然精华,孕于天,成于地,化于培哺之备至,只为抵达茶品之巅峰。

这个是之前的报价,今天的报价还没有出,你可以关注他们微信了解。

‘肆’ 花茶排名前十

1,张一元

始于1900年,2008年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一直秉承“诚信为本”的古训,以“金般品质、百年承诺”为经营理念。1994年在福建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闽东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张一元茉莉花茶选用上等原料并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以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色,深得国内外茶客的欢迎,使得张一元蜚声海内外。

张一元已经成功实现产、供、销、研一体化目标,在福建、浙江、安徽、云南、四川等省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生产加工绿、红、白、青(乌龙茶)、黄、黑、花茶等茶类,经营茶叶花色品种逾300多种。为做精、做专、做强、做名、做大张一元品牌,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延伸茶产业链先后开设了茶楼、茶馆,涉及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拥有连锁经营店120多家。2008年,张一元又在天津设立了分公司并开设多家分店,标志着张一元已将经营触角延伸到外阜,同时坚定了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将中国茶做强做大的决心。

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张一元茶庄是京城知名的茶庄,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店名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茶庄“开业大吉,不断发展创新”。1991年张一元商标正式注册,1999年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家批准转制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2,吴裕泰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于1887年,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业销售茶叶、茶制品以及茶具等茶衍生产品的公司

吴裕泰创立于1887年。1887年(光绪十三年),吴裕泰茶栈正式悬匾开张,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当时吴裕泰茶栈以仓储、运输、批售为主。北京吴裕泰茶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2005年8月改制为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销售茶叶、茶制品以及茶具等茶衍生产品的专业公司。

公司现有190余家连锁店,一个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一个茶文化陈列馆,一个茶艺表演队和两个茶馆,一个国际茶文化创意产学研平台,连锁店目前分布于北京、天津以及华北的大中城市。

公司通过了ISO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OHSMS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公司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认证(QS),确保公司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吴裕泰倡导以“顾客为本”的理念,坚持诚信经营倡导人性化服务,把顾客视作朋友、亲人,从环境、产品到服务流程都注重顾客的感受,并努力打造一个体验式与互动式的营销购物环境,让顾客在消费的同时感受吴裕泰服务人员的热情与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在服务中,我们的员工自始至终都要表现出严谨、务实、专业、自信的工作精神,以及热情、诚信、亲和的待人之道。这是百年吴裕泰的秉承,也是茶文化的精髓。

吴裕泰创立了茶文化创意产学研平台,将所属传统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并在业内提出以”茶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企业发展,推动行业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的公共服务性平台,推动茶业企业创新文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茶文化创意产学研平台的建立,是吴裕泰开创了一条“以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为基础,以打造独具魅力的新品牌为目标,以创意形象管理为切入点,构建具有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的新空间为路径”的发展之路。

3,碧潭飘雪

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8年,茉莉花茶知名品牌,集茶园栽培管理、生产、加工、研发、茶文化观光旅游及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名优茶生产企业

碧潭飘雪是一种花茶,产于四川峨眉山。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赶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 花,色丽形美,才敢展露在茶客面前。 看那叶似鹊嘴,形如秀柳,汤呈青绿,清澈得叶片可数。水面点点白雪,色彩有对比,淡雅适度,此茶不仅淳香可口,更有观赏价值。

碧潭飘雪茶得名:书画名家黄纯尧教授饮此茶即赋诗:“天生丽质明前芽,清香入骨窨制花,叶形汤色皆佳品,异军突起徐公茶。” 此茶叫何名,青年画家邓岱昆藏头诗即是:“碧岭拾毛尖,潭底汲清泉,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

4,春伦茗茶

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

创办于1985年,专注于福州茉莉花茶的研究、开发、保护和传承,集种、产、销、研、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性集团

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名“中国·福州春伦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集团位处于闽江沿岸城门经济开发区,目前春伦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8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专业的自动化、洁净化茶叶生产线、优质服务的销售网络,产品从原来的单一化走向系列化、多元化,主要生产各种“春伦”牌福州茉莉花茶、绿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白茶、速溶茶、茶饮料、保健茶以及高、中档礼品茶及茶食品等,年生产量约360多万公斤,年销售量在330万公斤以上。在福州地区设有800亩的生态旅游观光生态园、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福州茉莉花茶科普示范基地和7000亩的春伦茉莉花生态种植基地,在闽东、闽北、闽南等高山地区建立了42000多亩的绿色茶园基地。全国范围内拥有200多家直营店与春伦名茶茶馆。

福建春伦集团自创立以来,坚持以“信誉为灵魂,质量是生命,以人为本,科技为先”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于福州茉莉花茶的研究、开发、保护和传承,倾心打造茉莉花茶行业出色品牌。为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集团建立了可追溯质量体系,设立了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国家杭州茶叶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并积极开展闽台农业交流合作,与台湾地区合作联合推进、共同建设山地有机茶可溯源制度;为了完善生态原料基地,集团建立了高山生态绿色茶园和茉莉花基地,采用科学管理和生产技术,每道工序采用数字化管理和无尘化生产。

企业秉承“以诚为本,以质取胜,以客为尊,茶行天下”的经营理念,以传承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千年工艺,弘扬福州茉莉花茶民俗文化为己任蓬勃发展。“春伦”牌系列产品销往西北、东南、西南、华东、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台湾等全国各地,并出口至美国、俄罗斯、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在过去的那些年,百年品牌,科学发展,“春伦”将福州茉莉花茶千年窨制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相融合,坚持“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快乐农业”的整体建设,不断扩大茶园和花园基地规模建设,积极带领更多的茶农花农一起致富,努力生产质量更好,香韵更加自然的福州茉莉花茶,为多姿多彩的福建茶叶增添茉莉花香,让历史悠久的福州茉莉花茶焕发新的生机;同时将千年工艺,弘扬海外,把福州茉莉花茶有容乃大与闽茶紧密创新结合,让闽茶重放异彩,飘香世界。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春伦”将以复兴福州茉莉花茶产业为己任,让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走向世界“为使命、开拓进取,努力创新,为中国茶及茶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5,中莉Chismine

福建省福州茶厂

源于1925年,以福州何同泰字号为代表的茶行发展而来,专业从事茶业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

福建省福州茶厂源于1925年以福州“何同泰”字号为代表的百余家私营茶行公私合营而成。

精湛的制茶加工技艺成就了福州茶厂茉莉花茶产品独特的品质风格。所生产的茉莉花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与赞誉,内销全国各地并曾外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建省福州茶厂现位于鼓山福兴投资区内,是隶属福州市经信委的全国有企业,近年来为福州茉莉花茶取得福州-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福州茉莉花茶-世界名茶、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荣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荣誉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依据。

6,艺福堂EFUTON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互联网茶叶颇具影响力品牌,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经营各类名优茗茶、花草养生茶及现代创新茶产品的互联网+茶业的新型企业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是诞生于风景秀丽的“中国茶都”——杭州,是互联网电商领域中一家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经营各种名优茗茶、花草养生茶及现代创新茶产品的互联网+茶业的新型企业。

艺福堂首创“互联网+茶业”的电商模式,销售平台遍及各类垂直电商平台,拥有1400万购买客户(含艺福堂旗下子品牌),成立10年,持续领跑各电商平台茶叶类目。

艺福堂开创互联网+茶业模式(简称“艺福堂模式”),在传统的茶叶流通上去繁就简,通过互联网平台,一步到位,茶农的茶只要经过艺福堂就可以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茶叶品质可控性大大提高,利益链和成本的减少也直接惠及茶农及消费者。未来我们将发展成为“客户+现代农业”更加简单、互通的模式。

公司现有员工300多人,平均年龄25岁,其中产品研发团队多为茶学、药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同时,公司与众多高校签订了产学研校企战略合作,结合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实现产学研共赢的格局。

艺福堂茶业集团,坚持高品质、高安全、高标准,不断升级核心技术,旗下拥有实实在在做好茶—艺福堂、为茶设计美物—雅集、专业调配组合型花茶—以美、定制您的早餐—五谷聚、国茶经典—茶都、战略合作国际品牌—德国TEEKANNE六大品牌,涉及各种名优茗茶,花草茶、花果茶,组方茶饮品、谷物饮品,泡茶器具等茶生活产品。共同建立了以茶为核心的健康产业生态圈,多方位服务顾客的生活,让消费者在艺福堂一站式享受产品与服务。

为满足公司发展需求,公司于2015年在杭州桐庐经济开发区成立浙江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斥资1亿元建立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智能一体化的现代化中央智慧工厂。该项目位于白云源东路788号,用地26.7亩土地,新建建筑面积28700平方米(其中厂房16250平方米)以及水电设施等用于项目生产、研发、电子商务销售(含仓储物流配套)。建立代用茶自动化生产线,优化物流发货系统实现自动称重和自动分拣包裹;引入云版ERP和金蝶系统对接平台交口,建立公司客户消费数据库,打通互联网+茶叶销售的前段与后端,在市场大数据的背景下,实现工厂智能化订式生产,指导公司的资源配置和优化资源分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品质,同时在市场需求数据的指导下,开发更加适合消费者的新产品。

艺福堂茶生活体验馆坐落于西湖龙井万担茶乡——龙坞茶镇,依托“中国茶都”的地理优势和中国茶镇的优势, 打造集“茶产业、茶工厂、茶文化、茶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体验空间,将互联网基因引入线下体验,助力茶生活的美好。

公司在全国茶叶主产区有6大合作基地,其中西湖龙井茶合作基地1500余亩、铁观音基地1400余亩,各类绿茶基地10000余亩,代用茶基地10000余亩。所有茶叶做到基地化生产,并建立了约10000立方米的大型保鲜库,保障源头可控,茶叶新鲜。

7,八马BAMA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始于1736年,高端茗茶连锁专卖品牌,集基地种植、新品研发、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全茶类企业,赛珍珠铁观音系列颇具盛名

八马茶业是中国高端茗茶连锁专卖品牌,公司董事长王文礼为“非遗”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公司以弘扬中国茶文化,“让天下人享受茶的健康与快乐”为使命,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国连锁门店超1700家(含签约及装修中店面)。

八马先祖王士让,于清干隆元年(1736)春与诸友会文,见荒园间有棵奇异茶树,遂移植于书房后园悉心培植,并初创摇青、炒青、包揉等茶技,自万千中选出极品一二,精制成茶。1742年,王奉诏进京,将此极品茶献内廷。干隆饮之,大赞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铁,美如观音,并赐其名“铁观音”,列为贡茶,自此其美名传扬民间。

凭着对先祖的敬意及对茶事的执着,八马先辈于民国年间创立了声名显赫的老字号“信记”茶行,立志将铁观音乃至中国茶推向全世界。王氏家族感恩圣上的皇恩圣眷,代代专注事茶,并坚持传承家族秘制手工制茶工序,只为保留当年干隆赞叹的原味茶香。

跨越四个世纪,昔日的皇室贡茶已蜕变为拥有超1700家门店的中国高端茗茶连锁专卖品牌,八马茶业正在迈向全茶类全渠道发展的道路,矢志百年匠心做国茶,让天下人享受茶的健康与快乐!

8,蝴蝶牌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始于1950年,国内知名茉莉花茶品牌,中粮集团成员企业,主打经营乌龙茶、茉莉花茶、白茶、红茶、绿茶、黑茶等茶类产品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是中粮集团成员企业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较大的实业专业公司,公司成立1950年2月。

福茶公司是福建省颇大的茶叶专业公司。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以出口特种茶为主,经营的主要茶类产品有乌龙茶、茉莉花茶、白茶、红茶、绿茶和黑茶等,是中国茶叶行业中经营茶类产品品种多、齐全的专业公司。目前业务已覆盖全球各个区域,公司有“蝴蝶牌”商标。

公司通过六十年的发展,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及一支人才队伍。公司现有员工800 余人,拥有茶叶、国际贸易、外语等各个专业人才。公司倡导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企业氛围,打造以品牌、人才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9,天福茗茶

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

创建于1993年,主要经营传统中式茶产品,集茶叶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全方位茶业品牌

天福系由世界茶王李瑞河先生于1993年在中国大陆创办的茶专业公司。天福茗茶,在大陆精耕十数寒暑,已成为集茶叶加工、销售、科研、文化、 旅游为一体的全方位茶业品牌。

在营销模式上,公司采取多品牌策略,品牌包括[天福]、[天福天心]、 [安可李] 、[天曦] 、[放牛斑] ,以占据中国传统中式茶产品市场的各个细分市场。[天福]品牌力求为消费者提供度身而设的购物体验,在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天福天心]和[安可李]主要透过大型综合超市销售产品;[天曦]透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商品,以期提供更多消费者购买便利;[放牛斑]主要针对年轻族群,提供即时茶饮商品。

在商品组合策略上,公司主要经营传统中式茶产品,整合了中国的茶叶资源,开发出多达一千八百多种的天福系列产品,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绿茶、红茶、普洱茶、花茶、白茶等包装茶、袋泡茶,以及茶食品、茶具、茶艺用品、香道等系列。

10,Lipton立顿

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始于1890年英国,1992年进入中国,享有“世界红茶之王”的美誉,以其明亮的黄色向世界传递它光明、活力和自然美好的乐趣

诞生于1890年的立顿,拥有纯正英国血统,深受消费者喜爱。百年制茶工艺,风靡多个国家。奉行“从茶园到茶杯”的品牌理念,历经层层考验,每一个茶包都是我们对你的承诺,只为你品尝时的口口回甘。

立顿茶叶品牌。它既代表茶叶的专家,又象征一种国际的、时尚的、都市化的生活。立顿的品牌的创始人是1850年出生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一个贫穷家庭的汤姆斯·立顿。一百多年来,立顿始终保持着历代相传的优良品质和芳香美味。

作为联合利华的品牌,立顿在中国大中城市中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以高档消费场所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如在电影电视片中出现、在各种时尚杂志的文章中出现、在网络小说中出现等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立顿品牌深埋在消费者心中。经过长期的品牌经营,如今,喝立顿茶已成为高级白领的象征。虽然立顿在欧洲市场有强大的广告宣传,但在中国市场一直采取低调处理的方式,较注重终端网络建设,少投放硬性媒体广告。就产品而言,立顿茶多为红茶、奶茶,以欧洲风格为主,较少涉足中国传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