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贸服装加工成品的合格率及返修率应该是多少
看你们厂的加工量,规模咯!技术成熟的就最好是1%以下。一般的就5%左右的都有。就看你的产线跟技术设备。当然0是几乎不太可能的。但并非不会出现哦!看你们的管理了。加油吧!
Ⅱ 规定产品不良率P不得超过5%,现在抽检50个,其中不良有4个,该产品合格吗
猛一回头,只有一楼
一楼的数理统计与质量管理是葫芦娃教的吗?呵呵,开玩笑
不过直接以抽样不良率来替代产品批不良率并作出明确判定是不科学不严谨的。
发表下个人看法,就目前楼主设置的条件,很难给出明确的结果,首先条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批量及抽样方法。
1.假设是按照MIL-STD-105E正常一次抽样II水准验收,则当批应该是判定合格的(因为此时与5%最接近的AQL为6.5或4.0,即使按照4.0的验收水准,此时也应该为5收6退,满足要求)
2.假设满足规定要求,即产品不良率小于5%的情况下,如果要用抽样结果来代表批不良率,在此种理论下抽取50个样本,不要说抽到4个不良就是只要抽到3个(含)以上就会判定不合格(3个不良还有6%的抽验不良率呢),而在此时(Ac≤2)产品的接收概率通过二项分布可以求得,仅约为54%以上(将良品误判的概率也较高);假使产品符合规定要求(产品不良率小于5%),抽到4个以上判不合格(Ac≤3),则允收概率仅为76%以上;故从这里也可以说明被拒收(判不合格)的可能性应该相对较大(说明规则较严),也说明单纯用抽样不合格率来判定整批合格与否不可取。
抽样不良率只能单调的近似表达批的质量水平(比如相近,不良率都在10%以下,不能作为验收的评判依据(不科学)。
Ⅲ 产品不良率为13%能接收吗
看你们公司的情况啊。
成熟的产品,有成熟的制造工艺与成熟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不良率一般都在1%以下。而不成熟的产品,缺乏成熟的制造工艺,也没有成熟的质量控制体系,那产品不良率达到50%也是有可能的。而能不能接受,完全取决于公司的成本效益方针。比如新出的某种产品,虽然不良率达到50%,但售出的利润达到1000%,也就是说,卖出一个就赚回10个的本了,那当然是能接受的。反之,如果产品利润率很低,卖1000个才能赚到1个的本,那1%的不良率也是不能接受的。
现在一般企业的瑕疵率大约是3到4个西格玛,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如果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达到6西格玛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出3.4个瑕疵。
Ⅳ 国际贸易中对不良率的要求
没有明文规定只能双方协商
Ⅳ 产品合格率 不良率怎么算
良率又称合格率,合格率计算公式: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不良品率=(一定期限内的不良品数量/一定期限内产品总量)*100%。
一批产品生产出来后,经过规范检测,检测出来的合格产品占产品总数百分之几,就叫产品合格率。
扩展
降低不良品率的方法:
不良品如果已经产生,不论如何处理都会造成损失。关键是在于预防、杜绝不良品的产生。不良品的预防需要各部门的配合.
设计研发部门应将产品设计成客人安装容易、组立容易、缺陷易暴露、工艺易实现、易拆卸、部件可互换。要充分的应用设计FMEA,一个好的设计项目将使一切都很容易进行。即“产品是设计出来的”。
采购部门应做好厂商的寻找&评估工作。一个优秀的外协厂商相比一个糟糕的外协厂商会减少很多不良品的产生。
Ⅵ 电器产品质量的不良率小于多少才算标准
良率又称合格率,合格率计算公式: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不良品率=(一定期限内的不良品数量/一定期限内产品总量)*100%。
一批产品生产出来后,经过规范检测,检测出来的合格产品占产品总数百分之几,就叫产品合格率。
相关内容解释:
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俗称呆坏账。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 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 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
不良资产是不能参与企业正常资金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以及不良投资等。
Ⅶ 一般产品不良率控制在多少
不良率一般控制在5%以内,才为合格。
产品损坏率越低越好,良率又称合格率,合格率计算公式: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不良品率=(一定期限内的不良品数量/一定期限内产品总量)*100%。一批产品生产出来后,经过规范检测,检测出来的合格产品占产品总数百分之几,就叫产品合格率。
商品淘汰的方法:
1、排行榜淘汰法。每个月可以按照销售额或毛利额、毛利贡献率来做降序排行榜,排名占5%或10%以下的产品要果断淘汰掉。
2、销售额淘汰法。当公司规模还没有很大时,可以把每款产品制定一个标准,月销售额未达标的可以考虑淘汰掉。
3、硬性淘汰法。产品不良率达到多少时,果断淘汰该产品。建议不良率要控制在万分之一,因为产品发到FBA后,各种退货问题会导致不良率被再放大5-10倍。
4、人为淘汰法。譬如产品可能涉及侵权、平台政策发生变化等情况,都需要实行人为淘汰。这就得看运营的功力大小了。
Ⅷ 工厂生产不良率多少可以接受
工厂生产不良率多少可以接受,这个问题具体还需要个人接受范围。
需知:成熟的产品,有成熟的制造工艺与成熟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不良率一般都在1%以下。
而不成熟的产品,缺乏成熟的制造工艺,也没有成熟的质量控制体系,那产品不良率达到50%也是有可能的。而能不能接受,完全取决于公司的成本效益方针。
比如新出的某种产品,虽然不良率达到50%,但售出的利润达到1000%,也就是说,卖出一个就赚回10个的本了。反之,如果产品利润率很低,卖1000个才能赚到1个的本,那就是1%的不良率。能接受的取决于个人。
工厂简介:
又称制造厂,是一类用以生产货物的大型工业建筑物。大部分工厂都拥有以大型机器或设备构成的生产线。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场所。
Ⅸ 不良品的百分比是多少,急
产品的良率=良品/产品总数*100 产品不良率=不良品/产品总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