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品陈列的重要性有哪一些,提高营销的方法
商品陈列,其实就是为了能够达到美化店铺、提高消费者的作用,而不只是简单的将商品摆放在一起这么简单,良好的商品陈列布局不仅可以营造出美好的店铺的氛围,还可以突出商品的质感和一目了然的特点,陈列共和专注商品陈列设计就给大家讲述一下商品陈列都有哪些技巧和方法。
店铺商品陈列都有哪些技巧和方法?
第一大磁石点1、卖场两侧吸引顾客的磁石商品应该是:顾客消费量高的商品;顾客经常使用,购买频率高的商品;商店极力向顾客推荐的商品。主道路两侧的陈列切忌使用过多、过密的模特,保证店内良好的通透性。
2、卖场的主道路顾客的流动量大,因此在商品展示中要特别注意保持主道路的宽幅不少于1.8米,这样才能使顾客在挑选商品时不妨碍其他顾客的通过。
第二大磁石点在超市卖场中的主道路入口处,电梯出口、主道路拐角、主道路尽头等能起诱导顾客在店内通行的位置,可以称之为卖场的第二磁石点。
1、在道路入口处或电梯出口处的商品展示,更多的是通过提案式的商品陈列来表现商家的主张或对顾客的诉求。
2、在陈列内容上,更注重店内主力商品的宣传以求更好地推动销售。主道路的拐角处及主道路尽头位置,对于有效地诱导顾客流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3、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二磁石商品要以尽可能地做到:
(1)陈列新商品及流行商品;
(2)陈列季节感强的商品;
(3)强调陈列商品的色彩和照明的亮度。第三大磁石点第三磁石点位于卖场的出口位置;第三磁石商品的陈列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延长顾客在店内的滞留时间,刺激顾客的冲动购买。第三磁石商品主要以食品、日常生活用品、休闲类的相关用品为主。
第三磁石商品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特征,
(1)特价商品;
(2)自有品牌商品(商家开发的品牌商品);
(3)季节商品;
(4)购买频率高的日用品。
(5)出口处的商品陈列要考虑到述商品的有机组合。
第四大磁石点第四磁点位于卖场的中部,目的是诱导顾客向卖场中部货架密集区流动。第四磁石商品在卖场陈列中要突出以下特征:
(1)突出商品花色品种的丰富性;
(2)有意利用平台、货架大量陈列;
(3)突出商品位置标牌;
(4)在道路两侧设置特价商品POP广告。以上就是关于商品陈列技巧总结,其实,优秀的门店摆场,不仅能够起到装饰店铺,还能提高店铺的整体氛围,为顾客塑造舒适的购物环境,除此之外,还能让店铺环境变得更加具有艺术性,可以更好地展现店铺的形象,显示商品的美感、质量的特点。有什么不懂得就关注陈列共和为您解答。
Ⅱ 卖得好的陈列怎么做(一)
卖场中的商品数不胜数,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商品企划的意图真的传达给消费者了吗?而且,消费者自身也会在挑选商品时犹豫不决。 要想卖得好,先要摆得好,《卖得好的陈列》一书谈论了商品怎么摆放能够带来什么利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商品的销量。作者永岛幸夫从1971年开始,就一直从事于经营指导、促销等方面的卖场综合咨询工作。 市场推广的基础之基础是AIDMA(爱德玛)法则,或者是AIDCA法则,那如何将该法则应用于实际的店头行销呢?该书进行了具体解释,并通过“畅销陈列”和“滞销陈列”的插图对比讲解店头行销的技巧。 80%的顾客会在店铺里决定购买的商品 各种购物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将近80%的顾客会在店铺里决定购买哪种商品。 有些商品在店铺里被购买的比例甚至高达95%。一般来说,多数顾客都会在店内决定需要购买的商品。 比如在食品方面,大多数顾客都是在商店里看到实际的商品时才决定晚饭的菜谱。就算是耐久性消费品之类的高价商品,尽管顾客在来店前或许已经决定了一些候选对象,但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在店铺里决定购买哪家厂商的哪种商品。 所以,店铺是顾客决定是否购买自家商品的决战之地。然而,店铺是否能让消费者认识到商品的特点呢? 有人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商品质量好自然会有人购买”。诚然,好的产品自然会有顾客选购。但如果多注意一下商品陈列的话可以让销量得到更大的增长。或者说,不依靠商品本身,仅仅凭借店铺陈列的一些小技巧就能使商品更加畅销,不是更好吗?图表1:店头行销的体系 店头行销的重要性 光顾商店的顾客都有显着的购买动机,即为“具有强烈购买欲望的潜在顾客”。所以,只要在店内适当地使用一些小技巧,销量自然会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然而,如果陈列不合适的话,就会失去好不容易光临商店的潜在顾客,甚至有可能导致市场推广的所有努力都化为泡影。 那么,店内的商品畅销技巧究竟为何物?请参看图表2,店头行销的架构。 图表2:店头行销的架构 以光临店铺的潜在顾客为宣传对象可以有效地提高销售额 店内宣传与其他的宣传媒体有何区别?比方说,电视广告、杂志广告、新闻广告等等也能带来很好的广告效果。但是这些广告面向的是广泛的大众,而非特定的人群。 而店内宣传则不同,它的对象是已经光顾了商店并且亲自站在商品面前的“具有强烈购买欲望的潜在顾客”。因此,与对象为非特定的大众相比,其反响率要高上数十倍。媒体广告即使能带给人们想要购买商品的欲望,人们也无法当场立即购买。而在商店里的人们只要想买就能立刻买到商品。也就是说,从卖方的角度来看,店内宣传是“与销售直接挂钩”的宣传媒体。 此外,店内宣传比广告宣传媒体的成本要低得多。即使不在店内设置促销工具,只要在商品陈列方面多下点工夫,销售额也能得到飞跃性的上升。 因此,店头行销对大厂商来说自然是十分重要,对中小厂商来说也是值得一试的方法,它会带来很好的效果。 将AIDMA法则应用于店铺陈列 让我们来看看市场营销学中经典的AIDMA(爱德玛)法则,请参看图表3。这张图表揭示了顾客购买心理的六个阶段,同时反映了顾客实际购买商品前的心理变化。 图表3:购买心理的六个阶段与陈列 1.注目(Attention) 能够吸引顾客的商品才有可能售出。比方说,假设每天路过店铺的行人或车辆有一万人(辆),如果店铺宣传能够有效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的话,效果就相当于每天散发一万张广告单。 2.兴趣(Interest) 通过一定的技巧,让顾客即使不去咨询销售人员,也能通过陈列和POP广告联想到良好的商品形象,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3.需求(Desire) 想要促进顾客的购买欲望,让顾客亲自体验商品是颇为有效的方法。如何从视觉上简单易懂地将商品的特点传达给顾客,并唤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呢? 4.信服(Conviction) 有时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即可让顾客确定购买。而为了让顾客购买时没有后顾之忧,展示商品的信用和附加价值也非常重要。 5.记忆(Memory) 顾客有时就算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欲望,也不会当场立即买下来。比如说,有些人会琢磨着“等拿了奖金之后再来……”等等。我们需要让这样的顾客在脑子里留下对商品深刻的记忆,使他们再次光临。 6.行为( Action) 这是顾客决定购买商品的阶段,但是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比如商品脱销,顾客的购买热情自然会骤然降低,有时顾客明明有很强的购买欲望,但销售额却迟迟无法提升。 不受常理束缚的新颖陈列引人注目 前所未有的全新陈列方法有时可以发挥出惊人的效果,不仅能够方便顾客购买,引起顾客注意,有些商品还能掀起热潮。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如今自助型销售并不罕见,但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首次使用这种销售方法时,曾被誉为划时代的全新销售方法。而让这一销售方法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将商品包装后再进行陈列。 在店内加工生鲜食品,将其包装好后陈列在开放式冷藏柜中。店内加工的新鲜食材便于顾客购买,因此生鲜食品成为了超市的主力商品之一。 图表3:新颖的陈列方法营造焦点商品 新颖的陈列焦点商品预先包装生鲜食品生鲜食品成为超市的主力商品用搭配型陈列展示学院风从发型到鞋子都掀起了学院风热潮在店内堆积陈列圣诞节糕点逐渐形成了圣诞节吃圣诞节糕点的习俗让脚模穿着连裤袜展示于人们面前连裤袜得以迅速普及将牛仔服陈列于箱架中出现了牛仔商店,并引发了牛仔热将防水手表的样品陈列于水槽中防水型手表得以迅速普及以侧面陈列运动鞋鞋店形象焕然一新,引发了运动鞋热潮将小型打印机与贺年卡陈列于一起小型打印机成为了热卖商品将不同颜色的衬衫按照颜色进行条状陈列彩色衬衫在白衬衫的受众之间得以流行建立专卖店形式的卖场设计品牌及知名品牌掀起热潮创建地下商场熟食店、大众餐饮店得以流行 这些的焦点商品和焦点陈列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今我们或许已经见惯不惊,但在刚盛行的时候,它们都使用的是划时代的陈列方法。焦点商品便是这样营造出来的。 再举个具体的例子,这是某家短袜厂商的短袜陈列情况,早前厂商使用的陈列方法是大众型的货架陈列和挂钩陈列,这样给人感觉是量贩型陈列,无法带给顾客时尚感,而且陈列很容易被打乱,商品形象也会大打折扣。图表4:新颖的陈列引人注目 因此,试着打破以往的常识,大胆地将短袜装进藤篮内进行陈列,结果给顾客们带来了时尚新潮的感觉。而且,将短袜装进篮子本身就是没有规律的陈列,所以没有必要重新整理商品。 当然,这种装载式陈列也是“计划中的无规律”,也就是说需要规定在一个篮子中只能投放一种类型的单品。如果一个篮子中陈列有多种单品的话,顾客就难以进行选购。 这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仅仅是陈列方法的不同就能带给顾客全新的商品形象。所以,请不要拘泥于以往的陈列方法,大胆地考虑新方法吧! 你真的让顾客理解了商品的特点了吗? 我们真的让光临店铺的顾客理解商品的特点了吗?恐怕不少商品由于店内的说明不足而让顾客无法得知商品的长处,因此顾客对商品产生不了兴趣,从而导致商品滞销吧。特别是功能性商品,仅将商品摆放在货架上是难以增加销量的。 比如某款使用通气性良好的新材料制成的运动鞋,该材料的特点是可以吸收穿着时的热量,带给人们“凉爽感”,因此,店铺提供“商品体验”,努力致力于新商品的宣传。 “商品体验”同时提供了两组商品,一组是使用普通材料的运动鞋,另一组是使用新材料的运动鞋,这样就能方便顾客亲自体验新材料所带来的“凉爽感”。图表5:需要更加详细地说明商品 再比如,一家男士服装品牌发售了不容易起皱的西服,为了让顾客亲自体会到该西服不容易起皱的特点,同样选择了为卖场提供“商品体验”,让顾客亲自揉搓布料,体验到其不容易起皱的特点。 此外,还可以更加灵活地利用价格标牌。有些商品上挂着大型价格标牌,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例如,高尔夫球棒袋上挂着的价格标牌,只在上面印刷了商品名称和价格,而如果在反面印上商品功能的话,感兴趣的顾客应该也会有所增加。 “畅销品”引发顾客的兴趣 人气商品能够引起顾客的兴趣,因此可以考虑在店内展示出商品的人气。方法之一是畅销排名榜的样品展示。图表6:展示畅销排名 营造人气氛围 请看图表6,这是某一礼品店展示的畅销排名榜。该店分别展示了三种用途(法事返礼、出生贺礼、结婚贺礼)的商品中销量前五名的商品。对犹豫不决的顾客来说,这是最方便快捷的信息。 该柜台是样品展示柜,实际销售的商品则陈列于其他陈列台。因此,该展示柜台引起顾客的兴趣后,还需要贴挂POP指引,这样才能与实际的销售挂钩。可在POP上标明“商品说明和柜台信息请询问工作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使用样品展示了畅销排名榜,但如果顾客找不到该商品陈列在哪儿的话,则还是无法增加销量。此外,如果在POP上注明产品受欢迎的原因的话,效果会更佳。所以,在展示样品的同时,还需要在POP方面多下工夫。
Ⅲ 如何通过卖场布置提升业绩
在品牌营销时代,卖场不再是简单囤积商品的销售场所,科学的布局设计成为卖场经营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零售企业卖场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心理过程——认识、感情和意志,个性心理——个性的心理倾向性及个性的心理特征两大类。每个人在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心理活动,都是这两类心理现象若干部分参与结合成整体的心理活动,都是这两类心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设计零售商店卖场前,就要了解、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活动,了解、掌握消费心理特点,并与之相适应,达到最佳设计效果。一般来说,超市卖场布局最终应达到两个效果:第一,顾客与店员行动路线的有机结合。对顾客来说,应使其感到商品非常齐全并容易选择。对店员来说,应充分考虑到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二,塑造即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卖场布置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道动线设计
卖场通道的设计,超市的通道划分为主通道与副通道。主通道是诱导顾客行动的主线,而副通道是指顾客在店内移动的支流。超市内主副通道的设置不是根据顾客的随意走动来设计的,而是根据超市内商品的配置位置与陈列来设计的。良好的通道动线设置,就是引导顾客按设计的自然走向,走向卖场的每一个角落,接触所有商品,使卖场空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下各项是设置超市内通道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1)足够的宽
所谓足够的宽,即要保证顾客提着购物筐或推着购物车,能与同样的顾客并肩而行或顺利地擦肩而过。不同规模超市通道宽度基本设定值如表:
超市通道宽度设定值表
单层卖场面积 主通道宽度 副通道宽度
300平方米 1.8米 1.3米
1000平方米 2.1米 1.4米
1500平方米 2.7米 1.5米
2500平方米 3.0米 1.6米
6000平方米 以上 4.0米 3.0米
(2)通透
通道要尽可能避免迷宫式通道,要尽可能地进行笔直的单向通透通道设计。在顾客购物过程中尽可能依货架排列方式,将商品以不重复、顾客不回头走的设计方式布局,避免顾客在购物时产生疲惫感。
(3)少拐角
少拐角处是指拐角尽可能少,即通道途中可拐弯的地方和拐的方向要少。有时需要借助于连续展开不间断的商品陈列线来调节。我们可以看到,大多零售卖场都是以十字线路来设计通道,商品货架笔直整齐的排列与主通道的两端。
(4)没有障碍物
通道是用来诱导顾客购买商品的,通道应避免死角。在通道内不能陈设、摆放一些与陈列商品或特别促销无关的器具或设备,以免阻断卖场的通道,损害购物环境的形象。
(5)强迫购买路线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许多卖场设计都是入口设计至最高层,出口设计至最低层。顾客经历整个购物过程必定途径整个卖场。
二、商品陈列设计
有效的商品陈列可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并促使其采取购买行动。做好商品陈列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促销性、陈列点、吸引力、方便性、价格、稳固性等六个方面。
1、促销性
陈列必须确实有助于增加店面的销售。努力争取有助于销售的陈列位置。增加促进销售的陈列位置被称为促销位。靠数据说话,(特定位置的陈列前后销售对比记录)主通道堆码促销、TG台促销、收银台促销无疑成为每个供应商希望争夺的聚财宝地。
主通道堆码
TG台
收银台促销位
2、吸引力
充分将现有商品集中堆放以凸显气势;正确贴上价格标签;完成陈列工作后,故意拿掉几件商品,一来方便顾客取货,二来造成商品销售良好的迹象;可以运用整堆不规则的陈列法,既可以节省陈列时间,也可以产生特价优惠的意味。
3、方便性
商品应陈列于顾客便于取货的位置,争取较好的陈列点,争取使顾客能从不同位置、方向取到商品;保证货架上有80%以上的余货,以方便顾客选购。
4、价格
价格要标识清楚,价格标签必须放在醒目的位置。促销POP数字的大小也会影响对顾客的吸引力。促销POP的通常标注促销价格及原价,以前者大,后者小的原则书写。
5、稳定性
商品陈列在于帮助销售而不是进行“特技表演”。在做“堆码展示”时,既要考虑一个可以保持吸引力的位置,也要考虑到堆放的稳定性,确保商品陈列的安全性。
三、气氛布置
卖场通道设计、商品陈列设计都属于硬布置,即此类布置较稳定,不会经常更换,因为这是根据消费习性来的。也有的卖场会定期根据销售情况,对卖场的货架排面进行调整。但由于消费者对卖场的熟悉程度影响到了购物的便利性,所以卖场的整体硬布置调整是不能经常的,但一成不变的购物环境又会使消费者产生疲惫感。为解决这种变与不变的矛盾,卖场通常引入软布置的方法。
卖场软布置包括导视系统和气氛渲染布置。导视系统即卖场内引导顾客购物的视觉引导布置,包括各类功能指示牌。如各商品分区指示,各服务分区指示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VI系统的一部分。
从对销售的直接促进成效来看,气氛渲染布置无疑成为关键点。气氛渲染就是根据不同的销售状态给卖场穿上适合的外衣,从上到下,穿衣戴帽。布置的点位包括卖场大门、卖场上空、促销活动区、促销背景墙、地面、收银区、服务台等。应用的包装形式以软性的可更换的印刷品、广告制品为主。
不管是硬布置还是软渲染,前者强调功能性,后者着重艺术感。大卖场只有将这对孪生姐妹共同重视,协调培育,才能为卖场经营创造最大化的贡献。
欢迎给我留言
Ⅳ 店铺陈列对于销售有什么作用
很多陈列师在调节店铺陈列的时候,第一要素其实是好不好看,紧接着才是销售,但对于店家来说,只有带货的陈列才是好陈列!所以常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场景,陈列室前脚刚调节完陈列,后脚店家就给调回来了。其实,好看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促销售,那么这个陈列就是等于无效陈列!更可怕的就是有的店就连是不是无效陈列都不知道!陈列共和告诉你三招检查陈列的独家秘笈。根据单品销售榜单检查。
在每次陈列过后,我们有一个复盘总结的行为,第一个就是根据周期制定的单品总结。比如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我们可以在收银台结账数据里打印出一份单品清单,根据数量卖的最多到最少一次排列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份单品销售的数量表格。
根据这个表格,就能很清楚的看到畅销款式是什么、卖的少的又是哪几个款?对应的等式:畅销款=主推款?是的话,恭喜你,你家的陈列调的有效果!如果不是的话,那很不幸你家的陈列还得调整!这就是店铺陈列对与销售的作用。
Ⅳ 陈列如何提高销售
商品陈列原则无规矩如何提高销售利
http://www.v9178.com 2007-4-5 10:32:32
商品陈列师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日,是一种全新的职业,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商品的色彩、风格出发,运用色彩搭配技术,结合商品的款式风格特点,运用自己的眼光,利用独到的装饰技巧将商品以吸引人的方式陈列展示出来,达到吸引顾客,销售商品的目的。
商品陈列的目的:
进行商品陈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吸引顾客的眼光,引起顾客的兴趣和购买的欲望。将商品摆放得漂亮只是商品陈列的一个方面,商品陈列必须做到五个“利于”:第一,利于商品的展示,要使顾客一进门,就知道店里有哪些商品,有没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第二,利于商品的销售,使顾客在最短时间里,以最直接的方式,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第三,利于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将重点商品、新进商品、稀罕商品、流行商品摆在顾客一进门就可以看到的区域内,可以达到良好的刺激购买的作用。第四,利于提供商品最新信息,有经验的经营者都会将最新商品摆在最前面、最上面,目的就是为了将最新信息告知顾客,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对顾客进行引导。第五,利于提升商家和商铺形象,一个良好的,陈列有序的、易于购买的商品环境,使顾客看着高兴,拿着方便,容易引起顾客的好感,提升商家和商铺的形象。
商品陈列的方式:
一、商品陈列的一般方式。商品分类、配置与陈列一定要站在顾客立场,以吸引和方便顾客观看及购买为目的。为此,应将每项商品包括其包装的正面朝向前面,朝向顾客,以吸引顾客注意力,方便其了解商品的性能;商品陈列要考虑商铺的整体性,尽量做到美观,商品摆放有规律,色彩、形状搭配协调,使人看着舒服,必要时可运用一些辅助工具,如特别制作的货架、射灯、一些小摆饰等等,目的是为了使顾客将注意力集中于商品,但在运用这些商品以外的物件配合商品陈列时,不可喧宾夺主。
二、创造友善的购物空间。商品陈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购买,而不是为了顾客看着高兴。商品陈列应注重其实用性,美观只是一个方面,不可本末倒置。有条件的经营者可以将经营场所的功能进行分区,如商品的陈列展示区、购买区、付款柜台等,陈列展示区可以宽敞,以顾客站着、坐着、看着舒服为第一要义。
顾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商品、了解商品,并下定购买意向,购买区则可以紧凑一点。付款柜台的设置一定要考虑方便顾客,有些经营者很不重视付款柜台的设置,随便找个犄角旮旯将付款柜台一摆,顾客想付款,找来找去要找半天,或者跑很远的路程,非常影响顾客的购买兴趣,有些顾客甚至会因此放弃已经决定的购买。对商品陈列展示区、购买区、付款区三者的合理配置很重要,不能在空间上将商品的看、选、买混合起来。如果对三者不加区分,将会严重影响商品的销售,影响经营者的业绩和收入。
有些小商店不能设立固定的付款柜台,但对商品的陈列展示区和购买区的功能区分,亦应十分注意。如胡先生的毛衣专卖店仅有40多平方米,尽管空间十分局促,但我们仍然建议胡先生对商品的功能进行分区,可以留出进门10-15平方米作为商品的陈列展示区,包括顾客可以在这里试衣,而后面的25-30平方米作为购买区。货物实在太多的话,还可以在商铺的紧里端,打造书橱式的商品陈列柜,以折叠的方式将毛衣分隔摆放,中间和两边毛衣则应尽量用衣架挂起来。陈列展示区的商品摆放应尽量疏朗美观,以摆放新品或畅销商品为主,大部分商品则应放置于购买区。这个地方的商品摆放可以紧凑密实一点。
经营者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商品都陈列出来,店再小的话,只需要摆一两件样品就足够了。商品陈列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应将整个营业场所综合进行考虑,好的空间切割和功能配置,是成功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困难,但在商铺空间利用上有一个观念一定要改变:因为花了很高的价钱租来商铺,所以希望将每一寸都摆上商品,以为这样才算对得起高昂的租金。正确的观念应该是:所有的商铺空间都应为经营赚钱服务,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营业额和利润的空间布置,就是有价值的布置,值得你花钱,不要在乎是否每一寸空间上都放上了商品,那是很陈旧的理念和经营方式。
在商铺空间安排上,要考虑顾客的视线。一般来说,位于商铺中间的商品陈列柜台应该做得低一点,最好不要超过大多数顾客的视线高度,两边的则可以高一点。这样在心理上容易给顾客造成这个商店很宽敞的感觉。
在商铺的空间安排上,还要考虑顾客的移动路线。要尽量给顾客留出较为宽敞的进出通道,当一个顾客在观看商品时,不应妨碍其他顾客的通行或观看。铺主应多留意顾客进出商铺时的走向,对顾客“顺脚到”的地方可考虑设为主陈列区,主要陈列一些畅销商品、新进商品或高利润商品,而对一般顾客甚少到达的“死角”,应进行特别布置,使本来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变得引人瞩目,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
Ⅵ 商品陈列与销售增长的关系
合理的商品陈列可以有助于销售的增长。据统计,店面如能正确运用商品的配置和陈列技术,销售额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
商品陈列指以产品为主体,运用一定艺术方法和技巧,借助一定的道具,将产品按销售者的经营思想及要求,有规律地摆设、展示、以方便顾客购买,提高销售效率的重要的宣传手段,是销售产业广告的主要形式。合理地陈列商品可以起到展示商品、刺激销售、方便购买、节约空间、美化购物环境等各种重要作用。
(6)好的产品陈列贡献多少销售额扩展阅读:
商品陈列的类型:
1、纵向陈列和水平陈列:
纵向陈列是指同类商品从上到下地陈列在一组货架内,顾客一次性就能轻而易举地看清所有的商品。水平陈列是把同类商品按水平方向陈列,顾客要看清全部商品,需要往返好几次。所以,纵向陈列。
2、廉价陈列和高档陈列:
花车陈列属于廉价陈列,它给顾客一种全家的感觉,能够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专柜需要给顾客高档的感觉,可以用豪华的货架和灯光处理的方法制造高档的感觉。
3、样品陈列:
商场专柜中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单独展示,比如服装,模特衣架要向顾客展示的新款式,以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
4、活动式陈列:
对于一些商品,可以采用活动式的陈列,比如服装,营业员选取其中一款,作为制服身上,这也是一种销售技巧,营业员本身就在生动形象地直接给商品作着一种引人注目的最佳效果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