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产品报废工人承担多少
扩展阅读
养一斤南美虾要多少成本 2025-07-28 22:43:47
vflash是什么工具 2025-07-28 22:34:58
原神在哪里刷资源 2025-07-28 22:32:40

产品报废工人承担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7-02 00:46:52

A. 产品报废工人承担多少

法律分析:如果是生产技术、原料、工艺指导本身的问题,则不能要求员工承担责任,对于员工的一般(轻微失当)的管理失察、工艺不精也不应当让员工承担责任,因为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厂方本身就承担着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如果是员工存在重大过错、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了工厂的较大损失的,则应根据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奖惩制度、或劳动合法约定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对于员工赔偿损失的额度与比例,在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主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中进行规定或劳动合同中具体约定,但必须合法、合情、合理并要虑及员工的承受能力的限度。在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六条有原则性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 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这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七条 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第八条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九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B. 操作工产品报废了,劳动法规定最多扣员工的多少钱

1、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有权追偿!(民法)
但是追偿金额不得超过损失的本金!(公司不是判决或者执法机构,没有处罚权)
2、公司可以从员工月薪中扣取公司的损失,但不能超过员工工资的20%,且员工到手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法)
3、如果员工离职,应该结清与公司所有的欠款,否则公司有权起诉员工追讨损失!

C. 工人产品报废工人承担多少

法律分析:工人不需要承担责任,若公司扣发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七条 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第八条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九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D. 工人生产报废产品该怎么赔偿公司

要分清报废的原因,如果是生产本身的风险,则公司不能要求员工承担,如果是员工故意或重大过失,则应赔偿。赔偿从职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 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

(一)、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三)、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

(四)、工作不负责任,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五)滥用职权,违反政策法令,违反财经纪律,偷税漏税,截留上缴利润,滥发奖金,挥霍浪费国家资财,损公肥私,使国家和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的;

(六)、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七)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职工有上述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六条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七条对于有第十一条第(三)项和第(四)项行为的职工,应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赔偿经济损失的金额,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从职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如果能够迅速改正错误,表现良好的,赔偿金额可以酌情减少。

(4)产品报废工人承担多少扩展阅读

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职工在受处分满半年以后,受到撤职处分的职工在满一年以后,受到留用察看处分的职工在被批准恢复为正式职工以后,在评奖、提级等方面,应当按照规定的条件,与其他职工同样对待。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职工,应当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

对于滥用职权,利用处分职工进行打击报复或者对应受处分的职工进行包庇的人员,应当从严予以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E. 员工未按工作流程导致报废,是否可以让他承担百分之三十

如果有证据证明员工违规操作,那么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全部损失,而不仅仅是30%
但是,这个赔偿,可以协商一次性清偿或者按月赔偿,按月赔偿通常月支付不得超过其工资的20%,且扣除20%后,如果低于最低工资水平的,需要按最低工资水平支付。赔偿金额以直接真实损失为限(其他间接损失不计),也就是不能在损失的基础上再行罚款。如损失十万,那么最多赔十万,不得额外罚款。对于已离职员工(事后开除也算),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一次性清偿。
所以企业如果有确切证据证明员工违规导致重大损失的,要员工承担30%算是很人性化了。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企业能确实证明员工违规。
另外,如果因违规造成人员伤亡的,除了相关部门领导需要负连带责任外,员工也要承担民责甚至刑责。
还有一点,就是违规操作不是主观故意。如果是主观故意,问题就大了。不但要赔偿全部损失(含直接损失和部分或全部间接损失),还可以根据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罚款,严重的可能还有追究其民事或者刑事责任。

F. 劳动法中关于工人工作失误导致产品报废怎么赔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G. 员工报废产品,主要是员工的责任,应当赔偿企业多少

主要看公司管理制度对员工报废产品这一块如何规定,一般来说如果责任在员工的话,最高不超与产品市场价值的80%,再高就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公司员工团队的稳定和发展。

H. 产品报废员工最多承担多少

产品报废员工除非是故意人为损坏,否则就不需要承担。
如果是员工存在重大过错、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了工厂的较大损失的,则应根据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奖惩制度、或劳动合法约定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对于员工赔偿损失的额度与比例,在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主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中进行规定或劳动合同中具体约定,但必须合法、合情、合理并要虑及员工的承受能力的限度。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平等协商的合同约定作支持的,厂方单方进行处罚或主张赔偿都是不当的或不能得到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关系中员工与工厂存在着依附关系,不属于完全的对等关系,不适应侵权原则、因果关系责任或归责任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第十六条 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第十二条 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第十九条 给予职工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必须弄清事实,取得证据,经过一定会议讨论,征求工会意见,允许受处分者本人进行申辩,慎重决定。第十三条 先进生产(工作)者是授予先进个人的一种荣誉称号,企业应结合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记功基础上,每年评选一次。为保证质量,各企业的先进生产(工作)者数额一般不得超过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第十四条 对记功或记大功、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的职工,应颁发证书或奖状。证书由省劳动局统一印制。

I. 工厂上班产品报废员工需要承担多少

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生产出报废品或残次品,要调查分析原因,如果是生产技术、原料、工艺指导本身的问题,则不能要求员工承担责任,对于员工的一般(轻微失当)的管理失察、工艺不精也不应当让员工承担责任,因为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厂方本身就承担着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如果是员工存在重大过错、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了工厂的较大损失的,则应根据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奖惩制度、或劳动合法约定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对于员工赔偿损失的额度与比例,在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主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中进行规定或劳动合同中具体约定,但必须合法、合情、合理并要虑及员工的承受能力的限度。在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六条有原则性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无疑这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平等协商的合同约定作支持的,厂方单方进行处罚或主张赔偿都是不当的或不能得到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关系中员工与工厂存在着依附关系,不属于完全的对等关系,不适应侵权原则、因果关系责任或归责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