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龙岩地区有哪些旅游景点
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之永定土楼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
古田会议会址
龙硿洞
九鹏溪
冠豸山
国家自然遗产
冠豸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冠豸山
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
云顶茶园
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紫金工业旅游区
国家自然保护区
梅花山
梁野山
国家森林公园
龙岩国家森林公园
上杭西普陀山公园
漳平天台山公园
永定王寿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色之旅
新罗
新罗革命纪念地旅游区:邓子恢纪念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上杭
古田会议旅游区(国家4A旅游区):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纪念馆、毛泽东故居临江楼、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遗址、龙岩毛泽东旧居、中共闽西一大会址蛟洋文昌阁、蛟洋红军医院、才溪乡调查会址和毛泽东亲笔题字的光荣亭
长汀
万里长征起点:福音医院旧址、福建省总工会旧址、长汀县博物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反第四次“围剿”会议旧址、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
连城
新泉革命旧址:新泉革命旧址、新泉革命纪念馆
武平
刘亚楼纪念馆
客家之旅
培田村古民居
培田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位于连城县境内、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培田古民居,是客家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以“九厅十八井”为基本特征,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落,它厅高堂阔,雕梁画栋,纵主横次,厅厢配套,卫生设施科学而完善,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善结合。
连城四堡
连城另一古镇四堡,是中国唯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四堡雕版印刷始于宋末,鼎盛于明清,当时此地印坊栉比,书楼林立,当地书商达数百之多,有定点经销,有流动贩卖,外地书商也络绎不绝前来批售,使四堡刊印书籍“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成为当时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在雕版展览馆内,一块块乌黑斑驳的木刻印板上,“藏板所有,翻刻必究”,“本斋藏板,翻刻必究”等字标,清晰可见,足见“版权”这个现代的时髦词汇,在当时早已有它的原始萌芽。由于此地地处偏僻山区,有山高皇帝远之感,当时全国不少禁书如《金瓶梅》等得以在此印刷,使四堡雕版印刷更为兴盛。连城四堡已列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幸存的古书坊群也成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
土楼民俗文化村
土楼民俗文化村是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位于福建省龙岩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内。景区内建筑独特,其中有富丽堂皇的“圆楼王子”振成楼等其 他特征土楼40多座。
上杭李氏大宗祠
位于上杭县境内李氏大宗祠,建筑结构奇特,布局合理,精美堂皇,气势磅礴,熔宫殿建筑和客家民居于一炉,是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李氏后裔(李火德的第23代裔孙李梦兰)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历时四年建成,每年的春清明、春节等节日,均有无数海内外李氏宗亲来此谒祖,被誉为“客家第一宗祠”,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客家文化以规模宏伟、凝内御外的永定客家土楼为代表,这里的土楼历史之悠久,种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结构之奇巧,功能之齐全堪称世界之最。据统计,这里现存的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30多种,着名的方楼4000多座,最古老是土楼馥馨楼位于永定县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其中圆楼360多座,它似从天而降的飞碟,地上冒出的巨大蘑菇,最为震撼人心,它同古罗马斗兽场和现代体育馆有相似造型的庞大单体建筑,联合国专家则称它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模式”,作为唯一性的世界文化奇观,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福建旅游品牌。
生态之旅
梅花山: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新罗、上杭、连城的交界处,总面积22168公顷。梅花山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和气候,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名贵树种有花榈木、福建青岗、紫楠、红豆杉及四方竹、人面竹等,珍稀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金钱豹、猕猴等55种,被称为“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基因库”,是研究动植物分类、森林生态学、植物群落理想的科研基地。梅花山自然景观奇特,有延绵数公里的黄连盂大绝壁,美猴潭瀑布,鲤鱼寨瀑布,梅花湖以及大自然长期雕琢而成的老鹰石、禾仓石、金龟下蛋等奇岩怪石。还有马头山寺、南蛮王墓、梨岭步云书院等人文景观。
冠豸山:国4A级旅游区,位于连城县莲峰镇东面。冠豸山与武夷山同属丹霞地貌,素有“北夷南豸,丹霞双绝”之誉,称“三江上游第一观”,为客家神山。冠豸山景区里着名的景点有鲤鱼背、长寿峦、虎崖、生命之根、一线天、东山草堂、石门湖、竹安寨、九龙湖等。1986年荣获“福建省十佳风景区”称号,198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区”,2000年,荣获国4A级旅游区称号。
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平县城东北,横亘东南面积7000多公顷,沉睡千年万年,保存着世间一方完整的天然原始森林群落,蕴藏着丰富独特的物种资源与自然景观。
龙硿洞:国家4A级景区,地处武夷山脉南段的龙岩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据考证,此洞是形成于三亿年前的特大溶洞之一,至今为止,龙硿洞已探明面积5万多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有2条画廊、8个大厅、16个支洞、64处景观、3000多米游程,大小石钟乳千姿百态,亦幻亦真,最着名的景观有“龙伞”、“观音诵经”等,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中国虎园:梅花山中国虎园位于上杭县步云乡,园内不仅可以领略国宝级动物华南虎的雄姿,还可观赏到猕猴、孔雀、梅花鹿、天鹅等数十种珍稀动物,到梅花山,又可赏梅踏雪、杜鹃盛开、云海飞瀑等许多自然景观和原始森林景观。
龙湖:位于永定县城西南部、汀江干流棉花滩峡谷中部,跨永定、上杭两县,水域面积达六十五平方公里。湖水蜿蜒在峡谷山峦间,形如腾飞的巨龙。
九鹏溪:国家4A旅游区,位于漳平市南洋乡,是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之一。景区充分发挥茶山水景特色。
江山睡美人:“睡美人”山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风景区西部,由五座青山连结构成。抬头仰望,可见一天然“美女”仰面朝天,泰然而卧。
梅花湖:2009年8月8日对外开放的万安镇梅花湖景色别致,地处龙岩市中心城区:新罗区市区以北约46公里的万安镇,山清水秀,是由国家一级水利枢纽梅花滩水库截流形成的人工湖泊。从梅花湖出发还可以顺路参观龙硿洞等周边景点,还可以顺路直下漳平,既而浏览龙岩全市。
金色之旅
紫金工业旅游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位于上杭县城之北、汀江左岸,山中“怪石嶙峋,耸峙天表”,素有“杭川第一名胜”之美称。山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金、铜矿,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铜娃娃戴金帽子”。
紫金山金矿:1993年首先进行地下开采,2000年全部转为露天开采。
黄金冶炼厂:一座“花园式”现代化工厂,厂区占地面积18800平方米。
科技之旅
志高神州欢乐园位于新罗区东肖镇,面积近百万平方米,投资35亿元,拥有天马广场、加勒比“船奇”、彩蛋乐园、客家风情区、冒险世界、魔幻区等六大主题景观区,天幕影院等六大动漫影视项目和过山车等30多套大型游乐设施,是福建人自己的迪士尼,也是福建省目前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科技含量最高的动漫科技主题公园。
美食之旅
漳平水仙茶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经久藏,耐冲泡,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畅销于闽西各地及广东、厦门一带,并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中国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
B. 福建龙岩的情况
地理环境: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边区,东与泉州、漳州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
龙岩东西长约192公里,南北宽约182公里,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7%。市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东高西低状,平均海拨460米,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4.8%。
龙岩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20.8℃,年平均降水量1723毫米~2019毫米,年日照时数1442小时~1693小时,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常青,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行政沿革:
在龙岩市辖区内,历史上首次建立地方政权是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设置的新罗县(县治设在今长汀县境内),现龙岩市城关古称苦草镇,为新罗县所辖,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
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新罗县治所设在苦草镇,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罗县改称龙岩县,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置长汀县。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置上杭县和武平县。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置莲城县,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改名连城县。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置漳平县。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置永定县。198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龙岩县改为龙岩市。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漳平县改为漳平市。199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龙岩撤地设市,原龙岩地区改设地级市,原县级龙岩市改设为新罗区。
龙岩市现辖新罗区、漳平市和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五县,下设123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2001年全市总人口287万人。市政府设在新罗区,中心城市人口26.4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
市情特点:
1、龙岩是正在逐步升级的交通要地。龙岩市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接广东梅州,西邻江西赣州,既是厦门经济特区、闽南金三角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地的前沿,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带和经济走廊。国道319、205线贯穿闽西全境,漳州至龙岩高速公路(龙岩段)已全线贯通,漳(平)泉(州)铁路与鹰(潭)厦(门)铁路在漳平市交汇。福建出省的第三条铁路,连接华东与华南的重要通道梅(州)坎(市)铁路已投入运营,连城机场民航已开通,连接京九线的赣州至龙岩铁路已通车运行。龙岩作为连接东南沿海与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不断升级,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2、龙岩是全国着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6年闽西就建立了党组织,1929年红军三次入闽创建革命根据地,闽西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都曾在闽西领导过革命运动。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上杭古田主持召开了着名的古田会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直至全国大陆解放,闽西红色政权及土地革命成果一直保存下来,被誉为“20年红旗不倒”。闽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全市有在册革命烈士2.37万名,195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68人,其中上将有刘亚楼、杨成武。解放后曾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有邓子恢、张鼎丞、陈丕显、杨成武等。
3、龙岩是资源丰富的黄金宝地。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金属矿种有铁、锰、铜、铅、锌、稀土、钼、钨、金等28种。非金属矿种有煤、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膨润土等30余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6种,据专家估算,其中17种主要矿藏原矿价值750多亿元。有11种矿藏探明储量占全省第一位。其中铁矿储量5.4亿吨,占全省80%;高岭土原矿储量7239多万吨,占全省44%;煤炭储量6.6亿吨,占全省49%;紫金山铜矿是全国近年发现的第二大铜矿。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08万千瓦,可开发量140.8万千瓦。国家重点工程,装机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已并网发电。森林覆盖率78.6%,林木蓄积量7023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4亿株,是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物产富饶,永定烤烟有“南湖瑞草”的美誉,是全国清香型烤烟的代表,“长汀河田鸡”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以“闽西八大干”为代表的土特产享誉海内外。
4、龙岩是正在崛起的旅游胜地。以“古田会议旧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和永定土楼为代表的“客家之旅”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方圆1600平方公里,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栖息着华南虎等珍稀动物,保存了一批珍稀植物品种,是回归自然的“绿色之旅”的理想去处;丹霞地貌的国家级风景区连城冠豸山,集雄奇、秀丽、幽深为一体,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形成于3亿年前的新罗龙崆洞,风景奇特,被称为“华东第一洞”;水域面积达65平方公里的龙湖水上风光正在开发之中。
5、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着名侨区。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个县(市、区)中有五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誉为“客家首府”,汀江河被称作“客家母亲河”;客家传统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始建于清道光16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称为“东南亚李氏宗亲的大本营”。全市在外华侨及港澳台胞 30多万人,其中不少是东南亚地区政界、商界知名人士和实业家。2000年11月,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在我市举行,全世界客属代表3500多人会聚龙岩。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7.86亿元,增长9.5%,比计划目标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3%,比计划目标低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2.6%,比计划目标高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6%,比计划目标低0.9个百分点。GDP增幅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扭转了持续下滑的局面。
2002年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农村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93.7亿元,增长4.9%。粮食作物减少,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较快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畜牧和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工业生产快速回升,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9.6亿元,增长15.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7.6%,比上年提高37.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3.8%;实现利税总额增长20.6%,其中利润总额增长46.2%。
固定资产投资攀升有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5亿元,增长9.5%,比计划目标高2.5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6.5亿元,增长16.1% ;技改投资完成13.6亿元,增长3.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3亿元,增长17.3%;其他投资完成13.1亿元,与上年持平。
消费市场稳中趋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亿元,增长10.6%,比计划目标高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1%。汽车消费趋旺,通信、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3元,增长9.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206元,增长4.2%。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全市财政总收入37.9亿元,增长1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4亿元,增长15%,分别超出预算2.1和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7.4亿元,增长9.9%;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7.8亿元,增长16.8%。
外经外贸呈恢复性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39万美元,增长35%,比计划目标少961万美元。外贸出口5032万美元,增长11.5%,完成年度计划。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新的突破。全社会形成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发展”的共识,市政府制定了“三个一百”项目计划。2002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41个,完成投资24.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8%。漳龙高速(龙岩段)、龙岩绿源人造板厂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省级粮食储备库、龙岩烟厂异地扩建、马坑铁矿一期开发、瘦肉型猪产业化工程、龙岩铁路西客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竣工投产;赣龙铁路(福建段)、连城(冠豸山)机场扩建工程、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环保设备生产基地、超大集团连城农产品生产基地、紫金山金矿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工程、龙岩图书馆等项目如期完成投资计划;龙岩大道二期、适中经永定抚市至三层岭公路、永(安)漳(平)公路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进入规模建设;龙岩坑口火电厂、龙岩至长汀高速公路、白沙水库电站、紫金山铜矿、九龙江北溪(龙岩段)防洪一期工程、永福溪流域梯级开发一期工程(南盘石电站)、武平捷文水库等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了准备开工建设阶段;龙厦铁路、龙岩市第二水源、龙湖旅游开发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的推进极大地增强了我市发展后劲。
此外,国债项目总体进展良好。我市同省政府签订责任书的在建国债项目76项,总投资16.4亿元,其中国债投资3.88亿元。到2002年年底有66个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项目完成率为92%,居全省第三位。国债项目建设对增强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发展加快,2002年安排的46个中小学危房改造国债项目已全部完成,龙岩学院筹建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初高中增班扩容等工作进展顺利;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技术创新环境不断改善;计生工作连续13年完成省下达控制目标,人口增长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态势初步形成;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稳步推进,“数字福建·闽西工程”顺利实施;获得了2006年第十三届省运会承办资格;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更加繁荣,一批社会事业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精神文明成效明显。
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生产性投资偏少,经济增长总量不大;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增效比较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局部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