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产品品牌的塑造
1)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心理需求。
品牌塑造首先要进行品牌的定位,也就是说公司要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利益,如何体现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产品特点?把握住品牌的核心价值和消费者心理需求,就可以确定品牌的定位。
2)进行市场细分,凸现品牌个性。
这对于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市场上的企业尤其重要,因为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很多,竞争非常激烈,有些企业已经具有很强的品牌优势,因此,进行市场细分,找出特定市场和品牌特色,使品牌凸现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1)找准产品概念,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与需求。
确定产品概念和品牌概念是品牌推广人员的重要工作,产品概念就是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产品功能,品牌概念会有更深的内涵,更多的是企业价值观、产品个性和特色的体现。品牌的塑造不能离开产品的概念,品牌概念必须跟产品概念有某种联系。比如我们很熟悉的P&G公司的洗发水“飘柔”,产品概念就是能使头发更柔顺,而品牌给我们的感觉是“自信、飘逸”。
2)不要急于求成,品牌塑造要有阶段性。
许多企业在做品牌塑造时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急于求成,在消费者还没有接受产品概念时,或者对产品的功能还不是很了解时,就开始做品牌的推广,结果往往是消费者对广告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产品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结果企业的推广效果大打折扣。
3)注重品牌概念的塑造。
很多企业在成长期,往往是主推一个产品,忽视了对品牌的塑造,结果是消费者虽然对产品很认知,但对品牌没有概念,不知道这个品牌的个性和特点是什么,甚至不知道企业的名称,当企业推出新品时,又需要重新教育市场,花费大量推广费用。比如时下引起争论的“脑白金”,作为一个保健品,它给消费者的感觉是“礼品”,虽然表面看该产品比较成功,创造了不菲的销售业绩,可从长远来看,它却很难塑造成一个享有高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品牌,另外,你知道它是哪个公司的产品吗? 1)品牌定位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找准目标市场的过程。
品牌定位是品牌塑造的前提,没有正确的定位只能使品牌塑造越走越偏,达不到效果,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自己的品牌进行清晰的定位。比如,我们在提到很多知名品牌时,一下就能联想到该品牌的形象。
其实品牌的定位就是消费人群定位,比如:“鳄鱼”服装瞄准的是高收入阶层,“奔驰车”主要是针对高收入阶层,“大宝”化妆品的目标人群是工薪阶层。所以说,企业确定了产品的目标人群,也就决定了品牌的定位,从而决定了企业战略和营销策略。
(2)品牌定位要着眼于潜在市场。
不少企业在做产品和品牌定位时,往往看到的是的市场需求状况,而没有考虑3年、5年甚至是10年后市场的状况,所以品牌的成长性有限,无法发展壮大。
另外要注意产品和品牌概念的一致性,企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一般都会推出新品,进行多元化经营,比如海尔最初就是从做冰箱开始的,涉及家电的各个领域,这就更需要在进行品牌塑造时,找准品牌的概念和定位,保持一致性,使企业的品牌推广更迅速和有效。 1)品牌不是推销来的。
品牌是一个大的概念,不仅包括产品的功能和质量,还包括品牌概念和服务等许多要素,因此需要企业的很多努力,包括推力与拉力的结合运用,如果单靠推销,是无法使品牌的定位和概念迅速深入人心的,也很难成功。
2)大胆的投入和周密的计划是分不开的。
许多企业都认为广告能够塑造一个品牌,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品牌分几个阶段,从消费者开始认知到最后的忠诚,是有一个阶段和过程的,很多企业认为自己已经塑造成功了一个品牌,其实只是让消费者认知你而已,并没有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美誉度和忠诚度,还不能算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品牌。但是,品牌要形成忠诚度,大量的推广包括广告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你的推广策略如何来配合你的品牌概念,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
在进行品牌推广计划时,不少企业也有许多误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认为品牌推广就是做广告,因此把品牌推广计划等同于产品广告计划,外包给广告公司,可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找准产品概念和品牌概念,而一般的广告公司对产品概念和品牌概念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对营销的推广策略也不是很专业,因此导致广告效果不佳。
所以说,品牌的塑造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另外还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在不同的阶段,达到不同的效果,包括广告计划、促销计划、推广计划、渠道计划等。 个人品牌的提出,脱胎于产品品牌的说法,因此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个人品牌的最终指向是一个具有思想、性格、行动等鲜明特征的个人,因此又与产品品牌所指向的作为静止产品的物质实体有相当多的不同之处。
从品牌的指向性来看:
个人品牌的体现者是人;产品品牌的体现者是物。个人品牌是为打造更具魅力、知名度以及行业影响力的个人而出现,因此毫无疑问,其背后的指向是某一个具体的人,比如CCTV的知名主持人李咏;产品品牌是为了推广某类商品而进行的包装结果,它要反映的是某一类商品,比如李咏和他的团队打造的名牌栏目——《梦想中国》。
从品牌个性的基础来看:
个人品牌的个性是建立在天生的、自然的基础上,如李咏的主持风格就是从他自身的个性特点表现出来的,他的语言他的手势都是属于“李咏式”的;产品品牌的个性是根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包装出来的,如主创人员发现电视观众对于超女式的大众娱乐节目欢迎有佳,因此以国家电视台的全国影响力,展开了全国规模的海选,并且对全国各个地区的整个海选过程全程直播,邀请专家和知名歌星现场点评,观众投票,制造了最大程度的宣传效应,也形成了梦想中国的独特栏目风格。
从品牌的发展来看:
个人品牌的发展依据人的具体条件而设计的,比如一个主持人,只能在电台、电视台之间跳跃和转换,但是很少能够去做具有市场前景但自己却无法胜任的工作,如地产、软件研发等方面的个人品牌塑造;产品品牌的发展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的调整,如康师傅这个品牌,最初是靠方便面起家的,但是随着市场的需要,他们又推出了康师傅糕饼,康师傅矿泉水,康师傅茶饮料系列等等,都有不俗的市场表现。
从品牌的代言来看:
个人品牌具有直接代言自身的特点,如周星驰的出现,他的做派,他的言谈举止,他的表达方式,就是在展示他自身的个人品牌;产品品牌则需要人或者其他事物来代言,用产品自身做宣传的虽然也时有所见,但是不如以人来代言(尤其是明星)来得更有效果,如某铂金首饰请影星张曼玉来代言,出众、高贵的气质完美演绎了产品的内涵,广告效果非同凡响。
从品牌的商业化来看:
个人品牌的建立未必以赢利为目的,可以商业化,也可不商业化,比如鲁迅的初衷不是为了要自己赚多少钱,而是希望救国,一开始是医学救国,后来因为观念的改变而进行文学救国,最终塑造了一个民族魂的伟大形象,但是严格来说并未进行商业化运作,其在文坛的名声也是随之而来的。但是产品品牌的建立却一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通过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让更多的目标群体来使用、消费它,所以商业化是必须的。
从品牌的生命周期来看:
个人品牌是为了彰显个人魅力、扩大知名度和行业威望,一旦形成,尤其是自然而然在人们心中扎根的个人品牌影响力,其生命力可以说是永恒的。比如孔子,虽然经历过历史的转折变换,起伏动荡,最终所展现的品牌生命力是丝毫不减,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血脉很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支。产品品牌是为了其根据市场需要而设计,加之企业的命运有其自身的内在运作机制和外界社会环境变化的诸多因素所限制,所以通常企业的产品品牌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这是消费者求新求变的特点使然。所谓百年老字号大多盛况不再或者徒遗其名。 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之间根本上的价值差异在于二者在企业运营中的战略位置、战略功能的不同。企业品牌战略决定和指导企业业务的经营战略,为经营战略的执行与落地构建内外部平台,强大的企业品牌将为企业产业的发展与选择、人才聚集、投融资活动的执行等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进而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品牌需承载实现“母合”优势的战略功能。企业品牌是“母”,产品品牌是“子”,以企业品牌统领、助力产品品牌的发展与建设,将企业资源、企业品牌资产传递到每一个产品品牌,为产品品牌的发展提供保障。而产品品牌在企业经营战略之下,是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现消费者与企业链接的载体。当然,也承载着向企业品牌输送品牌资产的责任,反哺“母”品牌,形成“母”、“子”品牌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企业无形资产的积累,推动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差异具体体品牌塑造目的不同、涵盖范围不同、目标对象不同、出发导向不同等。企业品牌塑造的目的是将企业价值观和个性传递给利益相关者,而产品品牌的塑造是通过建立一个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或诉求来推动具体产品的销售。企业品牌涵盖的范围必须有足够的前瞻性和包容性,而产品品牌是以个别产品为核心,只需考虑该产品本身的发展及产品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品牌的受众更为广泛,包括政府及政府官员、媒体、投资者、商业伙伴、意见领袖、下属子品牌消费者、用户、内部员工及社会团体等,而产品品牌的核心受众聚焦在消费者及渠道成员的沟通,是产品走向消费者的桥梁。
企业品牌的发展与塑造以企业自身信念及经营理念、业务发展方向与竞争优势为导向,而产品品牌以消费者为导向,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产品品牌建设的根本。
㈡ 如何塑造产品价值(我是做LED灯具的,烦请高手指教)
我也是做这个的,没做多久,觉得吧市场接受度不是很高,主要是价格和技术方面还没成熟,你可以从优势方面着手,淡化劣势,不过我跑了几单觉得产品这个东西不需要谈很多,只要和客户谈的气氛不错,那你讲什么他都会听,如果他根本不想听你说话,那你只是浪费时间。
㈢ 销售中推荐产品时怎样塑造产品的价值
往往在我们介绍产品的时候,客户就会产生这样的抗拒。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没有把产品的价值塑造起来,导致最后价格大于价值,客户就会有贵的感觉了。反过来说如果介绍完产品后,给客户的感觉是价值大于价格,客户就会迫不及待的想买,并且愿意掏这个钱,觉得非常超值。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好产品介绍,塑造出产品的价值呢?主要有3步:
第一步:
产品介绍一定要针对客户需求。这句话我们一直在讲,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尽人意,因为我们在产品介绍时针对的需求更多是客户的显性需求,而非隐形需求。显性需求客户自己知道并且非常容易满足,比如说客户关注安全,我们就开始介绍安全,又是主动安全又是被动安全,介绍技巧用了一堆,介绍完之后客户有感触了,但总觉得缺点什么,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介绍的很好但我是不是就真的非要不行呢?不一定吧!那我们怎样才能把客户的隐形需求挖掘出来使我们的介绍更具说服力呢?答案就是用问的。下面这个步骤就是针对客户需求的介绍方法:在来到车前方递上产品资料后,先将车型的定位和设计理念讲述一番,从而激发出客户进一步想听下去的兴趣。例:“XX先生,您现在看到就是我们别克的新款君越,它的定位是一款创变格局的高级轿车,在诸多的设计和数据上都达到了C级车的要求,比如它5米的车长、2837mm 的轴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C级车大气沉稳的视觉感受,更营造了宽敞舒适的内部空间,您看这样的一种设计是不是更加符合了您作为商务用车的要求呢?”当客户回答我们“是”的时候,说明我们的第一步就过关了
㈣ 微商如何用感性和理性塑造产品价值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家好,我是人贱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小编,今天又来给大家扯淡来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记得订阅哦!而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内容是:

在微商的营销中,想说服客户购买产品,一定要让客户看到产品的价值,因为产品的价值是客户愿意购买产品的唯一理由。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塑造产品的价值。
在微商的营销中,客户是否会购买我们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产品的价格。如果客户认为产品没有价值,即使价格再便宜,客户也未必会购买;相反,如果客户认为产品有价值,即使价格贵一点,客户也愿意购买。所以,作为微商,我们要善于塑造产品的价值。
很多时候,客户也许并不知道产品有哪些价值,所以,我们需要向客户描述产品的价值。客户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客户的价值描述。
在塑造产品价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目光聚焦在两点:
第一、产品给客户带来的结果。
塑造产品价值,我们必须聚焦在产品给客户带来的结果上。一个人之所以会购买某款产品,一定是因为这款产品能够给他带来好处或者能够帮他解决痛点。所以,我们在描述产品价值的时候,一定要让客户知道产品能够给他带来哪些结果,这样才能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在描述结果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客户类型描述不同的结果。这里我们把客户分为两类:感性客户和理性客户。
感性客户:
感性客户需要的是一种抽象的结果,购买产品的目的往往是源于某种感觉或情感。例如,在星巴克喝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小资情调;买劳力士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为了一种尊贵和奢华的感觉。正如吴伯凡说的:"用户不再会为柴米油盐姜醋茶的茶付钱,但会为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而付钱。"
所以,我们在向感性客户描述结果的时候,一定要将结果和某种感觉或情感捆绑在一起。例如,我们卖的是减肥产品,可以这样描述结果:拥有性感的魔鬼身材;让老公的注意力不再转移;穿比基尼不再被嘲笑;不用再担心找不到对象;不用再每天辛苦的锻炼:不用担心买不到合适尺码的衣服;不用再节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理性客户:
理性客户需要的是一种具体的结果,购买产品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当前的痛点。他们对抽象的结果不是很感兴趣,他们只想知道产品能够给他们带来哪些具体的利益和好处。所以,我们在向理性客户描述结果的时候,一定要把结果具体化,越具体越好。
例如,同样是卖减肥产品,如果我们描述的结果和感性客户一样,他们往往会觉得我们的描述很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告诉他们,使用产品多长时间能减少多少斤体重。这样清晰明确的结果往往会吸引理性客户的注意。
在小胖分享圈的社群成员中,有很多感性客户,也有一些理性客户,但感性用户要偏多。
如果是感性客户,我描述的结果是:加入小胖分享圈能够让他们在微商的创业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少走很多弯路就意味着加速他们成功的步伐,能够更轻松、更快速的实现他们的梦想。
如果是理性客户,我描述的结果是:加入小胖分享圈能够让他们享受到哪些具体的好处,比如可以结识到很多优质的微商人脉,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对接,可以获得很多的微商运营知识等等。
在微商的营销中,我们无法选择客户是理性还是感性的,所以,我们应该把产品针对理性客户和感性客户的结果都写出来,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论证结果的营销过程。
当我们把产品的结果描述给客户后,为了进一步的让客户采取购买行动,我们还需要论证结果的有效性。换句话说,我们要向客户证明自己的产品能够达到描述的结果。这个营销过程很重要,是客户最终决定是否购买的关键过程。这里依然要将客户分为感性客户和理性客户。
感性客户:
向感性客户证明结果的有效性很简单,我们只需要通过讲故事就可以很轻松的说服他们。这里的故事指的就是案例,有了案例就有说服力。
在向客户讲述案例前,我们最好先通过问,了解清楚客户的困扰,然后再针对性的讲一些和客户拥有同样困扰的人,通过使用我们产品后实现了某某结果的案例。这里指的困扰不是痛点本身,而是痛点给客户带来的影响。
例如,我们是卖的是减肥产品,客户的痛点肯定是肥胖,但肥胖给客户带来的困扰一定是多方面的。当我们了解了客户的困扰后,就可以针对性的讲一个和客户拥有同样困扰的另外一个客户的案例。
假设客户的困扰是由于肥胖导致了情感危机,那我们就可以讲一个拥有同样困扰的客户,在使用了我们的产品后,成功的化解了情感危机,家庭生活变得非常美满幸福等类似的案例。
假设客户的困扰是由于肥胖不能穿比基尼或者穿比基尼经常被人嘲笑,那我们就可以讲一个拥有同样困扰的客户,在使用了我们的产品后,身材变得非常苗条,穿比基尼不再被嘲笑,回头率十足等等类似的案例。
总之,客户是被什么结果吸引来的,我们就和客户讲述什么结果的案例。讲完案例以后,客户可能会很心动,内心也同样渴望拥有故事中主角那样的满意结果。越渴望就越心动,越心动就越容易采取行动。所以,在面对感性客户的时候,我们要把产品卖到客户的心里。
理性客户:
向理性客户证明结果的有效性,讲故事可能远远不够,他们更在乎的是对产品的理性分析,不容易受情感的左右。所以,针对理性客户,我们必须向他们阐述清楚产品的主要功效和实现功效的关键成分;出示产品的合格检测报和生产企业的资质;展示产品的相关数据,比如客户的数量、产品的复够率等等。
在给理性客户讲述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把案例中客户的结果量化,越具体越好。例如,在讲述减肥客户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描绘清楚案例中,客户使用产品多少天减了多少斤体重,是否后期有反弹的情况等等。
总之,理性的客户,我们一定要理性的对待,理性的论证产品的有效性。当客户通过大脑进行理性分析后,如果我们的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那么客户一定会采取购买行动。所以,在面对理性客户的时候,我们要把产品卖到客户的大脑里。
在塑造产品价值的时候,结果和过程同样的重要。我们不仅要把结果描述好,还要把过程论证好。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先卖结果,再卖过程。结果是用来吸引客户,过程是用来成交客户。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阅读使您更上一层楼,另外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者看法都可以发表在下面的评论区里,欢迎大家吐槽、收藏或者转发!点击“关注”二字,您就能阅读我的所有文章。
㈤ 做产品与做品牌,究竟谁重要
我们知道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品牌是塑造出来的。生产是需要生产成本的,而塑造也需要塑造成本。现在,大部分中国内企业眼睛盯着的是最后的定价行为,没有考虑产品可以产生欲望,欲望可以产生价值这部分的利润来源。也就是说,做广告的所有费用,有些企业是摊销在营销费用里的,但有些却完全是摊销在产品成本里。如果单一地把广告费摊销在产品成本中,很多消费者就会认为,这个产品天天做广告,它现在的价格一定有水分,一定是把广告费加在了上面,我就不买这个产品。其实,一个产品的品牌好,它一定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完善其品质,去保护和服务好其消费者。所以,消费者应该更放心,他们买的并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买了产品以外的服务、欲望价值等东西,所以消费者多掏钱是有道理的。但现在很多消费者并不这么想,这都是企业自己造成的。
比如,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定位的就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那么它所有的产品都定位在这个层面,但是它又要提升自己的品牌,想往高端走,这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我们知道空调企业奥克斯公司曾经通过媒体发布过一个“价格白皮书”。这个“价格白皮书”公布的是什么?公布的是产品的成本。它一公布产品成本,这下好了,他一下子把所有做了多年品牌的企业又重新拉回了品牌起跑线。比如说有些空调企业的产品价值是1000块钱,然后通过几年的品牌塑造,品牌价值已经值500块钱,那就卖1500元,品牌价值还在做。奥克斯突然公布说其实这产品就值800块钱,然后我卖1000块钱,你看他卖1500块钱,肯定是赚消费者的黑钱。奥克斯公布“价格白皮书”是打击别人了,达到了打击竞争对手的目的,但这也同时把它的品牌空间给打没了,因为他公布“价格白皮书”的时候实际上只是告诉消费者空调的产品成本是多少,并没有告诉消费者这个产品还有品牌成本。
消费者怕企业骗他的情感钱,但他消费的时候实际上就需要情感价值。比如说你去旅游观光,你不就是用肉眼到处看了一下吗?可还不是照样要掏钱?这其实是虚的利益,消费者购买的是心灵感受。跟消费者说这个,消费者能理解,可是说品牌他就不理解了。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你买的品牌价值,也是心灵感受,也是虚的利益,为什么你只能接受旅游观光,不能接受这个呢? 所以,我们说奥克斯打出来了那么一个“价格白皮书”,其实是放弃了他的品牌价值。奥克斯是不是真的要放弃它的品牌价值呢?不是,它也想要它的品牌价值,只是在策略上失误了。放弃之后再想做品牌,只能靠量、靠价格,这样一来,品牌定位只能是低端群体,是靠价格而不是情感价值引导消费,启发的是利益需求,而不是欲望需求。这样做是永远产生不了欲望需求的。虽然这也可以叫品牌,但那只是低端品牌,只能在低端人群里产生需求。
对于奥克斯来说,它现在遇到的困难是,虽然销售量有所增加但他的品牌价值会下降。当最后你只剩产品价值、产品成本的时候,你就成了一个加工企业,而不是一个正规的制造企业。所以说中国营销界和中国企业的品牌误区会毁了自我品牌发展的前程。
在对品牌的理解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品牌是为企业带来好处或创造效益的方式或手段之一,而像管理、营销、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都是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方面。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现实的问题:难道我一定要做品牌吗?我只要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好也照样能发展得不错。
其实,这是两个方面的事。
比如说一个概念和一个卖点的改变,都可以带来产品销量的提升,这只是说出卖这个产品的本身,从这一个点上可以带来提升和效益。你的管理和其他的营销方式好,也可以带来这个提升和效益,但品牌是另外一个产品。因为品牌也是可以贩卖的,它和产品加在一起才可以产生更大的利益空间。在你做产品的过程中,你的品牌就自然升值。而我们说做品牌就是说在做产品的过程中不要放弃本来应该得到的价值。
比如说,你的企业做了10年,你的产品开始时卖10块,10年后的时候你可以卖100块,你多卖的90块就是后期增加的品牌价值。但是,你说我就卖产品,我不做品牌,那你这10年就荒废了,本来可以得来的价值被你自己浪费掉了。有些企业说,我不卖品牌,我就卖产品。当然也可以,你的竞争对手巴不得你这样做呢,如果你没有品牌而它有品牌,几年以后它想打压你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只做产品不做品牌属于追求短期效益,是掠夺性的,就像海盗一样,准备干一票就走人的那种。
其实,如果短期你也没有掠夺太多,那还不如做长期,也就是说要做品牌。如果你长期做了十年,而品牌却一分不值,那对你来说就太惨了。
你只要决定长期做,并且运作得合理又能积累出一个品牌价值来,为什么不去做呢?还有一种就是品牌卖相的考虑,有品牌的比没有品牌的卖得多,也就是说产品的原来价值并没有增加,而品牌价值却增加了很多,这就是品牌的卖相价值。 国内大多数企业对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区别都不是太了解,以至于产生了很大的误区。
其实,做产品的企业卖产品就行了,做好了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也就差不多树立起来了。
有些企业本身就是产品,也就是说消费者认同我的企业就会认同企业的产品,像有些饭店、学校,它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卖的就是企业,而企业就是产品,反之亦然。比如说,我们来推广烟厂就不如推广烟本身要好,烟有名了,烟厂就有名了。当然,现在的香烟产品不准做广告,但情感总是可以做的吧!
目前,有些产品和品牌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些是不联系的;有的是多品牌战略的,还有的是多产品战略的,那就需要详细分类了。其实,这些都不属于塑造品牌的策略和方法的范畴,而属于品牌管理的范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企业如果不能独立地把企业当成产品来贩卖,那还不如塑造产品品牌。像美国一些企业没有什么企业文化,他们推的主要是产品文化,用产品来带动企业,比如可口可乐。但是,中国有些企业却一直是在推广企业文化。这样的话,我们才形成了既搞企业文化又在市场上做产品文化的现象。并且,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很多企业只做企业文化,只树立企业品牌,远远忽视了产品在市场上的情感认同。这就比较麻烦了。
应该说,做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区别非常大。一般来讲,企业做品牌时要么做忠诚度,要么做价值,这一般会分得很清楚。但也有一些产品既要做价值,又要做忠诚度的。
现在国内企业界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企业把服务型企业的品牌塑造特性当成一个普遍的原则,在做品牌的时候就只做企业品牌,还把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混为一谈,结果造成企业只会做企业品牌而不善于做产品品牌的后果。
企业品牌有一个识别标准,我们一般用“LOGO”去识别(就是企业的标志)。是什么企业,就用什么来表示,因为最后消费者消费的时候是以看到企业的标志而产生情感认同的;产品品牌的认同则不同,它是以消费者看到产品包装而产生需求可能的。
我们的企业现在都知道要做企业品牌,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产品品牌。如果消费者是认同你的产品去购买的,这时你就不必刻意去做企业品牌,而应该去做产品品牌。消费者只有购买了产品,并认同了你的产品品牌,才会认同你的企业品牌。如果你的产品品牌不被认同,消费者对企业也就没有情感,你再怎么做企业品牌也都没用。
㈥ 如何塑造产品价值
塑造产品价值做法如下:
1、 产品功能提高。
产品功能提高,成本下降,则产品价值可望大幅度的提高。如,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可以使实现某种功能的产品在结构或方法上实现较大的突破,这不仅有助产品功能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同时使产品的成本降低,从而使价值有较大的提高。电子管到晶体管到集成块变化,就反应了这个事实。
2、 在成本不变,使功能有所提高。
使价值提高。例如,许多生活用品,由于人人们对其要求不断增加,那些正式陈旧、设计乏味的产品是不受人们欢迎的,如对其适当的进行从新设计,使其式样和颜色都适应时代的变化,责无需增加成本,就可提高它们的功能(尤其是美学功能),以提高产品价值。
3、 功能不变,成本降低,价值提高。
例如,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在完全可以满足对原有产品的功能的要求的前提下,而使成本降低;不如产品中有些零部件的过剩寿命,而保持产品的总体寿命,适当地减少零部件寿命(总体功能不变),可以使产品成本降低,价值提高。
4、 成本稍增加,功能提高,价值提高。
例如,一产品在由单功能向多功能的发展中,成本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功能却成倍的增加,而使价值大大的提高。
5、 功能稍微的降低,成本大大下降。
例如, 某些产品适当的降低功能,而仍可满足某些用户的需要,但是由于实现该水平功能的技术条件(原材料和工艺等)比较成熟,而使成本大大的降低,使产品的价值增高。
㈦ 如何做到产品价值塑造,如何进行产品的价值体现
为了实现更好的沟通传播效果,应该将品牌人格化;塑造品牌个性应使之独具一格、令人心动、历久不衰,关键是用什么核心图案或主题文案或一种象征物来表现出品牌的特定个性。而品牌个性乃是品牌价值的核心,提升品牌价值就必须塑造出鲜明的品牌个性。品牌个性*能代表一个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差异性。
品牌承诺必须是独特的、和消费者利益相关的、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每个品牌通过文字、图像、标语、声响、特别技巧或这些组合给予消费者一个独特和相关的承诺。这不仅只是传播产品**,更重要的是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㈧ 什么叫塑造价值,什么叫塑造价值知识
凡是产品销量低或者你在描述产品时客户听得乏味、无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不懂得塑造产品价值!
凡是不会塑造产品价值的人,铁定与高利润无缘;凡是懂得塑造产品价值的人,绝对是一个营销高手,甚至可以把极为普通的产品,以不菲的价格轻易卖出去。
所谓产品塑造就是把产品的价值呈现到位,引发客户对产品的渴望,然后与你成交。
很多人认为销售就是把产品的功能、意义告诉客户,却发现客户听了后并不“感冒”。而真正的销售是让客户对产品产生“饥渴”,让他从内心深处认为“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