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鸡苗批发价格走势如何,挑选优质鸡苗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一、鸡苗选择
选择鸡苗运动活泼、眼大有神、叫声洪亮、反应灵敏、被抓有力、*黄吸收良好的鸡苗;淘汰瞎、瘫、残等异常鸡苗。将选好的鸡苗按强弱分群育雏。每群以300-500只为宜,一般不宜超过1000只,鸡苗群过大易互相踩踏损伤。
二、鸡苗养殖因素
1、温度:刚出壳的鸡苗,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体温比成年鸡低。一般1周龄内室温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递减2-3℃,降至21℃为止,直到育鸡苗结束。育鸡苗室内温度切忌忽高忽低,以免鸡苗患病。
2、湿度:1-10日龄的鸡苗,育雏室内的湿度控制在60-70%,10日龄以后湿度控制在50-60%。育雏前期雏鸡采食量少,排粪不多,垫料含水量少,环境相对干燥,可以适当提高舍内湿度,对雏鸡有利。育雏后期随着雏鸡的采食量、饮水量和呼吸量等逐渐增加,育雏室内容易潮湿,因此,每天要勤换垫料。
3、通风:鸡苗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加上饲养密度大,育鸡苗室内通风不良,易造成鸡苗室内氨气等气体含量超标,引起雏鸡呼吸道疾病。因此,在天气暖和时注意给鸡舍适当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换气时要避免冷风侵袭,防止雏鸡*。
4、光照:为了保证鸡苗的生长发育,应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出壳后3天内,雏鸡视力弱,为了便于其采食和饮水,一般采用24小时光照制度。每20平方米安装1盏40-60瓦灯泡,安装高度距地面2米。3天后可降低光照强度,改用15-25瓦灯泡。
② 现在鸡蛋和鸡为什么降价
目前市场鸡蛋价格持续走低,在一些零售市场每公斤价格最低跌至6.2元左右,不少市民感到吃鸡蛋比上几个月便宜了很多。鸡蛋价格大幅走低的原因有哪些?后期还会上涨吗?
市畜牧部门专家分析,目前鸡蛋价格走低,原因众多。由于2011年3至9月鸡蛋价格持续上涨,农户饲养蛋鸡积极性提高,蛋鸡养殖量增加,造成本市区县和外地养鸡农户雏鸡补栏较多。这期间补栏的蛋鸡目前正处于产蛋的高峰期,鸡蛋供应量加大。第二是饲料价格下降,使养殖成本出现降低空间。今年1月份,每公斤玉米平均价格为2.21元,环比下降3.07%。进入2月份以后,每公斤玉米平均价格为2.19元,价格继续下降。专家分析说,近期市场对玉米需求相对较少,造成玉米价格下降而且仍将处于小幅下降态势。第三个原因是部分市民家中还存储鸡蛋,购买力下降;与此同时,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大面积开工,鸡蛋消费市场还没有全面启动。专家分析,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鸡蛋价格预计还将继续保持稳中趋降的态势。
③ 决定鸡蛋价格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等等也会影响鸡蛋的价格,物以稀为贵,营养价值高的高质量鸡蛋就会贵一点
④ 商品代蛋雏鸡与代肉雏鸡区别
蛋鸡和肉鸡因用途差异,两种雏鸡对营养的需求差异显着。
蛋雏鸡生长迅速,6周龄时的体重是初生雏的10倍,而且羽毛生长快;
肉雏鸡生长发育速度比蛋雏更快,7周龄时的体重是初生雏的50多倍还多。
蛋雏鸡:能量11.92兆焦/千克,蛋白18%;
肉仔鸡:饲料能量水平不应低于12.13-12.55兆焦/千克,蛋白质水平前期不应低于21%,后期不应低于19%。
商品蛋鸡不应饲喂肉鸡料。肉鸡料因饲料的能量水平和蛋白水平都较高,所以在较短时间内能加快雏鸡早期生长发育,表观现象较明显。养殖户误认为能量、蛋白越高越好,因此在育雏时更青睐于肉鸡饲料,这样能在短时期内加快了家禽性腺发育,出现性早熟现象。高蛋白饲料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使肾脏功能受损,引起肾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009年4月份, 蛋雏鸡和肉雏鸡价格逐步走出低迷,价格分别为3.04元/只和2.95元/只,比年初上涨13.43%和13.46%,反映出养殖户对今后形势仍然看好。目前饲养一只肉鸡可获利8元左右。
四川省家禽价格在全国相对较高,目前活鸡、鸡蛋、蛋雏鸡、肉雏鸡分别比全国均价高出4.63元/公斤、1.66元/公斤、0.45元/只和0.35元/只。
⑤ 雏鸡价格走势分析
在今年一季度的时候,鸡蛋平均价格为6.93元,同比上涨14.4%,活鸡、西装鸡平均价格分别为11.37元、11.23元,同比分别增长18.1%、17.1%,蛋雏鸡、肉雏鸡价格每只分别为2.2元、2.11元,同比分别增长18.9%和18.1%。专家(注意是专家,而且大家也都这么认为)预计后市鸡蛋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雏鸡价格也趋于稳定,而事实却不是这样,雏鸡价格随猪肉价格一起狂飙,在8月份和9月份竟出现了肉雏鸡3.75和3.76,蛋雏鸡3.12和3.24,让人跌破眼镜!虽然现在肉雏鸡降到了3.35,蛋雏鸡降到了3.11,也是历年来没出现的高价格了。
再就是饲料原料的价格今年下半年也出现了反常现象(估计抄玉米期货的十个有9.9个是亏了)。
所以畜牧行业的走势谁又能预计的出来呢,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及不规范的市场下。中国的畜牧市场哪一年不动荡一下呢,禽流感走了又来了原料上涨,饲料价格几乎上涨了30%,养殖户啊,没个好的时候。
既然你问预计走势,我就发表一下个人观点吧。从往年的走势、以及养殖户的养殖习惯来看,我想雏鸡的价格会继续下跌,但是估计跌幅不会太大。养殖户现在接鸡,刚好赶上春节后产蛋,那么按照往年情况,那时候的鸡蛋价格不是太乐观。到08年3月再开始回升,6月到9月之间涨幅应该比较大,9月左右应该是个顶峰,然后再回落……
纯属个人观点!!!
出事了哥们我可不负责!!!
想了又想我还是修改补充一下我的答案吧,别真的给你说错了。
我觉得你问的不是地方,网络这里有就个知道畜牧业的情况的啊。建议你还是常去专业的畜牧业网站看看比较合适,毕竟那里的专业专家多一些。再者雏鸡的价格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推荐几个网站给你: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http://www.caaa.cn
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www.agri.gov.cn
中国禽业信息网http://www.caaa.cn/association/poultry/index.php
另外有点建议,出了考虑雏鸡价格的走势之外,再想想增加销量方面吧。可以考虑和各地区大的饲料经销商以及大的兽医店、卖鸡笼的、盖鸡舍的合作,信息共享……量走起来,品牌树立起来才是硬道理。
⑥ 为什么鸡突然大跌价了
由于之前鸡蛋价格持续上涨,农户饲养蛋鸡积极性提高,蛋鸡养殖量增加,造成本市区县和外地养鸡农户雏鸡补栏较多。这期间补栏的蛋鸡目前正处于产蛋的高峰期,鸡供应量加大。
⑦ 肉鸡和蛋鸡的价格较同期相比有什么变化趋势
2008年7月份,鸡蛋、肉鸡价格持续下降,8月份肉鸡、蛋鸡价格开始回升,9月份鸡蛋价格创近几年来新高,肉鸡的收购价格也摆脱7月的低谷期,不断稳步上升。在7~9月份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组织人员到沈阳市、铁岭市和朝阳市的部分肉鸡、蛋鸡养殖村、饲养户和规模化养殖场,对肉鸡、蛋鸡的市场情况、饲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研,对第三季度的生产形势进行了总结,并对第四季度的生产形式作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现状 1.1 鸡蛋、肉鸡市场回暖,成本居高难下,养殖利润空间有限 1.1.1 鸡蛋、肉鸡价格走出低谷,价格呈上涨势头 从调查情况来看,鸡蛋价格从2007年10月份开始降低,一直持续到2008年4月份,端午节左右的鸡蛋价格较好,而在高点维持的时间相当短暂,节日一过,蛋价马上回落。2008年7月于凌源市调研期间,鸡蛋价格在5.8元/kg,而在沈阳市于洪区和铁岭市昌图县调研时,鸡蛋价格仅在5.6元/kg,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进入8月份,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中秋的临近,鸡蛋价格开始上升,奥运会结束后,上涨势头更加明显,9月末全省鸡蛋平均价格达到了7.24元/kg。虽然目前蛋价较高,但并未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从调查情况来看,第三季度鸡蛋价格起点很低,整体处于上涨态势。7月份鸡蛋价格仅为5.97元/kg,比6月份降低了8.5%;随后,鸡蛋价格开始迅速上升,8月份比7月份上涨9.5%,9月份比8月份上涨了10.7%,达到7.24元/kg,创近几年来鸡蛋价格新高。 影响鸡蛋价格的主要原因归纳为,前两季度蛋鸡存栏量不大,而且补栏养鸡户相对较少,今后一段时间内蛋鸡存栏量将继续维持较低水平,待天气转凉、消费状况得以改善,蛋价很快还会上涨;另一个因素是,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中秋、国庆双节,到时鸡蛋消费需求也会增加,价格上涨也是必然。利好因素还包括:学校开学在即,学生食堂所用鸡蛋集中采购储存;奥运会结束后,南方很多工厂将要开工,民工返回工厂,蛋品需求也将增加;长时间无大规模禽流感疫情发生,人们恐惧心理解除,购买欲望增强;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人均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 从调查来看,肉鸡市场从2008年6月份开始低迷。7月中旬在铁岭市昌图县调研时,养殖户反映肉鸡毛鸡价格在8元/kg,比年初下降1元;今年初雏鸡的价格在4~5元/只,6月份肉鸡雏鸡价格降到2.4~2.5元/只,进入7月份更是降到惊人的0.6~0.8元/只,种鸡场处于赔钱状态,而去年同期雏鸡的价格高达5~6元/只。进入8月份后,肉鸡价格开始回升,到8月末涨到了9元/只左右。 在调查中,进一步了解到肉鸡生产正处于恢复期。7月份肉鸡收购价格降到了最低谷,仅为8.31元/kg;随后,价格开始稳步上涨8月份肉鸡均价达到了8.72元/kg,比7月份上涨5%;9月份肉鸡收购价达到了8.96元/kg,养殖户看到了获利的曙光。 1.1.2 饲料价格上涨势头减慢,仍在高位运行,饲养利润空间有限 2008年上半年饲料原料价格节节攀升,也拉动了饲养成本的提升。纵观国际市场豆粕价格持续走高,鱼粉价格稳定,蛋氨酸和赖氨酸价格高涨。凌源市与上年同期相比,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继续高位运行;鱼粉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蛋鸡配合饲料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上涨,但是总体呈平稳状态。 从调查来看,2008年饲料原料价格整体处于上升态势,进入第三季度后,上涨幅度减慢,豆粕价格出现回落。豆粕价格在7月份到顶峰,为4.75元/kg,比1月份上涨了23%;随后,开始下降,8月份下降了5.3%,9月份的降幅为3%,与6月份价格几乎持平,仍然处于很高的价格。玉米和小麦麸价格持续缓慢上涨,涨幅不大。玉米8月份上涨了0.6% ,9月份上涨了3.6%;小麦麸8月份上涨了1.4%,9月份价格与8月份的价格持平。 2008年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也处于上升态势,进入第三季度后,上涨幅度减慢。蛋鸡配合饲料价格7月份环比上涨7.3%,8月份环比下降0.4%、9月份环比上涨3.4%;肉鸡配合饲料7月份环比上涨6%,8月份环比下降1.2%、9月份环比上涨了4%。 随着鸡蛋和肉鸡市场价格的上涨,养殖户开始获利。笔者在调研中与凌源市一位蛋鸡饲养量在5 000只的饲养户陈师傅算了这样一笔养鸡成本账:“一只产蛋鸡从蛋孵小鸡到能产蛋,要4个月的时间,这期间需要30元的饲料、防疫等投入成本付出。一只蛋鸡的产蛋期约有12个月,每天每只鸡消耗饲料为13 g,折合成饲料成本为0.3元,此外还有人工、水电等费用,同时饲养过程中约有10%~20%的鸡被淘汰。而一只蛋鸡的产蛋期大约能产17.5 kg鸡蛋,目前下架鸡平均为16~17元/只,如此算来,只有鸡蛋价格为6.2元/ kg左右时才可与饲养成本持平。9月末鸡蛋价格已经达到了7.24元/kg,可见养殖户已经开始获利。 1.2 规模化程度提高,散养户出现明显退市势头 调研了解到,建平县万寿乡、二家石镇几家禽业公司具备饲料厂、孵化厂,有专门技术服务部门,这些规模化企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已经从原来简单的鲜蛋生产,逐步发展成为鸡蛋生产、分级、蛋品深加工、市场营销等一体化企业。 7月份在沈阳市于洪区东大林村的调研时发现,该村今年初有7~8户养殖户没有养鸡,有6~7户不堪亏损,将2~3个月蛋鸡提前下架,两者占到该村养殖户的1/4,但养殖规模都在2 000~5 000只之间,规模过万只的养殖户仍然在坚持,但补栏量比往年要少,在朝阳镇前泊子村调研时,该村的补栏量比去年少80%;八面城镇调研时发现基本上没有散养户饲养肉鸡,规模化鸡场则减少饲养规模;于是便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小户不养,大户少养现象。 虽然大量的散养户退出,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养殖场和大的养殖户所占的养殖比例较大,因而对总的养殖量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铁岭调研时,该市规模化肉鸡养殖占到总量的60%~70%,规模化养殖场和种鸡场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于洪区调研时,东大林村不养鸡或是提前下架的养殖户规模都在2 000~3 000只左右,超过5 000只的养殖户则没有什么变化。 2 趋势预测 第三季度我省蛋鸡、肉鸡生产处于调整阶段,根据目前的肉鸡、蛋鸡的生产形势分析,我们对第四季度的肉鸡、鸡蛋的价格的分析预测如下。 2.1 市场需求将趋于平稳,肉鸡、蛋鸡的生产将逐渐稳定。由于年末受元旦、春节两个传统节日的影响,将刺激肉鸡、蛋鸡生产,预计第四季度蛋鸡存栏量、肉鸡出栏量将有所增加。但是现在的养殖已趋于理性,增幅不会很大。 2.2 预计第四季度鸡蛋、肉鸡的价格将略有下降,后而趋于稳定,元旦、春节期间价格略有上升。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玉米、豆粕等原料的价格可能维持在高价位运行,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益将偏低。 2.3 我省蛋鸡、肉鸡饲养集约化水平较高,且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考验,已经具有较高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鉴于目前我国经济的良好态势,国家加大力度拉动市场内需,有利于养鸡业的生产发展,我省的蛋鸡、肉鸡生产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3 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3.1 养殖户贷款困难,需要政府和农村合作组织共同解决 目前,养鸡企业贷款困难已经是普遍现象,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创新担保方式,以解决畜牧生产投入问题。一些地区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凌源市于2007年成立农业产业化贷款担保中心,这是政府倡导的非官方组织。政府拿出500万元,农户以协会入会形式筹资500万元,力争借贷额度扩大5~10倍,从而大力扶持农户肉牛产业化生产。这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举措,一方面增强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正常生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政府宏观调控畜牧业生产的良好方式。 3.2 养殖污染严重,养殖小区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调研中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养殖污染严重。在养殖村走访时发现,粪便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生活。实行生产生活分离,建立村外饲养小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各级政府可以适当给予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支持。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我省扶持深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考虑引入建立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对粪便进行深加工,变废为宝,在减少污染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一些便民利民政策宣传不足、落实不到位,加大宣传力度是关键 为了推动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我省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奖励措施,但从调查情况来看,这些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养殖户对此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知道。如对新建肉鸡小区占地10亩以上,养殖超过5万元套奖励20万元,对于投资超过5 000万元以上的深加工企业奖励500万元等这些措施,养殖户对这些措施都不是很了解,调研交谈中当他们知道这些措施后表示,虽然目前的市场行情不好,但仍有借助这些优惠措施扩大生产的想法。这表明目前一些政策措施在基层的宣传不到位,仍然需要扩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国家对于养殖业发展的相关规定,尤其是我省畜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措施和规定,提高养殖户的养殖热情,落实养殖小区建设等相关优惠措施,促进我省畜牧业的发展。
⑧ 猪肉鸡蛋价格出现回落,此次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猪肉鸡蛋价格出现回落,此次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猪肉、禽肉等肉类价格下降后,鸡蛋替代消费需求减弱,当前鸡蛋市场处于消费淡季,加之,春季补格雏鸡已进入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能已恢复,蛋价出现季节性回落。鸡蛋价格基本恢复至相对正常的价位,短期再降的空间有限。随着12月逐渐进入消费旺季,预计未来蛋价会触底反弹。
⑨ 养鸡的市场前景如何
2016年肉鸡养殖前景如何,2016年肉鸡产业趋势分析
今年以来,肉鸡市场持续低迷,近期虽然出现小幅回升,但行情波澜不惊,目前主产区肉毛鸡收购价格大多在每公斤7元左右,与往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的跌幅。业内人士分析,近期肉鸡价格虽然出现小幅回升,但受消费平淡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景气度仍在下行,市场价格很可能低位震荡。
市场进入旺季
自去年以来,肉鸡市场行情一直呈现大起大落走势。2014年1-2月份延续前年亏损行情,3-5月份有所回暖,6-7月份再度下跌,8-9月份行情扶摇直上,价格升至全年最高点,有的地方甚至突破每公斤10元关口;进入第四季度后逐渐下滑,从10月底跌破成本线后,一直延续至今,且在目前的消费旺季,仍然没有迎来往年同期的利好行情。
据了解,从今年春季开始,肉鸡行情一直呈现偏弱走势,6月中旬全国肉毛鸡价格又出现较大幅度下跌,7月份全国肉毛鸡价格普遍跌至5.50元/公斤左右,而肉毛鸡市场不振也引发了肉苗鸡补栏意愿冷淡,价格大幅跳水。进入8月后,由于恶劣天气影响到肉鸡销售,造成肉鸡出栏困难,才使肉鸡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上涨。
近期监测信息显示,虽然当前鸡肉消费逐渐进入旺季,市场行情有所反弹,但仍在低位震荡。如10月27日,主产区毛鸡一般体重的,收购价格在6.5-6.8元/公斤,较大体重的,收购价格达到7.0-7.5元/公斤,依然没有突破8元/公斤的往年同期价位。由于毛鸡价格低迷,养殖户补栏意愿较弱,目前肉雏鸡价格多已触底,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达20%以上。而受屠宰场鸡肉产品走货缓慢,库存压力加大,售价持续下降拖累,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肉毛鸡价格大幅上涨空间有限,仍会在7-7.5元/公斤之间震荡徘徊。
市场供大于求
近年来,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快速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行业的繁荣。相反,由于市场信息、消费状况、生产能力不透明,造成种禽企业盲目投资引种扩张,养殖场户趋之若鹜大量上马,过度的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产销失衡,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业内人士介绍,从2009年以来,我国祖代种鸡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2011年创纪录地增长23.7%,一举突破100万套达到121万套,2013年祖代种鸡年进口量更是高歌猛进地达到154万套,这样导致市场上商品代肉鸡供应量大幅增加;但近年来中国肉禽业频繁遭遇不测事件,2013年以来,先是“速成鸡”,后来“H7N9禽流感”、紧接着是“福喜肉”……接连发生的负面事件,给禽业带来了严重的误伤和冲击,导致消费信心缺失,市场行情疲软,种禽苗禽滞销,许多种禽厂、屠宰厂亏损,产业面临危机。
面对出现的新情况,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业界的共识,缩减种鸡数量成为必然。虽然2014年肉鸡养殖行业“去产能”速度明显加快,祖代鸡引种量下跌22.73%,但2013年祖代鸡的庞大数量,仍将直接影响到2014年父母代鸡的存量,从而对2015年商品代鸡苗形成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2015年商品代肉鸡养殖数量依然供大于求。
消费需求放缓
后市不容乐观
由于去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工业企业及一般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尤其是农民工流动减少,导致今年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加之,为防范禽流感部分地区实行临时休市制度,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影响到活禽市场的日常销售;同时,受进口鸡肉产品冲击等,未来肉鸡行情走势仍然存在诸多变数。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肉类消费有了一定增长,但增幅缓慢。从禽肉占肉类消费的比重可以看到,过去十年来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始终徘徊在20%左右,2000年-2013年,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只上升了1.20个百分点。可见,禽肉占肉类消费比重增速不是很快,且一些负面报道不利于禽肉消费的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国家放宽了鸡肉进口政策,其中的鸡杂碎在国外由于没有市场而大量低价倾销到中国,而中国的鸡肉生产企业正是依靠鸡杂碎价格相对较高来维持一定的利润,因此,受进口鸡产品冲击,屠宰企业整体利润下滑,必然影响到上游的肉鸡收购价格。
直面产业瓶颈
调整势在必行
虽然我国肉鸡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行业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因此,在灾难事件面前,行业严重缺乏危机公关和对媒体的沟通宣传,更没有集体发声的平台,这些都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与短板,亟待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白羽肉鸡行业,需改变以往各企业只顾独自埋头发展,导致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的老路。应组织专项调研,制定发展规划,使各龙头企业对发展前景、速度、规模、方向等形成统一认识。
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健康消费,维护产业合法权益。通过设立参观基地或教育基地的方式,进行白羽肉鸡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使消费者对白羽肉鸡产业有科学、客观和真实的了解。
大力促进出口,打击走私,规范进口。
⑩ 全国鸡肉价格3年首降,下降了有多少
鸡肉下降了1.6%。相比较其他的肉类,肌肉下降的特别厉害,猪肉上涨了52.6%,牛羊肉上涨了10%。我们都知道在2019年发生了一段时间的猪瘟,当时的猪肉很多人都不敢吃,并且有很少的人会自己卖猪肉,因为猪都发病死了,都不能吃猪肉,也不新鲜。就不会有很多人会购买,之后猪肉的价格就上涨的越来越快,达到了天价的价格。
很多人称自己都吃不起猪肉了,分分买鸡肉吃。经过了一段时间国家的调整,猪肉的产量在慢慢上升,但是猪肉却一直掉不下来,甚至一斤达到了50多块钱。这样天价的猪肉可以说是很多人都不会购买的,而且很多人也吃不起。就像那些贫穷的家庭,根本吃不起猪肉,而这个时候就会买其他的肉进行代替。
鸡肉的价格也在随着猪肉的价格进行变化波动。如果猪肉越来越便宜的话,鸡肉就很少有人吃了。因为我们都知道鸡肉,它的肉比较柴,它的肉质没有猪肉好,所以如果猪肉的价格会下降的话,鸡肉的价格也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