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值会下降
市场利率上升,即人们持有货币会获得更多的收益,人们会有持有货币的需求,那么他们便会变卖手中的债卷,人们纷纷抛售债卷,债券的价值就会下降。
市场利率上升引起债券的价值下降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的关于投机动机的观点。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随利率的变动而相应变化的需求,它与利率成负相关关系,利率上升,需求减少;反之,则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增加。
(1)为什么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扩展阅读:
凯恩斯货币需求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三种动机决定:分别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除了上述的投机动机,还有以下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
交易动机:
凯恩斯把交易动机又分为所得动机和业务动机二种。所得动机主要是指个人而言,业务动机主要是指企业而言。基于所得动机与业务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凯恩斯称之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预防动机:
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而在手中保存的货币,其支出的时间、金额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确定。但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机会。为此,人们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货币在手中,这类货币需求可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② 为什么利率上行的时候,债券价格会下跌
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影响债券价格的利率是市场中由资金供求因素而导致的一些基础性的利率,比如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PR利率等,一般将其统称为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对债券价格的影响是这样的:在债券票面利率固定的前提下,市场利率上升,就会导致债券的相对收益率下降,这时候市场就会卖出债券投资收益更高的产品,债券需求降低,债券的价格就下降;反之,市场利率下跌,债券的相对收益率就会上涨,债券的需求提高,债券的价格就上涨。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0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③ 试分析为什么债券价格下降就是利率上升
因为债券的实际收益等于票面价格与利息之和再减去买入价,债券价格上升的话,实际利率当然也是会下跌的。除此之外,债券价格与市场整体的利率环境也呈现反比关系,因为债券的一般规定了票面利率,票面利息是固定的,当市场利率下跌的时候,债券的收益相对就高了起来,这时候市场对债券的需求就会提高,债券的价格也就会上升。
债券的价格除了受到市场利率环境的影响之外,也与债券的供给有关系,如果整个社会的融资需求旺盛,债券的供给就会提高,从而导致债券价格有所下跌。
所以债券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也就上升。
拓展资料
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市场利率因受到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变化而经常变化。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自由竞争,信贷资金的供求会逐渐趋于平衡,经济学家将这种状态的市场利率称为“均衡利率”。与市场利率对应的是官定利率,所谓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利率。
货币当局可以是中央银行,也可以是具有实际金融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前,中国的利率基本上是官定利率。
在近2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资金分配和融资格局的变化,市场利率在利率体系中的比例已逐渐加大。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是从资金价格决定权的角度来分析利率形式的。实际上,在统一的官定利率背景下,由融资形式多样性、一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分割等因素所决定,市场利率也会有多种表现。例如在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其市场利率水平也有相当的差距。
④ 为什么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一定下降呢
金融产品有个特点,今天的价格*利率=未来的现金流,等式中的三个数字永远都在变,但是这个等式是一直成立的。
首先需要注意,本文所说的利率并非债券的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影响债券价格的利率是市场中有资金供求因素而导致的一些基础性的利率,比如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PR利率等,这里我们将其统称为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对债券价格的影响是这样实现的:在债券票面利率固定的前提下,市场利率上升,就会导致债券的相对收益率下降,这时候市场就会卖出债券投资收益更高的产品,债券需求降低,债券的价格就下降;反之,市场利率下跌,债券的相对收益率就会上涨,债券的需求提高,债券的价格就上涨。
拿股票来说,一般是企业的盈利情况时好时坏,所以未来能够取得的分红是不一定的。盈利情况差,分红少,现金流少,今天的价格就要下跌。反过来也一样。
有时候企业自己的盈利状况没有变,但是央行调整了利率,比如今天利率下调了0.25%,那么股票的价格就应该上升。(当然实际的影响机制比这要复杂,但是大致意思是一样的)
用这个公式去套债券就很明显了。债券的特点就是每个月付息多少钱、到期一共还本多少钱都固定好了,未来现金流是不会变的,所以利率越高、今天的价格就越低。
这里面稍微有点绕人的是,债券实际上有两个“利率”!
一个是市场利率,就是我们用来套公式的那个利率。
另一个叫作“票面利率”,虽然名字也叫作利率,实际上只是用来计算未来现金流的一个参数。债券一旦发出来,这个票面利率就不变了,相应的未来现金流也就固定下来。在计算债券价格变化的时候,不要把这个“票面利率”当成市场利率套进去了,这是两码事。
以上是比较机械的解释,背后的道理可以参看@发哥 @曹志伟 的回答。
补充一下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是什么关系:
在债券刚刚发行的时候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是有关系的,就是市场无风险利率+一定的风险溢价=票面利率。比如说我的钱存银行一年3%的利率,借给一个企业还要面对它倒闭的风险呢,所以要在3%的基础上加一点风险补贴。
等发行完成之后,票面利率就再也不动了,未来现金流也就固定下来。
⑤ 为什么收益率上升,债券价格会下降呢
利率上升会引|起债券价格下降这是因为债券利率是固定的,在利率上升的时候,为了保证债券收益率和债收益率一致只能将债券价格下调。简单来说,利率上升会引弓|起债券价格下降是因为债券利率只能大于等于一般利率, 当债券利率固定而一般利率下降时,债券就需要以降低债券价格的形式来提高债券的收益率,这样债券才有其投资的意义。
拓展资料
一、利率上升的影响
1、资金:利率上升会导致借款人借款的成本增加,对于缺少资金的人的负担也会增加;
2、经济:所有的居民收入一般分为支出和存款。利率的增加就会导致存款的增加,也就会让居民的消费欲望降低;
3、汇率:利率增加时贷款和消费减少,物价也会相应的降低,也就会导致出口额的增加和进口额的减少。外汇的需求也会随之降低,而外汇的汇率也会降低。
二、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有三种关系:长期债券,其价格随利率的高低按相反方向涨落;国库券价格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小;短期利率越是反复无常的变动,对债券价格的影响越小。
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是利率与债券价格的关系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长期债券,其价格随利率的高低按相反方向涨落。
例如,一种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息票率为9‰,偿还期限为30年,如果市场利率也为9‰,那么,债券价格与其面值刚好相等。但如果市场利率提高为14%,则这一债券的价格只有650元。
第二种情况是国库券价格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小,因为,这种债券的偿还期短,在这一短时期内国库券可以较快地得到清偿,或在短期内即以新债券可代替旧债券。
第三种情况是,短期利率越是反复无常的变动,对债券价格的影响越小。例如,一年到期的债券,即使利率提高2%,也只使债券价格下跌2%。
市场利率是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市场利率因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而经常变化。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自由竞争,信贷资金的供求会逐渐趋于平衡,处于这种状态的市场利率为“均衡利率’与市场利率对应的是官定利率,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利率。
⑥ 债券的收益率会随着利率变动而变动吗为什么利率升高,债券价格反而下降呢
例如:债券的收益率3%,银行存款利率3%,当利率上升时,银行存款利率变成4%就会引起投资者卖出债券变成存款,假设原来债券的价格是100元(债券的票面利率固定3%),当债券收益率要达到4%时才能和利率保持平衡,这时债券的价格应该下跌1.03/1.04*100=99.03846元
一;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二;债券(Bonds/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
三;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
四;债券尽管种类多种多样,但是在内容上都要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是指发行的债券上必须载明的基本内容,这是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约定,具体包括:
1.债券面值;债券面值是指债券的票面价值,是发行人对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后应偿还的本金数额,也是企业向债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债券的面值与债券实际的发行价格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发行价格大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小于面值称为折价发行,等价发行称为平价发行。
2.偿还期;债券偿还期是指企业债券上载明的偿还债券本金的期限,即债券发行日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公司要结合自身资金周转状况及外部资本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公司债券的偿还期。
3.付息期;债券的付息期是指企业发行债券后的利息支付的时间。它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个月支付一次。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付息期对债券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有很大影响。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单利计算的;而年内分期付息的债券,其利息是按复利计算的。
4.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是发行人承诺以后一定时期支付给债券持有人报酬的计算标准。债券票面利率的确定主要受到银行利率、发行者的资信状况、偿还期限和利息计算方法以及当时资金市场上资金供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5.发行人名称;发行人名称指明债券的债务主体,为债权人到期追回本金和利息提供依据。上述要素是债券票面的基本要素,但在发行时并不一定全部在票面印制出来,例如,在很多情况下,债券发行者是以公告或条例形式向社会公布债券的期限和利率。
⑦ 为什么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债券的实际收益等于票面价格与利息之和再减去买入价,债券价格上升的话,实际利率当然也是会下跌的。除此之外,债券价格与市场整体的利率环境也呈现反比关系,因为债券的一般规定了票面利率,票面利息是固定的,当市场利率下跌的时候,债券的收益相对就高了起来,这时候市场对债券的需求就会提高,债券的价格也就会上升。债券的价格除了受到市场利率环境的影响之外,也与债券的供给有关系,如果整个社会的融资需求旺盛,债券的供给就会提高,从而导致债券价格有所下跌。
(7)为什么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扩展阅读:
道理是这样的,当债券发行的时候,债券的到期日以及票面利率就已经是固定不变的了。当银行利率上升的时候,意味着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上升,因此资金会从债券流向银行(或者广义的无风险资产),从而使得债券价格下跌。理论上,当债券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使得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可理解为名义利率和无风险利率的差额)回到发行时的水平的时候,债券价格达到均衡。
再回到债券回报率的问题。我们假设债券发行的时候,面值100元,一年后到期,年利率5%。而当时银行存款利率是3%。因此我们发现,这张债券的回报率高于无风险利率2个百分点。假设发行了 2个月以后,现在银行利率涨到了4%,而债券由于票面利率无法更改,依然是5%,由此可见这张债券的回报率只高于无风险利率1个百分点了(不考虑折现率),但是债券内在的风险不变,因此这样一来等于是在同样的风险条件下,债券的回报率下降了。
回报率下降以后,由于相应的风险无法得到利息的补偿,因此这张债券在市场上的价格会下降,比如降到99元左右,而到期以后依然可以拿到本息和105元,这样6%左右的利率比当前市场利率(4%)依然高2个百分点左右,和发行时的情况一致,假设当前债券的内在风险依然和发行时一致的话,债券价格达到均衡。
⑧ 为什么市场利率上升了,而债券价格反而下降了呢
债券价格=债券未来的现金流收入现值。大家都知道,债券的票面金额和票面利率在债券发行时就已经固定,因而未来的现金流收入(债券利息收入和债券到期返还的票面金额)已经固定。
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会下降,反之亦然。
为什么呢,因为债券的理论购买价格=未来现金流收入/贴现利率(市场利率)
假设你有100元,同期一年期市场贷款利率为5%。那么你借给别人一年后的现金流入为:
贷款利息收入+到期返还本金=100*5%+100=105元
这时有一家公司发行面值100元一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5%,他们发行时应该怎么确定债券卖多少钱呢?
大家都知道,不购买债券,100元用于贷款给别人,一年后的现金流入至少有105元,那么要我买债券,债券一年后的现金流收入也至少要有105元,否则的话,人们就不会购买债券,而选择直接贷款。
所以债券购买价格(本金)*市场利率+本金=票面金额*票面利率+票面金额
即:债券购买价格(1+市场利率)=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
债券购买价格=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1+市场利率)=100(1+5%)/(1+5%)=100元;
所以该公司的债券将定价为100元,保证投资于该债券的未来收益至少不低于市场水平。
假设市场利率由5%上升到6%,那么
债券购买价格=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1+市场利率)=100(1+5%)/(1+6%)=99.057元;
所以市场利率上升,债券购买价格反而下降;
再假设市场利率从5%下降到4%,那么
债券购买价格=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1+市场利率)=100(1+5%)/(1+4%)=100.96元;
由此看出,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其实道理很简单,债券的票面利率固定,如果同期市场利率比他高,那么债券购买价格就必须下降,去弥补低票面利率,才能吸引投资者购买该债券;反之亦然。
同样可以类比,
其他金融产品的价格与市场利率也是成反比的,但是其他金融产品的未来现金流入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所以并不能像债券一样有绝对的反比关系。
比如说股票,理论上股票价格与市场利率是成反比的。但是,实际上股票未来的现金流入不仅仅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他还受到公司未来经营状况、国家方针政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时候市场利率上升,但是由于人们对公司的未来充满希望、国家的大力扶持等利好因素,股价不跌反而上涨。
⑨ 为什么说,市场总体利率水平上升时,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也应上升,从而使债券内在价值降低
因为在市场总体利率水平上升时,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也应上升,从而使债券的内在价值降低;反之,在市场总体利率水平下降时,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也应下降,从而使债券的内在价值增加。
1、债券价值影响因素主要是:折现率,债券价值与折现率反向变动。 到期时间,溢价发行的债券,随着到期日的接近,价值逐渐下降; 折价发行的债券,随着到期日的接近,价值逐渐上升; 平价发行的债券,随着到期日的接近,价值不变。
2、债券定价的基本原则是: 折现率等于债券利率,债券价值就是其面值; 如果折现率高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低于面值; 如果折现率低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高于面值。 到期时间 对于平息债券(付息期无限小),当折现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变时,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接近其票面价值。 平息债券 付息期无限小(不考虑付息期间变化) 溢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下降; 平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不变(水平直线); 折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即:最终都向面值靠近。 零息债券 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向面值接近。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上升。 付息频率 折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债券价值会下降 溢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债券价值会上升;平价发行的债券,加快付息频率,债券价值会不变。
3、影响债券利率的因素主要有: 发债公司的信用程度:公司信用程度的高低与债券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发债公司的预期收益:债券的利率不能高于发债公司的预期收益; 债券期限的长短:债券利率的高低与债券期限的长短成反比; 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债券利率应略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但最多不能超过同期居民银行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且不得高于同期的国库券利率; 发债公司的平均利润率和对债务的承受能力:债券利率在通常情况下不能高于公司的平均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