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双十一哪个地方骨折价格高
扩展阅读
报税没有成本票怎么办 2025-08-04 19:18:10
空气产品哪个好 2025-08-04 19:18:02

双十一哪个地方骨折价格高

发布时间: 2022-05-14 00:00:05

Ⅰ 双十一营销策略分析

从2009年到2016年的八年中,淘宝在“双十一”这一天的成交额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使淘宝“双十一”成了当之无愧的“网络购物狂欢节”。淘宝“双十一”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与其在活动中所采用的营销策略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淘宝“双十一”营销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推进互联网络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使得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不断扩大的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以及不断攀升的网购交易额,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电商领域,电商平台的竞争日益加剧。在众多的电商平台中,淘宝商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从创办“双十一”八年来,淘宝营业额从2009年的5?200万元到2016年的1?027亿元,呈现了井喷式增长,销售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数多达235个,创造了众多的营销神话。在这场购物狂欢节中,淘宝的营销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淘宝“双十一”营销策略分析

(一)活动前期的营销策略。

1、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活动前期的广告宣传包括硬广、软广两个方面。硬广就是指出现在各大网站、各大城市的地铁站以及公交站、候车室的各种宣传图、宣传语,还包括电视、视频网站上的各种广告宣传视频。软广主要表现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进行舆论的宣传推广,比如推广的“双十一”抢购攻略、“双十一”购物清单等相关软文。淘宝还会在各大论坛开展有关“双十一”的话题讨论。从独立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获得的数据表明,在2016年的11月3日14时到11月4日13时59分共24小时的时间,天猫“双十一”活动在微博上的提及量达到了2?250?535次。此外,还包括在淘宝本身页面进行改版宣传以及各店铺提前放出促销信息等。前期广告宣传的核心就是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即获得大量的优惠,使“双十一”购物划算的观点深入人心,让消费者认识到这是有利可图的,从而提高其对“双十一”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提前发放大量红包,开展抢红包活动。

抢红包活动是淘宝“双十一”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一大亮点。淘宝“双十一”抢红包热最早出现于2012年,当时红包类型还比较单一,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天猫所有数码家电商品在11月11日这一天累计满返红包。第二种是双十一充值抢现金红包。如消费者在淘宝网站上充值150元可以抢50元现金红包,充值300元可以抢150元现金红包。充值抢现金红包的活动时间是11月5日到11月10日。在活动的开展期间,淘宝最高送出了40万个现金红包。淘宝“双十一”的抢红包活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求利心理,而且还颇具趣味性,所以抢红包活动在以后的每一年淘宝“双十一”宣传推广中都精心设计且声势越来越大。这种促销活动给消费者一种“红包不用也是亏损”的心理暗示,提高了消费者对“双十一”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举办天猫“双十一”晚会。

淘宝在2015年首次试办天猫“双十一”晚会,就获得了收视与关注的双赢,同时也制造出了电视购物晚会这种新型电视节目。“电商+电视+网络”的传播策略使淘宝“双十一”引爆全民聚焦。由第三方收视率监测公司酷云发布的数据显现,在北京水立方现场直播的湖南卫视2015年“天猫双11狂欢夜”市场占有率高达28.386%,占有全国同时段播出得一切节目内容的第一位。如此之高的收视率,带来了数百万观众的互动,新增用户注册数是平时的20倍以上,31分钟交易额就已经达到190亿,相当于2012年全天的交易额。2016年,“天猫双11狂欢夜”晚会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又一热点,晚会云集了包括贝克汉姆夫妇、科比、穆勒、斯嘉丽、陈奕迅、梁朝伟等在内的全球各大文体明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注度。同时,在微博的话题榜上其同名话题雄踞热搜榜、话题总榜前列,且毫无悬念地荣登当晚收视率冠军宝座。

活动当中的营销策略

1、分时段抢购。

因为淘宝“双十一”的活动会持续一整天,为了防止消费者在活动的第一时间就将价格低廉的商品抢购一空,淘宝采取了分时段的抢购活动。一方面让消费者不会错过对价格低廉的商品的抢购,另一方面也不断维持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增强消费者的参与程度,维持“双十一”的活动人气。

2、更新销售信息,直播销售数据。

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对“双十一”信息进行实时更新,扩大活动影响力,让人们产生一种购物时间上的紧张感。就淘宝“双十一”的报道而言,其侧重点是分析相关的数据,重点突出时间、交易量等,尤其是在双十一开始的前几个小时,同时注重于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大概的形式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016年)淘宝“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0亿元只用了55秒。6分58秒之后,交易额破百亿,而在去年,阿里巴巴是在12分28秒破百亿”。淘宝“双十一”这类新闻的报道,不仅是对自己本身的一种积极正面宣传,同时也会调动还未参与活动的消费者的好奇心,使其产生盲从、凑热闹的心理,进而扩大活动影响力以及消费者的参与度。

3、开展一系列趣味性活动。

趣味性活动的设置一般是在整点时间,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始终是购买行为是否发生的敏感点。通过在每个整点阶时间段设置“一元秒杀”等活动,会不断调动消费者的购买热情,维持活动的氛围。除在正点设置活动外,淘宝也会在几个比较特别的时间点上设置如“抢红包,捉猫猫”等相关活动。这些活动都能使消费者占到一些便宜,同时也对淘宝“双十一”活动本身起到了很大的宣传推广作用,所以备受大家青睐。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活动的趣味性把淘宝“双十一”气氛推向了高潮。

活动后期的营销策略

1、优惠活动持续推广。

活动结束后的一系列继续推广的折扣行为,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在活动期间没来得及购买的这批消费者,让他们仍能享受到折扣。对于商家来说,这种活动也能让他们重新处理库存,制定出新的有利于增加销售额的措施。这种活动的开展也会延长淘宝“双十一”的影响力,有利于淘宝“双十一”活动的下一次举办。

2、不断地炒作造势。

淘宝“双十一”结束后,在淘宝论坛、微博等社交网站发起晒照等相关的话题讨论,鼓励消费者将自己在活动期间的抢购成果晒出去。这种活动的开展为淘宝“双十一”进行了舆论方面的造势。晒照的行为一方面给予了淘宝“双十一”期间的折扣活动的真实性证明,另一方面也使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持续深入人心。

淘宝“双十一”营销存在的问题

信息轰炸导致用户疲劳。

随着淘宝“双十一”销售额的不断增加,加入到“购物狂欢节”的电商平台也越来越多了,进而使得11月11日这一天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双十一”前的宣传促销对于淘宝网站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群发短信、滥发短信的宣传手段愈演愈烈。每天几十条促销短信,会打扰到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过于频繁的促销信息传播与轰炸,会使消费者感到身心疲惫,对淘宝“双十一”活动产生不满和抗拒,也不利于淘宝“双十一”活动的口碑传播。

网络系统不完善,用户体验下降。

在零点秒杀时间段,有很多消费者会遇到网站卡顿等问题。这使得一部分消费者连网站主页都无法进入,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心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期望值。消费者下单后,系统会显示工作繁忙正在排队,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会导致消费者无法进行支付行为。等支付页面终于正常恢复可以使用时,却又会因为下单时间过长已超时而将消费者的订单取消。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没有办法只能重新进行下单,结果是又要排起长队等候系统处理。这种因为下单后的付款不顺,导致消费者“空欢喜”的例子在淘宝“双十一”期间是比较常见的。“秒杀”落空、网站卡顿等情况的出现,会使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度下降。

虚假销售,失信于消费者。

淘宝“双十一”期间各商家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促销优惠活动,但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促销活动似乎并没有商家说的那么好。虽然有很多的商家会在“双十一”打出“骨折价”等相关口号,但消费者发现很多商品的价格并没有像商家宣传的那样便宜,甚至有一些商家先将商品的原价按比例进行一定程度的增高上调,在价格上隐瞒欺诈消费者。淘宝“双十一”宣传的口号是“半价免邮”,然而部分卖家在活动期间却拒绝参加半价免邮活动。淘宝“双十一”一直以低价作为促销的核心,但众商家面对激烈的竞争,会不断地降低商品售价,结果恶性竞争导致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与消费者的期望值不符,使消费者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进而感到失望。

物流拥堵导致消费者满意度降低。

淘宝“双十一”的物流拥堵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所诟病的。随着淘宝“双十一”期间交易额的不断升高,产品订单量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如2016年快递数超10亿件。面对如此庞大的快递数量,物流压力空前增大。物流公司负载过大甚至瘫痪,部分物流公司由于不堪重负而停止揽件,消费者的收货日期超过半个月,系统在发货后的10天会自动确认收货,导致买家没有收到货物而自动默认好评,引起消费者强烈的不满情绪,降低了购物节的消费体验与客户满意度,从而打压了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购物热情。

淘宝“双十一”营销问题的应对策略

使信息传播更具针对性。

淘宝“双十一”过于频繁的促销信息传播与轰炸,会使消费者感到身心疲惫。为此,淘宝应设置正确的宣传话题,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传播方式,创新传播模式。对于宣传话题要结合当下社会最关注的热点、受众最关心的事件来进行选择与设置。话题应具有新颖性、时效性、重要性等特点,要有针对性地抓住消费者的兴趣点,把握消费者的偏好。对于宣传信息传播方式的选择方面,淘宝应针对不同的信息受众选择更有效直接的方式传播促销信息,注重个性化传播,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如对于年纪较大的消费者,淘宝可选择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信息宣传,而对于较年轻的消费者,淘宝可在一些新兴社交论坛如微薄、微信等平台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广告宣传。总之,淘宝“双十一”应避免采用狂轰滥炸式的信息传播以及毫无节制的发送短信,否则会使消费者对淘宝“双十一”产生逆反心理。

优化系统平台。

淘宝“双十一”期间集中爆发的购买支付需求对支付系统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虽然淘宝近几年也做了一些改进,但面对逐年扩大的购买规模,淘宝平台系统仍需优化和完善。在“双十一”前期,淘宝应当对消费者预热时期的各相关浏览、收藏、加入购物车、关注等信息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进而对参与“双十一”活动的用户数量、销售情况进行预估,并基于此制定一系列的应急方案与措施。此外,还应设计更为详尽的商品信息网页,优化支付流程与平台,提高消费者在“双十一”时期购物的畅通性以及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度。淘宝2014年开始推广的“提前预售”环节对于缓解系统压力就起到了显着的效果。淘宝“双十一”预售是指消费者提前付定金到“双十一”当天再付尾款。在淘宝“双十一”刚刚开始的几分钟里会有大量的交易同时发生,而预售可以将下单时间进行分散,将系统的峰值压力降低。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淘宝“双十一”期间的虚假销售问题一直为人诟病,商家在折扣、产品价格方面的不诚信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对此淘宝应倡导保护消费者网购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在过去的几年里,虽然淘宝已经对此采取了“打假”等相关活动,但虚假销售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淘宝应持续开展“打假”活动,对可能出现在淘宝市场中的假冒伪劣品开展全方位的打击,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淘宝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设置相关标准对电商行为进行约束,使其制定合适的促销折扣,并注重对电商的监督,保障折扣宣传的真实,提高商家诚信。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淘宝“双十一”的海量订单,使物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当前“菜鸟”网络的基础之上,如何满足消费者在物流方面的高效要求,是淘宝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是淘宝应加强与仓储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的合作,制定出适用于“双十一”期间的物流应急方案。二是淘宝应注重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断挖掘数据,加强订单等数据信息的共享,实现物流配送的规模化。在“双十一”期间,淘宝也应与交通、运输等部门达成相关协议,为商品配送保驾护航。

Ⅱ 如今的双十一还能让你想起这天原本是光棍节吗

双十一原本是个光棍节,是为了那些在这天单身的人们设立了,2009年某宝将这天作为一个购物狂欢节,以便让那些单身的人们可以在这一天转移注意力,没有甜甜的恋爱也有便宜的东西可以买买,现在的双十一,已经让我想不到这是为单身人士设立的节日了,它就是一场购物狂欢。
用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东西怎么会不快乐呢。

Ⅲ 医院骨科医生进!请问大腿粉碎性骨折,请问进口钢钉和钢板是什么价格

用髓内钉吧,比钢板好,还相对便宜

Ⅳ 车祸致骨折价格表

有没有做伤残鉴定?你可获得的赔偿项目是:
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3.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4.死亡受害人近亲属或者伤残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的赔偿金。

Ⅳ \"折上折\"售新车!多个品牌骨折卖,上汽是要病急乱投医了

写在最后

降价,是获取销量比较容易的一种方式,但对品牌的打击也是难以估计的。面对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上汽集团如今确实是遇到了"瓶颈"。而面对着产品力水平,品牌塑造及营销水平的问题,都是上汽集团亟待解决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如何看待今年的双十一

一、双十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国内疫情控制的逐步向好,今年双11可以算得上是历届以来最值得关注的一个,会成为一场测试国内零售业转型与变革的期末考。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其中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国内消费在经历了疫情冲击之后经历了从复工复产到复商复市,今年前三个季度,对于整个中国零售行业来说,都无疑是一次极大地考验,同时也将深远的影响到中国零售业未来的方向与格局。



二、2020年双十一经济新动向

双十一电商大战来了!天猫、苏宁、京东纷纷启动双十一发布会。

1、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季新闻发布会

今年天猫双十一活动主题从去年的“愿望11实现”到今年的“1起挺你 尽情生活”。在2020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季新闻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家洛透露,今年将是“史上平台出资力度最大的一次双十一”,平台将发放40亿现金红包、100亿品类补贴、200亿品牌大额券,整体规模是去年的2倍;今年双十一,天猫还会发“惊喜红包”,先发红包、后消费,总额高达10亿;对于低客单用户,推出“笔笔返”活动,这也将是品牌最强获得“新客”的机会。

2、京东双十一发布会

在“2020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启动发布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韩瑞宣布,将通过“10大招式”构建“低价好物”、“简单快乐”、“放心购买”三大主场。京东将以超2亿件5折商品、超3亿件新品、头号京贴、“双百亿计划”带来多重优惠、海量新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极致性价比好物。

3、苏宁双十一全民嘉年华发布会

10月19日,苏宁易购发布消息称,双十一全民嘉年华发布会定档10月26日,“将有百亿补贴、服务升级、超级秀等重磅内容发布,形式上绝对惊喜,值得看、有干货,错过遗憾。一句话,期待好事发生吧。”

三、你怎么看双十一购物节?

这个双11,很多商家集结万千好物,一起挺不懈追寻理想生活的你,为你的生活,加油助威!这个双11不仅是一场狂欢,也是一次众多品牌、商家汇聚在一起挺你,为生活的一次应援和打气。今年双十一有哪些值得你期待的?或者你怎么看双十一?



对任何事物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双十一购物也不例外。在生活中,应该增强辨别事物的能力,用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导消费。任何事情都被认为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特别是今年2020年的双十一。个人倡导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双十一即将到来,给大家几点消费建议:

1、理性看待双十一商家活动。双十一会有很多的优惠和店铺活动,这个时候不要因为要参加活动,而勉强凑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避免造成浪费。建议列出双十一购物清单,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非必须的。必须的也可以分短期急用的和长期要用,柴米油盐等是短期要用的,长期要用的例如网络、手机套餐费用、学习办公用品(例如办公软件续费、学习应用付费、网盘续费等),一般在双十一优惠力度都非常大,可以节省不少费用的。例如去年的三节课、印象笔记、115网盘基本是打骨折的。如果打算长期使用的学习办公应用是可以考虑在双十一入手或续费的,绝对给你节省不少钱。

2、适量购买。无论此时商品有多划算,都不要买太多,要考虑到接下来商品的保质期,避免商品太多过期。

3、注重质量。因为双十一我们买的东西会比较多,如果造成太多退换货会给自己造成很多麻烦,所以一定要注意看评价,避免选到质量不好的商品。

4、量力而行。在购买东西之前要看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来负担,如果不能,就不要勉强自己去参加。

5、避免影响工作。虽然双十一的优惠力度很大,但是要在保证自己休息的情况下去参加活动,避免影响工作,毕竟工作才是幸福生活的唯一保障。

6、正确面对得失。网上购物本来就看不到实物,双十一过后我们必然会有得有失,要用平常心去面对,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7、果断退换货。如果买的商品不合适,还是建议大家要退换货,避免闲置商品,最重要的是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

Ⅶ 淘宝店活动价前后差距大是商家乱抬价吗

淘宝店活动价前后差距大是商家不是乱抬价而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13年来双11之所以成为全民狂欢购物节,无非是凭借曾经打到骨折的价格优势如今随着促销规则越复杂,优惠逐渐消失只剩下套路遍地奥一实测研究院在今年618期间,发现有商品618前突然提价超千元心心念念折扣价偷偷变成收割价。

淘宝店活动的营销手段

一般在活动前故意把价格抬高到活动那一天就降下来,会便宜那么一点点这样你买的时候就感觉占了便宜不去和其他商家比较的话,估计你就下手了有的商家在活动期也会抬高价格,因为有的人看到有活动一般的思维肯定是价格优惠了,也有人不知情去购买总之这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所以在购买时请擦亮眼睛免得不必要的损失。

因为有些是搞活动的价格比如说双十一搞活动的时候价格就比较便宜,还能满减平时不搞活动的时候则比较贵一点,这也是淘宝商家的促销手段通常靠搞活动刺激消费者购买达到自己的销售数量,所以两次的价格会不一样建议买的时候多看几次。

Ⅷ 双十一都有哪些套路,选择在双十一购买商品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双11是每一年非常重要的一个购物节,在这一天各个网络购物平台都会推出自己的一些福利和政策来吸引人气,可以说在这一天谁卖出的东西最多也就证明了谁才是电商世界的老大,而在这一天其实也是有非常多的一些套路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双11购买商品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睁大自己的眼睛,不要被商家的那些套路给迷惑住了。

最后一个套路就是满减套路,商家会宣传买多少减多少,如果不够的话可以去在同个店铺去购买凑这个金额,甚至有的商家他愿意你跨店去买多少减多少,结果有些不理智的消费者为了享受这个优惠,结果买了一堆没有必要的东西造成浪费。

Ⅸ 双十一的东西真的便宜吗 还是只是个噱头

为了探究天猫商家的“双11”营销套路,我们以美妆为例,追踪了22个品牌的天猫旗舰店在2016年11月5日至11月14日总计10天的商品数据。

这22个品牌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国产4个:佰草集、自然堂、相宜本草、美加净

欧洲6个:兰蔻、妮维雅、娇兰、欧莱雅、薇姿、雅漾

美国5个:倩碧、玉兰油、美宝莲、蜜丝佛陀、雅诗兰黛

日本4个:SKII、资生堂、欧珀莱、植村秀

韩国3个:悦诗风吟、雪花秀、兰芝

我们得到了若干小结论。



1. 80%的商品参加了“双11”活动

双11前后总计10天中,在这22个天猫旗舰店出现过的商品共有3502件。但这三千多件商品并不都参加了双11活动。

按照上下架时间,我们可以将商品分为7类,并统计该类商品数量占所有商品的比例:


双11当天在售的商品其实只有ABCD四类,占三千余件商品总数的66.7%,也就是三分之二。

另外的三分之一去哪里了呢?

我们可以将双11当天不处于“销售”状态的商品分为五类:

暂时下架——F类商品

双11前预售——部分E类商品

彻底下架——部分E类商品

下架后换了个地方重新上架——部分E类商品、部分CDG类商品

双11后上新——部分CDG类商品

其中,预售商品和在双11当天重新上架的商品其实是参与了双11活动的,我们需要将其识别出来。

从技术的角度说,我们需要识别出E类商品中分别属于预售、重新上架和彻底下架的商品,并找出参与预售且当天在售的同款商品。也就是说,要进行E类商品和ABCDG类商品之间的匹配。

由于商品id和网页链接发生变化时,商品名称往往也会略有变化,我们需要对各类商品进行同一品牌下、商品名称的相似度计算。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基于乱序的莱文斯坦距离,具体内容就不展开了。

没错,未参加当天活动的商品中,37%为预售款,1%换个马甲重新上架,而62%的商品则是暂时或彻底地下架了。

至此,我们可以计算出一组数字。

当天在售的商品=一直在售的商品+双11之前上架且在双11被抢购完的商品+双11当天上架且被抢购完的商品+下架后在双11当天重新上架且持续销售的商品

参加活动的商品=当天在售的商品+预售商品-预售且当天在售的商品

商品总数=参加活动的商品+暂时下架的商品+彻底下架的商品

经由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在这22个天猫美妆品牌中,参加了双11活动的商品占商品总数的80%。

各个品牌都有多少商品参加了双11活动呢?请看下图:


商品数量超过200件的商品有四个:悦诗风吟、佰草集、雅诗兰黛和欧莱雅;蜜丝佛陀和SKII则因为商品数量勉强突破50件而排名垫底。



2. 真打折商品占35%,假打折不到1%

为了更为准确地评估商品的折扣情况,我们只选取了可明确追溯价格的2300余件参加双11活动的美妆商品。

商品的打折情况也可以分为三类:

  • 真打折:商品的价格在10天内有波动、双11价格为10天内最低价、不存在涨价现象

  • 假打折:商品存在先涨价再打折的现象

  • 不打折:商品价格无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受数据资料所限,本研究对“打折”的识别只考虑了价格,未能将赠品、优惠券、满减、包邮等其他形式的优惠计入考虑,故统计结果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结果表明,真打折的商品数量约占比35.2%,不打折的商品数量约占比64.5%。至于剩下那0.3%,你懂的。


我们来看看各个美妆品牌的真打折的商品占参加活动商品总数的比例:


可以看到,“全店打折”的品牌只有相宜本草和蜜丝佛陀,有13个品牌的部分商品参与了打折,7个品牌没有打折。总体而言,国产美妆品牌参加打折活动的商品比例很高,均在半数以上。



3. 商品折扣率,8.5折和5折最多


真打折商品的折扣力度有多大呢?

然而,产品的销量跟双11的大环境以及各品牌的粉丝基数有关,销量高的不代表营销效果好。

我们需要给营销效果一个定义:

营销效果=某品牌在双11当天的销量/双11前的平均日销量

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量打折才是王道啊!你更容易被商家的哪种策略套路呢?请各位读者见仁见智吧。

  1. 本文的数据和技术支持为BDP个人版。

  2. 本文作者为团支书,由独立第三方媒体“城市数据团”原创并首发。

  3. 感谢数据团里的机器学习大牛Deo为本文做出的特殊贡献。

  4. 本文使用的是22个美妆品牌的天猫旗舰店在2016.11.5-2016.11.14产生的数据,结论不能代表其他品牌和其他种类商品的情况。

  5. 本文中使用了多种算法对商品的上下架情况、折扣情况和销售情况进行了推算,因算法的不完善性,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略有出入。

Ⅹ 双十一淘宝打几折

打骨折,骨折价,一般都不是直接打折,还会叠加一些优惠券和店铺满减,算下来还是便宜很多,当然如果不知道怎么买最便宜的人就会买得贵,感觉就很吃亏,以下是在昨天双十一大促第一波买到的

保暖衣、男装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