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了
是的。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明确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国家基本药物等7种情形的目录外药品,可纳入2020年药品目录拟新增药品范围,调整后的新版药品目录将于年底公布。
此外,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吊销或者注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综合考虑临床价值、不良反应、药物经济性等因素,经评估认为风险大于收益的药品这两类药品将调出目录药品的范围。
(1)近期有哪些呼吸类药价格下调了扩展阅读:
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规则,三类药品将被调整支付标准,包括:
1、在协议有效期内协商的药品,按照协议重新确定支付标准。
2、根据企业申报或专家评审,有必要对支付范围有限的协商药品进行调整。
3、与同一治疗领域的其他药物相比,近年来药物的价格/成本明显较高,占用了大量资金。
这些调整可能会降低支付水平,即使这些药物暂时没有从名单上删除。在这方面,改革的“先锋”福建已经进行了试点。
大量医疗保险中药注射剂结算价格减半甚至直接降为零。
② “瑞百安”进了2020医保目录吗
进了,2021年3月1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正式启用。这意味着经第五轮医保谈判后新增的119种新药正式进入医保目录,其中包含PD-1抑制剂、仑伐替尼、尼拉帕利等17种抗癌药品。这代表了我国医保制度愈加完善,但人口基数庞大,医疗资源不足、社保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癌症等重病患者的用药需求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实际问题。
瑞百安是一种无菌、无防腐剂、澄清至乳白、无色至淡黄色的溶液,通过皮下注射给药。瑞百安依洛尤单抗是一种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2(IgG2),针对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瑞百安的分子量(MW)大约为144kDa,由转基因哺乳动物(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产生。
拓展资料:
一、目前瑞百安还没有进入国家医保的,价格较贵,患者可以出国购买,也可以通过国内专业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如医伴旅)获取性价比较高的瑞百安,受汇率浮动价格不固定,具体价格可以咨询医伴旅客服。瑞百安主要是促进肝脏细胞表面的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合,然后促进受体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消化和降解的过程。因此瑞百安可以显着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幅度可以高达60%-70%,所以依洛尤单抗主要是降血脂的,也就是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
二、高脂血症是指人体血脂水平过高,按照发病的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一般有家族聚集性,通俗点说就是有遗传倾向。继发性高脂血症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脏疾病等等。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管控好血脂水平对于有效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今天谭药师给大家梳理下目前常用的以及最新的降血脂药物。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的一线治疗药物。这类药物的通用名里都有“他汀”两个字,比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这几个药物都在医保目录中。复方的药物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商品名多达一)也在医保目录中。
③ 感冒药价格翻倍,背后哪些真相,让你避开用药误区
在感冒猖獗的秋冬季节,当你鼻塞、流鼻涕、头晕和脑胀时,就会想到去药店买感冒药。没有想到感冒药的价格上涨了。例如,过去售价9元的感冒灵品牌现在已经17元了。有些药店甚至卖20元。今年许多的非处方药提高了价格。据媒体报道,不少药企斥巨资进行改革,有些药企更是面临关停与兼并的局面,药厂数量减少,药品的市场竞争激烈大幅度下降,所以价格才会上涨。
市场上有许多种感冒药,它们的成分非常相似。同时吃几种药物,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导致药物过量和肝功能损害。如果是单一的感冒的话,就很容易治愈,平时也是可以预防的。做到经常洗手,平时戒烟戒酒,多锻炼身体,保持室内通风。这些都会起到预防的效果。所以不要乱吃药。在平时只要是多喝点水,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身体就自然而然的好了。
④ 哪些省开始下调抗癌药价格
一段时间来,针对抗癌药的举措不断,已经有部分药企开始下调抗癌药品采购价格,四川省也成为首个公布关于抗癌药专项谈判的省份。对抗癌药生产企业来说,无论是专项谈判还是已经持续近三年的药品价格谈判,能够以价换市场是不少企业的出发点,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仿制药亦有希望入局,进一步拉动价格下调。不过在仿制药层面,一致性评价之后的药品招标、医保支付、医院准入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还有待落地。
6月29日,湖北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平台发布公告称,响应国家税改政策,根据企业申请,下调辉瑞15个品种、20个品规药品挂网价格,降幅3.4%-10.2%。
7月4日,北京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提醒,辉瑞和西安杨森等公司已通过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自主降价功能,其中不乏抗癌药物。以克唑替尼(赛可瑞)为例,该药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于2011年8月获得美国食药监局优先审批批准上市。原挂网价5.34万元的克唑替尼(250mg规格),每盒将降价2078元,降价幅度为3.9%。
值得注意的是,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其医保准入谈判也在不断推进中。
7月12日,国家医保局表示,将以省为单位,开展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
截至目前,湖北、甘肃、北京、四川、山东等多个省份已开始对抗癌药价格进行调整,四川是首个公布关于抗癌药专项谈判的省份,该谈判已于7月13日启动。
财政部此前公布的103个抗癌制剂清单中,已有82种被纳入医保目录(2017年版)和36个谈判品种,这些品种也将成为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的重点。在剩余的21个非医保品种中,有17个为独家品种(13个为外企独家,4个为国产独家),这些或将是本次准入谈判的重点。
以往的天价抗癌药有望进入医保目录,患者显然能从中受益。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燕表示,是否能医保报销是不少肿瘤患者在选择药物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而非疗效。“有些药物,越早使用,能够更好地控制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后,药物的效价比会降低。”
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预测,这轮国家意志主导的“操作”,有望使得国家医保目录内的进口抗癌药物价格可能会降低10%,目录外进口抗癌药物可能会降价高达50%,这也是它们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前提条件。
以价换量
医保准入谈判成关键
2017年4月,人社部确定了纳入2017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谈判范围的44个品种名单。其中,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品种数量为22个,成为绝对“主角”。在更早前的2016年国家首批药品价格谈判中,葛兰素史克的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韦瑞德)、浙江贝达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凯美纳)和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易瑞沙)3种药物的价格降幅分别达到67%、54%、55%。
进入医保目录,企业当然也有自己的算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能否进入医保目录,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资本市场一直都有重要影响。
以降价换市场,似乎并没有快速显现。以国内知名抗癌药生产企业贝达药业为例,其自主研发的埃克替尼属于国家1类新药,也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进入新版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后,月均药品费用从12000元降至5500元,降价幅度达54%,销量虽然增长,但贝达药业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出现了2.42%、34.03%的降幅,但贝达药业则对埃克替尼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
前述业内人士也表示,能否以降价换市场,也要看竞品进入医保目录的情况,(医保)覆盖范围越广,就越难以降价换市场,在同一个疾病领域,参与谈判的药品种类越多,能够释放的销量红利就越小。
对一些独家品种来说,降价换市场的效果是明显的。2017年7月,罗氏药物赫赛汀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该药为乳腺癌治疗一线用药,目前没有同成分、同功效的替代品,全国范围内对赫赛汀的用药需求也在短期内出现了激增,今年3月开始,全国多地医院开始出现赫赛汀缺货。罗氏方面称,已经向中国国家药监局申请,将供应中国市场的赫赛汀由现有生产基地转向更高产能的生产基地,以便解决用药荒的问题。
仿制药
多项配套机制待落地
前文提到的36种谈判药品中大多为进口药,在其专利期到期后,国产抗癌仿制药亦有望被纳入到医保药品目录中。通常来说,一种仿制药的价格能够达到原研药的70%,而随着同类仿制药厂家的增多,药品价格还会继续下降,有望达到原研药的30%,甚至更低。以海南双成药业的注射用胸腺法新(免疫调节制剂)为例,该药原研药专利期已过,原研药与双成药业的仿制药也均已通过欧盟审批,两者在质量上并不存在较大差异。进口药在专利期满后售价600元,双成药业的仿制药售价仅为80元,两者相差7.5倍。
仿制药的水平是其中的关键。齐鲁制药集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何平曾表示,提高中国仿制药水平和质量是必由之路。我国仿制药存在“粗放式研发和产业化”的问题,质量良莠不齐,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创新药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基础研究、人才、经验各方面能力都有不足,且对热门领域严重跟风。
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指出,《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共289个品种,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公开表示,开展一致性评价算是一种补课,“只有把这课补好了,才有理由充分说打好了基础。”
在企业层面,一致性评价之后,还面临招标采购等系列环节。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栋表示,“需要政府完善高质量仿制药招采的配套政策,才能真正把仿制药产业带入良性发展轨道。包括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药品招标、医保支付、医院准入等多方面的政策。”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史录文也曾表示,要真正让产品发挥作用,从招标、采购和整个医保报销、进入医院,都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
来源:新京报
⑤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做出调整,都有哪些改变
这次对超过160种药品进行了谈判,成功率超过73%,其中大部分药品的价格超过了一半,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医药费。据悉,这次医保谈判,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对目录内的药品进行二次谈判,对一些使用比较频繁,占用医保资金比较多的药品进行了单独的谈判,最后成功使14种独家药品降价了43%。这次谈判也从以往的政府发起,变成了企业主动申报,这样能帮助更多的企业创新药第一时间进入医保谈判之中,对患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利好,不仅医保目录的药品更多了,价格也更低了。
而这次除了疫苗外,一些抗癌药也被纳入了医保,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亮点,其中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 降价幅度高达80%,这也是这次降价幅度最高的抗癌药了,未来每个使用该药的患者每年将减少十万的医药费。
⑥ 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开启,查出的僵尸药有哪些
近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开启,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
⑦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何大的变化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于医保目录外药品,拟新增七类药品,而已在目录内的药品,将有两类被调出。此次调整,意味着,继2019年以后,国家医保目录又迎来了新一轮大规模梳理,经过这一过程,中国万亿医药市场也将实现重整。
新增七类药品。具体包括:
1、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
2、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年版)》的药品。
3、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或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且于 2020年 8 月 17 日(含,下同)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药品。
4、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
5、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20年 8 月 17 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
6、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20年 8 月 17 日期间,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向国家药监部门补充申请并获得批准,适应症、功能主治等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
7、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进入 5 个(含)以上省级最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其中,主要活性成分被列入《第 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 的除外。
被调出的两类药品。具体包括:
1、被国家药监局撤销、吊销或者注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
2、综合考虑临床价值、不良反应、药物经济性等因素,经评估认为风险大于收益的药品。
同时,即使未调出目录药品中,价格/费用明显偏高的药品等还面临医保支付标准调整。
(7)近期有哪些呼吸类药价格下调了扩展阅读:
医保目录调整的细节之处:
细节1:修改时间限制
在正式稿中,对于“可以纳入2020年药品目录拟新增药品范围”的时间限制,由征求意见稿中的2019年12月31日改为2020年8月17日,也就是工作方案正式稿发布的当天。
也就是说,可新通用名的药品,适应症、功能主治等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以及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或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只要在8月17日前获得药监部门批准上市,都可以纳入本次目录调整“拟新增药品范围”。
细节2:强调企业沟通
正式稿在第五项“监督机制”中,增加了一句关于加强与企业沟通的表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提高目录调整工作的透明度”。
事实上,医保部门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一直在企业颇为头疼,此前的几次目录调整工作中,也基本只在工作方案征求意见阶段对外召开过座谈会,调整过程中则保持医保局向企业发布消息的单向沟通。而这次主动在工作方案中提出要通过召开座谈会提高工作透明度,无疑是一次工作机制上的突破,至于后期会如何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细节3:表述更加严谨
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纳入2020年药品目录拟新增药品范围中有一点为“经国家药监部门按新药注册申请程序批准上市的药品(包括新活性成分、新剂型)”,而正式稿将其改为“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相比之下,这种表述方式与《中国药典》保持一致,更为简洁准确,企业在开展相关申报工作时方向也更加清晰。
⑧ 55种药品降价目录,此次国家集中采购药品名单里都有哪些药
一直以来药品的销售成本很高,所以当国家包销,不用考虑怎么把药卖出去之后,药价可以直接砍掉一半。(当然药价降下来也有公开有效竞争、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等原因)
为保障人民健康,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降低虚高药品价格,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自11月1日零时起,我市将全面执行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本次集中采购55种药品,覆盖多个治疗领域,涉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疾病、精神疾病、抗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我市平均降幅达到73.21%,最高降幅达到98.7%。
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
集中采购相关信息一览表
国家搞药品集中采购不是主要面向偶尔有些头疼脑热、或者没事在家囤点药的群体,而是主要针对数以亿计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多达千万的精神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还有部分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过去治疗费用极高的患者。
⑨ 医保药品目录都有哪些调整呢
8月17日晚间,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标志着前期的酝酿和意见征求告一段落,方案逐步完善,医保目录调整开始正式启动。
此外,已在目录内的药品,将有两类被调出。
1、被国家药监局撤销、吊销或者注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
2、综合考虑临床价值、不良反应、药物经济性等因素,经评估认为风险大于收益的药品。
同时,即使未调出目录药品中,价格/费用明显偏高的药品等还将面临医保支付标准调整。这是继2019年以后,国家医保目录又迎来了新一轮大规模梳理,经过这一过程,中国万亿医药市场也将实现重整。
⑩ 新冠相关药品已录入医保,本次调整目录有何特点
新冠药物纳入2020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年度医保目录调整正式走向常态化!目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调整工作全面完成。本次调整高度重视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品的保障工作,将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比多尔颗粒等药品调入目录,最新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所列药品已被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从患者负担情况看,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2021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约280亿元,可以说这是国家比较大的医疗补助了,此外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目录,有需要的大家可以相关医保上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