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超市的价格怎么定
扩展阅读
哪个国家建冷库成本低 2025-07-20 22:16:54
小松品牌有多少产品 2025-07-20 22:14:21

超市的价格怎么定

发布时间: 2022-04-22 04:07:15

❶ 超市商品的价格是怎么定的

商品的定价 分两种模式哦。
一种是厂家或者代理商供货的商品,一般厂家或者代理商都会给出一个建议价格,这样你在同一个地区甚至是全国看到的价格 基本都是一样的。
另一种是透明度不高的商品,一般都是超市自主采购的,这种商品一般都是超市自行定价。
可以这样说,透明度越高的商品,它的价格是越平均,越统一的。
至于你所说的特价跟平时价格一样, 我只能告诉你, 这是一种营销策略。

❷ 为什么大超市里东西的价钱都是精确到几分

第一,精确到几角几分,可以让消费者感到比较便宜。5.99、5.95元和6元相比少不了多少,但消费者会觉得便宜一些,这个产品只要五块多,而不是六块。大部分消费者往往记不住整数后面的数字,回忆起价格时,通常是五块几或六块几。试想一下,如果商家定价了6.01或6.05,消费者是不是会觉得贵很多?大超市的一个很大吸引力就是产品便宜,这样定价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那大超市定价能精确到分,而为什么小超市、便利店没有?小超市、便利店不会这样做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成本高,找零不方便,几分零钱对于消费者来说,几乎没有合理的用途,反而硬携带非常不便,大超市因为货物品种多,人们去购买一般会买很多东西金额大,结算时找零成本较低,另外进入互联网时代,很多是用银行卡、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并不存在找零的困境;二是收益小,小超市、便利店一般售价会比大超市高10%左右,主要靠便捷性来满足附近居民的需要,即便是便宜这几分钱也没办法比大超市竞争。

第二,定价精细化,可以提高商家的权威。消费者在购物时,会有一个心理预期,不管什么层次的消费者,都讲究一个物有所值,而一个比较精准的定价给他们的心理感觉就是商场的的定价是经过慎重考虑做出的选择。

第三,满足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5.95元和6元相比,前者感觉就更精细,商家没有多赚消费者五分钱的意图。其实很多顾客不在乎这几分一两毛钱,但这样定价能满足他们占小便宜的心理。有些大超市在找零时会抹零一两毛,或者给一些超值的糖果作为替代品找零,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第四,能模糊消费者比价。我们去逛超市就知道,很多产品的规格都不是整数的,比如一包糖是458克的,一袋饼干是508克的,然后再加上一个不整数的价格5.8或五点九,这样消费者想要对比同类产品的价格哪个更便宜就很困难,有助于商家获得更高的利润。

❸ 超市商品如何定价

超市商品定价通常有如下五种方法:

1.参照定价法

由于超市最主要的特点是薄利多销,因此,同样两个超市,谁的价位偏低,顾客就选择谁。在商品定价之前,对于销售量大、周转速度快的一些日常用品,经营者应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参照竞争对手的定价,尽量等于或小于该种商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物美价廉的形象。

2.毛利率法

要薄利多销,经营者可以控制一个较低的毛利率,但并非各种商品均按相同的低毛利率加成出售。可以对所经营的商品划分类别,不同类别的商品按不同的毛利率加成,最终其综合毛利率较低。例如30%的商品品种按进价出售,20%的品种在进价上加成5%出售,30%左右在进价上加成15%出售,20%品种在进价上加成20%出售,其综合毛利率为30%×0+20%×5%+30%×15%+ 20%×20%=9.5%,还是较低的。这种定价策略的优点在于前两类适用于消费者使用量大、购买频率高、受欢迎的商品,按进价或低于进价出售,用于吸引顾客,树立企业形象,而后两类则为企业带来利润。

3.折扣定价法

给顾客予以折扣是促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在超市经营中也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形式有一次折扣即在一定时间对所有商品价格下浮一定比例。如店庆、节假日等,这种方法可以使企业抓住销售旺季,树立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阶段性地将超市的经营推向高潮。累计折扣即超市根据顾客购买商品的金额常年推出的订价方法,目的在于稳定那些经常光顾超市的顾客,使之在该超市连续购买,起到稳定顾客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是发票计折扣、优惠卡累计折扣等。限时折扣是指在商品保质期到来之前给予折扣的方法,此外还有季节折扣、限量性折扣、新产品上市折扣、买一送一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采用折扣策略时,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一般降价幅度要较大,品种要精选,要有媒体宣传和广告配合。

4.特卖商品定价法

指该商品的跌价幅度特别大,它对顾客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卖商品是超市的企业形象商品,是价格促销的重要方法。企业最好能每周甚至每天推出部分特卖商品,以极低的价格吸引顾客,从而带动超市的整体销售,其目的是以特卖商品的低利润甚至亏本带来其他商品的销售利润。顾客云集,既渲染了气氛,也为企业扩大了影响。

5.销售赠品定价法

对于利润较高的产品品种,可以采用销售赠品的定价方法,即顾客购买了此种商品,无偿赠送可用于季节削价、限时定价或特卖定价的商品,由此刺激高利润商品的销售。

以上提及的超市的定价策略是商家经常采用的,随着超市的增多,新的定价策略也会层出不穷。经营者一定要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价格这把金钥匙的作用,使超市的经营稳中提升。

❹ 生鲜超市蔬菜定价原则

有三种不同时间段的定价方式:第一种是早市和晚市,早市的时间段是8-10点,晚市是19-20点;第二种分为早市、午市、晚市,早市8-10点,午市12-14点,晚市17-20点;第三种是早市分为两次一个是8点,还有一个10点,午市在15点,晚市在17点,相信按照这个时间定价,比较符合要求的。

❺ 开个小超市,产品如何定价

一、可以参考大超市、参考竞争对手、或者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价格分割、价格非整数法以及价格分层法来定价。
二、定价的方法:
1.参考大超市:可以去大超市用手机记下大超市里你要了解的商品的价格,用手机录屏会更快一些。看您目前的进度,应该是还没有正式进货吧?通过这波调查也可以对自己店内的商品进行一个粗略的规划,了解超市都主打哪些商品,思考差异点在哪里。如果还没有买收银系统,给您支个小妙招,用千帆掌柜收银系统的手机版本,在超市边扫描边边录入商品价格,回去之后,商品条码、名称和价格你都有了,可以在系统内直接修改价格,筛选您打算卖的商品即可。指的注意的是,大超市和小超市定位不同,价格也会略有不同,一般社区超市的价格会略高于大超市的价格。

2.参考竞争对手:小超市的对手主要是你隔壁商店的或者离你很近的小超市,怎么了解他们的价格呢,一般同行之间认识的,又不好意思进人家店看人家价格啊,多找几个对方不认识的亲戚或朋友去吧,不用全部都记下人家的商品.

3.其他类的价格
1)食品类一般杂牌的百分之30的毛利就可以,名牌类的参考大小超市起先了解到的价格。
2)其他类别的就不具体说了跟食品类差不多,都是以大小超市的价格作为参考。
3)重点说说百货类的定价,百货类价格大家的区别较大,因为百货类的单个的品种生产厂家都较多,价格无从比较。如,一个毛巾,批发市场里就有同款式的就有十几个厂家在生产,而且百货类基本没有名牌和杂牌的区别,有的只是外观上质量上的区别,所以一个毛巾你卖6块能卖,卖7块能卖,卖9块也是能卖的,那就得掌握一个度了,比如,百货类一般毛利都是百分之80左右,比如你进4.5元的一般卖到7.5元到9元都可以。定价时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便宜的更便宜,贵的更贵。以毛巾为例,毛巾肯定有质量上的区别,批发的时候上百个品种供你选择,比如你进了2.5的,2.8的,3.5的,6的,8元的这几种,卖多钱呢,2.5的卖3.5,2.8的卖4.5,这是便宜的更便宜,3.5的卖7,3.8的可以卖8.5或9,这是贵的更贵。这么做呢,主要是用低价格的吸引住重实惠的顾客以促进成交,用高价格的吸引住重质量不怎么在乎价格的顾客以提高利润,这是因为顾客的消费心理。

三、四个定价技巧
1、依据需求价格弹性定价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价格的变动,当某商品的需求属于富有弹性时,例如可口可乐,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提升销量,薄利多销;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例如一些日用品,可以抬高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2、依据价格分割定价
这个是一种定价心理策略,最终的一个结果让顾客“感觉实惠”,茶叶每公斤10元报成每50克0.5元,大米每吨1000元报成每公斤1元等等。巴黎地铁的广告是:“只需付30法郎,就有200万旅客能看到您的广告。”这就是分割定价的魅力所在。

3、价格非整数法和弧形数字法
非整数法是一种极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价格,这种策略的出发点是认为消费者在心理上总是存在零头价格比整数价格低的感觉,此种定价在市面上是较为常见的。另外,弧形数字法,带有弧形线条的数字,如6、8、10顾客更愿意接受;而不带有弧形线条的数字,如1、4、7等相比较而言受欢迎程度就低很多。

4、分级法
定价时要考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低档商品适合低收入者的需要,价格要偏低,这部分人较多,商品要多进一些。高档货适合收入比较高的人群,定价高,进货数量少。有些在市场上罕见的商品,定价不封顶,因为对有些人来说,只要是他喜欢的,价格再高他也会购买的。

❻ 水果超市应该怎么样定价

对于水果超市定价问题,具体如下:

  1. 参考其他经销点水果价格;

  2. 根据季节,合理调整水果定价;

  3. 根据科学计算制定价格,如淡季水果价格在进价的50%左右,旺季在20%至30%之间。

❼ 新手开超市怎么定价

在之前需要去别的超市市调一下,所谓的市调就是看一下人家大概有多少个sku~和你是一样的,每个sku的定价大概多少,同一牌子的不同味道查差多少钱左右,根据附近超市的定价再多个几块钱到十块以下就好了

❽ 超市蔬菜定价公式

超市蔬菜定价公式:售价=进价*(1+定价毛利率)
蔬菜定价思路总的来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也不失灵活性,体现最为明显的则是不同角色的商品有不同的定价加价率。所以,定价前,首先要对需要定价的商品进行分类,确定出DM商品、民生商品及B、C类商品,再按照DM-民生-B、C类商品的顺序进行定价。
DM海报商品的定价不用多做介绍。民生商品是一年四季每个分类必卖的商品,此类商品价格敏感度较高,一般情况下其售价不能高于周边市场,归属于门店树立价格形象的商品分类。蔬菜类的民生商品加价毛利率在15%-25%之间。B类商品为毛利型商品,销售量仅次于民生商品的商品,其定价毛利率为25%-35%。C类结构型商品,需求量较小,定价毛利率较高,一般设定为35%以上。B、C类商品的确定和地区消费习惯有较大关系,会存在地区差异,需要门店自行梳理。
定价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定价毛利率=(售价-进价)/售价,售价=进价/(1-定价毛利率)。有些门店采用的计算公式是售价=进价*(1+定价毛利率),这样测算得出的定价,反推定价毛利率会低于前面公式反推的定价毛利率。
当然,定价思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板定价,通过定价公式计算得出的售价后,还要参考市调来调整售价。假设某商品进价1.5元,定价毛利20%,测算出来的定价为1.875,周边竞争对手同商品的定价为1.8元,我们则可以定为1.68元,低于竞争对手且高于采购进价,保证价格形象。
同质量同规格的同种商品,如果按照市调修正完的价格已经低于我们的进价,亏钱卖的情况下才能低于竞争对手的售价,则需要核实采购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