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什么是资产价格泡沫
扩展阅读
如何做防蚊子工具 2025-07-19 16:30:36
国外塑料产品哪里实惠 2025-07-19 16:16:40

什么是资产价格泡沫

发布时间: 2022-04-21 03:19:29

㈠ 价格泡沫我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是谁能用比较标准的经济学术语概括一下呢100左右就好 谢了 !!

资产价格泡沫是指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和不动产的价格)逐步向上偏离由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就业、收入水平等实体经济决定的内在价值相应的价格,并往往导致市场价格的迅速回调,使经济增长陷于停顿的经济现象。

㈡ 什么叫做泡沫经济

什么叫泡沫经济?《辞海》(1999年版)中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解释。“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㈢ 资本泡沫是什么意思

资产泡沫
资产泡沫是金融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在现实的资产市场上,经常可以观察到的经验现象是,在没有显着基本面变化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却会持续上升,从而产生资产泡沫现象。 泡沫理论研究可以分为理性泡沫与非理性泡沫二大方向,理性泡沫研究具有系统且科学地理论基础,并且对资产泡沫形成机理有着合理地解释,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青睐,在资产泡沫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编辑本段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的区别
通货膨胀为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得过程;而资产泡沫则是某种资产的市场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过程。根源上看,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是过多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的结果;资产泡沫是由于不符合经济现实的买卖行为导致的资产价格高估。 计量上看,通货膨胀关心的当期一般物价水平和前期一般物价水平的差别;资产泡沫关心的是资产的市场价格水平和同期资产理论价格水平之间的差异。 资产泡沫漫画
从效应上看,通货膨胀时期居民普遍感觉到财富减少;而资产泡沫的出现则往往会使居民感到财富增加的虚假感觉。 从现象上看,通货膨胀如果不治理,具有不可逆转性;泡沫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可能会发生自发的价格回调,有时是价格暴跌。 房产实际涉及两个市场,一个是房租出租市场,另一个是房产的产权交易市场。如果两个市场的价格相偏离,当房产产权交易市场的现实价格水平高于房产出租市场相对应的价格水平时,我们就说房产产权交易市场出现了价格泡沫。

㈣ 什么是资产泡沫

资产泡沫是金融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在现实的资产市场上,经常可以观察到的经验现象是,在没有显着基本面变化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却会持续上升,从而产生资产泡沫现象。
泡沫理论研究可以分为理性泡沫与非理性泡沫二大方向,理性泡沫研究具有系统且科学地理论基础,并且对资产泡沫形成机理有着合理地解释,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青睐,在资产泡沫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网络)
7月22日,研究公司WolfeResearch的分析师克里斯•塞涅克表示,降息已经反映在股市中。他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新一轮的全球宽松政策可能会助长现有的资产泡沫,并产生新的泡沫,从而可能将“普通的经济衰退,转变为全面的金融危机”。

“从长期来看,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水平过高。”他写道:“我们最担心10个资产泡沫。问题在于这些失衡何时会得到缓解。”
塞涅克指出,在过去30年里,各国央行往往将利率维持在过低水平太长时间。这就形成了更多的资产泡沫,当通货膨胀上升或者银行家加息时,泡沫就会破裂。
以下是塞涅克正在关注的一些资产泡沫:
1.美国政府债务
塞涅克写道:“当前经济周期中最大的泡沫之一存在于美国国债市场,美国联邦债务水平处于战后高位,尽管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了近十年。”
2.美国公司债务
塞涅克指出,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比例正在稳步增长,非金融企业债务达到历史新高。这推动了本轮并购和企业回购。稳健的经济和低利率也使一些较弱的信贷看起来比实际更强。他写道:“下一次经济大幅放缓有可能引发一个降级周期,将普通的衰退变成一场全面的危机。”
3.美国杠杆贷款
塞涅克还对公司债券市场杠杆贷款领域的趋势感到担忧。企业负债更多,贷款本身对投资者的保护更少,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也被削弱。情况不妙。
4.欧洲债务
塞涅克写道,收益率为负的欧洲债券“可能是目前最大的泡沫。过去几个月,市场对欧洲央行将出台额外货币刺激措施的预期不断上升,给欧洲主权债券和IG/HY收益率带来了下行压力。”。
5.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及相关股权投资
塞涅克写道,在几轮量化宽松政策中,日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已经增长到GDP的100%左右,现在还包括股票和交易所交易基金。“日本央行是东京证交所约半数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我们的感觉是,日本央行购买ETF有助于人为地支撑日本股市,可能在下一次经济低迷来临时,使整体损失更为严重。”
6.无利可图的IPO
负盈利的IPO比例已经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科技泡沫的峰值,塞涅克称之为“市场泡沫的迹象”。他指出,IPO总数低于上世纪90年代的峰值水平,“这表明投机活动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像网约车平台优步和Lyft这样的大型IPO公司估值很高,却没有盈利。
7.加密货币与大麻股
塞涅克表示,他认为“加密货币几乎没有内在价值”。比特币在2017年升至18674美元的峰值,是“泡沫正在债券市场以外蔓延的早期迹象之一。最近比特币一直在涨,或许是由于人们对央行流动性的预期不断上升。”
随着比特币再次达到顶峰的时候,像AuroraCannabis和CanopyGrowth这样的大麻类股票也开始走高。他写道:“尽管这些股票最近一直横盘整理,但我们正密切关注这一板块,将其视为市场投机活动增加的迹象。”
8.成长型和动能型股票
成长型和动能型股票也呈现出泡沫特征,除了所谓的FAANG股票,即Facebook、苹果、亚马逊、奈飞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塞涅克写道:“在我们看来,动能强劲的非科技类股票,如:金融股MarketAxess和材料股BallCorp,在过去12个月中经历了基本面以外的多重实质性扩张。”
9.软件和云计算类股票
塞涅克写道,自2018年以来,软件服务和云计算股票的“市盈率已经明显提高”。目前软件类股的市盈率中值比市场的市盈率中值的倍数高了29。
10.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塞涅克写道,被动投资策略受到央行流动性抑制波动性的推动。特别是ETF的兴起,可能会在下一轮市场低迷时期加剧问题。“我们最担心的是,许多固定收益ETF投资的证券,其流动性明显低于持有这些证券的工具。”(来源于网络)

㈤ 投机性泡沫和资产价格泡沫是同一个概念吗

投机性泡沫和资产价格泡沫不是同一个概念。

  1. 【投机性泡沫】是指一种与基本经济变量不一致的汇率运动,并且这种运动具有自我强化的性质。

  2. 【资产价格泡沫】资产价格泡沫是指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和不动产的价格)逐步向上偏离由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就业、收入水平等实体经济决定的内在价值相应的价格,并往往导致市场价格的迅速回调,使经济增长陷于停顿的经济现象。

㈥ 资产价格泡沫的宏观调控

资产泡沫问题是虚拟经济发展中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市场的过度投机。泡沫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而一旦破灭将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危害,并且持续时间越长,破灭时对经济的危害越大,治理起来也就越困难。所以,对资产泡沫问题应是防重于治。 作者:张晓蓉着

出 版 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9-1
版次:1
页数:314
字数:288000
印刷时间:2007-9-1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包装:平装 前言
1 资产价格泡沫是否存在
1.1 资产定价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
1.1.1 资产与资产定价理论
1.1.2 有效市场假说
1.1.3 投机、投机泡沫与市场失灵
1.2 资产价格泡沫的定义
1.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定义
1.2.2 资产价格泡沫研究的进展
1.2.3 资产价格泡沫中的理性和非理性
本章参考文献
2 理性投机泡沫理论
2.1 资产价格的理性预期模型
2.1.1 资产价格的理性预期方程及其特解
2.1.2 资产价格理性预期方程的泡沫解
2.1.3 典型的泡沫形式
2.1.4 内蕴性泡沫和外生性泡沫
2.2 理性投机泡沫与鞅
2.2.1 理性投机泡沫的鞅性质
2.2.2 理性泡沫解集合
2.2.3 内蕴性理性泡沫的集合
2.2.4 理性泡沫解的性质
2.3 理性投机泡沫的剔除
2.3.1 确定性理性投机泡沫的剔除
2.3.2 随机性理性投机泡沫的剔除
2.3.3 单一世代模型中的泡沫剔除
2.3.4 世代交叠模型中的泡沫剔除
2.3.5 无法剔除的泡沫
2.4 理性投机泡沫模型中的联合假设
2.4.1 确定性泡沫
2.4.2 爆炸性泡沫
2.4.3 持续再生性泡沫
2.4.4 对联合假设的进一步讨论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非理性泡沫及其理论模型
3.1 行为金融学理论
3.1.1 对EMH的理论挑战
3.1.2 对EMH的实证挑战
3.1.3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
3.1.4 噪音交易者与有限套利
3.2 噪音交易者与信息泡沫
3.2.1 噪音交易者模型
3.2.2 噪音交易者的长期生存
3.2.3 噪音交易者与信息泡沫
3.3 正反馈交易与股价泡沫
3.3.1 正反馈交易
3.3.2 正反馈交易引发的价格泡沫
3.3.3 历史泡沫事件中的正反馈交易
3.4 金融市场上的时尚
3.4.1 金融市场上的时尚
3.4.2 时尚模型
3.4.3 时尚与理性投机泡沫的差别
3.5 太阳黑子均衡
3.5.1 太阳黑子与经济周期
3.5.2 太阳黑子均衡
3.5.3 太阳黑子对金融市场的解释
3.6 金融市场中的混沌
3.6.1 混沌系统与混沌理论
3.6.2 混沌系统与金融市场
3.6.3 资产市场的混沌检验
3.6.4 资产市场的混沌与泡沫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资产价格泡沫的混合正反馈模型
5 资产价格泡沫的检验和测度
6 中国股市投机泡沫的实证分析
7 汇率泡沫的实主分析
8 泡沫、泡沫经济及其预防与对策
后记

㈦ 什么叫资产泡沫

【泡沫的定义】
泡沫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可以定义为某种价格水平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一般均衡稳定稳态状态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这种偏移的数学期望可以作为泡沫的度量。导致价格泡沫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与预期相关联的过度投机行为、幼稚投机者交易行为、规范失灵、诈骗行为和道德风险等都可能成为导致泡沫现象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投机性泡沫发生时,价格往往会出现突然攀升,价格的攀升趋势可能会使市场产生进一步价格上升的预期,并且吸引新的买主,形成自我实现的正反馈过程。当价格泡沫一旦被市场发现,就会产生和原来相反的预期,出现使市场价格回归理论价格的市场力,价格可能迅速而急剧地下降,导致泡沫的破灭。
【泡沫经济的定义】
泡沫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中的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价格泡沫,并且泡沫资产总量已经占到宏观经济总量的相当大的比重,而且泡沫资产还和经济的各个部门发生了直接或间接性的联系,并且一旦泡沫破裂,将给经济的运行带来困境,或者引发金融危机,或者引发经济危机。具有这样特征的国民经济,称之为泡沫经济。
【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的区别】
通货膨胀为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得过程;而资产泡沫则是某种资产的市场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过程。根源上看,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是过多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的结果;资产泡沫是由于不符合经济现实的买卖行为导致的资产价格高估。
计量上看,通货膨胀关心的当期一般物价水平和前期一般物价水平的差别;资产泡沫关心的是资产的市场价格水平和同期资产理论价格水平之间的差异。
从效应上看,通货膨胀时期居民普遍感觉到财富减少;而资产泡沫的出现则往往会使居民感到财富增加的虚假感觉。
从现象上看,通货膨胀如果不治理,具有不可逆转性;泡沫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可能会发生自发的价格回调,有时是价格暴跌。
房产实际涉及两个市场,一个是房租出租市场,另一个是房产的产权交易市场。如果两个市场的价格相偏离,当房产产权交易市场的现实价格水平高于房产出租市场相对应的价格水平时,我们就说房产产权交易市场出现了价格泡沫。
【经济周期波动与泡沫经济的区别】
首先,泡沫经济不是经济内部蕴藏的必然动力学特性。泡沫经济可以避免而经济周期波动则无法避免。
其次,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规律性,而泡沫经济的爆发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再次,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往往是相对比较平滑的,而跑迷经济的上升则一般比较平滑,而下降阶段则往往非常陡峭,可能会以破灭的形式出现。
最后,经济周期波动中的萧条期即使带来消极影响也不至于带来出现太大的灾难;而泡沫经济则不同,泡沫经济破灭时期往往伴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并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㈧ 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方法

据定义,要判断资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就必须估计由基本面因素决定的内在价值,并将其与当前价格进行对比,看两者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然而,估计内在价值意味着必须对预期收益和未来利率水平做出假定。如果假定出现问题,内在价值的计算就存在偏差。因此利用戈登公式来判断是否存在泡沫是非常困难的。一个替代的办法使用特定资产当前的市盈率(PERatio)与该资产的历史市盈率、资本市场当前的平均市盈率进行比较。
要在泡沫形成过程中事前(ExAnte)识别资产价格泡沫尤其困难。诚如金德尔伯格(2007)所言,资产价格泡沫就像美女一样,事前你不知道如何界定它,然而一旦你遇见过,你就肯定能认出来。因此在下文中只讨论如何在事后(ExPost)识别资产价格泡沫。Diba和Grossmann(1988)认为,如果存在理性泡沫,那么股票价格的一阶差分应该是非线性的。Campbell和Shiller(1987)指出,如果股利收入数据和股票价格数据不是协整的,那么就存在泡沫。Craine(1993)声称,如果市盈率存在单位根,那么就意味着存在“非理性繁荣”。
Voth(2000)将资产价格泡沫定义为,资产价格在峰值后至少下跌50%,并在至少5年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峰值。Sklarz和Miller(2003)发现,股票指数5年变化率(以月度数据为基础)是对美国1900-2000年期间股票市场泡沫的良好预测指标,如果该比率超过200%,在该时期内就存在较为明显的泡沫。芬兰央行开发了一个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该指标衡量过去3年间资产收益和资产价格之间的相对变化。其核心思想在于:在一个特定时期内资产收益和资产价格不可能偏离太大。如果股票价格上涨幅度显着超过股利增长幅度,就表明存在泡沫(MelolinnaandTaipalus,2006)。Bordo和Jeanne(2002)设计了一个指标来衡量资产价格的繁荣与萧条(BoomandBust)。如果特定资产价格过去3年内的年均增长率大于所有国家该资产价格过去3年内的年均增长率的算术平均数加上1.3倍所有国家该资产年均增长率的标准差的算术平均数,则该资产价格在过去3年间存在繁荣;如果特定资产过去3年内的年均增长率小于所有国家该资产价格过去3年内的年均增长率的算术平均数减去1.3倍所有国家该资产年均增长率的标准差的算术平均数,则该资产价格在过去3年间存在萧条。
运用不同的泡沫识别方法,对同一次资产价格涨跌作出的判断可能截然相反。Simon(2003)以1929年美国股市为例说明了这一点。例如,McGrattan和Prescott(2001)通过验证投资的Q理论,得出1929年美国股价被低估的结论。Delong和Shleifer(1991)通过考察封闭式基金相对于其持有的基础股票组合的价值,发现1929年存在泡沫。Rappoport和White(1991)考察对股票经纪商提供的贷款中蕴含的风险溢价,发现该溢价在1929年股票市场上显着上升,因此推断存在泡沫。Santoni和Dwyer(1990)通过判断股票市场收益是否遵循随机漫步来验证泡沫的存在(这是对有效市场假设的偏离),他们发现在1929年并不存在泡沫。Siegel(2003)用持有股票的30年已实现收入是否高于30年前预期收入两个标准差来判断是否存在泡沫,他发现在1929年美国股市并不存在泡沫。
资产价格泡沫是与整体经济相联系的,特别是股票泡沫与住房泡沫更是如此。对此比较典型的分析莫过于Shiller的分析。
对于股票泡沫,Shiller提出了关于股市价格与整体经济之间的反馈机制(FeedbaekMechanism)。当股票价格迅速上涨时,向上反馈(UpwardFeedback)机制形成。即公众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股票价格上涨上,普通预期与信心增强,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这又导致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扬。而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又会导致预期与信心的进一步增强,导致股票价格更进一步上涨。这种情形对整体经济会产生较大影响。因为对股市增强的预期与信心会鼓励人们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更多的消费(支出),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迅速增长,从而提升公司利润,这又会进一步推动股票价格的上涨。在这个向上反馈机制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股票价格的上涨应该是稳定的和连续的。但事实上股票价格每天都是不断波动的,而且市场中还存在许多噪声(Noise)。股票价格的变化并不总是在前一日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发生变化,有时则是反映一种很多年的长期趋势。二是随着股票价格的变化,公司应该存在更多的盈利(机会)。但事实上这种机会的存在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是确定的,而且也不是经常发生的。所以,这种向上反馈机制是存在风险的。关于财产(住房)价格泡沫,Shiller等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当利率下降或某种其它因策的出现,导致住房需求上升,住房价格上涨,住房所有者收益增加,其归还借款能力增强。这导致其预期和信心增强,借款会进一步增加,对住房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住房价格更进一步上涨。同时随着这个过程,消费支出增加,整体经济向好。同样,这个过程也是有风险的。第一,利率会随着借款需求的上升而上升,对借款会产生一定的抑制;第二,其‘他因素会消失或别的因素出现,也会导致住房需求的抑制。如果利率上升到一定水平,或其它因素产生重大影响时,则可能出现一种向下的趋势,即:利率大幅上升或其它因素导致住房需求减少,住房价格不再上涨,住房所有者收益减少,其归还借款的能力减少,甚至导致高债务的借款人还款的困难。进一步的借款同时减少,住房供给相对过剩,住房价格更进一步下降。同时,住房所有人紧缩消费支出,整体经济向坏。

㈨ 什么叫金融资产泡沫

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泡沫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既泡沫的形成阶段、泡沫的膨胀阶段、泡沫的溃灭阶段。
泡沫(Bubble)一词可追溯至1720年发生在英国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当时南海公司在英国政府的的授权下垄断了对西班牙的贸易权,对外鼓吹其利润的高速增长,从而引发了对南海股票的空前热潮,由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其股价迅速下跌,犹如泡沫那样迅速膨胀又迅速破灭。其他早期的泡沫现象还有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法国的“约翰.劳事件”。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以及金融市场自由化、国际化,使得泡沫经济的发生更为频繁,波及范围更加广泛,危害程度更加严重,处理对策更加复杂。泡沫经济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偏离,即虚拟资本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部分。
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是以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形式存在的,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流量的的资本;
现实资本(Actual Capital)就是以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存在的实物形态的资本。
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中不会出现泡沫,因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都是以实物形态流量为媒介,并进行和其相对应的流向相反、流量基本相等的货币形态流量。因此人们认为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这也是泡沫经济总是起源于金融领域的根源。此外,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其特殊的价格构成使土地资产成为了一种具有虚拟资本属性的资产,同时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每次经济泡沫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地产泡沫的产生。
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编辑本段]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关系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编辑本段]泡沫经济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
泡沫经济都是发生在国家对银根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阶段,社会经济表面上逞现一片繁荣,给泡沫经济提供了炒作的资金来源。商品经济具有周期性增长特点,每当经过一轮经济萧条之后,政府为启动经济增长,常降低利息,放松银根,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一些手中获有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资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是泡沫经济成长的社会基础。
日本从1955-1985年,完成了经济起飞,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手中有了钱的日本企业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话“,日本是一个岛国,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为日本的稀缺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占地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土地投资的增加,地价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价格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日本人将这种趋势绝对化了,认为地价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以至把房地产投资作为一种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他们开始制造土地泡沫,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地价飞涨,投机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可以从银行取得更多的贷款,然后再去寻求新的投机机会,于是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土地,造成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日本的银行业是“土地神话”的忠实信奉者。80年代后半期,由于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银行的筹资成本趋于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把房地产作为寻求高回报率的途径,对房地产业的融资大幅度增加。若以1985年3月为基期,到1991年3月,银行业的贷款量增加了60.6%,而同期对房地产贷款的增加量却高达150.6%。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由1985年3月 17.1万亿日元增加到1991年3月的42.8万亿日元,同期的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全部贷款余额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进入90年代,“土地神话”同泡沫经济一起破灭,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项目便成了难以消化的不良债权。
第二、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
从历次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到目前为止,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约束,关键是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但到目前为止,社会还缺乏这种监控的手段。这种投机活动发生在投机当事人之间,是两 两交易活动,没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去监控它。作为投机过程中的最关键的一步——货款支付活动,更没有一个监控机制。虽然货款支付活动一般要通过银行进行,但银行只是收付中介,根据客户指令付款,对付款的内容无力约束,加上银行的分散性,起不了监控投机活动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于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之中。而且,政府还常常容易被投机交易所形成的经济繁荣假象一时迷惑,觉察不到背后隐藏的投机活动,一直到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才得到发现。
日本土地泡沫发生后,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城市土地再开发热潮,土地价格随之猛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六大城市经济圈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1985年比1980年上升了53.6%,1990年则更比1980年上升了525.9%。这期间,日本全国平均土地价格也上涨了1倍以上。日本约有一半的人拥有土地,约20%的人拥有土地继承权。因而,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大多数日本人感到自己的财产在这几年内增值了1-2倍。这一时期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不到6%,而金融资产价格、不动产价格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虚假上涨,使经济逞现出虚假繁荣景象。1991年10月22日,日本经济企划厅的官员还在内阁例会上津津乐道日本经济处于景气状态之中,几天之后经济形势就急转直下,企业破产事件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