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今年的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
扩展阅读

今年的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

发布时间: 2022-04-20 16:39:00

❶ 今年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导致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的

过去,我国多次提高保护价,导致国外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国外玉米大批涌入国内,致使国内高价玉米存在国库内,
国家难以忍受,取消了保护价和临储收购等政策性收购,采取市场定价,致使价格猛跌。

❷ 玉米价格或继续下跌,为何一跌再跌

我国向美国的玉米订单交货期为1月到8月。且我国玉米的产季为9月底到10月份,之前因为自然灾害,猪饲料消耗等原因导致玉米价格增长,在玉米产季前的8月份达到最高,毕竟供少于需。而到了现在随着玉米不断收获和国外玉米不断进入国内,且这段时间不是猪的出栏期,剩下的猪饲料不需要那么多的玉米。所以这一段时间里玉米明显供大于求,所以玉米价格就一降再降。

而由于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就越来越多人去种植玉米,到了10月份国内外大量的玉米开始产出,且我国之前向美国下的历来最大的玉米订单在1月也要开始交付。大量的玉米不断的涌入市场,供需关系颠倒,立刻就变成了供大于求,所以玉米价格就不断走低。但对比前几年的玉米价格,现在的玉米价格还算是有挣的。

❸ 为什么今年玉米价格那么便宜

一是上年玉米市场的一些变化特点
上年玉米虽然减产,但减产幅度不大;上年玉米水份偏高,存放相对困难,促使销售加快,而需求又减弱,因此市场供给略大于需求;市场放开,收购竞争趋于激烈,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大幅下降,收购、存量趋于分散;农民惜售心理比较突出和普遍,手中存量仍较多。
二是今年上半年玉米购销价格虽然出现大涨大落,但总体平稳偏弱
东北玉米购销价格一直表现坚挺和平稳,南北方市场购销价格出现倒挂,商家获利空间缩小,玉米市场受禽流感的影响最大,养殖业明显偏淡,使玉米需求大幅下降,玉米供给增强,运输趋于好转,供需矛盾明显缓和。
三是政策性因素支持了生产,调控了供需
促农增收、促粮增产的政策,提高了粮食产量;提价和补贴政策,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益;加强宏观调,施制约了粮价大幅上涨;加强调运,缓解了产销矛盾;陈粮抛售增加了供给,减弱了玉米品种的需求,压制了市场价格;上半年玉米出口仅163万吨,同比下降76%,减少玉米的出口,增强了国内供给能力。上述因素都明显对玉米市场构成较大影响。

❹ 今年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谢谢

今年3月以来,我国玉米价格在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开始历时六个月下跌。我们认为,我国玉米价格在供应压力、需求疲弱以及今年收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熊市格局确立,玉米价格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1、 供应端:产量新高 库存庞大
据USDA最新预估数据,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25亿吨,持平9月预估;照此预估,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较前三年增幅约4.33%、3%和9.43%,再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利空中国玉米价格。

从实地调研情况看,我国玉米产区前三位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2015年9月21日至9月26日,我们对我国大豆、玉米主产区黑龙江西北部地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实地调研,西线调研路线为:哈尔滨—绥化—北安—黑河—讷河—齐齐哈尔——哈尔滨,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于今年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大豆和玉米产量了解到如下情况:
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大豆玉米种植主要为承包租地方式,农户自种比例约占1/3。除了黑龙江偏北地区种植大豆以外,偏南地区以种植玉米为主。从地区分布来看,绥棱、海伦、海北、北安等地以种植玉米为主:如绥化地区农户反映,今年全部种植玉米;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户反映,去年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各占一半,而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上升至90%,大豆种植下降至10%;海伦县乡镇领导反映,该县去年大豆种植面积约17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约205万亩,占比分别为45.3%和54.7%;今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预计为165万亩和210亩,占比分别为44%和56%;黑河市孙吴县某合作社负责人反映,最近几年全部种植大豆;黑河市西岗子镇以种植玉米为主,大豆种植较少;嫩江县今年大豆种植面积略增;内蒙古莫旗塔温敖保镇农户反映,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约1倍多;齐齐哈尔相关人士反映,大豆种植500多万亩,在该地区种植结构中的比例约为15%,玉米种植面积2000万亩,占比约57%。由此可见,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今年黑龙江西北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仍然居首。
农户选择种植大豆或玉米的主要原因:(1)玉米种植收益远远高于大豆,如海伦现乡镇领导估算,如果不算大豆价格补贴的话,预估大豆每垧收益比玉米低4000-5000元,种植收益使得农户偏好种植玉米。如有农户表示,如果大豆价格升至3元/斤,才会考虑种植大豆。(2)地块原因,农户只有在不能够种植玉米的情况下才种植大豆,如内蒙古莫旗塔温敖保镇农户认为该地区因气温低、农药残留大,所以该地区不适合种植玉米。
从今年大豆、玉米的生长情况来看,不同地区也呈现出不同情况:绥化地区农户反映,由于今年雨水偏多,积温低,播种晚,预计今年玉米单产不及去年。去年玉米收成好,主要因为出现了夜里下雨,白天晴天的良好天气,对于玉米生长极为有利。今年预计没有霜冻危害,因为至今还没有下霜,往年此时已经下霜。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户反映,今年大豆单产情况良好,因为天气好,不旱不涝,单产预估约300斤/亩,蛋白质量较好;该村玉米种植则因选购河田2号种子的原因,造成大面积倒伏;农户预估今年玉米单产约1万斤/垧,去年单产为2.3万斤/垧。海伦县乡镇领导介绍,今年大豆单产情况不及去年,主要因为积温低(大约少了200-300度),所以大豆底部15-20CM没有结荚,同时顶部籽粒不够饱满,有青豆现象,今年大豆单产预计4500斤/垧,较去年减产约10%左右;玉米平均单产预计约2.4万斤/垧。黑河市孙吴县某合作社负责人反映,今年略微偏旱一些,所以预计大豆产量比去年略低。去年大豆产量约4000斤/垧,今年大豆产量当前预估为3500-3600斤/垧。黑河市西岗子镇某收购商反映,今年玉米产量还可以,略有下降,主要是去年玉米产量非常高,而大豆也没有听说出现减产现象。嫩江县某粮库负责人预计该地区大豆总产量预计60-70万吨,较去年略减10万吨左右,玉米总产量预计200万吨左右。内蒙古莫旗塔温敖保镇农户反映,今年天气还可以,今年大豆单产预计约3000-3500斤/垧,往年平均单产约3200斤/垧。齐齐哈尔市相关人士反映,今年整个粮食作物的生长都比较好,其中4-5月不是太好,主要是低温多雨,无法进行田地耕作;6月有的地方出现了旱情,如龙江南部,后来也出现了“隔道不下雨”的情况。总体而言,今年总降水量和往年差不多,但是降水分布不均匀,导致玉米品种可能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即雨水充沛的地方玉米涨势良好,反之玉米涨势可能不太好。今年玉米棒比较小,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成熟期比往常晚了3-5天,这就有可能面临早霜风险。不过,幸运的是截止当前齐齐哈尔地区都没有出现0度的情况,据天气预报,“十一”之后气温还会上升,所以今年齐齐哈尔地区应该没有早霜问题。

❺ 玉米价格跌破1.5元,为何会大幅度下跌

其实这不是玉米价格第一次下降了,基本隔几年就会降一次价,这是市场规律,也是正常现象。

为什么呢!因为当玉米的市场产量高过玉米的市场需求时,那么就会降价,这是一个规律,并没有人刻意打压价格。

一,市场物价规律怎么定的。

比如说吧,市场每年需要800万吨玉米,可是市场每年只产出了600吨,那么价格就会高,因为市场有需要,必须抬高价格以求购玉米,那么如果玉米的市场产出高于800吨,就比如今年产出了1000吨,那么就市场上的玉米价格就会降下去,因为农民手里,或者二仓库手里不可能存那么多粮食,只能低价往外卖。

这就是市场的物价规律,也是千百年来不变的。

这就是所谓的市场运作,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的产出赚不到钱,也不能让任何一个行业需要时而市场上没有。

❻ 玉米价格或继续下跌,玉米价格为何下跌

今年玉米价格的上涨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喊了这么多年的玉米涨价,没想到这次真的上涨了,最近玉米价格有所下跌,很多人又认为下半年行情不乐观。

玉米趋势仍将延续 行情波动放大


7月进口玉米91万吨,为3年内新高,同比增长136.5%。1-7月累计进口457万吨,同比增长30.7%。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所以进口量增加。受这两方面因素影响,玉米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跌,但是下半年玉米价格肯定不会差,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

一是玉米减产可能性增加。北方多个种植大省出现了多次短时强降雨,很多玉米地积水排不出去。二是生猪存栏不断增加,玉米用量加大。下半年以来,生猪存栏量不断增加,继六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出现环比增长后。在七月份,生猪存栏也出现了环比增长。意味着去年9月开始的生猪复产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从现在开始,生猪存栏量会越来越多。

生猪存栏量增加,意味着饲料的需求量会继续增加,而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需求量也会水涨船高,越来越多。所以说现在玉米价格的波动只是一个调整阶段,下半年玉米价格还会继续增长的。

❼ 今年玉米价格怎么这么低

进入十月份以来,我国各个产区的新季玉米开始大量集中上市,今年对于玉米来说本就是产量大年,由于每日上货量的增加,玉米供应量饱和,导致各产地玉米的收购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据了解,部分玉米收购价格主产区已经全面跌至三年最低,数据中心报价信息显示,目前各产区的玉米收购价格都维持在1元/斤以下,收购价格相对于去年来说,更是低了不少。如今全国各个玉米产区的收购价格基本上都以下滑趋势示人,价格仅为八九毛,这样下去,玉米市场还会有出路吗?据了解,近期部分深加工企业虽然已经开始逐渐收购,但是积极性不高,在产地收购还是多以观望态度居多,交易保持迟缓的状态。据资料显示,去年国内玉米收购价格基本较为坚挺,在市场中突破了各种关卡,主要原因是由于去年国家对于储存收购力度加大,2013到2014年临储玉米累计收购量达到了将近7000吨的数量,市场中流通货源较少,而在秋季,新上市的玉米增加了市场中流通的供应数量,供求关系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在去年秋季玉米价格上涨趋势还是受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基本稳定。所以,2014年玉米价格的主要原因是或还是因为国家收购力度较大,导致市场中流通玉米货源减少,物以稀为贵,玉米收购价格上涨不断。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考农业一站通的今年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http://www.nyyzt.com/news/show-16641.html

❽ 今年玉米价格是多少

对玉米市场来讲,元旦阶段已经悄然过去,似乎没有很多分析人说的要大涨,反而跟农粮苑分析的状况差不多,元旦市场能趋于稳定就让很多人满意了。新的一年开始,到3号东北深加工有一些起色,辽宁益海现在二等玉米1800元,涨了50元。至于其他地区与后续涨势如何,我们今天来看看整体行情。
第一点,1月到春节前的市场行情,届时整体会趋于震荡较多整体弱势的走向。即便东北辽宁益海嘉里还有公主岭开始略有上涨,不过东北市场整体上升趋势还是受到了当地越来越紧凑的售粮量和目前备货需求不旺2个因素的制约。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到,那就是门前到车的数量,如果在月中持续增加,加工厂库存继续补库,那么东北玉米价格还得掉。
第二点,二月春节后的玉米行情,甚至是到三月临储玉米拍卖公布前一阵,估计会有一个迅速升温的走向,不过也要看下游消化能力。农粮苑觉得每年公布拍卖前玉米价格都会有所上升,2019年也不会例外。春节之后农户卖粮量会少很多,而且玉米加工厂的库存逐步消化,新一轮的新玉米采购计划将会启动,从而提升收购价格继续收购。而且,虽说整体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比较好,产能投入比较多,但是饲料玉米的影响似乎还没有摆脱,消费端随着春节之前养殖业出栏高峰,会让生猪存栏方面减少,补栏积极性下滑还有短期畜牧业低迷的状态之下,饲料玉米采购需求力度肯定会影响到年中左右。
第三点,临储方面,今年库存量还有接近8000万吨需要消化,当临储拍卖后,新玉米的市场竞争压力起码一半是来自临储市场,而且市场现在有传闻说要提升临储起拍价格,所以2018年新玉米的优势似乎就不太好过了。不过目前这个消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第四点,玉米市场每年4月拍卖开始后价格会有所降低,直到5月中旬市场消化能力提高,市场行情在5月到6月都会有个回升期,从18年玉米供应紧张的局面或许在这时候更加明显,玉米市场的地位将在5月份重振旗鼓。但价格方面不一定有很好的涨幅。
总之,玉米市场从现在短期看还是挺揪心,2019年,大家可以观察3月份的进口玉米策略落实,还有畜牧业的行情发展来判断整年的玉米价格应该还是挺有用,目前来看还得呈现一个过山车似的走势,阶段性走高,区域性下滑的行情比较多。
其实纵向对比最近几年的玉米市场,2018年新玉米的价格地位的确算是高点了,在2019年玉米上市的时候,国内玉米需求应该会比2018年更大,到时候新玉米现货价格走势也会阶段性爬升,新玉米或许在2019下半年能突破1.2元/斤。

❾ 老师们,今年的玉米价格为啥这么便宜啊

首先,外国玉米太便宜。目前玉米进口价和国内临储价的差别已经达到了每吨500元左右,也就是说,国家的粮库每收一吨玉米,就多花500块钱。

其次,玉米加工企业成本太高。国内玉米加工企业如果用国内玉米,就有比较高的成本,就没法跟国际竞争。

结果:玉米加工企业进口外国便宜玉米,国家粮库里的玉米越来越多,卖又卖不出去,只能由国家财政来兜底。2014年,国家玉米临时收储的财政资金成本是1800亿元!这么多钱花出去,加上国家的巨额惠农补贴,农民种的玉米越来越多,玉米收购价格越来越高,国家粮库里的玉米库存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❿ 为什么今年玉米价格这么低,还能张点吗

玉米是因为今年种植面积全国增幅达30%,产量过剩而下跌。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第一,农民价格预期较高,春节前放慢销售节奏。一般而言,东北地区农民在春节前,应销售60%的玉米,余下40%春节后销售。但今年春节前,农民只销售了40%。调研表明,今年农民按兵不动、待价而沽的原因在于,近几年玉米价格一般春节前较低,而春节后会逐步上涨。今年许多农民选择在春节前不卖粮,等待节后卖粮。这样形成春节后、天气变暖前,许多没有储粮设施的农民集中售粮的局面。
第二,今年春节比往年推后2个星期,这意味着压缩了节后玉米销售时间。在农民大量集中售粮的形势下,加工企业、贸易商的烘干设施既要承担比往年多20%的任务,同时比往年少2个星期的时间,这样,形成节前浪费了宝贵的烘干能力,而节后,两者的叠加,使市场烘干能力不足,再加之预期不稳,目前市场化收购能力相对有限,由此就出现一反常态的玉米价格下跌趋势。这是目前东北玉米收购形势形成的主因。但是,对有简单存粮条件的农户影响并不大
第三,目前部分没有存粮条件的农民或有恐慌心理,卖跌不卖涨的操作,也加剧了市场走低预期